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两教遗祸无穷

红楼之平阳赋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两教遗祸无穷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大梁城,

节度使府邸,

吕代元神色凝重,匆匆带了亲兵,步履匆匆的入了府邸,迎门碰见副将封守节,而后,赶紧挥手,招了人,吩咐道;

“快,守节,今日就把武库的军械,准备好,多带弓弩箭矢,明日领军南下,我部为中军,你让从云还有士文,留一万兵马留守大梁城,其余人,跟着老夫一起,提领中军。”

“这,叔父,我们提领中军,那王节帅是要明日里就南下,正面打?”

封守节有些迟疑,怎会把节度使放在中军位子,这不是不是太冒险了,郡城的事他也已经知道,太平教贼军主力,来势汹汹,完全不是流寇做派,显然背后有人支持,

“是啊,节帅准备打,明日就南下,如果贼军站稳脚跟,丢了郡城,后果难料。”

吕代元也没有隐瞒,战绩稍纵即逝,要是一战而下,定然震惊朝野,吕家再给老二得个爵位,必然轻而易举,到那时候,吕家的位子,更是稳如泰山,

可是副将封守节,拧着眉,有些不确定,战争之道,中军虽然是最稳,但是正面拼杀,就是溃败,也不能先行后撤,要不然主阵崩溃,被敌军缠住掩杀,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此战不会这样,但是这个位子,是不是不太稳妥,有心在劝,

“节度使,末将觉得,中军虽稳,但是不如侧翼灵活,如果有变,毫无退路,”

吕代元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封守节的臂膀,

“守节,你的意思,老夫明白,但你要知道,南下各部兵马,只有我们大梁城的兵马,才能稳住阵脚,而其他人,典尉胡乐,守将何用,都是先锋猛将,河西,河东二将,仅能依附,你是主帅,你也会这么安排。”

吕代元何尝不知中军虽稳,但又是本部兵马的中流砥柱,打了一辈子仗,看的净明,所以,王子腾的安排,还是老练的,他不顶上,何人能去,

看着叔父这般模样,倒是自己多心了,哎,哪也不对啊,朝廷只要了三万五千兵马,叔父却带了四万,那五千兵马,可是额外抽调,

“节度使,既如此,小心就是,只不过朝廷点了大梁城三万五千兵马,节度使却让末将集结四万兵马又是何意?”

“左右两个大营不撤,各分两千五之数兵马驻守,由着你去安排,南下之兵,由你统领。”

说完话,

大梁城节度使吕代元,把马鞭子一扔,就入了内堂,

屋内,

两位儿子早就等在屋内,见到父亲回来,各自行礼,长子吕丛云着急问道;

“父亲,明日怎说?”

“明日就南下,让丛云带兵巡查左右大营,士文留守大梁城,我带着守节南下,此战凶险,要留住后路,”

吕代元也不知为何,心中忽然一突,总觉得有些心忧,到嘴边的话,立刻变了,让儿子留在城中固守,自己带兵南下,也不知是不是说的太急,

吕从云有些不喜,如何能把自己落下,

“父亲,怎么会把儿子留下,此战,理应儿子跟随,中军之稳,并无不妥。”

还想多问几句,就被吕代元拦下,

“你只管着城外大营守好,留下后路,城中士文也不可懈怠,敌军有如此胆魄,为父心中,隐约有些不安,所以,此事,需要伱们兄弟俩,以为后援,可明白。”

虽然是个借口,但站在节度使府,理由再好也不为过,吕从云张张嘴,也无法辩解,急的看向身边的二弟士文,问道;

“士文,你说两句。”

“咳,大哥,儿子觉得父亲所言,句句在理,大哥,弟不善领军,诺大的城池,弟有些心虚,大哥还是留下,让父亲放心。”

眼看着二弟也在劝自己,吕丛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不就是守城,有什么可守的,

“好,既然如此,就这么决定了,”

吕代元摆摆手,火急火燎的拿着兵符,就去了大营,留下兄弟二人在屋中,

“二弟,你,哎.”

“全军后撤,全军后撤。”

“各部人马,返回大营!”

一声声骑兵传令的声响,驻守在官道的太平教各部人马,陆续回营,

后军的右护法杜少庆,也让那些教众开始回营,仅仅一下午的时间,所带的流民奴军,死伤三万有余,人还是太少了,

“右护法,看样子郡城里的贵人,把精锐都撤走了,凭着流民部众,也能几次攻上城头,要不了几天,就算他们不让,郡城也能攻下。”

乐呵呵的笑声,从后军大营传来,五行旗主韩斗明骑在马上,领着兵丁跟随在护法身后,面有喜色不说,眼里不免有了轻视的意味,

杜少庆则是不同,看着不远处的林山郡,城头上已经燃起了篝火,照着兵丁人影闪烁,几乎没有变化,看来,那位贵人早有准备,说不得,后路早就留好了,

“不要大意,看看城头上,就算是新军,人数绝对不少,那位贵人,既然敢留在此处,未必不是以身为饵,钓的朝廷,也可钓的我们,朝廷大军明日就可到,万不得大意,节外生枝。”

