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九百四十三章 贾兰拜师祭酒

红楼之平阳赋 第九百四十三章 贾兰拜师祭酒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第943章贾兰拜师祭酒

屋外,

晴空万里,

屋内的贾兰,面目有些呆涩,刚刚还在说着补录生的事,一下又谈到收弟子的情况,尤其是国子监的祭酒,乃是圣人之后,如此喜讯,贾兰一时间有些不可置信,

“怎么,不愿意。”

孔靖渊眉毛一挑,笑了笑,看着贾兰模样,心中更是满意,被祭酒一提醒,贾兰立刻回了神,恭敬地整理下官服,然后跪拜在地,

“老师恩惠,弟子愿意,”

“啊哈哈,好,今日大喜,老夫今岁刚刚过了花甲之年,能有你这个关门弟子,也是同喜,你来国子监,虽说有了官身,但你年岁尚小,而且是秀才出身,所以这一次,你除了担任国子监的监舍,也要和他们一样,好好读些书,要知道学无止境。”

孔靖渊起身走到台下,把贾兰扶起,另外语重心长的嘱咐一番,乡试秀才,就能得天家赏赐官身的,当真少之又少,能有这造化的,无不是有气运加身者,

“是,老师,学生定会谨记在心,好好研学,”

“嗯,此番你回去收拾一番,带一些换洗衣物,就在你负责库房监舍里住下,和那些补录生一般,从头学,去吧。”

“谢,老师。”

贾兰答应一声,就此拜别,匆匆离去,把这好消息给母亲带回去,另外,心底未尝没有荣国府学堂里,钱夫子的身影

虽说国子监动静小,但是国子监门外廊亭,被学政郭文贴出的告示,没多久,就在有心人那里传遍了,百姓虽不知晓,但在京城武勋还有世家之中,人尽皆知,就连一向热闹喧嚣的荣国府,负责打探消息的来旺,得了消息,不敢置信,赶紧问道;

“你可是仔细看过了,还是那些百姓闲谈胡扯出来的,”

来旺就在青湖西岸的石头上坐着,听闻此事,满眼狐疑,国子监什么情况,他比谁都知道,府上宝二爷,想去还没得去,二老爷可是托了不少关系,最后还不行,每个监生或者诸生进去,都是要重新考一遍,合格者择优录取,谁也不例外,现在能随意进了,谁能信。

“来管事,小的哪里敢骗您,刚刚从南城门口盯梢回来的时候,就在国子监外面亭墙上贴的告示,已经围满了百姓,小的可是硬挤进去的,虽然小的不认识字,但是有人在前面读了出来,不信您可以过去看看。”

眼前的小厮,见到来管事不信,急的脸色涨红,这摸样,由不得来旺不信,

“行,爷跟你过去看看,要是真的,本管事自会替你在二奶奶面前美言几句,”

“谢来管事。”

小厮满脸堆笑,指了指前头的路,二人火急火燎的就跑了过去,腿脚利落,几条街过后,就到了国子监外面的廊亭,果真是挤满了人,

来旺抬脚,看不见墙上告示,只得奋力往前挤着,伸着头看了一眼,只见告示上,写着招收补录生员,而且还有国子监的官员有一个推荐名额,忽然,来旺才想起来,兰哥儿不就是在国子监任职,这一下就能省三千里两银子,想到此,不再停留,挣扎着挤出人群,

“快,回国公府,”

来旺没来得及多说话,就带着手下的人,找准路,急匆匆往荣国府跑回去,一路急行,上气不接下气跑了几条街,回到了国公府。

刚入了府,

奔着二奶奶梨园院跑去,在院中没寻见平儿姑娘身影,知道奶奶不在,就逮着一个婆子问道;

“快说,二奶奶去了哪里,”

问的着急,动作显得有些粗鲁,梨园里的婆子,哪个不是二奶奶的身边人,被抓的婆子立刻不愿意了,

“哎呀,我道是谁呢,来管事多日不见,这就长本事了,好歹老婆子也是院里的人,你来此不分青红皂白,就大喊大叫,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院里主子呢,”

这番话,尖酸刻薄,还有些不中听的,让来旺更是着急上火,但又不敢动手,唾骂一口,

“你算个什么东西,一个伺候的婆子,竟敢在院里胡乱狗叫,呸,”

说到最后,竟然一脚踹了过去,只把婆子踹倒在地,哭爹喊娘,里屋的丫鬟见此,走过来告知一声,

“来管事,奶奶和平儿姑娘在荣庆堂,”

撂下话,又回了屋子,好似院中的事没发生一般,

来旺着急,看着还在撒泼的婆子,暗骂一声晦气,转身离去,就这功夫,婆子哀嚎的声音更加响亮。

荣庆堂内,

许是给宫里娘娘省亲的园子,已经修的大体有了框架,地也平整了一多半,加之老太太担心王熙凤过于忧心,

这每日里,就把荣国府三春丫头,还有黛玉宝钗,以及湘云丫头都及早喊了过来,热闹的说说话,贾宝玉也在院里做完功课,混迹着也带着袭人麝月,凑着跟了过去,几日里陪着自家姐妹说话,好不自在,人也高兴了,

