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剑来:开局陈平安送我龙王篓 > 第一卷 第32章 兰因絮果,皆有来因

剑来:开局陈平安送我龙王篓 第一卷 第32章 兰因絮果,皆有来因

簡繁轉換
作者:怀水沧澜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24 15:41:55 来源:源1

第一卷第32章兰因絮果,皆有来因(第1/2页)

一念至此,崔明皇心中却陡然生出一丝迟疑。

‘可不能这么退了。’

若放任这两人活着离开,待马瞻伤势稍愈,将今日之事捅了出去,即便有师伯祖在背后周旋,自己恐怕也要步周矩后尘,被褫夺“君子”头衔。

尤其这件事的性质远比周矩恶劣,私下残杀儒家同门,在儒家中绝对是重罪。

周矩尚有机会从“贤人”重回“君子”,甚至还有望成为“正人君子”。

但若坐实此等罪名,莫说前程,怕是连观湖书院都再无他立锥之地。

崔明皇心念电转,目光扫过挣扎欲起的马瞻,胸中涌起一阵憋闷与烦躁:

‘这少年突然现身,反而无法继续对马瞻出手,否则死无对证,哪怕是从文庙请来圣人施展光阴长河的神通回溯真相,证明是马瞻先对我出手,可也落不着好,针对齐静春文脉的事情也兜不住了,甚至还会连累到师伯祖那边的布局。’

‘但这泥瓶巷出身的少年同样杀不得,神仙台魏晋正在彩云峰闭关,一旦出关,宝瓶洲或许就要出一位史上最年轻的玉璞境剑仙,偏生我若杀了他唯一的师弟,以剑修的无矩性子,师伯祖也护不住我看,一位剑仙的杀意落下来,只怕是要在书院躲一辈子。’

不能杀,也不能退。

若真动起手来,以马瞻拼死反扑之势,再加上这个深浅不明的观海境剑修,以自己此刻状态,胜负犹未可知。

崔明皇广袖轻振,手持文气缭绕的狼毫笔,周身环绕着璀璨的文气长卷,俨然一副儒家君子风范。

然而心中早已波澜起伏,陷入两难之境。

另一边,林照静立如松,目光掠过对方周身流转的文气长卷,暗自思量:

‘修行时日太短,只顾冲击境界,连剑经都未曾细读几本……’

更棘手的是,一旦交手,还需分神护住身后重伤的马瞻。

此行本为保全马瞻性命,若坐视其身亡,一切便失去了意义。

崔明皇没有把握同时拿下突然出现的林照和重伤的马瞻,林照同样没有十足把握在应对崔明皇的同时护得马瞻周全。

林照知晓崔明皇必然受伤不轻,可也无法确定其人还有几成战力。

世间素有传言:天下修行者中,纯粹武夫比寻常练气士低上一等,而剑修却要高上一等。

可林照刚刚接触修行不久,即便破境神速,但境界不如、神通不如、法宝不如、经验不如。

唯一能称得上胜机的,便是眼前的敌人刚经过一场搏杀,状态并非全盛。

这等情形下,自己虽有后天剑体护身,体魄不俗,能护持性命,可也未必能保下马瞻。

林照抬眸瞧了崔明皇一眼,恰巧这位观湖小君也投来目光,两人对视片刻,心中同时闪过同一个念头:

‘不能被此人看透了虚实,否则危矣。’

就在这时,沙哑的咳嗽声响起,打破了林间的对峙。

马瞻挣扎着,艰难的撑起半边身子,扶着手边一棵焦黑的断树,站起身来。

他手中死死攥着的金色书籍上还燃烧着明亮的文火,火光跳动间,崔明皇的眼角也微微跳动,

老人浑浊的双目死死盯住崔明皇,声音沙哑:

“崔明皇,是你等包藏祸心,欲灭绝师兄文脉,断我文圣一脉传承,老夫是为护持师兄遗泽,护我文脉不绝,才不得已与你搏命。”

此话看似控诉,崔明皇却双眸一亮,非但没有恼怒,心中反而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喜色。

他立即抓住话头,文气狼毫直指马瞻,声如洪钟:

“马瞻,休得颠倒黑白,污人清白!分明是你自己利欲熏心,觊觎山主之位,却又舍不得文圣一脉那点虚名,首鼠两端,患得患失。见我观湖书院愿予你前程,便背弃齐先生遗志,欲投我门下,待察觉事不可为,恐将来名声有损,又心生悔意,反咬一口,行此卑劣偷袭之举!”

