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81章 77.格物典仪,武道七品 第七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81章 77.格物典仪,武道七品 第七

簡繁轉換
作者:八月飞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26 15:43:33 来源:源1

第81章77.格物典仪,武道七品(第七更)

这条消息本身价值有限。

但经过这几天远行,每晚对照谛听带回的讯息,徐永生大约心中有些数。

谛听每晚外出,有活动范围,

因此带回的消息,也在一定范围内。

此前他一直在东都,所以谛听带回的消息也都集中于东都内外。

即便有类似国舅姜志邦取代燕老丞相成为大乾新国相的消息,也多半是东都有消息灵敏的人,

得到来自关中帝京的风声,然后才被谛听所得知。

眼下徐永生同谢氏兄妹一同外出远游,宿在这山野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谛听外出,可供它获悉的消息来源相对有限,于是徐永生运气好,谛听直接带回有关那黄云观许文通的消息。

从这一点来说,将来自己修为高了,有空闲时间了,也该四方都转转—徐永生心道。

不只是个人增长见闻,同时也方便谛听收集其他地方的讯息带回。

当然,东都作为大乾第二名城,内外人口众多,各式人物云集,倒也不怕把消息榨乾了谛听再无收获。

相反,倒是这谛听带回垃圾信息太多,令徐永生哭笑不得,只希望将来找到办法,可以像沟通神兵图一样同谛听图沟通,从而让对方找消息更精准更有目的性。

至于黄云观,途经然后又稍微远离的徐永生,注意到脑海中神秘书册第二页的光辉黯淡些许,

基本已经可以肯定,与三尖两刃刀相关的另一条二郎线索,就在许文通那个道观里,只是当前尚不清楚具体细节。

徐永生暂时先放下此事。

姑且不提谢今朝言辞间提及许文通乃是七品之上的道门武魁。

只说千秋大乱后,对于东都而言,除了大乾朝廷,余者不管是哪方人或者哪个人,当前最好都先安静低调一段时间再说,待大乱馀波过去。

是以徐永生不急不躁,同谢氏兄妹一起赶在授衣假结束前,返回东都。

接下来的时间中,徐永生便只专心习武,不断揣摩志正刀丶止戈为武丶捉影掌丶正心诀等武学的奥妙细节,精益求精。

和早先一样,他揣摩儒家武学的同时,便也仿佛在精修与之对应的武夫绝学。

修行不知岁月长。

徐永生专心习武,除了借着冬至假期快速出城一趟再前往黄云观附近,确认自己的目标没有转移位置,他接下来三个月完全不出东都。

于是转眼间,大乾盛景九年将要走到尽头,盛景十年新春将至。

八月初千秋节的动乱风波,终于有真正平息的迹象。

而徐永生也成功完成第一方「信」之印章关于为他人守密一年的历练,

随着胸前人阁第二层中五常之信再次震动充盈,徐永生在八品境界的相关儒家典仪历练,全部完成,也意味着他做好冲击七品境界的基础准备。

于是,除夕之前,徐永生前往面见四门学博士林成煊。

本就寡言少语的林成煊,似乎比先前更加沉默,直接起身出门。

徐永生跟在他身后。

二人来到储备财货丶宝物的典簿厅。

林成煊默默将一张纸交给当值的学宫助教。

对方看后,初时只是按单取物,但取好东西将要交给林成煊之际,看着其身后的徐永生,像是想起什麽,顿时呆愣在当场,甚至不顾林成煊就在一旁。

因为他此刻已经认出徐永生,认得对方不是盛景六年甚至更之前入学的老生。

他记得徐永生是去年才入读学宫正院,到现在满打满算不到一年。

而林成煊开的单子,上面各种物件,是用于儒家八品武者普升七品的格物典仪。

对那学宫助教的惊讶,林成煊平静如故,微微颌首便即转身离开,他身边侧后徐永生同样平和,向那吃惊的助教行礼后方才捧着东西跟上林成煊。

他们到了典簿厅侧面的一间方象阁内。

徐永生以布蒙眼,盘膝端坐,手指按在身前地上,自身指心纹路,同地上木丶石丶金丶帛的纹路接触摩擦。

虽然都是些普通事物,但这一刻徐永生仿佛接触自然万象,并明悟其中纹理。

如此,便是一昼夜。

直到第二天,徐永生方才抬手解下遮掩布条。

静立一旁,赫然守着他一个人守了一天的林成煊,则无声地放下一把刻刀在徐永生面前。

徐永生接过后,取身前木雕,运刀如飞,竟在顷刻间雕成一方木印。

然后他带着木印起身,跟随林成煊出门,来到典簿厅旁另一间室内。

赫然便见室内悬挂有难以计数的木印。

这些木印,皆是学宫晋升七品的学生所雕刻,每人一个,名为格致印,印文日:「形而上者谓之道。」

将来待学生毕业离开学宫之际,方才各自取走。

当徐永生将自己的格致印也悬挂在房梁上后,他焚香告慰。

至此,礼成。

浩然文华气流转下,徐永生全身剧震,而他体内原先各有两层的三才阁,这时再次齐齐拔高!

