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 > 第 91 章 新式学校

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 第 91 章 新式学校

簡繁轉換
作者:老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3:06 来源:源1

第91章新式学校(第1/2页)

朱元璋在那胡思乱想时,陈林看着铁铉和解缙:“你们两个的工作量很大,我允许你们找人帮忙,想要什么人,你们都可以找陛下或者太子索要。

但有一点你们必须记住,你们身上的任务必须以你们为主,即便你们现在年纪还小,也要坚定自己心中信念,切不可被外人影响,记住了吗?”

两人对视了一眼,顿时觉得肩上责任之重,他们这个年纪,能主持如此浩大的工程,何其幸也!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陈林拍拍两人的肩膀:“你们尽可放心,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我;如果我也不懂的话,我就死给你们看。”

死给我们看!?

啥意思?

解缙和铁铉懵逼了。

朱元璋几人差点笑出声。

不能笑,千万不能笑,要严肃,要忍住,忍住~~~~

杨士奇几人都是羡慕的看着两人,与之相比,他们分配到的任务简直微不足道。

人家夏元吉好歹被收入门下,可他们三杨,竟然只是作为先生的管家。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郁闷~~

这时候,陈林做出总结性发言。

“这期间,你们几个还要学习我交给你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学问,必须在一年内完成小学学业,然后全都给我去新式学校当老师。”

“所以,别以为见到我是你们的幸运,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小兰,给他们安排房间,明天正式开始学习。”

几人再次行礼后,跟随陈小兰去挑选房间,朱元璋立马凑上来问道:“何为九年义务教育,什么又是新式学校?”

陈林嘿嘿一笑,正愁你老朱不问呢。

你不问我怎么让勋贵子弟入学,勋贵子弟不入学,我怎么改变这些二代三代的思想。

不改变这些人的思想,将来怎么塑造大明新一代?

没有改造后的大明新一代,大明如何走向世界?!

大明无法走向全世界,他怎么完成系统任务,领取系统奖励。

要知道,他仅仅只是稍微改变朱标命运,就已经陆续有软妹币到账。

要是再完成完成工业革命改变大明的任务,还有让朱棣登上皇位的任务,啧啧啧,几百亿软妹币啊!

所以老朱这一问,问的好啊!

“来来来,听我细细道来。”

一行人回到书房,陈林拿出一系列课程表,还有打印出来的教材。

“这是小学、中学的课程表,一个学生从7岁到18岁,本该学习9年才能完成学业。”

“但我在这做了简化,侧重点培养,因材施教,增减一些学科,做到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即可毕业。”

朱元璋拿过一张初三课程表:“物理、化学?”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小子不会想借此取代科举吧!”

陈林摆摆手:“我没那么大的野心,科举制度还是很好的,不过一些学科需要改动。”

朱棣也拿着一张高一课程表:“学科改动,你不打算考孔孟之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1章新式学校(第2/2页)

陈林解释道:“孔孟还是要学的,里边的语文就是,但数学、物理、化学也要学。”

朱元璋又拿起一张高三课程表:“那你先说说何为物理,何为化学?”

陈林也来了兴趣,想要改变科举,必须得先说服朱元璋。

“我先问你,我这房子里的电力系统,你想不想也在皇宫装一套?”

朱元璋点头。

“想不想大明也能造出会飞的机,铁路上会跑的火龙?”

朱元璋又是点头,开始渐渐激动。

“栓动步枪、那些后世军火你想不想自己造?”

朱元璋还是点头,有点抑制不住自己了。

陈林继续加码:“之前说的底火,化工行业,靠的就是化学。

钢厂的冶炼,车床的操作,还有炮弹弹道的计算,这些需要物理知识,甚至是物理、化学和数学相结合。

我要做的就是专门培养出这样一批专业化人才,实现所有目标。”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了:“你的意思是这些后世的先进物品都需要这三门学问?”

“对咯,这就是理工科的魅力,孔孟学问教人如何做人,但理工科却可以强国,真正的强国,而不是所谓的之乎者也忽悠人。”

朱元璋一拍桌面:“行,咱虽然听不太懂,但咱相信你,说吧,该怎么办?”

“很简单,办新学,学理科,强国富民。”

朱元璋疯狂点头:“嗯嗯嗯,具体如何操作?”

陈林大手一挥:“你只需支持我办这个新学就行,替我挡住一些老学究,卫道士之类的苍蝇,让我这个新式学校能顺顺利利办下去。”

“还有,第一批学生我只想收勋贵二代、三代子弟,这个你得帮忙去说。”

朱元璋深吸了口气:“咱明白了,你想自上而下先改造一批人,拉拢当下最有权势的一批人,给你当挡箭牌。”

陈林点点头:“是这个道理,但主要是因为教授这些学问所耗甚大,寻常百姓交不起学费,只能从勋贵子弟中挑选。”

朱元璋最终拍板:“没问题,这事包在咱身上了,还有什么要求吗?”

“有,你还要帮忙寻找民间的一些高人,什么算术高手,爱搞发明的工匠之类的能人异士,充当学校老师,工部一些工匠也可作为老师。”

“这些人都是游离在科举制度之外的能人,我们给他一条上升的通道,也让世人知道,孔孟之学并不是唯一,真正能强国富民的是他们口中所说的奇技淫巧。”

“只有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固有思想,大明才能开启工业革命,而不是靠我一个人在那瞎捣鼓。”

“工业革命!!”朱元璋呼吸渐渐急促:“明白了,这下全明白了,你小子计划的很好,咱定会全力支持。”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朱棣突然蹦出一句:“我觉得除了新式学校外还要再办一个新式军校,类似后世的黄埔军校,西点军校之类的。”

朱元璋和陈林都是一愣。

陈林不禁感叹,还得是永乐大帝啊,想他人之不敢想,为他人之不能为,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