“如此反复无常,欺世盗名之辈,也配谈护持文脉?简直是我儒家之耻!”

言辞犀利,句句诛心,似将一身学问都用在这时,骂得叫一个意气风发。

可崔明皇看似义愤填膺,内心却冷静如冰:

‘我不敢杀这二人,他们也无把握拿下我…是了,马瞻求活……’

‘文圣神像移出文庙,一脉倾颓,诸圣无人发声,文圣一脉在文庙早已尴尬无比……何况我等并非针对整个文圣一脉,只为齐静春一人而已!’

‘逼得马瞻承认私德有亏,逼得马瞻吞下恶果,与齐静春彻底切割,正如师伯祖最开始的目的,让马瞻失去继承齐静春文脉的可能。’

将今日之事从“残杀同门”的卑劣行径,扭转为背后文脉理念之争,对他崔明皇而言,压力骤减。

在他看来,骊珠洞天坠落之时,文庙无一人伸出援手,已能看出文庙圣贤的态度。

更何况如今齐静春已死,马瞻自认有亏,文庙的圣人难道还会为了文圣一脉的糊涂账,怪罪他不成?

这位作为宝瓶洲名头最大的两人君子之一的“观湖小君”,瞬间意识到事情的关键:

‘马瞻不能死,否则我百口难辨,可他也不能干净……最好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逼他自己放弃齐静春的文脉。’

马瞻枯瘦的手指颤巍巍地指着崔明皇,嘴唇哆嗦着,却是发不出清晰的声音,只发出嗬嗬的喘息。

崔明皇见状,气势更盛,步步紧逼,声音朗朗:

“怎么?无言以对了?马瞻,你枉读圣贤书,却行此卑劣之事,如今更是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了吗?你还有何颜面自称文圣弟子,有何颜面面对齐先生在天之灵?!”

他句句诛心,看似在斥责马瞻,眼角的余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一旁沉默的林照。

林照自始至终只是抱着那柄墨色剑鞘,冷眼旁观着两人的争辩。

他面色平静,目光在慷慨陈词的崔明皇和气得说不出话的马瞻之间缓缓移动,仿佛在看一场与己无关的戏码。

在马瞻出声时,他就已经意识到老人的意图,没有阻拦,任由马瞻作为。

正如林照先前所说,他是来给马瞻选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32章兰因絮果,皆有来因(第2/2页)

不能替马瞻选择。

而老人先前能为了李宝瓶等人与崔明皇决死,此时也做出了他的选择。

马瞻嘶哑低笑,笑声中尽是苍凉:“崔明皇,我知你心思,更知你背后那人的算计……呵呵,好一个师兄……”

“那我……便顺了你们的意。”

马瞻闭上了双眼,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唯有胸口还在微弱起伏。

他嘶哑着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带着无尽的疲惫与灰败:

“老夫私德有亏,无颜再以文圣门下自居,无颜以齐静春师弟自居,自此…与山崖书院…再无瓜葛,此生……永不踏足书院半步!”

崔明皇闻言,长叹一声,声音沉痛而肃穆:

“马瞻,你能幡然醒悟,承认己过,虽是大错已成,却也总算保全了最后一丝读书人的体面。望你日后谨守此言,洗心革面,莫要再玷污圣人教诲,辱没儒家门风。”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坐实了马瞻的“罪名”,又彰显了自己的“大度”与“惋惜”。

仿佛一切皆在情理之中,尘埃落定。

说罢,他不再看地上气息奄奄、仿佛瞬间又苍老了十岁的马瞻,转而将目光投向始终沉默的林照,语气缓和了些许:

“林小友,今日之事,乃我儒家不幸,亦是马先生自取其祸。还望小友念及儒家清誉,勿要将此间细节外传,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非议,徒增纷扰。”