眉心天阁丶胸口人阁和腰椎地阁,这一刻全部从两层变作三层。

和先前入九品丶八品时两次经验一样,徐永生此刻能感觉到自身神智丶感官丶力量丶速度丶敏捷丶耐力丶韧性丶活力等等诸般要素都有所增长。

武道儒家七品,成了。

徐永生此刻内视己身,可见自己眉心天阁,当前三层,第一层和第二层内各有一块「智」之龟甲,而第三层中空荡荡。

胸口人阁,第一层内一把「义」之古剑,第二层内则是一方「信」之印章,新生的第三层同样空置。

而腰椎处地阁中,第一层丶第二层各有一枚「仁」之玉璧,第三层空置。

自身接下来的修行,便是继续温养儒家五常,分别充盈修持新生的第三层三才阁。

徐永生跟随林成煊出了悬挂众多格致印的厅房,然后去见学宫司业罗毅。

「几个月以来,难得好消息啊!」罗毅笑叹。

徐永生行礼:「多有赖学宫各位师长教导。」

罗毅看看一旁林成煊,再看看徐永生,略微沉吟了片刻后方才说道:

「原先还考虑,入学一年内便突破八品,今年的年考之后,你直接升到太学就读。

不曾想你进步速度如此之快,这一年时间尚未到,你都已经七品了。

这样的天赋和进步,论理说升入国子学都说得通,但此前没有四门学跳过太学直升国子学的先例·——.

距离千秋节大乱四个多月了,新的太学博士已经到任。

确实不是曹静那样的河洛名门出身了。

新任太学博士名叫燕德,乃是与韩氏并称的天下名门,放在整个大乾皇朝来看,比起因为女帝坤朝反覆而起伏的河洛名门,怕还要更强些尤其燕氏之前才出过柄国多年的老丞相,现在虽然退休了,并不影响燕氏一族。

徐永生对此倒不介意,他同新到任的燕博士打交道比较少,了解有限,不会立即下结论,可以后续再观察看看。

只是此前同林成煊相处很好,所以徐永生这时看向一旁林成煊。

不过林成煊始终沉默不语。

真按照学宫规矩,徐永生从四门学升太学才合规,林成煊显然无心打破相关规定。

于是徐永生开口:「学生并无标新立异之心,只是不忍蹉跎时光,升不升学,如何升学,皆由列位师长定夺。」

「不管升不升学,肯定都不影响你接下来的修行。」罗毅微笑说道:「习武中有碍难处,不仅可以寻七学博士,也可以来寻我。」

徐永生答道:「是,司业。」

「关于七品境界,你自己有什麽想法?」罗毅这时接着问道:「先前应该跟你讲过,先后顺序不论,但武者到了七品境界,三才阁有三层九阁,儒家五常需要至少各一阁。」

不遵守行不行?

也行。

代价是无法晋升六品武魁。

当然,另一个大前提是同一层三才阁所选儒家五常必须各不相同。

「王助教先前已告诫过学生相关道理。」徐永生言道:「学生始终牢记在心。」

他对自己七品期间三才阁的修炼,早有腹稿:

第三枚「仁」之玉璧。

第一组「礼」之编钟。

以及第二把「义」之古剑。

关于最后一样,徐永生还曾经考虑过另一个选择,即第三块「智」之龟甲。

早先定下主仁辅智的大方针,便是最优先五常之仁,然后五常之智,再接下来才是其他。

所以智在义先,第二块「仁」之玉璧后便是第二块「智」之龟甲。

不过少数时候也可以根据具体时局微调,整体不违背大方针即可。

当前徐永生有意第二把「义」之古剑,并非为了满足相应条件的儒家武学浩然刀,而是为了他在典籍厅书阁里新发现的一门武夫绝学。

其名为《破阵刀》。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门长兵器陌刀法。

虽然徐永生当前还没有搞到趁手兵器,但不妨碍这门武学符合他的审美,也利于有朝一日他戴上玄黑方相面具后出手,与本人日常练武有更大的差异。

何况有句老话说得好,一些人,戴上面具才露出真面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