这也是楚教主严格叮嘱的,还是有许多人,把心思留在那位贵人身上,可惜,没机会了,

“是,右护法,属下就是觉得机会难得。”

韩斗明嘟着嘴,那么好的机会,要是这一次放走,怕是以后,见不到真人了,毕竟南边的事,教中也有人传来信件。

“行了,明日,分出三万人马,紧盯着北边,如果需要,立刻把去增援,剩下的,还和今日一般,声势再大一些,”

“是,右护法。”

韩斗明脸色一正,答应一声,

杜少庆,凝望着城头,隐约间看到了些什么,停顿片刻,转头就离开,

“回吧。”

一声叹息,随即领兵回营。

而城头阁楼,

此时的前太子周永孝,一身黑色铠甲,围着披风,身后随着大统路左锋,还有新军主将,寇子敬,等人,

到了城头,远望北边,太平教大营横跨数十里,篝火连天,仿佛一条长龙盘踞在荒野之上,其势汹涌,如同狂潮般不可阻挡。

这一次,周永孝才真的看见太平教的实力,脸色微微有些难看,

“左锋,太平教何至于有那么多人马,从哪里来的,你可知晓?”

“回殿下,大部人马从岭东郡而来,剩余的,全是京南那些早期的教众,在林岳府换了武备,如今不比朝廷的兵马弱,虽然战阵比不上朝廷府军,但毕竟人多势众,这一次,王子腾怕是跑不回去了,”

左锋以往并未把太平教的人马放在眼里,贼寇就是贼寇,得了兵甲又当如何,兵在于精锐,而不在多。

可如今见到城外,连绵数十里的大营,显然也不是无动于衷,倒是小看了那位楚教主,忽然心中一动,太平教都有如此实力,那些白莲教的人,在京南根深蒂固,会不会也如此,

“殿下,是末将疏忽,没曾想太平教楚教主,竟然隐藏那么深,而且东边,白莲教主白水月,已经到了怀州地界,看样子是想对汝南重镇下手,所以这一次,属下想,祸水北调。”

所谓的祸水北调,就是想让白莲教的人马北上西河郡,本就是一片凌乱的西河郡,绝对不是白莲教的对手,这样一来,西河郡一丢,从西面,直接威胁到江南安危,南边有唐郡守着,北地,可是无处可守,

周永孝站在城头,城外吹来的风,带着淡淡的烟火气,眼神有些思索,埋伏在北侧的十万大军,或许还真不能让王子腾,把性命留在此地,要不然大梁城丢了,太平教的实力,他就难以维持平衡了,毕竟楚以岳还不是教主,

“左锋,让申让,领兵五万后撤到郡城,接应我等撤出,再让柴青,伺机而动,只做杀伤人马之事,但是要记住,定要掌握分寸,不能伤其主力,和王子腾性命,一经接触,略作杀伤,立刻撤回卫州,此战过后,咱们需要防着太平教的人了。”

和太平教虽有约定,但是最不可信的就是约定,不是同一道上的人,走到后面,必定分道扬镳,再谨慎也不为过,

“是,殿下,末将即刻传令。”

左锋一抱拳,招招手,就让身边暗卫去传令,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太平教的人,不可信,而且有一点,对方实力,已然超过了自己这边。

刚吩咐完,又听到殿下话音,

“还有,刚刚你说的祸水北调,是好事,白莲教死灰复燃,孤也是没想到的,早年间,宁荣两位国公,率军击败白莲教主力之后,又遣大军围剿白莲教残部三月有余,本以为杀得干净,没想到,她们还是有此实力,所以,应该早些留些后手,”

周永孝此时略微感觉有些棘手,虽然对付朝廷是一致的,但是心底是不信两教之人,他们可不是善男信女,还有一些,就是实力增长太快了,虽然都是裹挟流民,若无重兵,实难对付。

尤其是今日所见,就算是流民,也都悍不畏死,城中新军,几次被流民登上城头,要不是寇子敬率军镇守,怕是麻烦了,

“殿下放心,军师早就派人去查了,白莲教虽然卷土重来,但是有多少实力尚未可知,汝南重镇城守乃是魏湘平,有府军精锐三万,而且是实数,城坚墙高,想要拿下汝南城,代价太大。”

左锋虽然定好策略,但是汝南城一直是东西要道口,府军兵额三万,城守魏湘平又是一位干才,手段极为老辣,想要拿下汝南城,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

“那就好,不能让她们太顺利了,孤总觉得,白莲教才是心头大患,太平教虽然风头正劲,可是在明处,总归躲不过,但是白莲教,一改作风,主力南下偷袭琼山郡池州城,想的和我们一样,显然高人指点,”

一回身,周永孝带着人复又下了城头,约定的时间还有三日,阵阵脚步声,响彻城头,

“殿下,不管白莲教是真的藏拙,还是有高人指点,只要他们敢打汝南城,皆会暴露在朝廷眼里,”

