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边军小卒砍到封疆并肩王 > 第五十四章 直觉

从边军小卒砍到封疆并肩王 第五十四章 直觉

簡繁轉換
作者:知难行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4 03:46:29 来源:源1

第五十四章直觉(第1/2页)

“齐统武,速速修书一封,飞鸽送至京城内,让陛下催促肃国公平叛镇压起义军,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北上支援我们镇北军,我现在觉得戎金蛮子越来与不对劲了,极有可能会有大事儿发生,一着不慎、行差踏错的话,凉州城恐丢!”

魏无忌有着一种身为统帅的直觉。

齐统武先是一愣,随后赶忙下去安排。

——

数日之后。

望月关。

如今的肃国公手底下的部队已经聚拢了六十万人。

不过相比于并、冀两州的百万余贼众,还是相形见绌,唯有据城而守才是最保险的。

李瑞云对于父亲的保守十分不满,几次想要率军击溃起义军,都被他让人拦住。

此时,他心中积攒了无限的怒火。

肃国公一脸沉寂的站在望月关的城墙之上,看着远方扎营的军队,处于沉思当中。

作为仅次于大周军神的他来说,这上百万的贼众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

只是……怎么打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这一战是不允许有任何失败的风险。

可……他又隐隐约约的感觉,那张道煌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能够在短时间内卷起上百万起义军的存在,岂是那么好对付的?

他怕这里边有问题。

但是,久久没有进展,加上凉州城的飞鸽传书,让肃国公心中的压力非常大。

据城而守从而拖垮这百万贼众的计划,可能要宣告破产了。

如若没有戎金蛮子这一外患,处理起来或许就非常简单……

肃国公微微叹了口气,将李瑞云召来。

“虎威将军听令,命你率领麾下三万大军,试探一下张道煌的虚实……切记,绝不能上头,张道煌此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旦有异动,及时退回望月关!”

肃国公嘱咐道。

“父亲,我没有听错吧?您终于肯让我出关了?哈哈哈哈……”

李瑞云脸上满是惊喜与兴奋,憋屈了好几天的他,终于有机会能够出征了!

不过……对于他父亲的告诫,却全然没有放在心上。

就是一些寻常百姓罢了,拿起锄头就能称作兵?开什么玩笑?他麾下都是精锐的骑兵,岂会担心遭遇意外?!

那张道煌就算有本事,但在领兵打战上岂有什么经验?他们家世代从军,从小就在看兵书,面对一个道士出身的家伙,难道还有害怕的道理?

未免太过小瞧自己。

肃国公一瞪眼,道:“在军中要称职务!你小子给我听好了,这是军令,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如果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一定要及时回营,我们的任何举动,天下人可都在看着了,如若吃了败仗,则大周危矣!”

容不得他不小心。

现在的大周已经行走在刀尖上了,一个不小心就容易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肃国公要做的,便是……毕其功于一役!

李瑞云满不在乎,依旧满脸带笑,“明白,统帅……我此去,定会将张道煌的项上人头带回来献于你!”

肃国公气的一脚踹在李瑞云的身上,“你特娘是不是听不懂人话啊?我说了……这一战不容许有任何的差池,你若是不听命令擅自行动,我一定砍了你的脑袋,我李家世受皇恩,如今是大周危亡之际,我等必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夏之将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四章直觉(第2/2页)

李瑞云被踹蒙了。

不够他爹的话却是让他心中热血沸腾。

不错……他们一家世受皇恩,所以,这一次自己必须好好表现一下,唯有如此才能够对得起圣上的栽培。

他心里边只觉得,自己的父亲已经老了,已经开始畏手畏脚起来,为将者当心中怀有豪气。

三万人如何就不能镇压百万大军?

若是自己能够做到的话,必将史书留名!

甚至于陛下定会大大的封赏自己,保不齐……他能够成为异姓王!

念及于此,他心中更是激动万分了起来。

肃国公看着李瑞云,心中忍不住叹息起来,“你下去吧,一定要按照我所说的行事。”

倒不是他找不到别的将领做这件事。

而是……李瑞云确实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将领,虽然没有多少统帅的才能,但是当做一方将领,绝对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若说常盛是大周第一猛将,那么李瑞云绝对能够在大周猛将当中,排入前五行列。

将试探张道煌的人物交给李瑞云无疑是非常妥帖的安排,当然……前提是他听从自己这位统帅的调度。

这也是肃国公对于自己儿子的一次考验,三万大军尚且动不了根本,而若是李瑞云能够听从自己的指挥,则接下来便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多立下来一些功劳,光耀门楣。

但若是不听从命令的话,为了大周的稳定,他一定会将李瑞云时时刻刻带在身边,再想要立功是不可能了。

“是!”

李瑞云迫不及待起身,龙行虎步间就消失在了城头。

肃国公转身再度看向了张道煌驻扎的军营,心中忍不住长长叹息一阵,“希望……这会是我的误判吧。”

他心中对于张道陵此人的警惕程度很高。

很不安稳的一种感觉。

就算手头上拥有了六十万的大军,这种感觉也难以消退。

这是作为一军主帅的直觉。

——

戎金草原。

杨承在这几天的时间当中,接连端掉了十余处的小型部落,斩杀戎金上万人,同时俘虏将近七万,这七万人杨承有安排,男的全部挖矿去,老弱妇孺则全部安排学习农活,帮忙开垦荒田。

除此之外,还要负责很多琐碎之事,除了睡觉和吃饭,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绝对能让黑岩山的发展更加迅捷。

虽说多出了近十万人的口粮,但他们的口粮显然也是在正常的基础上减半,处于一个饿不死人的地步。

而除了戎金人,杨承也解救了三万名大周百姓,其中的青壮竟然达到了三分之一。

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很多女人、孩子,都被戎金人充当口粮,之所以有那么多青壮活下来,是因为他们能够负担重体力的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