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 第一卷 第13章 装配细节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第一卷 第13章 装配细节

簡繁轉換
作者:看不见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9:03 来源:源1

第一卷第13章装配细节(第1/2页)

13装配细节

周振华的办公室,不是杜宇泽想象中的任何一个地方。

他没有把他们带去行政楼,更没有去会议室。他领着三人,穿过主干道,拐进了一条杂草丛生的岔路。路越走越偏,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铁锈和尘土混合的味道。

最终,他们停在了一扇紧锁的铁门前。门上挂着一块褪色的牌子:207车间。

李国栋和庞清泉的脸色都变了。

这里是303厂的禁地,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曾经是负责歼5战机维修和改装的地方,但随着机型老旧,任务减少,这里早就被封存,所有人都默认它将在下一次精简中被彻底裁撤。

周振华拿出钥匙,打开了那把锈迹斑斑的大锁。

“吱呀——”

铁门发出刺耳的抗议声,一股陈腐的空气扑面而来。

车间内部,巨大而空旷,只有几缕阳光从高窗的缝隙里挤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正中央,一个庞大的轮廓被一块巨大的帆布覆盖着,隐约能看出是一架飞机的形状。

周振华没有理会那架飞机,他转过身,指着杜宇泽他们费尽心力推过来的那台涡喷5改发动机。

“把它推到中间去。”

他的命令不带任何情绪。

李国栋和庞清泉不敢怠慢,立刻和杜宇泽一起,将沉重的发动机推到了车间中央的空地上。

周振华走了过去,他没有再问那些宏观的设计理念,而是蹲了下来,像个最挑剔的质检员,开始检查每一个细节。

“叶片是谁加工的?”

“我。”李国栋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不大,但很稳。

“钻孔精度?”

“孔径0.5毫米,位置公差正负0.01毫米。我用的是厂里那台瑞士坐标镗床,手动找的正。”李国栋回答得很快,这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数据。

周振华伸出手指,他的指甲修剪得非常干净,却毫不犹豫地探入了涡轮盘和叶片根部的缝隙。他摸索着,感受着那里的装配细节。

“很好。”他吐出两个字,站起身,又走向燃烧室。

“燃烧室的焊接,谁做的?”

“也是我。”李国栋再次回答。

“用的什么焊法?”

“脉冲氩弧焊,局部用了真空电子束焊。”

周振华的动作停顿了一下。电子束焊是厂里的宝贝疙瘩,专门用来处理最精密的部件,申请使用一次的手续繁琐得能让人脱层皮。

他没有追问李国栋是怎么用上这台设备的,只是继续问:“焊缝的探伤报告呢?”

“没有报告。”李国栋的回答让庞清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我可以用我的手艺保证,每一条焊缝都渗透均匀,绝无夹渣和气孔。”

他拍了拍胸脯,这不是吹牛,这是一个顶级技工的自信。整个303厂,他说自己的手艺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人称“李鬼手”,说的就是他的活儿,精细得不像是人能干出来的。

周振华沉默地检查着,每一个螺丝的扭矩,每一根管线的走向,他都看得极细。

车间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他偶尔移动时,鞋底和地面摩擦发出的沙沙声。

李国栋和庞清泉紧张得手心冒汗。他们感觉自己不像是在接受审查,更像是在被解剖。厂长的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地打在最关键的工艺节点上。

杜宇泽反而最平静。他知道,这些对于周振华这种级别的人物来说,只是开胃菜。真正的考验,还没来。

果然,周振华检查完发动机,直起了身子。他没有做出任何评价,而是缓缓走向那个被帆布覆盖的庞然大物。

他抓住帆布的一角,猛地一扯。

“哗啦——”

帆布滑落,露出了下面一架银灰色的歼5战斗机。机身上的八一军徽在昏暗的光线里,依然鲜艳。

这架飞机,是207车间留下的最后遗产。一架因为故障而停飞,等待维修判定的飞机。

周振华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冰冷的机身。他绕着飞机走了一圈,最后停在了左侧机翼下方。

他突然回头,看向杜宇泽。

“我听说,你说它左翼大梁有内部裂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3章装配细节(第2/2页)

庞清泉的大脑“嗡”的一声。他想起来了,杜宇泽之前确实提过一嘴,但他当时只当是年轻人的胡言乱语。这种内部结构损伤,不用大型探伤设备,谁能看得出来?

