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162 章 再回燕大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162 章 再回燕大

簡繁轉換
作者:提笔圈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7 03:42:58 来源:源1

第162章再回燕大(第1/2页)

在金秋十月即将到来之际,一个来自省里的重磅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新的涟漪——全省干部职务与职级调整名单公布,李毅飞的名字赫然在列:由副处级晋升为正处级!

这份迟来的“正名”,像是对他这两个月来在阳兴呕心沥血破局攻坚的肯定。

文件下发,祝贺的电话、短信瞬间打爆了李毅飞的手机。

曾经的师长、同学、多水县的旧部,乃至铜山市一些相熟的领导,都纷纷道贺。

这不仅是一个级别的提升,更意味着他作为一县之长,在法理和权责上更加名正言顺。

县委书记贾磊闻讯,立刻召集了县委常委碰头会,议题明确而紧迫:“同志们,省里的任命下来了,毅飞同志现在是正处级!‘代县长’这个‘代’字,是时候去掉了!

我们要尽快履行法定程序,召开人大会议,选举毅飞同志为阳兴县人民政府县长!这样,他才能更放手地带领我们阳兴向前冲!”

贾磊的提议得到常委们的一致赞同。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异议。李毅飞用实打实的行动和看得见的改变,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敬畏。

选举日,县人大会议庄严肃穆。当主持人宣布对李毅飞同志担任阳兴县人民政府县长进行投票时,会场安静得落针可闻。

一张张选票投入票箱,计票工作紧张有序。最终结果毫无悬念——李毅飞以全票当选阳兴县人民政府县长!

掌声雷动!这掌声,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沉甸甸的期许。

贾磊握着李毅飞的手,用力摇了摇,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慰和信任:“毅飞,众望所归!

这下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他立刻指示组织部长:“马上把选举结果上报市委、市人大!”

去掉“代”字的李毅飞,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但步伐也更加坚定有力。他没有任何过渡和庆祝,立刻投入到更加繁重的工作中。

他首先找来分管国土、规划和城建的副县长张诚(原负责招商,因工作需要调整分工),在办公室摊开最新的阳兴县地图:“张县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阳兴未来的产业心脏!

选址必须科学,规划必须超前!你牵头,国土、规划、发改、环保几个部门联动,立刻启动前期工作!”

李毅飞手指点在地图上预设的区域:“第一,实地踏勘!对这片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交通、水电、环境承载力进行全面评估,拿出详实的数据报告!”

“第二,规划先行!聘请高水平规划设计院,按照‘产城融合、生态友好、集约高效’的理念,拿出高标准的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第三,土地征收预案!涉及到的村庄、农户,政策要吃透,补偿要到位,思想工作要做细!既要保障园区顺利落地,也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决不能出现群体**件!这是红线!”

“第四,“准备汇报材料!把我们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初步规划构想、预期效益,形成一份扎实的报告!

节后,我要带着它去市里争取立项和土地指标!”

张诚感受到李毅飞话语中的急迫和期望,郑重应下:“李县长放心!我亲自抓,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

安排好开发区这步大棋,李毅飞紧接着向贾磊汇报了另一个关乎阳兴未来的“秘密武器”——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再生中心项目,以及他即将赴京城与燕大王一方教授接洽的计划。

贾磊听完李毅飞对项目前景的再次阐述,大手一挥:“毅飞,这是利县利民功在千秋的好项目!

必须全力争取!你放心去京城!县里一切有我!需要县委出面的文件、承诺,随时告诉我!

记住,谈判桌上,你代表的是整个阳兴县委县政府!底气要足!”

看着贾磊毫无保留的支持,李毅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种党政一把手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氛围,是阳兴之幸,也是他破浪前行的最大底气。

节假日前夕,李毅飞风尘仆仆地飞抵京城国际机场。

走出闸口,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翘首以盼的妻子苏舒。她穿着一件米色的风衣,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婉。

“毅飞!”苏舒快步迎上来,看着丈夫明显清瘦了些许的脸颊和眼下的淡淡青影,心疼的话到了嘴边,却化作一声轻柔的问候:“累坏了吧?”

