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 第9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第9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簡繁轉換
作者:部步高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1 15:34:15 来源:源1

第9章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第1/2页)

“您真是浮生,《斗牛》的作者浮生?”

“如假包换!”

当陈浮生带着家人坐着火车离开江城,并且还在车上和两位女读者相认的时候,他所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小说成功的帮助《芳草》的第一期杂志在湖北书市上打开了销量。

目前杂志社投入到市面上的第一批五万册的库存已经销售一空,随着口碑的发酵,各大书店的订单正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甚至就连省外的订单也来了。

照目前的趋势看来,杂志社改名《芳草》之后取得了一个非常亮眼的开门红,可以预见,第一期杂志销量会很可观。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他们杂志社没料到这期杂志会卖得这么好,所以并未提前准备太多的库存,这可能导致接下来的供货速度,会跟不上各大书店的订书速度。

当然,这是幸福的烦恼,全国任何一家杂志社都乐见其成。

话又说回来,酒香也怕巷子深。

可是为什么这期《芳草》刚改名,主打的小说也是陈浮生一个新人的作品,却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能取得这么辉煌的一个成绩呢?

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杂志社的宣传做的很到位。

比如说这两天很多湖北纸媒都下次进行了报道。

再比如说杂志社还请了许多名人帮忙‘打广告’,像《李自成》的作者姚雪根、《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驰、著名诗人曾卓、还有去年刚加入作协的刘福道等一批湖北籍的知名作家和诗人,都站出来为《芳草》或者是《斗牛》进行了一番摇旗呐喊。

第二点的关键在于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事实上这期《芳草》杂志不仅是陈浮生的《斗牛》够硬,包括挑选的其他几部作品,也都是精品。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第三点,也就是读者的口口相传。

而这三点原因综合起来,才造就了现在《芳草》的第一期杂志在湖北书市上卖得非常好。

至于这期《芳草》杂志出了省后还能不能继续畅销,以及最后陈浮生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小说《斗牛》能不能帮助他在全国闻名,这个现在真不好说,因为有太多影响因素了,并非质量好,就一定可以成为爆款,所以还需要等子弹飞一会儿。

韩弎坪是四川人,1953年出生在旺苍县,一个干部家庭。

刚满27岁的他,已经是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副导演兼艺术中心主任。

作为厂里的年轻干部,韩弎坪刚被派往京城进修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让韩弎坪切身的感受到了国家改革的决心。

虽然说,目前改革的刀子还没有落到电影制片厂的头上,甚至这两年国家关于电影的支持力度一直在逐年递增,但是韩弎坪对于电影制片厂的未来,没有那么乐观。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电影制片厂和其他夕阳红产业链一样,弊病太多了,迟早都是要改革的。

韩弎坪也支持改革,但同时他内心也十分明白,一个厂子上千人,涉及多少个家庭,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真要改革,必定困难重重。

“唉,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艺术中心主任,在厂里也就勉强算是一个中层干部,真要改革的话,也轮不到我来啊,操心这么多干嘛呢。”

历史上的韩弎坪是个比较激进的改革派,1984年从北电进修回来之后,在几乎全国的电影制片厂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大环境下,他有本事给够给峨影厂的导演拉来投资,甚至平均每年还能让峨影厂的挣来400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章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第2/2页)

所以没干几年就被提拔为副处级的副厂长,1994年更进一步,给他调到京城接手了曾经排名第一电影制片厂北影厂。

千禧年之后,电影制片厂的模式被时代所淘汰,但是韩弎坪没有被淘汰,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后来的中影集团老大。

当然,坐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就干什么样的事。

现在的韩弎坪手中权利有限,所以还没有后来那么大的抱负。

最多看不惯现在电影制片厂的一些弊病,知道国家未来改革的目光,一定会看向他们这个行业。

仅此而已!

“乘客朋友们,前方到站江城站,有到江城站下车的乘客朋友可以准备下车了。”

思绪被车厢里广播的声音打断后,韩弎坪虽然不在江城下车,但是对于这座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有着不少传奇色彩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还是比较好奇的。

如果不是赶着回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其实很想下车去游玩一下。

列车在广播播放结束不久就完全停了下来。

之前这一路都坐在韩弎坪对面的一个中年乘客在这一站下车了,但是很快就有一个女乘客上车后填补了他对面的空位。

韩弎坪注意到对方的手里拿着一份杂志,他的眼睛好,只是惊鸿一瞥之间,就看清楚了杂志的封面上印着两个大字——《芳草》。

这是一家他从没听说过的杂志,但是坐火车的无聊,还是勾起了他对于这个叫《芳草》杂志的好奇。

韩弎坪是擅长社交的,加上这个时代的人没有手机来分散注意力,也都比较热情,所以他很快就从江城站上来的这位女同志嘴里,得知了原来《芳草》就是之前的《江城文艺》。

“《江城文艺》我知道,在全国都比较有名的一家你们湖北的杂志,没想到它会突然改名,不过《芳草》听着也挺不错的,看来是不满足只在省内发展,想要向全国推广了。”

“同志你很有见地,一眼就能看出《江城文艺》改名《芳草》是为了推向全国。”

“那它改名之后,这期杂志有什么好作品吗?”韩弎坪好奇道。

“你真的很懂,它这期杂志的质量远超之前的,尤其是放在头版的小说《斗牛》,写的非常生动感人。”女人显然是看过这期杂志的,也愿意分享,她在韩弎坪的眼睛里看到了好奇,于是主动将杂志递了过来,“同志你要看看吗?”

“谢谢!”

韩弎坪也没和对方假客气,道一声谢后将杂志接了过来。

对方说的不假,这杂志确实就是之前的《江城文艺》,封面上就有说明。

没多久,韩弎坪就怀着期待,看向了这期杂志的头版小说《斗牛》。

因为《斗牛》是陈浮生根据电影改编来的,难免保留了一些电影的痕迹。

这在普通读者看来,自然看不出来,就算觉得一些情节的转变和电影风格类似,也不会去往那方面想。

但是在专业的导演看来,就会敏感的捕捉到这些‘电影痕迹’,当然不一定能想到真相,但是会下意识觉得,这部小说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

眼下韩弎坪在读《斗牛》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

并且他到底是吃了太年轻,没经验的亏,以为只有自己才有这种共鸣。

于是在看完小说之后,他双眼发光,感觉自己这次捡到宝了。

‘这个故事写的太棒了,最关键的是,我看完小说,像是看了一部电影,正好我这次回去打算申请执导一部电影,或许这就是缘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