李国栋也皱起了眉。他也不信。

周振华的语气很平淡,但杜宇泽能听出里面的陷阱。这不是疑问,是质问。

“证据呢?”周振华继续说,“空口无凭。在工程领域,没有证据的断言,就是臆测,是最大的不负责任。”

“有证据。”

杜宇泽的回答,让李国栋和庞清泉都愣住了。

他走向车间的角落,那里堆放着一堆废弃的零件和工具。他弯下腰,从一堆油布下,拖出来一个看起来笨重无比的金属箱子,还有一个配套的支架。

“这是……”庞清泉认出来了,“五十年代的便携式X光机?这东西还能用?”

这玩意儿就是个老古董,辐射剂量大,成像模糊,早就被淘汰了。

杜宇泽没有回答,他熟练地接上电源,将机器推到歼5的机翼下方。

【系统辅助:裂纹坐标(11.3,45.7,8.9),建议曝光参数:75kV,5mA,120s】

杜宇泽的脑中闪过一行数据。他调整着机器上的旋钮,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像是重复了千百遍。

“庞哥,帮我把暗盒放到机翼上面,对准这个位置。”杜宇泽指着机翼上方的一个点。

庞清泉虽然满心疑虑,但还是爬上梯子,按照杜宇泽的指示放好了X光底片暗盒。

“厂长,李哥,退后一点。”杜宇泽提醒道。

他按下了启动按钮。

老旧的机器发出了“嗡嗡”的电流声,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

两分钟后,曝光结束。

杜宇泽取下暗盒,走进了旁边一间挂着黑布帘的小隔间。那是过去临时冲洗照片用的简易暗室。

等待的时间,每一秒都无比漫长。

李国栋和庞清泉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周振华则背着手,看着那架歼5,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几分钟后,杜宇泽从暗室里走了出来。他的手上,拿着一张还在滴水的X光底片。

他没有说话,径直走到车间墙边,打开了一个积满灰尘的观片灯箱。

他将湿润的底片挂了上去。

啪嗒。

灯光亮起。

李国栋和庞清泉立刻凑了过去。

底片上,金属的晶格结构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在底片中央,就在主梁承力最大的那个位置,一道极细,却无比清晰的黑色发丝状线条,像一道狰狞的伤疤,刺入了所有人的视网膜。

是裂纹!

庞清泉倒抽一口凉气,他感觉自己的后背都湿透了。这种隐藏在结构内部的疲劳裂纹,是飞行中最致命的杀手。如果不是今天被照出来,这架飞机迟早会在某个高过载机动中,空中解体!

周振华缓缓走了过来。

他站在观片灯箱前,一言不发。

车间里,落针可闻。

时间仿佛凝固了。

他没有去看杜宇泽,也没有去看那张底片。他只是看着那道裂纹,那道本不该被任何人发现的裂纹。

许久,他才终于开口。

“发动机,不错。”

他的评价,轻飘飘的,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国栋和庞清泉的心,却猛地沉了下去。这种语气,不是认可。

周振华转过身,重新面对他们三人。

“但是,关于裁撤207车间和封存歼5生产线的决定,是厂党委会上通过的。文件已经下发了。”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砸碎了李国栋和庞清泉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厂党委的决定,那就是板上钉钉,谁也无法更改。

完了。

一切都完了。

庞清泉的脸上一片死灰。

然而,周振华的话并没有说完。

他看着杜宇泽,一字一句地说道:

“除非,你能让它飞起来。”

他伸出手指,指向了那架有着致命裂纹的歼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