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九百五十八章 晋王没有密诏

红楼之平阳赋 第九百五十八章 晋王没有密诏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第958章晋王没有密诏

“快,都快一点,把石头挪开,”

“来人啊,把后面的兵全部调来,城门下的巨木也全部挪开,给大军开门,另外,去城内禀告节帅,朝廷援军到了,”

“是,将军。”

城头上,

说话之人不是别人,而是河东和河西守将,彭士英和董大望二人,之前看到北城门外的大军袭来,就知道是朝廷援军,急忙命手下不多的军士,开始搬运城门下的巨木垒石等,

虽说北城来的太平教贼军攻城的人不多,但他们二人,接连为大军殿后,最后失守左右两个营寨,手上原本的队伍,几乎损失殆尽,剩下的人马,二人合在一起也不过六千余人,其中还有不少城内补充的青壮,本以为还需要等些日子朝廷才能派兵南下,没曾想那么快,

“彭兄,援兵已至,今晚就能睡个安稳觉了,”

董大望一脸憔悴,一身满是血污的铠甲,不少地方的鱼鳞甲片,都脱落不少,可见那时候厮杀之惨烈,留在一旁的亲兵,现如今也寥寥无几,只剩下几名老兵跟在身前,

“是啊,是能睡个安稳觉,可是董兄,朝廷兵马回来了,但你我二人,从河东和河西两郡带来的子弟兵,现在所剩无几,我等又有何脸面回去呢,大哥他,哎。”

彭士英一脸愁容,回想起临走的时候,大哥千叮咛,万嘱咐,定要保留实力,如今手下还剩三千余老弟兄,羞愧万分,

这样一说,董大望也没了刚刚舒心的样子,一言不发,看着北面愈来愈近的朝廷大军,惨然一笑,

“哈哈,彭兄,你还看不清吗,朝廷或许是借此机会消耗各地府军实力,若是府军真的立了功,我等也会得了奉赏,离开故土,若是现在一般,功过相抵,带回的残兵,也无伤大雅,朝廷以后用的放心,或许是皆大欢喜,”

事已至此,也不是只有他们两家损失惨重,何将军还有胡典尉,也只剩下亲卫兵力,就算是王节帅,还有吕节度使,也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多说无益,

“你我知道就好,在此发发牢骚罢了,往后万不能多说一句话,现在就看王节帅能不能给我等寻个由头,撤回去,南边的民乱,就是拿命填的。”

彭士英摇摇头,早就没了立下功勋的念头,十几万大军惨败,朝廷不降罪就是好的了,如今就是想办法,把手头剩下的这些老弟兄们带回去,

“这些就不是你我能决定的了,需要看洛云侯的意思,至于节帅,想来是能回京城的,”

董大望略微有些失神,北方官道上,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密密麻麻的身影出现在远处,这是来了多少人马,怎么会那么多。

“报,节帅,城北彭将军来报,说朝廷援军已至,并且已经攻打东西两处大营,”

“报,节帅,东西两处大营业已经焚毁,南侧贼军大营,贼军已经撤离,并且点燃大营予以阻拦,”

“报,节帅,西城守将贾琏传信,西城贼营已经焚毁,残余贼军已经授首,正在组织兵丁清理城门。”

城内,

大梁城节度使府上,

接连跑来的传令兵,汇报着城外动静,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节帅,朝廷的援兵来了,”

侧位东首的位子上,吕老将军身子一震,眼里流出惊喜光芒,是朝廷的援兵到了,就连王子腾都猛然回头,坐直了身子,问道;

“你可看清楚了,当真是朝廷援兵?”

“回节帅,吕老将军,千真万确,领兵前来的是洛云侯,关外精骑的铁甲,卑职在京营演武场上见过,错不了。”

传令兵用力的点点头回道,那洛云侯的旗帜,绝不会看错,

王子腾坐在主位上,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竟然是他来了,几乎是放松之后的劳累感,一阵眩晕冲上脑门,喃喃自语;

“来了,终于来了,”

随即,

双手撑住椅子扶手,喊道;

“快,让孟玉还有王仁领兵去整理大营营帐,另外,各处营寨准备饭食,迎接侯爷进城,”

“是,节帅。”

传令兵兴奋点点头,起身跑出门外,

只留下府上二人坐在那,一脸的疲倦之色,吕代元犹自担心,问道;

“节帅,既然朝廷启用洛云侯来援,你说会不会,会不会带着朝廷的旨意前来,我等败军之将,当如何应对,”

他担心的还是吕家,好不容易熬到节度使的位子,要是这一次朝廷降罪,这位还坐不坐的稳,尚未可知,

吕家几代人的根基都在此处,要是丢了节度使的职位,那他就是吕家罪人,

王子腾沉默不语,知道老将军的顾虑,他自己又何尝不担心自己的后路,可事到如今,技不如人,说再多也是无用,用兵之道,难道真的没有天分吗,

这场大败过后,他自己一人在屋子里思量许久,愣是没有看出哪里指挥不当,为何会在关键时候战线溃败,又为何会一败再败,毫无头绪,

“吕老将军放心,此败乃是我王子腾一人指挥不当,惨遭敌人算计,才得以大败而回,罪在我一人,老将军放心,请罪的折子业已写好,老将军的功劳,本帅不会忘记,”

