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 第3章 要赚奶粉钱了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第3章 要赚奶粉钱了

簡繁轉換
作者:部步高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1 15:34:15 来源:源1

第3章要赚奶粉钱了(第1/2页)

“老婆一个多小时,就写了一行字啊?”

刘筱莉和陈浮生在爸妈家里用过早夜饭回到家后,说是要给在哈尔滨的父母家人也写一封报喜信,结果坐在书桌前转了一个小时的笔,硬是只憋出了一行字,陈浮生都实在看不下去了。

劝道:“要不老婆你别写了,明天打个电话回去吧。”

“不要,长途电话太贵了,而且我不知道怎么在电话里和父母说我怀孕了,他们肯定会哭的,尤其是我妈,她一哭,我肯定也会哭,所以还是写信好一点。”刘筱莉在选择写信之前,其实就已经在心里做过一番心理斗争了的。

“既然这样的话,要不明天再写?说不定明天就有思路了呢。”陈浮生换个方式劝道。

刘筱莉也正有此意,但是看了陈浮生一眼过后,突然就改变了主意。

“生哥,要不你帮我写吧,你文采好点。”

“不行不行,你都不知道怎么写,我就更加不会了。”陈浮生连连摆手,坚决不接这个烫手山芋。

刘筱莉见状,也没为难他,嘟了嘟嘴道:“行吧,那我先想想,明天再写。”

说完,刘筱莉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发现陈浮生坐在了她刚才的位置上,而且手里的笔在纸上唰唰的写个不停,她以为陈浮生在帮她写信,于是好奇凑过去道:

“你不是说你不会写吗?”

“我又不是在写信。”

“那你在写什么?”

“我在搞创作。”

“创作?你又接到翻译的工作了?”

刘筱莉知道陈浮生之前接了几次翻译的‘私活’,零零总总也赚了上百块钱,便以为他这次又是如此。

“这次不是翻译,创作,你懂不懂什么叫创作啊?”

刘筱莉懒得听他废话,直接拿起他的笔记本看了起来。

“斗牛?”

“这是……散文?不对,你这文风,好像是小说?”

刘筱莉震惊的看向陈浮生:“你在写小说?”

“嗯,是的。”陈浮生点头。

“为什么?之前都没听你说,今天怎么突然就写起小说来了?”刘筱莉好奇的看向丈夫。

“这不是有宝宝了嘛,我不得给ta多挣点奶粉钱啊。”陈浮生道。

不过事实上,他早就有创作小说的想法。

只是一直缺乏一点动力。

今天得知再有九个月,自己就要当爸爸了,动力吨吨吨的朝他跑来,想甩都甩不掉的那种。

原本他想当个文抄公的。

可是他看的小说都是那什么《斗破苍穹》《凡人修仙传》《霸道总裁爱上我》《神墓》《校花的贴身保镖》《盗墓笔记》《鬼吹灯》之流,且不说内容太长了他记不住。

就是能够将它们复制过来,这个年代他也发行不了。

甚至像《盗墓笔记》《鬼吹灯》这种,他真要寄出去了,说不定还能把自己给送进去。

所以不是陈浮生不想当文抄公。

实在是他办不到啊!

幸好,他前世也算阅片无数。

既然当不了文抄公,那就当个影抄公吧。

但陈浮生没有选择直接抄剧本。

因为他太知道剧本这东西,在你没有名气没有背景的时候,保管一投一个不吱声。

如果你觉得1979年和后世不一样?

呵呵,那就太天真了。

这个年代拍片指标都是国家规定的,一年就那么几十上百部,分配到全国的各家电影制片厂,可能多的十几部,少的也就几部。

毫不夸张的说,这点‘猪肉’,他们自己都不够分的,凭什么轮到你一个外人呢?

但小说不一样。

小说只要你写得好,就不愁没有杂志社帮你发行。

关键现在作家的地位很高,走到哪都受人尊敬。

陈浮生倒是不在乎那些虚名,他主要是想给自己未出生的宝宝挣点奶粉钱。

毕竟,光靠他和他老婆每个月加起来不超过60块钱的工资,也就勉强能够维持他们夫妻两人的生活。

是的,他的工资也不高,也就三十来块,因为在他的大学助教前面,还有一个见习。

要是再加一个人,还是一个小吞金兽,要么开流,要么节流,否则他们的生活质量会直线下降。

问题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再说陈浮生这次‘创作’的小说《斗牛》,它是根据09年管唬导演、黄博主演的同名电影改编的,据说,电影参考了赵冬令在02年发布的小说《八路牛》,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还没有就行了。