左锋小心跟在身后,一挥手,大批亲兵护卫随之跟随,围绕四周,下了城墙,到了城下,左锋扶着殿下上了马车,翻身上马,朝着布政使衙门,缓缓驶去,路上又道;

“殿下,据探子来报,京城洛云侯,被伪皇钦点,提领京营各部兵马,看样子,朝廷和宫里察觉京南异样了,”

“啊哈哈,这才察觉到,晚了,就算王子腾已经知道不对劲,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郡城陷落,太平教,缺的就是粮食,他怎能不知,所以,此战不会落下,”

周永孝上了马车之后,稳稳坐下,嘴角一勾,笑出了声,十年准备,一朝得到,心中怎能不畅快大笑,

但是老师所言,却埋在心底,是为王,还是重回京城,此刻周永孝的面容上,闪过一丝哀伤,

也不知母后,在京城如何了,自己的小女,又在哪里,那时候,走得匆忙,身后事都传于贾敬代为处理,现如今也不知贾敬是否安然无恙,

“京城那边,要留人手,查看消息,还有,敬惠如何了,还在玄真观吗?”

宁国府贾敬,一直藏于城外玄真观,总览京城之事,已有十载,难为他了。

可话音落在车外左锋的耳中,让大统领左锋面色有些为难,京城的事已经传到此地,贾学士,如今已经去了,该如何回答,

“殿下,贾学士,他,他。”

吞吞吐吐的,左锋竟然不敢回话,让车内还有些安稳的周永孝,有些心疑,追着问;

“说,敬惠如何了,”

“回殿下,贾学士已经去了,自刎在午门前,已经是三日之前的事了,”

左锋无法,只得照实所述,

周永孝闻此噩耗,怔怔坐在那,脑海中一直涌现儿时和敬惠在一起读书的场面,一时间百感交集,还未再重逢,竟然人间两别,何其悲哉,

自刎午门前,又是因为何事,难不成是他暴露了,艰难地张了张口,一字一的问道;

“敬惠,他因何事而死。”

左锋有些羞愧,族中子弟不孝,才有此大祸,这些,叹了口气,就把京城最近来的,宁国府的事说了一遍,尤其是那個妖道,霍乱宁国府,才有此劫难,周永孝心中恨极,

“不孝子弟,要之何用,敬惠苦心多年,未与其重逢,憾事于心,那个妖道,坏孤的大事,他可真的是太平教的人?”

“回殿下,情报不多,属下暂且还没查清妖道来历,”

左锋摇摇头,京城毕竟太远,势力纷杂,那妖道也是个老江湖,还真不好预测,

“派人去找,找到了,杀之,”

“是,殿下,”

青石板路上,只有马蹄和车轱辘的吱呀声,从街上,远远地传来。

京城,

夜色正明,

张瑾瑜有些微醺的回了府上,刚到了街口的时候,街角处,几个和尚立在那,好像是等着什么人,

紧接着,

张瑾瑜的车队由远而近,缓缓驶来,忽然,领头的阐师开了口,

“侯爷,贫僧来接人了,”

口没张开,话音却传来,显然是个高手,周围护卫的亲兵,立刻抽出兵刃,警戒,宁边眼神一凝,呵斥道;

“来者何人?”

“阿弥陀佛,宁将军,”

无心阐师道了声佛号,

宁边这才知晓,是北山静安寺方丈,靠近车边,小声说道;

“侯爷,是无心方丈,”

“嗯,知道了。”

张瑾瑜伸个懒腰,都说吃饱喝足,人就犯困,一点也不假,这都快睡着了,

伸手掀开帘子,拿过披风披上,跳了出来,见到无心阐师,领着三个和尚,堵在那,被个和尚拦着,还是头一次,无奈问道;

“阐师,你不在宁国府做法事超度,来此地堵门,哪有个出家人的样子,不是坏了规矩吗,”

张瑾瑜嘴一张,难得讽刺一番,不知怎么,这些所谓的阐师,方丈,哲理一套一套的,但是也没看出自己真的超脱出来,还不是有七情六欲,

“阿弥陀佛,侯爷此言差矣,宁国府贾居士,明日就下葬,所以超度法事已然做完,至于来府上,哪里敢堵门,侯爷约定,人是不是该放了。”

无心阐师双手合十,不急不缓,要个人都是理直气壮,让张瑾瑜瞧得有些牙根疼,诡辩一道,怕是无人可比,

还有,贾敬明日下葬,怎会那么着急,不是说停灵三日,七日后才下葬,当是何意?

“要人就要人,白天不来,晚上来,哪有这样规矩,还有,为何宁国府那边,要提早给贾敬下葬。”

“侯爷勿要多心,贫僧今夜而来,就是想少一些事端,白天人多眼杂,宁国府的事,是西府老太君安排的,”

简单明了,没有废话,让张瑾瑜想说几句,也无从下手,招招手,

“行吧,来人啊,把那个秃驴,咳,把无为师傅带出来,交给方丈,此事就算两清了。”

“谢,侯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