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 第一卷 第42章 陷阱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第一卷 第42章 陷阱

簡繁轉換
作者:看不见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9:03 来源:源1

第一卷第42章陷阱(第1/2页)

一周后,杜宇泽办公室的屏幕上,代表追踪器的那个微小光点,还在一个固定的位置闪烁。

北城,一片废弃的工业区。

庞清泉的人在外围布下了三层监控,二十四小时轮换,连一只野猫窜进去都会被记录在案。但光点进入那片区域后,就再也没有移动过。

“陷阱,或者说是一个测试。”庞清泉的声音从加密线路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和他本人一样,干枯而没有温度,“他在测试我们。”

杜宇泽没有回应。

“那个邮筒是一个筛选机制。取信的人是一个考核对象。他把信放进一个死信点,然后消失。如果信在一周内没有被动过,他才算通过了测试,会被准许进入下一层。如果我们动了信,或者抓了他,这条线就断了。”

“所以我们现在等于告诉了‘秃鹫’,我们已经盯上了这个信箱。”杜宇泽接话。

“没错。”庞清泉的语气里听不出任何情绪,“他放弃了这个点,也放弃了那个被考核的交通员。我们扑空了。你的追踪器,现在正躺在一堆工业垃圾里。”

杜宇泽关掉了通讯。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静止的光点,没有失败的懊恼。这本就是概率之内的事。对方的狡猾程度,超出了系统的初始模型评估。但这不重要。

“秃鹫”可以放弃一根树枝,他也可以。

因为他的森林,远比对方的广阔。

他切换了屏幕,JY1战机的三维模型图取代了城市地图。冰冷的线条,充满了力量和速度的美感。这才是他的主战场。间谍,只是清理道路时必须拔除的杂草。

【主线任务:轻型战机之翼,已开启。】

【阶段性目标:核心材料突破。建议启动‘复合材料验证项目’。】

JY1的设计指标非常激进,想要在有限的发动机推力下实现超音速巡航和高机动性,减重是唯一的选择。每一克重量,都必须从结构上抠出来。传统的铝合金机身已经到了极限。

出路只有一条,复合材料。

特别是,碳纤维。

132厂,厂长办公室。

李卫国把一张油腻腻的抹布扔进水桶,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他刚从车间回来,满身的机油味。

“复合材料?”他拧着眉,看着眼前的杜宇泽,像在看一个外星人,“还是碳纤维?杜工,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不是玩笑。”杜宇泽将一份文件放在他面前,“我需要132厂,为JY1项目,试制一对全碳纤维的水平尾翼。”

李卫国甚至没有去碰那份文件。他拉开椅子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浓茶。“我们是飞机制造厂。我们和金属打交道,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是什么?是布!是塑料!那是化工厂和纺织厂干的活,不是我们。”

“但最终成型的,是飞机部件。”

“用什么成型?我们这儿只有锻压机和水压机,给你把那块‘布’压成铁饼吗?”李卫国哼了一声,“要搞碳纤维,你得有预浸料生产线,得有大型热压罐,得有无尘铺层车间。我们有什么?我们只有一屋子铆接工和一身的力气。”

他的话很糙,却是事实。132厂的设备,大部分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家伙,修修补补用到今天。让他去造一个全金属的飞机没问题,但碳纤维,确实超出了他的认知和能力范围。

“设备,我们可以自己造。”杜宇泽说得轻描淡写。

“自己造?”李卫国被气笑了,“小同志,你知道一个合格的热压罐有多复杂吗?压力、温度、抽真空,哪个环节出问题,出来的就是一堆昂贵的废品。这不是拿车床随便车个零件那么简单。”

“我知道。”杜宇泽调出平板电脑里的资料,推到李卫国面前,“这是T300级碳纤维的制备工艺。我们可以改造三号车间废弃的聚合反应釜,用来生产预浸料。至于热压罐,锻压车间那台三千吨的老水压机,可以进行改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42章陷阱(第2/2页)

李卫国低头看去。

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流程图,从碳丝的张力控制,到树脂的化学配比,再到热压成型时的温度压力曲线。一切都详尽得不可思议。

他的表情,从最初的不屑,慢慢变得严肃。作为一个在工厂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工程师,他一眼就看出这份资料的价值。

这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

“改造水压机?”他指着屏幕上的一处设计,“这个加热模块的方案是谁想出来的?用电阻丝阵列替代导热油,想法很大胆,但功率控制是个大难题。厂里的电网根本撑不住这么大的瞬时功率波动。”

“所以我们需要独立的供电单元和电容补偿。”

“那精度呢?老水压机的液压阀有延迟,压力控制根本做不到图纸上要求的正负0.05兆帕。”

“用伺服电机替换液压阀。”

李卫国一个接一个地提出问题,每一个都直指要害,是实际生产中无法回避的难题。而杜宇泽的回答,快得就像是程序设定好的。

“小子,你这是在用一堆新零件,去改装一堆废铁。”李卫国靠回椅背,他被说服了,但情绪上无法接受,“就算,就算这些都解决了。成品率呢?这种土法上马的生产线,能有百分之十的成品率吗?你知道碳纤维原材料多少钱一公斤吗?这比烧钱还快。”

“第一次,我只要一对。能装上飞机,能飞就行。”杜宇泽的回答依旧冷静,“我们没有时间了。等上面拨款,立项,从国外采购设备,JY1就永远只能停在图纸上。”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只剩下窗外车间传来的阵阵轰鸣。

杜宇泽的话,击中了李卫国心里最软的地方。

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自己厂里造出来的飞机,能追上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他可以忍受设备老旧,可以忍受待遇不高,但他不能忍受停滞不前。

“这个技术方案……”李卫国再次拿起那个平板,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像是抚摸一件稀世珍宝,“是谁给你的?”

“这不重要。”

【兑换‘T300级碳纤维预浸料制备工艺及小型热压罐改造技术包’。消耗积分:500点。】

杜宇泽的脑海里,系统的提示一闪而过。他付出的,远比李卫国想象的要多。

李卫国盯着他,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一种让他感到陌生的气质。不像体制内的干部,也不像不接地气的技术员。他像一个手握未来蓝图的先知,冷酷地要把所有挡路的现实障碍全部碾碎。

“我需要厂里最好的电工、最好的钳工、最好的管道工。”李卫国终于开口,他没有再说行不行,而是直接提了条件。

“给你。”

“三号车间要完全清空,划为禁区。项目期间,我需要绝对的自主权。”

“可以。”

“还有,”李卫国站了起来,走到窗边,看着下面那片承载了他半辈子心血的厂区,“如果失败了,出了安全事故,这个责任算谁的?”

“我的。”杜宇泽回答。

李卫国转过身,粗糙的手在裤子上擦了擦,然后伸向杜宇泽。“那就干他娘的。”

两只手握在一起。

一个代表着经验与现实,一个代表着数据与未来。

李卫国抓起桌上那台满是油污的电话,按下了内线。“把电工班老张,铆工班老王,还有热处理车间的几个老师傅,全给我叫到三号车间来!现在!马上!”

放下电话,他对杜宇泽说:“走吧,杜工。去看看我们未来的‘废品生产线’。”

他率先走出了办公室,背影里,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