林照抱着剑鞘,面色依旧平静如水。

他迎上崔明皇的目光,既未点头应承,也未出言反驳,只是淡淡地回望过去,眼神深邃。

这种沉默,在崔明皇看来,已是默认。

他微微颔首,姿态重新恢复了那份观湖君子的雍容气度,仿佛方才的疾言厉色与生死搏杀从未发生过。

“此间事了,崔某告辞。林小友,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话音未落,他周身浩然之气涌动,清濛濛的文光缭绕,身形化作一道流光,冲天而起。

随着那道身影消逝在视野中,林间,终于彻底安静下来。

唯有风吹过焦土与断枝的呜咽声,以及马瞻那微弱的几乎听不见的、带着血沫的呼吸声。

林照站在原地,沉默了许久。

旷野的风吹动他的青衫下摆,猎猎作响。

他轻轻拍了拍怀中的剑鞘,飞剑【衔烛】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倏然收回,悄无声息地没入鞘中。

那柄一直悬停于空、剑尖遥指崔明皇眉心的晦暗飞剑【飞光】,亦化流光,隐入心湖。

林中那令人心悸的锋锐剑意,随之消散。

林照缓缓转身,走向瘫软在焦黑树根下的马瞻。

老人双目紧闭,面色灰败如枯槁,胸口只有极其微弱的起伏,口鼻间仍有血沫不断渗出,染红了花白的胡须与胸前衣襟。

那本曾燃烧着炽烈文火的金色书卷,此刻黯淡无光,如同凡物般掉落在他手边。

林照蹲下身,指尖再次轻触马瞻手腕,一缕精纯平和的灵力缓缓渡入,仔细探查其体内状况。

可他身上并无丹药一类疗伤之物,修行时日甚短,连剑经都没能看几本,也不通什么疗伤道法。

一时之间竟是束手无策。

忽然,他耳廓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并非风声,也非虫鸣。

是一种极其轻微、却与周遭自然韵律格格不入的窸窣声,来自侧后方的密林深处。

林照动作未有丝毫停顿,仿佛浑然未觉。

然而,他那远超常人的神识,已如无形的水波般悄然蔓延开来,向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扫去。

神识过处,林木、灌丛、岩石……一切景象皆倒映于心湖之中,清晰无比。

下一刻,他的神识捕捉到了一抹身影。

……

大骊京城,深巷。

一座清幽宅邸内,轩窗半开,微风拂过廊下悬着的铜铃,发出细微清音。

院中古树参天,枝叶掩映间漏下细碎天光,洒在一位青衫佩玉、气质雍容的年迈儒士身上。

他正独坐于一方青石棋枰前,指尖拈着一枚温润黑子,久久未落。

棋局纵横十九道,黑白交错,气象森罗。

忽然,他拈子的手指微微一顿,偏过头,似聆听着传来的某种无形讯息。

其深邃眸光轻轻波动,嘴角随之隐现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淡若清风.

“嗒。”

那枚黑子终于落下,敲在玉质棋枰上,发出一声清脆微响,打破了庭院的寂静。

他缓缓收回手,目光仍停留在棋盘之上,片刻后,才听他缓声开口,声音平和淡然: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皆有来因。”

自以为予人选择,保全其性命,却迫使其亲手斩断此生最为珍视的文圣门徒身份,断绝了与山崖书院的一切因缘。

然则于马瞻而言,究竟何种结局更为可贵?

是身死道消,魂魄受制于人,不得自由,却保住了文圣门庭的那份清名与心中最后的执念?

还是苟全性命,以“人”之躯行于世间,却自此被文圣一脉除名,永世不得踏入那座曾令他魂牵梦萦、乃至不惜背弃师兄也要谋取的山崖书院?

老人摇头,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轻笑,似是自嘲。

他并未继续落子,而是缓缓起身,拂了拂青衫上并不存在的微尘。

目光掠过那方纵横十九道的棋枰,其上黑白交错,气象万千,足以令世间绝大多数弈者沉醉其中,穷尽一生心血亦难窥其全貌。

然而对他而言,这方寸之间的经纬,终究是太小了。

格局已定,气数将尽,再落子,也不过是在既定窠臼内添些无关痛痒的余韵,徒增匠气,失却了那份挥斥方遒、执子天地间的磅礴意趣。

“局促了。”他轻声自语,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疏离与淡漠。

不如暂且搁下。

待换一张更大、更开阔的棋盘,再落子时,方能真正舒展心意,执子苍茫,布局山河,那才叫一个……舒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