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80臧质入府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080臧质入府

簡繁轉換
作者:夏天就是要吃西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2 15:44:28 来源:源1

080臧质入府(第1/2页)

刘义符已经回到了彭城,但想要求见刘裕一面却很困难,刘裕故意不肯见他,仿佛遗忘了如今彭城还有一位世子。

刘裕之所以冷落刘义符,其实是因为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

说到底,刘义符只是贪玩成性,但目前来说,并没有铸下大错,此前的行为也有所改观,但刘裕依然决定废黜他的世子之位,对于这个长子,刘裕心里其实是有愧的。

感受到父亲的态度,又听闻刘义真的赫赫军功,刘义符又怎么不知道自己已经当不了多长时间的世子了。

他见不到刘裕,就去找檀道济,终于堵住了对方。

“檀司马,我视你为心腹,你为何负我。”刘义符忿忿不平地质问,他可不信檀道济此前并不知道泾水大捷,但对方始终没有透露过半点风声。

檀道济其实也在躲着刘义符,既然今天躲不过去了,他只能坦言道:“下吏是奉主公之命辅佐世子,如今又奉主公之命迎回世子,何谈辜负。”

刘义符哑口无言,他的一切都是刘裕给的,刘裕想收回来,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至少像檀道济这样的所谓心腹,都会毫不犹豫地背弃他,刘义符又有何人能够依靠。

未来丈人司马德文吗?他早就让刘裕吓破了胆。

没有人会支持自己的。

刘义符浑浑噩噩地回了院落,他清楚,自己如今之所以还是世子,是因为刘义真还在关中,等到好二弟回来,一封请求更易世子的奏疏就会送往建康。

或许那封奏疏早都已经写好了。

想清楚了这些,刘义符心中满是苦涩,他终于卸下了伪装,不再挣扎,又恢复了顽劣的本性。

刘裕听说后,并没有派人去训斥刘义符,只是暗自长叹:“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今卸了肩上的千钧重担,对车兵来说,也许是一件幸事。”

这般安慰自己,心里的内疚却是消散了许多。

刘裕又突然想到了刘义真,他对这个儿子的才能已经不能说是满意了,那封《请均安定荒田疏》,在刘裕看来,无疑是尽快恢复北方生产秩序的一剂良药。

能呈上这道奏疏,足见刘义真的政治才能。

他已经将那封奏疏发往了建康,如今应该已经有了旨意。

次子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也难怪刘裕对刘义符避而不见,就怕自己一时心软。

.......

转眼便是四月初,刘义真坐镇安定已有一个月的时间,民夫们还在田地里忙活,窦明、班峻等人则已经丈量完田亩,回到了郡城复命。

刘义真听着他们汇报的数字,稍作估算,可留八千将士,加上士族献上的七千余户,在不计算士族丁口的情况下,安定郡将会有一万五千余户。

不过,被留下的八千军士,他们的父母兄弟不会被迁回来,依然会留在关中腹地。

因为安定多山,刘义真没有多余的田地分给他们,而渭南、渭北,也同样需要开发。

刘义真暂时只会把将士们的妻子、儿女接来,让他们在此安家,并且留出了一小部分田地,等着他们的儿女成年。

实在分不到田的,也可以迁往其余郡县。

如今的关中,地广人稀,真的不缺荒田。

当然,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均田制早晚都会走向崩溃。

但刘义真能力有限,管不了那么长远,他能够结束这个乱世,让百姓过上百余年的太平光景,就已经问心无愧了。

飞骑军不会被留在安定郡,留下的都是王镇恶麾下的安定将士,刘义真已经上疏,表奏王康为安定太守,王基为新平太守,让他们兄弟二人看护好岭北。

至于王镇恶,肯定是要跟着刘义真南下的。

尽管他信任王镇恶,也认为王镇恶没有理由自立,但是人性不能被考验,将王镇恶带走,对彼此都是一件好事。

如今就等着朝廷的旨意,就可动手分田。

在此之前,臧质率先来到了安定。

刘义真起身迎接,笑道:“兄长,久违了。”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到底是他的表哥,这声兄长还是要喊的,免得传出去,让人以为他得志便骄纵,目中无人。

臧质因为是刘裕的内侄,颇受喜爱,经常出入豫章公府,自然也与‘刘义真’相熟。

“府主,你在关中做得好大的事情!”风尘仆仆的臧质眉开眼笑。

他已经接受刘裕的委任,成为刘义真的内直督护,自然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直呼刘义真的乳名。

当然,变化的只是称呼而已,臧质在刘义真面前,可不会像沈庆之刚来时的那般拘谨。

臧质说罢,又提醒刘义真:“下吏既然入了军府,府主就当以公职相称呼,不可乱了尊卑。”

他很清楚姑父的心思,所以格外注重尊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80臧质入府(第2/2页)

