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43沈庆之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043沈庆之

簡繁轉換
作者:夏天就是要吃西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2 15:44:28 来源:源1

043沈庆之(第1/2页)

沈庆之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探亲,他的兄长沈敞之是赵伦之幕府的一名参军,兄弟不相见已有多年。

另一个目的,便是想要在襄阳谋个前程。

沈庆之年少时曾跟随宗族抵御孙恩、卢循的乱军,以勇武闻名,但在孙恩、卢循之乱被彻底平定后,沈庆之选择了留在家乡耕作,以勤苦立身。

眼见自己都三十二岁了,仍然一事无成,沈庆之终于坐不住了,辞别妻儿,独自来了南雍州。

“弘先!”

尽管夜晚视线不好,但借着渡口的火光,沈敞之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兄弟头顶的狐皮帽子。

原来,沈庆之患有头风病,脑袋受不得风寒,所以常年戴着帽子。

虽说阔别多年,沈庆之却不会忘了兄长的声音,他惊喜地循声望去,灯火阑珊处,不是沈敞之又能是谁。

“阿兄!”

兄弟二人激动相拥,时隔七年再见面,自然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

他们相互打量着,对比记忆中与如今的变化,许久,沈敞之感慨道:“阿弟可算想通了,如此本领,岂可埋没于山林。”

沈敞之在赵伦之的幕府许多年,也算见过些世面,沈田子、傅弘之就曾在赵伦之的帐下听用,沈敞之与二人有过接触,在他看来,论及才能,自家兄弟绝不在沈、傅之下。

“此番,却要劳烦阿兄举荐。”

沈家兄弟出自吴兴沈氏,与沈田子是同族,但他们这一支在宗族内没什么地位,父祖皆名位不显。

沈庆之如今年过三旬,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几年可活,当然不愿意在江东做个小吏。

要想有个高起点,就得背井离乡,让兄长将自己举荐给后将军赵伦之。

这位可是刘裕的亲舅舅。

在古代,舅甥是比叔侄更亲密的关系,甚至对很多人来说,舅舅比亲兄弟更可信。

如果舅舅与母亲是同胞兄妹、姐弟,那么舅甥之间,必定存在血缘关系,且没有利益纠纷。

通常情况下,舅舅不可能抢占外甥的家产,外甥也不可能觊觎舅舅的家产,哪怕双方有一家绝户,也自有父系宗族把遗产收回去,或者找个小孩过继,合法的继承遗产。

而叔侄、兄弟之间,有极小的概率并不具有血缘关系,且存在财产继承关系。

所以古人才说娘亲舅大。

沈庆之同样对自己的才能满怀信心,他坚信,只要兄长将他引荐给赵伦之,他就一定能够引起对方的重视,从此扶摇直上。

然而,沈敞之却摇头道:“起初,我也是计划向后将军举荐阿弟,但关中有事,如今情况不同了。”

沈庆之自江东而来,刚刚下船,当然听得一头雾水,连忙问道:“究竟是何事?”

“先上马车,我让人在驿舍准备了酒菜,我们上车再说。”

襄阳在夜里关了城门,沈敞之只是一名参军,不像刘义真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在夜里把马晟等人放出城,沈敞之肯定叫不开襄阳城门,只能在城外的驿舍住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43沈庆之(第2/2页)

兄弟二人坐上马车,事关自己的前程,沈庆之一再催促,沈敞之这才笑道:“此前长安有快马前来报信,寡妇渡大捷,桂阳公俘斩一万五千余,有心腹南下办差,顺道替将士们运输财货,桂阳公请后将军调兵接应,后将军许之,已经遣人北上。”

“当真?!”沈庆之不敢置信,他虽然久在江东老家,但刘裕几个儿子的年龄,沈庆之还是知道的,所以推测道:“莫非是王镇恶、沈田子等人的功劳?”

“初闻此事,我也如阿弟一般,实在难以相信,但此战确实是桂阳公亲赴前线,一手筹划。”

沈庆之也知道沈敞之的意图:“阿兄是想让我北上?”

“不错。”沈敞之点点头:“我与沈田子颇有交情,又是同族,阿弟可去投奔他,待他知晓阿弟的才能,必会将你举荐给桂阳公。”

沈庆之微微颔首,襄阳所在的南雍州虽有诸蛮为祸,但也算是后方,真要立功,立大功,还是得上前线,关中确实是一个能够让人大展拳脚的地方。

哪知,沈敞之又压低了声音道:“宋公素爱桂阳公,世子暗弱,未尝没有易储的可能。”

他是赵伦之的亲信,知道刘裕的家事也不足为奇。

沈庆之闻言,反倒犹豫了起来,如果刘义真威胁不到储君之位,他前往投奔,也只是单纯在替刘家效力。

可一旦掺和进了夺嫡,事情可就复杂了。

沈庆之没什么野心,就想着建功立业,他不愿意冒这种风险。

直到沈敞之与他详细说起了寡妇渡大捷的前因后果,听说了刘义真的事迹,沈庆之终于动了心,他对刘义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阿兄,还请为我准备马匹,明日一早,弟即启程,往长安一行,如果桂阳公可堪辅佐,我自当竭力侍奉,倘若名不副实,弟也只能从长计议。”

沈庆之不想太快做决定,打算先去长安观察一下。

沈敞之笑道:“骏马、干粮,为兄早已备好。”

说罢,又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交到沈庆之的手上:“阿弟若是愿意留在关中为桂阳公效力,可将此信交予沈田子。”

沈庆之小心地收好了信,兄弟二人行至驿舍,用过酒肉后,抵足同榻,叙起了私情。

次日,清晨。

沈敞之将沈庆之送出驿舍,又是一番叮咛,让他路上小心。

眼看着沈庆之骑马远去,直到望不见背影了,沈敞之这才依依不舍地收回目光,坐上马车回襄阳。

就在沈庆之北上之际,远在长安的刘义真也在等待着渭北再度来人。

他现在只知道赫连勃勃已经带着七万步骑南下,但不清楚夏军究竟会走哪条路,每日行军多少里,何时能到渭水北岸,又会选在哪一段渡河。

而这些事情,便需要渭北士族替他传递消息。

刘义真再通过交叉验证,予以确认。

当然,该做的战争准备在确认赫连勃勃南下之后,就已经开始了。

(感谢青龙T关羽献出的100部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