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 第一卷 第41章 破坏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第一卷 第41章 破坏

簡繁轉換
作者:看不见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9:03 来源:源1

第一卷第41章破坏(第1/2页)

那间巨大的会议室里,空气凝固得像铅块。

“天弩”项目的核心成员悉数到场,一张张熟悉的脸孔上,此刻都写满了惊疑与不安。他们交头接耳,猜测着这场深夜紧急会议的缘由。没人知道陈工已经被带走,只当他缺席。

门开了。高建军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杜宇泽。

所有议论声戛然而止。

“各位。”高建军站到主位前,双手撑着桌面,“长话短说。今天下午的试飞,是一次蓄意的破坏行动。”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随即是压抑不住的哗然。

“破坏?”一个负责动力系统的总工程师站了起来,“不可能!我们检查了所有数据,是襟翼驱动电机过载!”

“那不是故障。”高建军打断了他,“是人为。执行人,是陈工。”

这个名字像一颗炸弹,在人群中引爆。没有人愿意相信。陈工,那个勤勤恳恳,在项目里待了十多年的老实人,会是间谍?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人质问。

“为了钱。”高建军的回答简单而残酷,“他出卖了‘天弩’的数据,换取他女儿在海外的治疗费用。”

他没有提及细节,但这两句话已经足够。同情、愤怒、鄙夷、惋惜,复杂的情绪在每个人脸上交织。信任的链条上,一个环节的断裂,让所有人都开始怀疑彼此。

“人,已经被国安部门控制。从他嘴里,我们得到了一个代号。”高建军环视全场,“秃鹫。”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词沉入每个人的心里。

“一个专业的情报组织。他们的目标,就是‘天弩’。从现在开始,成立专项行动组,代号‘捕鹫’。由我总负责,厂保卫科、国安三局联合行动。”

他的手指向了角落里的一个中年男人。那人身材不高,但敦实硬朗,皮肤黝黑,穿着一身半旧的蓝色工装,与会议室里的白衬衫们格格不入。

“庞清泉,保卫科科长,负责所有地面行动和人员排查。”

庞清泉站了起来,对着众人点了点头,动作简短有力。

“杜宇泽,”高建军又看向另一边,“负责技术支持,情报分析。”

“等一下。”庞清泉开口了,声音沙哑,像砂纸磨过木头,“高部长,我有疑问。”

高建军示意他说。

“陈工在我们厂里十几年,档案清白,政审次次都过。他是怎么被策反的?我们的防谍反渗透工作,每周都在强调,难道都是废纸?”他的话,与其说是疑问,不如说是质问。保卫科的脸,被这件事打得生疼。

“他们的手段比你想象的更隐蔽。”杜宇泽替高建军回答了,“他们没有直接接触陈工,而是利用了他女儿的病。通过一家海外医疗咨询机构,向他推荐了美国一家医院的所谓‘临床试验’,然后以‘慈善基金’的名义,精准地支付了每一笔费用。陈工甚至可能没见过任何一个‘秃鹫’的人。”

庞清泉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花几十万美金,就为了策反一个工程师,换一次返航?”

“这不是一次性的交易。”杜宇泽否定道,“这是一笔投资。他们要的不是让飞机返航,而是通过这次可控的‘小故障’,测试陈工的服从度,并建立一条长期、稳定的情报通道。这次是数据,下次可能就是核心图纸,甚至是破坏性的植入程序。”

“纸上谈兵。”庞清泉哼了一声,毫不掩饰他的轻蔑,“你一个搞电脑的,懂什么叫策反?”

“我不懂策反。”杜宇泽的反应很平静,“但我懂数据。陈工已经交代了他们的联络方式。”

“是什么?”庞清泉追问。

“死信箱。”

这个词一出,庞清泉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这是他们熟悉的老派间谍手法。

“地点呢?”

