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37桂阳公之德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037桂阳公之德

簡繁轉換
作者:夏天就是要吃西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2 15:44:28 来源:源1

037桂阳公之德(第1/2页)

正月二十七,仅一日,王镇恶、王康领着七千骑卒就来到了百里外的刘回堡。

王基带着王鸿、王遵、王渊等人迎接他,兄弟喜相逢,心中自有千言万语。

回到帅帐,宴席上,王镇恶与他们说起了离开刘回堡后发生的事情。

提及刘义真,言必称桂阳公。

王基见状感慨不已,但也为之庆幸。

他担心王镇恶将来故态复萌,于是停杯不饮,提醒道:“二弟,如今你已四十有五,该是为儿孙考虑了,不能再图自己一时快意,轻慢了宋公与桂阳公。”

王镇恶感触颇深:“阿兄所言甚是。”

九年前,三十六岁的王镇恶还只是临澧(湖南桑植)县令,被人举荐给了刘裕。

刘裕一听说是王猛的孙子,赶紧召他相见,二人一番长谈后,刘裕留下王镇恶同寝,从此倚为心腹。

也许是王镇恶这几年太顺了,立的功劳太多,人也跟着飘了,做下不少犯忌讳的事情。

说实话,去年他称呼刘裕为寄奴,刘裕没给他安个‘恃旧不虔’的罪名,已经算是宽宏大量了。

毕竟上一个直呼主公乳名的许攸,就是被曹操用这个罪名给处死了。

如今刘裕开始防备他,不再信任他,王镇恶的心里其实并不好受,猜忌的种子一旦扎根,就很难再被连根拔起,他不能再失去刘义真的信任了。

王基见王镇恶的情绪低落下来,赶忙转移话题:“二弟来时,桂阳公可有嘱咐?”

提起刘义真的嘱咐,王镇恶又来了精神:“桂阳公差我抚慰将士,此事,尚需诸位兄弟相助。”

众人齐声应下。

在他们推杯换盏之际,军营里,留守的二万三千将士也在向得胜归来的七千骑卒求证,想要知道刘义真是不是如传闻中的一般贤明。

荔非灵越身边围了一圈人,听他得意洋洋地炫耀:“桂阳公赏了我十匹布,还与我说过话。”

当即就有人嘲笑道:“你是什么身份,也配与桂阳公说话?”

众人也纷纷表示不信,毕竟他们又不是没有见过贵人,那些后秦宗室别说亲近他们,平时连都不拿正眼瞧人。

荔非灵越急眼了:“别不信,我这就找人作证。”

说罢,他伸长脖子望了望,看到另一个安定羌人,连忙招手:“夫蒙何渊!快来!”

夫蒙何渊是夫蒙祯的次子,夫蒙何素的兄长,听见荔非灵越叫他,以为有什么事,于是走了过去。

荔非灵越一把拽住他:“何渊,你跟他们说说,桂阳公是不是与我说过话。”

夫蒙何渊很无语,就为这事把自己叫了过来?

他没好气道:“对对对,桂阳公知晓你尚未成家,还叮嘱你不要挥霍,赶紧找一门亲事,你当时满口答应,隔天我就见你在长陵县逛窑子。”

荔非灵越涨红了脸:“你懂什么,我准备娶一个生育过的寡妇,用不了多少钱。”

关中历经多年战乱,寡妇是真不少,荔非灵越娶媳妇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自然瞅准了那些证明过自己能生养的妇人。

众人得知荔非灵越真的与刘义真说过话,而且对方还叮嘱他早些成家,无不艳羡。

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我听说桂阳公在长安开设养济院,照养伤残,抚恤遗孤,可是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37桂阳公之德(第2/2页)

“当然是真的!”荔非灵越笑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人认识鹑觚县(甘肃灵台县邵寨原)的侯力建。”

“侯力家的三郎?”

“对!就是他,侯力健追击溃兵的时候,不慎让人砍了条胳膊,如今在家养伤,往后每年都会有养济院的人往他家送粮送布。”

荔非灵越话音刚落,夫蒙何素笑道:“不仅如此,桂阳公准备在长安开办公学,阵亡将士的子嗣皆可跟着公学里的先生、教习们读书习武,像侯力健这种落下残疾的,也可以推荐一人入学,不过,据传闻说他还因为这件事与父母争吵过。”

“这是何故?”

夫蒙何素解释道:“侯力健只有一子,尚在襁褓,父母就想让侯力健举荐年长的侄儿入学,侯力健不从,非得给自家小子留着。”

荔非灵越忍不住吐槽:“谁不知道入了公学,将来自有一份前程,这个名额是侯力健用自己一条胳膊换来的,当然要留给儿子,要是我遇到了这种事情,我也不答应!”

在场之人深有同感,侄子再亲,终究也是别人的儿子,哪能比得上自己的亲骨肉。

大家还在聊侯力健呢,突然有人一跺脚,气急败坏道:“小婢养的赫连勃勃,怎么还不南下!”

众人哄笑。

怯战?厌战?不存在的。

立功有重赏,伤残有保障,遗孤有前程,只要做到这三点,军士自会闻战而喜。

刘义真当然知道此举会对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但他没得选,必须激励将士打赢这一仗。

当然,效果也是显著的,当这七千骑卒回到刘回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相告以后,留守的二万三千将士已然归心。

自此,王镇恶的三万新军算是脱胎换骨。

他们再也不是一群心思各异的降卒,这是一支不缺战争历练,又被提振起了心气的精锐。

不久,王镇恶带着兄弟们巡营,发现将士们士气高昂。

王镇恶戏谑道:“弟不过离营数日,留守将士竟有如此面貌,阿兄御军有道,弟当禀明桂阳公,为阿兄表功。”

王基却有自知之明,他感慨道:“此非为兄之功,实赖桂阳公之德。”

王镇恶当天就派哨骑快马返回长安,向刘义真回禀刘回堡大营的情况。

夜间,刘义真便知晓了留守将士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哪怕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喜不自胜。

如今麾下众志成城,他又何惧赫连勃勃。

与此同时,赫连璝正向叱干罗引抱怨:“自古以来,天子亲征,都会留太子监国,如今父王命我随军南下,却让赫连伦留守安定,分明是担心我在他走后,趁机占据安定叛乱,所以把我带在身边。”

经过三天的军事准备,赫连勃勃调集了大批粮草、牲畜,明日就将督率七万步骑南下,他对两个儿子做出的安排,却让赫连璝为此寒心。

叱干罗引宽慰道:“大军在外,王驾若有闪失,众将士必定拥立太子为天王,届时太子回师,只凭赫连伦的弱兵,又如何能够阻挡。”

赫连璝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沉声道:“但愿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