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抗战时期,农民牛二为了看管**留下的奶牛过程中,与日本兵、难民、土匪之间展开的滑稽可笑又惊险紧张的生死较量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章要赚奶粉钱了(第2/2页)

陈浮生创作的小说会保留它的主线不动,然后对一些细节进行二次加工乃至填充一些支线。

与此同时,刘筱莉看了下他写出来的一个开头——

破庙的土墙被岁月啃噬得啃啃哇哇,筛下几缕稀薄的光纤,勉强照亮角落里浮动的尘埃。

牛二蜷在干草堆上,粗粝的手指一遍遍,一遍遍地梳理着身边那头荷兰奶牛浓密的毛发。

动作迟缓,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牛背宽阔温厚,毛色已不复当年油亮,夹杂着灰白,像蒙了一层洗不净的尘土。

它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咕噜声,巨大的头颅温顺的搁在牛二腿上,温热的鼻息喷在他开裂的裤管上。

牛二浑浊的眼睛盯着虚空中的某一点,十年了,已经十年了。

手指下的毛发触感,总能精准地钩出那一天——空气里甜的发腻的桂花香,突然被凄厉的哭喊和爆豆般的枪响撕得粉碎。

“跑!牛二!跑啊——!”

……

虽然这个开头不长,但是刘筱莉只一眼就看进去了。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后面的呢?”她问。

“还没写啊。”

“那你快写。”

刘筱莉赶紧把笔记本还给陈浮生,自己也站在旁边,打算他写一个字,自己就看一个字。

陈浮生没动笔,而是回头看向妻子,道:“老婆你站在旁边我有压力,要不你先去休息,待会儿睡前我拿给你看,或者等你明天再看也行。”

“之前你翻译文稿的时候,我站在旁边你也没说有压力啊。”

“不一样的,翻译是翻译,我这是创作,需要灵感的。”

刘筱莉闻言,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但也没有无理取闹。

她转身走到沙发前,拿起下午陈浮生回来的时候买的报纸看了起来。

这是一份《人民日报》,上面介绍的是刚刚在京举行的第四次文代会。

十来分钟后,刘筱莉放下报纸,朝陈浮生方向看了一眼,见他正在奋笔疾书,忍着对《斗牛》的好奇没有过去打扰他,而是走进厨房,一会儿后端了一盘切好的水果出来。

“生哥你吃点水果。”

“谢谢!”

见陈浮生只是吃了一块就又投入到了创作当中,刘筱莉又来到沙发上,这回随手找了一本书来看。

但她勉强看了两分钟就将书给放下了,因为看不进去。

许是太无聊,于是和肚子里的宝宝窃窃私语起来。

“宝宝,你看你爸爸在专心致志的写小说呢,他都没空理我们娘两。”

此时窗外星星点点,月亮悄悄爬上了枝头,临江小区的灯火,已经所剩无几。

刘筱莉打了个哈欠,见丈夫还在写,过去和他打了声招呼后,走进了盥洗室。

……

“老乡,别怕。我们是人民的队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就是登记一下,了解情况。这牛叫什么名字?我们好记录。”

破庙里静的出奇,只有风吹过墙洞的呜鸣,士兵们屏住了呼吸。

忽然,牛二那只枯枝般的手停住了。他缓缓地,极其缓慢的抬起了头,深陷的眼窝里,那对浑浊的眼珠,盯盯地看着蹲在面前的干部。

那目光仿佛穿越了十年的风刀霜剑和沉沉死寂,带着一种近乎凝固的专注。他的视线越过干部,投射虚空,嘴唇极其轻微的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却又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堵住。

干部保持着蹲姿,安静地等待着。

几秒钟的沉寂,漫长得像是一个世纪。

终于,牛二那只一直抚摸着奶牛的手,极其温柔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依恋,落在了奶牛耳朵上那个被摩挲得锃亮,边缘都磨得圆润的铜环上,动作轻柔得像触碰一个易碎的梦。

然后,他转过头,浑浊的目光落回干部脸上,没有焦距,却又似乎穿透了眼前的人,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一个极其沙哑,轻飘,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如同深秋枯叶落地的轻响,从他干裂的唇间溢了出来。

“九儿”

……

“我居然一口气就把《斗牛》给写完了!”

陈浮生自己也没想到,他第一次写小说,竟然能够顺滑如斯。

“难道我其实是传说中的小说圣体吗?”

不过精神上的亢奋过去后,留下来的也就只剩下身体上的疲惫了。

陈浮生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当发现时针转到了凌晨的五点多。

他也是吓了一跳。

书桌是对着窗外的。

陈浮生一抬头,发现天边已经翻起了鱼肚白。

“原来我真的写了一个通宵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