“市区,解放路和中山路交叉口,废弃的3号邮筒。”

“很简单。”庞清泉立刻有了方案,“派人二十四小时蹲守,谁去投递,就地抓捕。带回来,我有的是办法让他开口。”

“不行。”杜宇泽直接否决。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两个人的对峙上。

“你说什么?”庞清泉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不行。”杜宇泽重复了一遍,“你抓到的,只会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交通员。一个花几百块雇来的临时工。一旦他失联,‘秃鹫’的整条线都会立刻休眠,切断所有联系。我们唯一的线索,就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41章破坏(第2/2页)

“那你说怎么办?”庞清泉向前逼近一步,“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把情报取走?”

“我们不只拿回情报。”杜宇泽打开平板,将一张城市地图投射到墙上,“我们还要利用这个信箱,把他们的整张网都钓出来。”

他划动手指,地图上出现一个红点,正是那个邮筒的位置。

“陈工交代,他总共投递过三次。每次都是在周二的晚上九点到十点之间。对方取信的时间,则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没有规律。”

“这怎么查?”庞清泉问。

“规律是有的,只是你没看到。”杜宇泽在平板上操作起来。

【系统接入城市交通监控网络……】

【调取目标区域过去三个月,每周二晚间及周三全天人流、车流数据……】

【交叉对比‘天眼’系统面部识别记录……剔除常住居民、固定上班族……】

墙壁上的地图开始变得复杂,无数条数据流像血管一样在屏幕上蔓延、交汇、筛选。

“太花哨了。”庞清泉不屑地评价。

“这不是花哨,是效率。”杜宇泽没有理会他的嘲讽,“‘秃鹫’选择交通员,一定有标准。第一,面孔陌生,不会引起注意。第二,行动路线必须能完美融入环境。第三,取信动作要快,停留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

屏幕上的数据流猛地收缩,最后只剩下三个模糊的人影,被系统用黄色的方框标记了出来。他们在不同的日期,都在邮筒附近出现过,并且符合杜宇澤设定的所有条件。

“三个人,三次取信,没有一个是重复的。”杜宇泽解释道,“这说明‘秃鹫’的组织非常严密,而且本地可动用的人力资源很充足。”

“所以你的计划是?”高建军问。

“将计就计。”杜宇泽说,“我们准备一份假情报,由陈工,或者模仿他笔迹的人写好,在下周二的同一时间,放进邮筒。但信封里,除了纸,还有一个东西。”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比米粒还小的黑色颗粒。

“这是国安三局最新的追踪器。无源、无信号,只有在特定频段的扫描下才会被激活。能用一周。”

庞清泉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化。

“我们不抓人。我们让他把‘信’取走,然后全程跟踪。”杜宇泽的计划清晰而冷酷,“我们要看他把信交给了谁,第二层联络人在哪里。我们要看这封信,最终会流向何方。我们要的不是一个交通员,我们要的是他们的安全屋,是他们的中转站,是他们藏在更深处的核心成员。”

他关掉投影,看着庞清泉。

“庞科长,你的方法,是砍掉一根树枝。我的方法,是找到它的根,然后连根拔起。”

庞清泉沉默了。他一生都在和人打交道,靠的是经验、直觉和审讯室里的意志较量。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却想用一堆冰冷的数据和看不见的电波,去对抗一个幽灵般的敌人。

这让他感到陌生,也感到一丝不安。

“好。”高建军一锤定音,“就按杜宇泽的方案执行。‘捕鹫’行动,正式开始。”

他看向庞清泉,“老庞,物理跟踪和外围支援,你的人最在行。追踪器一旦送出去,你的人必须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给我盯死了。任何异动,随时准备行动。”

“是。”庞清Z清泉的回答简短,却很有力。他接受了命令,但并不代表他认同了杜宇泽。

“杜宇泽,”高建军又转向他,“技术层面,你全权负责。我不管你用什么系统,什么模型,我要你把‘秃鹫’的每一个动作,都给我算出来。”

“明白。”

会议结束,人们带着比来时更沉重的心情陆续离开。

庞清泉走到杜宇泽身边,停下脚步。

“小子,”他压低了声音,“我不管你是什么背景,玩的是什么高科技。但在我的地盘上,如果因为你的‘计划’出了任何纰漏,死人了,或者线断了,这个责任,你担不起。”

杜宇泽没有作声。

他只是把那个米粒大小的追踪器,轻轻放在了桌面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