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 第一卷 第29章 为国争光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第一卷 第29章 为国争光

簡繁轉換
作者:看不见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9:03 来源:源1

第一卷第29章为国争光(第1/2页)

三个月后,热处理二车间不再是坟墓。

那台被李卫国称为“李逵”的改装炉,成了整个车间的心脏。它丑陋,笨重,身上布满了焊接的疤痕和新旧不一的管线,像一头从废铁堆里爬出来的缝合巨兽。但它的胸膛里,跳动着超过一千五百摄氏度的炽热之心。

当第一根色泽均匀、直径三英寸的砷化镓单晶锭被成功拉出时,整个车间死寂了三秒。

沈青云第一个冲上去,戴着厚厚的手套,像是捧着刚出生的婴儿。他语无伦次,重复着“纯度”和“完整性”这两个词。

李卫国没动。他只是靠在斑驳的墙上,点燃一支烟,手却在抖。烟灰落了他一身,他浑然不觉。十五年的噩梦,被这根晶莹剔透的圆柱体,砸得粉碎。

成功的消息长了翅膀。

厂里的嘉奖令和一笔丰厚的奖金很快下来,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别的东西。

“技术交流展示会?”杜宇泽看着手里的红头文件,“这么快?”

“上面很重视。”沈青云的激动还没过去,“好几个兄弟单位都提出了申请,想来学习我们的‘低温直拉法’经验。这是荣誉!”

李卫国在一旁擦拭着一台真空泵,冷不丁地插了一句:“是来看我们笑话的吧?看我们怎么用一堆垃圾炼出金子?”

“老李,你怎么说话的!”沈青云不悦,“这是技术突破,是为国争光!”

“我只知道,看热闹的永远不嫌事大。”李卫国拧紧一个螺栓,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

杜宇泽把文件放在工作台上。“除了兄弟单位,还有谁?”

“还有……”沈青云顿了一下,“一位外方的技术顾问,说是我们引进生产线的那个德国公司的,叫贝克。他刚好在国内考察,听说了我们的事,厂里就顺便邀请了。”

李卫国停下了手里的活。他抬起头,布满油污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德国人?”

“对。”

“他来看我们的‘李逵’?”

“是来看我们的成果。”沈青云纠正道。

“哼。”李卫国重新低下头,不再说话。

杜宇泽心里却是一动。他想起系统资料库里,关于这个时期常见的技术窃取手段。所谓的技术顾问,往往是情报刺探的先锋。

“这次展示会,我来主讲。”杜宇泽做了决定。

沈青云一愣:“我来讲不是更合适吗?技术细节我最清楚。”

“你负责回答技术问题。”杜宇泽说,“我会把控范围。李师傅,你什么都不用说,也什么都不用做,就待在车间里,守着你的‘李逵’。”

李卫国没应声,算是默认了。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前排是厂领导和几个兄弟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他们是真的好奇,也是真的佩服。后排,一个金发碧眼的德国人显得格外出挑。他叫贝克,西装革履,气质温文,与周围穿着朴素工装的技术员格格不入。

杜宇泽站在台前,身后是投影幕布。

他没有讲太多过程,没有提那个破旧的车间,更没有展示“李逵”那张牙舞爪的照片。他只展示结果。

一张张晶体切片的检测数据,一条条性能优越的曲线图。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暂定名为‘曙光三号’的实验炉,所生产的砷化镓单晶,在纯度、位错密度等关键指标上,均已达到或超过了我们现有进口材料的水平。”

台下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和议论。

“太了不起了!用国产设备做到这个程度……”

“这个位错密度,简直不可思议!”

