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五十六章 高拱日记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第五十六章 高拱日记

簡繁轉換
作者:我知鱼之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8:55 来源:源1

第五十六章高拱日记(第1/2页)

只听刘掌柜口中的“鄢吉士”悄然变成了“鄢公子”。

鄢懋卿便知道自己已经将其忽悠住了。

于是一个时辰后。

在刘掌柜的指引下,鄢懋卿踏着漆黑的夜色顺利进入了翊国公府,站到了郭勋面前。

“鄢吉士,老夫听刘掌柜说,你有极为要紧的事求见老夫?”

那日亲信家仆张显前去收礼收宅收钱,最后却只带了鄢懋卿的一句反问回来,郭勋便对自己的冲动有些后悔。

毕竟鄢懋卿的反问不无道理。

他在西苑挨了廷杖却还能好端端站着,这的确足以说明皇上下令的时候留了情。

也足以证明鄢懋卿这颗棋子并非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至少没有坏了他的大事,当下与其翻脸的确为时尚早……

哪知鄢懋卿不但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反倒“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纳头便拜:

“卿半生飘零,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弃,卿愿拜为义父!”

“???”

郭勋始料未及,顿时一脸懵逼,这货现在又是在闹哪出?

也就是这句话是后世94版《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台词,原著中压根儿没有这样的话。

否则就凭郭勋这样的资深文学爱好者,同时还在他的鹿鸣阁刊刻过大量的《三国志演义》原著,仅凭这么一句,郭勋便可听出鄢懋卿心怀不轨,狼子野心。

不过即使是这样,郭勋也对鄢懋卿心有提防。

此前先恭而后倨,甚至敢讹诈于他,如今又先倨而后恭,天知道此獠究竟安了什么心思?

“!!!”

一旁的张显更是瞠目结舌。

他这些年见过不少与他家主子套近乎的人,却还从未见过像鄢懋卿这样一上来就拜义父的,端的是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赛道,也太他娘的奸了!

“其实那日自西苑出来,卿便该来向义父预警。”

眼见郭勋没有答应,鄢懋卿也不失望,只是自顾自的又道,

“只是恐怕人多眼杂,万一传入皇上耳中,恐怕为义父惹来猜疑,使得义父的处境愈加危急,因此才不得不掩人耳目,待风头过去一些再来拜访。”

预警?

危急?

这两个词顿时又吓到了如今本就杯弓蛇影的郭勋,不得不上前搀扶:

“来来来,你先起来,与老夫细细说来。”

“卿今日有些话一旦说出来,今后便只能与义父共同进退,若不能与义父结为父子,卿的一片赤诚之心恐怕不知如何安放!”

鄢懋卿坚持不可能起身,又玩起了老套路。

偏偏郭勋此刻正处于尿急乱投币的阶段,就是很吃这一套。

于是只得先命张显端来一杯茶,点头答应:

“既然如此,老夫便认下你这个义子,你敬了老夫这杯茶,自此之后我二人便以父子相称。”

“义父,请喝茶!”

如此行过礼之后,鄢懋卿方才站起身来,神色凝重的说道,

“如今卿与义父已是父子,有些事自然不敢对义父隐瞒,卿那日被皇上召去西苑,非但见到了皇上,还见到了陶仲文和一个名为段朝用的方士……”

段朝用?!

听到这三个字,郭勋心中不由越发担忧,不过同时也越发确定,今日将鄢懋卿认作义子乃是明智之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六章高拱日记(第2/2页)

“后来呢?”

“后来卿才知道,原来这个段朝用竟是义父举荐的人,此人已经背叛了义父,亲口承认此前向皇上进献的银器乃是义父资助。”

鄢懋卿接着道,

“皇上因此龙颜大怒,质问我是否与段朝用一样,与义父联合起来欲行欺君之事。”

“我自是咬死不认,怎奈陶仲文始终从旁作梗,定要坐实了义父的欺君之罪,陷义父于死地。”

“我为自保,更为维护义父,争论之中一时气急对陶仲文出言不逊,这才惹恼了皇上,以咆哮皇殿的罪名挨了廷杖被扔出西苑。”

“义父,我这回虽尚未暴露,但有段朝用背叛,又有陶仲文谗言,义父只怕危矣。”

“因此请义父提前加以应对,万不可疏忽自误!”

“夸嚓!”

郭勋闻言一把摔了茶杯,怒发冲冠而起:

“陶仲文这个杂毛贼道,老夫与他势不两立,真当老夫手中没有他的把柄?”

由不得他不信,毕竟相关段朝用的事,就连郭勋身边的亲信都没几个知道,再加上皇上目前又是秘密处置,朝堂中知道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何况鄢懋卿这个最近才有所接触的外人?

鄢懋卿见状心中暗喜。

很好!

赶紧打起来吧,狗咬狗,一嘴毛。

反正他们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如此驱虎吞狼,事情闹大了丢的可是嘉靖的脸,嘉靖八成一个都不会放过。

等到了那时,鄢懋卿这个郭勋新认的“义子”,自然也有很大概率受到牵连,顺势致仕回乡,正是一举三得!

……

与此同时,高宅书房。

昏暗的油灯之下,正经人高拱正像往常睡前一样,认真的记录手札(日记):

【景卿贤弟,对不住,我说谎了。】

【你着重警告我的事情,我既已亲口答应,自然放在心上,又怎会在馆课时四处乱说,我高拱岂是那等言而无信的小人?】

【只因今日下了馆课,宫里的公公拦住了我。】

【公公持有皇上的敕令,乃是奉皇上旨意寻我问话。】

【公公不问旁的,只问昨夜我与你饮酒之后,进入房内彻夜未出所为何事。】

【我虽不知此事为何能够惊动皇上,亦不敢追问。】

【但自古忠孝两难,忠与孝尚且如此,你我之间的情谊又怎抵得过忠孝二字?】

【我立志做个忠臣,然后才是良友,因此不得不尽人臣之本分,将你昨夜所言之事悉数告知。】

【景卿贤弟,你也是通情达理的人,我相信你得知此事,定会理解于我。】

【可宫人已代皇上对我下了禁令,禁止我将此事泄露,这亦是人臣之本分,因此我只能使用此等既不违臣子之道,又不负君子之交的方式提醒于你。】

【若你因此不愿再与我往来,我亦理解。】

【不过景卿贤弟,方才得知你肺痨痊愈时,我是衷心为你欢喜。】

【我今日说过今后会补偿你,在翰林院一定全力维护于你,这句绝非谎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