寥寥几语说出,吕代元老脸一红,暗自羞愧低下头,但又不知如何回话,

此时的城外,

早已经是大军齐聚,城头上的官兵喜极而泣,城下的援兵则是分散官道两侧安营扎寨,其他方向,都已经燃起熊熊烈火,如果从高空看去,大梁城宛如被夹在火上烤着一般,

“侯爷,城中的营房根本不够,卑职就在城北官道两侧,设立两个大营,供士兵休整,若是不妥,还请侯爷殿下示下,”

北城门不远处,姗姗来迟的晋王殿下,看着远处东西两处地方,燃起的熊熊烈火,满眼的好奇,

掀开车帘,问道;

“侯爷,好好的大营,为何一把火给烧了,”

显然,晋王先入为主,看着帐外侯爷的骑兵,背着火油弓弩,定然是用了火箭,只是有这般厉害,心底暗自纳闷,

张瑾瑜此刻已经骑马走到殿下车架外,看着晋王一脸可惜的样子,还有宋大那肥硕身影,也有些好笑,

“殿下冤枉臣了,这两处大营,一个是贼军自己烧的,另一个,为了避免中埋伏,只能替他们把火点燃,区区火箭不一定能烧起来,而是贼军布置了硫磺火油在里面,就等着我等冲进去,设下的圈套,”

“那可有损失?”

既然是陷阱,那朝廷这边的兵马,定然是冲进去了,刚刚得来的大胜,可别寻了晦气,

“损失是有的,预计有三千骑兵陷在里面,好在是骑兵,跑得快,要是步卒入内,那就惨了,”

张瑾瑜并未隐瞒,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定北将军胡守成,太急躁了,

“这,怎会如此,骑兵将领,不是定北将军胡守成吗,这么不小心,”

晋王脸上明显不喜,好好的局面有了瑕疵,军中都有书吏记下功勋,

望着侯爷和晋王殿下一直旁若无人的叙话,宋大满脸尴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几位将军的事,他可不敢听,

或许是看出宋大的局促,张瑾瑜则是摆了摆手,

“宋家大郎,如何安营扎寨,还是以你为主,看着地方水源,设下两处大营,一左一右,护在官道两侧,和大梁城互为犄角,”

“是,侯爷,卑职这就去,”

宋大听完,满心欢喜,带着手下急匆匆离去,

看着眼里还有些就纠结的晋王殿下,有些好笑,

“殿下,胜败乃兵家常事,先前咱们胜了一丈,如今小输一次并无大碍,哪里能次次保证不输,另外,就是大梁城那些府军将领,十几万府军折戟此地,殿下也要考虑好怎样安抚军心,”

之所以此后决定不让士卒入城,说实在的,还是张瑾瑜感觉不妥,大胜之兵,士气高昂,

而城内那些守城之兵,困守十余日的败军,士气全无,万一合兵一处,把麾下士卒士气弄没了,那可不是小事,稳妥起见,还是各自安营寨为好,

倒是晋王周鼎还没有听明白侯爷的意思,有些迷茫的问道,

“侯爷,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如何安抚军心,”

这些兵事不应该是侯爷过问的吗,他只是名义上的监军,安抚军心他也不会啊,

这下轮到张瑾瑜有些懵,什么叫如何安抚军心,难不成殿下,试着问道;

“殿下,您出城之后,宫里面,没有给您什么密旨口谕什么的?”

“没有啊,父皇只说了一句话,保下王节帅的性命,并未说其他的,也没给密旨,会不会是给了侯爷。”

晋王瞪大眼睛,想想好像只有这些,难道是自己漏了什么,想了想,父皇好像只说了这一句话,至于密旨口谕的,走得急也没有来得及问。

盯着晋王周鼎的面容,不像是说假话,张瑾瑜有些傻眼,什么情况,皇上竟然没有给密旨!

自己走的急,皇上交代的也只有那些,还真的没有说如何处理王子腾他们,是留还是撤,当然,兵还是要留下一部分的,至于那些府军将领,不好办啊,

“咳咳,殿下,若是真的没有什么密旨,那些府军将领,不知殿下可有考虑?”

张瑾瑜也有些踌躇,府军那边可有不少将领,好似荣国府贾琏也在其中,只是不知现在如何了,另外府军弘农城守将何用,还有司州典尉胡乐二人,早之前就说这几个人的名字不行,哪有叫白用和胡说的意思呢,心里嘀咕着,

晋王周鼎此刻也回了神,知晓侯爷也不曾得到旨意,一时间也有些茫然,

“侯爷,既然朝廷没有旨意,父皇曾说,所有南下之兵皆由你统帅,自然是听侯爷安排,侯爷如何做,小王一力支持,”

难得晋王说出这番话,张瑾瑜点点头应下,而后就把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既如此,臣的意思,是让王节帅领着府军一系将领回京,京营的兵马留下,府军各部人马一起回去,大梁城则是还由吕节度使驻守此地,如何,”