两位太太也不落下,每日清早用完膳,不管有没有事,必定来荣庆堂请安,虽不怎么开口说话,但始终陪着笑脸,只有尤夫人和李纨二人,不曾来过,尤夫人在宁国府东苑足不出户,李纨随之亦然,

眼见着荣庆堂内,人都到齐了,说着闲话,贾母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笑着问向王熙凤;

“对了,这几日怎么没见到珠家媳妇呢,可是去了东府。”

“还是老太太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都在拆院子吗,大嫂子也去了宁国府的后院瞧了,说园子大体不动,但是前面那几个偏房,挡着主屋的房气,屋子也有些年头,潮湿的很,索性就给拆了,然后让那些奴才,把学堂还有后面园子屋子,全部给清扫一遍,等明日,学堂就能先开课,后院那里,亮堂几天,大嫂子就能重新填补东西了,”

王熙凤抿嘴一笑,又端了一盘糕点坐在老太太身边,现在两府的事,大多数变动,都要报到她这里,所以,宁国府的后院改建,用的是荣国府招的人,她自然是清楚得很,

“嗯,收拾一下也好,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用的,都拿出去烧了,去去晦气。该亮堂的,要亮堂,该拆的,就不要留,重新养一些气运在里头。”

贾母最信这些,后院可是一府的主屋,关乎嫡脉主家的运势,可惜贾珍一直在天香楼居住,几乎不回后院,尤夫人也不在后面居所,反倒是养的一些狐媚子住在里面,或许是前面那几间屋子,挡住阳气入殿,常年日久,或许就因为如此,才招惹祸事,

上一次敬老爷停灵的时候,请来静安寺的高曾,贾母还交代,多给银子,给宁国府上下去去晦气,没成想,这才过了多久,贾家的天恩加身,这样一来,也能佐证宁国府风水运势衰弱,

“老太太您说的是,那地方我可去看了,本就是清幽之地,就是那几间房子横在那,挡了南边的光,就显得阴沉沉的,早就该拆了,”

王熙凤故作生气的样子,捏着一个糕点,就给贾母送入口中,惹的贾母乐呵呵的,心情大好,看向三春丫头已然知书达理,再往下看,黛玉丫头,正和宝钗一起吃茶,说着悄悄话,那做派,倒还真像道家之人,说不出的洒脱之意,

对面陪坐的乃是湘云丫头,正缠着宝玉说说笑笑,看宝玉乐呵的样子,贾母心中一动,湘云和宝玉,又当如何,可转念一想,孟家的丫头,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可惜,这次科举宝玉发挥不佳,要不然,就算是入了甲榜名录,这婚事就板上钉钉的事了,

“这些都是小事,学堂那边,你也要多催促一下,不能耽搁宝玉读学之事,还等着后年再行科举,另外,我还想着一件事,孟家的丫头,就是那督察院右俭都御史孟历的嫡女,早前来府上说亲的意愿,总的来说,也算是事先说了话的,对方如今还有什么想法,你可寻媒婆去说说,”

这个媒婆就是城里有名的红楼了,那些媒婆的嘴,多少是管用的,王熙凤脸色一怔,没有接话,看来,老太太竟然中意孟家之女,既如此,也不知二太太是什么想法,抬眼看向东首的位子,果真,说到宝玉的事,二太太脸色终归是有些不好看,

“老太太,如果孟家不愿意,就算了,宝玉终归是要科举的,日后读书用功,再得了功名,凭着宫里娘娘的面子,总归是要再寻一门好亲事,”

话里话外,竟然有些看不起孟家之女,贾宝玉在一旁,和着湘云说了笑,眼神的余光,却看向对面林黛玉和薛宝钗,还在想着怎么凑过去的时候,闻听上学读书,还有婚嫁之事,心中顿时大感厌恶,急忙回道;

“老祖宗,孙儿还要在府上孝敬您,可不想早些进学,”

本想着也把孟家之女一并退了,可是想起那一日所见,心中呢喃,顿时犹豫万分,怎么也开不了口,

贾母何曾精明,眼神一亮,

“进学的事,可以耽搁两天,但是你也要上心,兰哥儿这几日去国子监上值,都有好几天了,总归是有个念想,再者,孟家的婚事,你要是不反对,此事,老祖宗给你做主,”

贾宝玉脸色有些尴尬,嘴角哆嗦,就是不能开口,科举的事,整个贾家,乃至于府上的那些下人,多少有些闲言碎语,他许是听到过,本不以为意,但在众多姐妹面前提起,学业比不过贾兰,如何不羞愧,

“孙儿还是陪在老祖宗身前好,”

终究是面皮薄,红着脸低下头,也让王熙凤有些不可思议,在水月庵的时候,宝玉可不是这般模样,难不成真的看上孟家丫头了,要说那族学的事,也是大嫂子负责的,兰哥儿,倒是有贵人相助,

“老太太,孟家他们。”

二太太还想开口,却被贾母瞪了一眼,

“孟家虽说不是京城人氏,但孟历可是卢阁老的门生,终归是文官里的新贵,宝玉以后科举等,多是依仗助力,孟家女得体大方,尚好。”

一言而定,算是认下这门亲事,二太太想了想,终究还是点点头,卢阁老在朝中势力,愈发重了,江南文官之首,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叫的。

“那都听老太太的,”

“好,既然.”