虽然还是可以跟表弟亲近,但不敢再当刘义真一声兄长。

“既如此,今后我便称呼兄长为臧督护。”

刘义真从善如流,其实他也不想整天对着军府的下属喊兄长,长此以往,有损威望。

臧质笑道:“这正是下吏所希望的。”

一对表兄弟,进屋入座后,便叙起了旧。

刘义真当然少不了要关心刘裕、孙夫人的身体可好,兄弟们又是什么境况,他们都很默契的没有谈起刘义符。

聊了半晌,臧质提醒道:“太尉有意让府主南下,府主还需早作准备。”

刘义真点点头,他肯定是要离开关中的,对于世子之位,他势在必得,只不过现在不能走。

胡夏还没有被重新武装起来,他即使知道北魏缺少名将,但赫连璝更是一个臭棋篓子,他还得替好兄弟看着点。

当夜,刘义真留下臧质过夜,给他在府邸里安排了一座院落。

反正他府上又没有女眷。

那些士族因为他年纪小,也不敢向他进献女子,万一掏空了刘义真的身子,让他沉迷女色,刘裕指不定会怎么发怒。

别人不送,刘义真也不主动提起,十二岁确实早了点。

至于为什么不与臧质同席共枕,主要是因为表哥太丑了。

额头前突,牙齿外露,又身材高大,真要睡一起,起夜时突然见了,还以为是夜叉找上门。

赫连璝则不同,他的父亲赫连勃勃本就是个美男子,赫连璝的容貌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至少看着让人觉得舒心。

唐代以身、言、书、判为选官标准,身字排第一,并非身世,而是体貌仪态,可见古代当官也是要看颜值的,不说相貌堂堂,但也要五官端正,没有大的瑕疵。

不过,以刘义真的心性,哪怕臧质人到中年,跟史书记载的一样秃顶,他也绝不会流露出半点对臧质相貌的嫌弃。

......

臧质抵达安定后没几日,胡夏使者就送来牛羊,以及赵思群的家眷。

因为赶路赶得急的关系,牛羊都有掉膘,看着就很瘦,好在夏季牧草丰盛,养一段时间也就好了。

赫连璝虽然送来了五万头牛,但草原上的牛不可能无缝切换成耕牛,必须从小对其驯化。

耕牛的最佳训练期为10-12个月龄,这一年龄段的小牛有着较强的认知能力和服从性,驯化效果更显著。

如果错过此阶段,后期纠正的难度会比较大。

当然,难度大,不代表不可能。

只不过刘义真难以组织人手一次性驯化五万头牛,所以这次晋夏之战的赏赐,将会以牛羊为主,由将士们以家庭为单位,驯化耕牛。

他们驯化了耕牛,农忙时,自己干完活也可租赁给别人,这也是一笔收入。

把羊分给将士,他们的家人也可以养殖。

在耕种方式改变之前,只有士兵们的生活富裕了,可以从雇人耕种,自己从田地里抽身而出,才有更多的时间为了功名富贵,去打磨杀人的技艺。

他们也会牢记是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

收了赫连璝的牛羊,刘义真自然也不会拖延,立马把甲仗从安定武库拉了出来,由胡夏使者带回去。

一并送走的,还有此前关押在长安,后转移至安定的皇甫徽使团中仅存的二十名从骑。

处置了正事,刘义真也有时间去慰问赵思群的家眷。

尽管很多人都心知肚明,赵思群根本就没有功劳,通敌卖国的另有其人,但明面上是赵思群当的内应,刘义真无论如何也不能亏待了他的家眷。

这就相当于是一块广告牌,告诉所有人,只要肯为他效力,哪怕不幸遇害,也能遗泽后人。

这件事情,对大家都好,赫连璝有了替罪羊,刘义真千金易马骨,赵思群的家眷得了实惠。

如果苛待了赵思群的家眷,今后估计也不会有人愿意为他作内应了。

“你的丈夫生前有功于我,我已表奏朝廷,追授开国男,只待朝廷颁下恩旨,便可由嫡长子继承爵位。”

开国男是晋朝五等爵的最低一等,不能给太高,因为要顾及到一些知晓内情的心腹们的想法。

所以刘义真打算从别的方面弥补,譬如在长安赐下一座府邸,给予一笔丰厚的赏赐,以及给赵思群嫡长子赵恪一个前程。

因为已经成年,老规矩,暂时做个刺史府的行参军。

反正赵思群又不是刘义真杀的,而是死在了赫连勃勃的手上,严格来说,刘义真还替他报了父仇,又善待他们母子,真不必害怕赵恪将来知晓真相。

赵恪母子知晓了刘义真的安排,忙不迭地叩首拜谢。

(感谢三生不死献出的500部曲,国榷、南柯的旧梦、花果山2、九方关白献出的100部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