这算是各回各家,有什么事也是朝廷那边各自去商议,京营骑兵留下部分招募的新兵,补充顾平麾下人马,其余的将领一个不留,

“好,听侯爷的,”

晋王有些迟疑,这样回京,会不会不太好,但侯爷已经有了决断,他就不提了,

眼见着殿下答应,张瑾瑜看了看北城门已经打开,里面兵丁已经出来,看样子是得了消息,不过此城就不进去了,吩咐宁边派人传令,

“宁边,派人传令,城中各部主将,立刻来中军大帐议事,”

“是,侯爷,”

“掌灯。”

京城大内,

养心殿,

随着云公公的喊声,不少伺候的内侍太监,纷纷提着灯笼,小心踱步入内,在养心殿各处的宫灯,点燃烛火,片刻后,整个殿内宛如白昼般唐亮,

暖阁内,

武皇还在床榻上和衣而睡,戴权则是领着人在屏风外伺候,内堂稍有动静,就带人进去瞧瞧,

不知过了多久,床榻上传来一阵响动,戴权听闻,赶紧带着几个内侍太监进了暖阁内,

“陛下,可是吵着您了,”

“那倒是没有,什么时辰了,”

微微睁开眼,

掀开身上的毯子,坐起身,看了四周,已经掌灯了,戴权走过来搀扶武皇,并给陛下准备洗漱之物,伺候着陛下更衣,

“回陛下,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辰,老奴特意嘱咐御膳房,今个晚膳要推迟一些,”

“你啊,今个倒是睡得舒爽,这几日辗转反侧,头疾复发,好久没那么轻松了,不知洛云侯那边,可有消息?”

武皇净了手,换了一身略微厚实的龙袍,坐在桌前喝了一口茶水,精神了许多,这几日,就是因为王子腾求援血书,兵败京南,所以心忧此事,以至于头疾复发,

每日里无法批阅奏疏,只能在暖阁内修养,也不知今日如何,头疾并未再犯,反而是清爽了许多,

戴权眼神毒辣,瞧见陛下精神大好,王太医的药显然是起了作用,

“陛下吉人天相,洛云侯又是陛下福将,想来是遇上了好事,陛下这是有了感应,依着皇城司密报,昨日的时候,洛云侯已经安营扎寨,预计今个傍晚,最迟明日,就能到大梁城了,”

虽然是皇城司密报加急,但是依照路程远近,消息需要延迟一两日,今日晚间,还未收到信件,只能重新把上午的消息说了一遍,

“还是你个老货通透,最会说话,摆饭吧。”

“是,陛下,”

戴权应了声,小心摆了摆手,

“去御膳房传膳,”

几个内侍太监管事,低头躬身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下武皇和戴权二人,喝了点茶水,

心顺了许多,武皇起身,又去了御书房内,仅仅两日,只见御案上,已经摆满了奏疏,眼底略微有些不悦,

“这几日内阁那边可有奏疏,”

“回陛下,内阁那边并无加急奏疏,只有几位藩王世子答谢的折子,内务府那边,已经收到了各王府的银子,老奴擅自做主,这些银子划入了内帑,”

戴权小心陪在身边,御案上的折子,他都已经整理出来,只等着陛下批红即可,

“说来也是,太上皇六十大寿,是要大办的,朕决定在乾清宫大宴群臣,还有各处藩王,月底尚有二十余日,宫里的布置,由你亲自来安排,花费的银子,就从收的这些银子里出,”

“是,陛下,老奴领旨,”

武皇坐在龙椅上,手上拿过一封奏疏,细细看了一下,无非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眉头紧皱,想起洛云侯的话,内阁就是帮助陛下审阅奏疏的,要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要呈奏陛下,不是多此一举吗,

想到此,

武皇有些迟疑,分润内阁批红的权利,就是太上皇留下的规矩,事无巨细才好查清天下,但那么多奏疏,实在是无力批阅啊,

“戴权,从今以后,你这个司礼监的掌印,也要把人凑起来,在养心殿御书房西侧,令设一见屋子,内阁送过来的折子,由司礼监再审一变,许些脚毛蒜皮的小事,就批红吧,涉及国朝的大事则是送到御案上,向这种,胡乱捏造的祥瑞,斥责回去,”

说罢,就把手上那封奏疏仍在地上,戴权愣了一下,立刻脸色大喜,赶紧跪在地上叩首,

“谢陛下隆恩,老奴定然会替皇上分忧的,”

磕了头之后,迅速把地上奏疏拿过来打开一瞧,竟然是昌云郡的郡守写的,打开一观,上面写着,郡内忽然飘来一团彩色云雾,落入内城,宛如人间仙境,到午时方才散去,实乃祥瑞,.

戴权扫视一眼,嘴角抽出,入六月以来,大武各地祥瑞贺表不断,就算是真的稀奇,多了也就不稀罕了,如何还能再这般上报,好在陛下竟然给了司礼监批红之权,实在是大喜,此人杂家记下了,

暗自琢磨一番,起身后,外面传来通报,

“禀公公,御膳房传膳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