贾母面有开心之余,正想说话,却被门帘外的婆子,闯进来打断了话语,

“老太君,梨园的来管事,有急事找奶奶,正在屋外候着。”

屋内伺候的婆子,低眉垂首,候在屏风处,较之以往,算是规矩了许多,等着老太太发话,

贾母也有些诧异,这等外院奴才,没有急事,可不敢来此,又是凤丫头院里的,能有什么急事,

王熙凤则是眼疾口快,知道来旺来的不是时候,骂了一句;

“真是没规矩的奴才,哪眼不合适,他就赶着眼上来。”

“行了,既然是急事,就让进来吧,”

贾母倒是不以为意,府上的事,只要有原因,皆有赏赐,

“是,老太太。”

屏风处候着的婆子,赶紧应了一声,出去把人叫进来,少倾,来旺一脸的细汗,急匆匆走了进来,跪在堂内;

“给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各位主子请安。”

然后就是行了大礼跪拜,倒是让贾母乐呵一下,

“还是你府上的奴才有规矩,”

“看老祖宗说的,还是仗着您的威风。”

王熙凤心灵嘴巧,哪句话她都能接上,转头看向地上满头大汗的来旺,心里也好奇,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难道是贾琏有消息了,心中一紧,赶紧催促,

“快说,什么事着急的。”

来旺低头深吸口气,稳了一下,回道;

“回主子们的话,小的今日府外,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国子监招补录生员,小的以为是旁人谣传,就亲自去国子监廊亭墙上观看,没想到是真的,补录生要八十人,每人需要四千两银子,但是要是有国子监任职官吏推荐,只需要一千两银子,就能进学。”

来旺不敢卖弄,想了想,把自己看的告示,完整复述出来,王熙凤一听,不是贾琏的消息,心中也不是滋味,既有欢喜,又有懊恼,兀自在那纠结着,还想问城门盯梢的事,

但贾母等人,却显得有些惊喜,

“你说的可是真的,国子监竟然招补录生员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眼神不自觉的就瞄向了已经有些发愣的贾宝玉,二太太听到好消息,既然国子监能招人,宝玉就能去,花的银子,也没多少,至于说推荐的,眼神闪烁,贾兰那里不是有吗。

“是啊,老太太,既然国子监一改往年的习惯,宝玉就能去那里进学,兰哥儿已经在国子监任职,这名额,定有一个。”

这才是二太太心中所想,看似补录生多,但是分到京城里面,勋贵世家子弟众多,都不够分的,既然贾兰也有推荐名额,不给自己人用,又该给谁用呢,

“嗯,都说好事成双,之前还给凤丫头说,催促一下学堂的事,眼下,还真的有好去处,就是国子监的监舍,需要住在那,这倒是委屈宝玉了。”

贾母心中舍不得,宝玉真要去国子监读书,这吃的用的,可比不过自己家中,还不知要受多少苦,难免有些担忧。

这一说,连二太太都有些伤感,只有贾宝玉满脸不喜,国子监他知道,都是一些污浊之人去处,满眼的功名利禄,何曾有自家姐妹轻灵,反正他不想去,正准备开口,

跪在地上的来旺已经站起身,回了一句,

“回老太太,二太太,国子监的补录生,可以晚上回府,只要不耽搁第二日晨读就成,好像只有补录生才成,诸生和监生不可回府。”

来旺讨好的话,带着喜庆,合着这些,都是给宝二爷准备的,既不要在国子监受苦,只要读了书,还能回府休息,可比那些监生诸生好多了,这番说辞,也让贾宝玉住了声,一想到去国子监,就能离开贾政的眼前,不必再挨骂挨打,又能回府休息,还真是好去处,

所以,到嘴不去的话,就咽回肚中,心中模棱两可,还有些犹豫,

“宝玉,你觉得如何,国子监进学,应该没问题,”

“是啊,二哥哥,你要是在国子监读书,那可威风了,还有那身儒服,听说都是祭酒亲自画的,”

史湘云眯着眼,也替贾宝玉高兴,来府上这些日子,过得舒心不说,也不要天天熬着眼睛,去绣女红多赚银子,现在吃得好,住的好,二嫂子竟然也给她送了月例,眼见二哥哥能有机会去国子监,怎能不替他高兴,

许是史湘云的一番话,贾宝玉脸色羞红,点点头,

“老祖宗,孙儿也希望去国子监读书,争取下一次科举高中。”

起身幽幽一拜,动作不快,做的到位,颇有文人风骨,这一幕,让屋内众人瞧得,眼里多了一丝精彩在里面,尤其是二太太,眼睛朦胧,嘴里直念叨,

“宝玉长大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