提问环节,兄弟单位的问题都很实在,集中在温场控制和晶体旋转速度上。杜宇泽和沈青云配合着,有选择地回答了一些非核心的参数。

轮到贝克时,他微笑着站起来,用一口流利的中文提问。

“杜先生,沈教授,恭喜你们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我有一个问题,这种高品质的衬底材料,对于你们正在研制的雷达系统,具体会带来多大程度的信噪比提升?有具体的预期数值吗?”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微妙。这是一个极其刁钻的问题。它跳过了材料本身,直接刺向了最终的应用核心——雷达性能。

沈青云作为一个纯粹的学者,几乎是本能地就要开口回答。他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全部心血,太想分享这份成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29章为国争光(第2/2页)

“关于这一点,”杜宇泽抢在他前面开口,“我们材料部门只负责提供合格的原材料。至于它在具体装备上的表现,属于另一个课题组的研究范畴,相关数据我们并不掌握。这涉及到保密条例。”

他把“保密条例”四个字咬得很清晰。

贝克的脸上依旧挂着职业的微笑,他点点头,坐了下去,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但杜宇泽捕捉到了,在他坐下的瞬间,那双蓝色的瞳孔里闪过一丝不悦。

展示会结束,厂领导热情地招待着来宾。

杜宇泽没有参加饭局,他找了个借口,远远地跟在人群后面。他看到,贝克没有和厂领导过多交谈,而是端着一杯酒,很自然地走到了沈青云身边。

沈青云正被几个兄弟单位的人围着,脸上是久违的意气风发。

“沈教授,您的学术精神实在令人敬佩。”贝克的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周围的人听清,“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在我们德国,像您这样的科学家,会拥有独立的实验室,充足的经费,和一支强大的团队。”

这话像是一块蜜糖,精准地砸中了沈青云的软肋。他一辈子渴望的就是这个。

“贝克先生过奖了。我们的条件确实……但挑战也很有意义。”沈青云有些拘谨,但掩不住那份自豪。

“我完全理解。”贝克与他碰了一下杯,“我们公司有一个访问学者的计划,专门邀请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去德国进行短期交流,所有费用由我们承担。不知道沈教授,有没有兴趣,去看一看真正顶级的材料实验室是什么样子?”

杜宇泽的拳头在口袋里攥紧了。

他快步走了过去。

“沈教授,张厂长找您,说下一批高纯镓的采购指标需要您马上签字。”杜宇泽插进两人中间,语气平静。

沈青云愣了一下,但还是下意识地点点头:“哦,好,我马上过去。”

杜宇泽这才转向贝克,脸上没什么表情:“贝克先生,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后续任何技术交流,请通过厂里的外事办提交正式申请。今天的非正式讨论,到此为止。”

他这是在下逐客令。

贝克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如常。他耸耸肩:“当然,是我冒昧了。”

杜宇泽拉着沈青云,快步离开。

走出足够远的距离,沈青云才忍不住开口:“你干什么?人家只是客气一下,你这样很不礼貌。”

“客气?”杜宇泽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他问的是砷化镓的晶格常数,还是问的雷达的信噪比?”

沈青云被问住了。

“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情报。他给你画了一个大饼,想套走我们最核心的东西。你差一点就上钩了。”杜宇泽的语气很冷。

沈青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是个聪明人,杜宇泽一点,他就全通了。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刚才的兴奋和自豪,瞬间变成了后怕的冷汗。

“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杜宇泽看着远处的贝克正在和别人谈笑风生,“我们的技术保卫战,才刚刚开始。”

【系统:检测到高价值目标遭遇定向情报刺探。】

【系统:目标人物:沈青云。特征:学术能力顶尖,保密意识薄弱。泄密风险评估:高。】

【系统:生成简易反情报方案。选项:A物理隔绝;B信息分级;C反向欺骗。】

杜宇泽在脑中默念:选择B和C。

他重新看向沈青云,语气缓和了一些:“沈教授,从今天起,这个项目的所有对外接口,由我负责。你和李师傅,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待在那个车间里,把‘李逵’用到极致。除了我们三个人,谁也不需要知道,那根晶棒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

沈青云沉默了许久,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他转身朝办公楼走去,背影有些萧索。

杜宇泽站在原地,看着他走远。

一个人影从旁边的阴影里走出来,是李卫国。他嘴里叼着没点的烟,手里拎着一把扳手。

“那个洋鬼子,”李卫国开口,“不是好东西。”

“嗯。”

“十五年前,来我们这儿的洋顾问,也这样笑。”

杜宇泽没有说话。

李卫国把扳手在另一只手里掂了掂,转身走向热处理二车间的方向。

“我去守着炉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