李毅飞接过她手中的车钥匙,顺势揽住她的肩膀,疲惫的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看到你,就不累了。”

他敏锐地捕捉到苏舒眼中欲言又止的担忧,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放心,一切都好,阳兴在变好。”

苏舒把话咽了回去,她知道丈夫眼里的光芒意味着什么——那是属于他的战场和梦想。她回以一个理解和支持的微笑:“回家。”

车子驶入熟悉的胡同,停在那座承载着温馨记忆的四合院门前。

推开院门,家的气息扑面而来,洗去了旅途的尘埃和官场的喧嚣。小别胜新婚,晚餐后,两人依偎在客厅的沙发上。

“这次回来能待几天?”苏舒把头靠在李毅飞肩上。

“主要是来燕大谈个项目,顺利的话,节后就要带人回去。”李毅飞将垃圾资源化项目和与王一方教授接洽的计划详细告诉了妻子。

苏舒虽然对技术细节不太懂,但她听懂了丈夫话语中的激情和这个项目对阳兴的意义。

她仰起脸,认真地问:“需要我这边帮什么忙吗?家里在科技部那边……”

李毅飞心中一暖,低头亲昵地刮了下她的鼻子,语气充满自信:“傻丫头,你老公我好歹也是燕大出来的,这点事还搞不定?

放心,我有把握。你就安心在家等我凯旋。”他不想借用苏家的影响力,他要靠阳兴项目本身的潜力和自己的诚意去打动那位纯粹的学者。

第二天清晨,李毅飞精神抖擞地驱车前往燕京大学。他没有直奔机械工程研究院,而是先来到了经济学院院长办公室,拜访恩师路国才教授。

“路老师!”李毅飞恭敬地敲门进入,将带来的两盒阳兴特产茶叶轻轻放在茶几一角。

“毅飞?”路国才抬头,看到爱徒,脸上顿时绽开笑容,放下手中的笔,“稀客啊!你这个大忙人县长,今天怎么有空回来了?”他示意李毅飞坐下。

“老师,是回来‘搬救兵’的!”李毅飞笑着坐下,开门见山,“我想拜访机械工程研究院的王一方教授,谈一个合作项目。”

他把阳兴县计划建设现代化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再生中心的想法,以及看中王教授团队领先技术的缘由,条理清晰地向路教授阐述了一遍。

尤其强调了项目的环保价值、经济效益以及对阳兴未来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2章再回燕大(第2/2页)

路国才听着,眼中赞赏之色越来越浓。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学经济的学生,在地方主政后,眼光竟能如此超前,将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结合得如此紧密!

“好!好啊毅飞!”路教授抚掌赞叹,“这才是学以致用,经世济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技术用在造福一方上!

王一方教授我虽不深交,但知道他是位真正的学者,治学严谨,醉心科研。

你这个项目思路,既契合国家绿色发展大战略,又能解决地方实际问题,我相信会引起他的兴趣。

不过,”路教授话锋一转,提醒道,“王教授性子比较……纯粹,对学术之外的事情不太上心,甚至有点不通世故。

你跟他谈,要直击技术核心,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和可行的方案,虚头巴脑的东西,在他那儿行不通。”

“谢谢老师提醒!学生明白!”李毅飞郑重点头。有了老师的背书和指点,他心中更有底了。

告别路教授,李毅飞来到机械工程研究院那座充满学术气息的大楼。

按照门牌找到王一方教授的办公室,门紧闭着。他轻轻敲门,里面无人应答。

看看时间,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半小时。李毅飞不急不躁,整理了一下衣着,就安静地站在走廊窗边等候。

他知道,对这些顶尖学者而言,时间观念可能和常人不同,实验室里一个数据没处理好,耽搁是常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走廊里人来人往,李毅飞如同入定的老僧,耐心等待着。

一个多小时后,一个身影出现在走廊尽头。

来人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夹克,头发略显凌乱,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同时手里还拿着一个似乎是电路板的东西,边走边低头琢磨着什么。

正是王一方教授。

李毅飞立刻迎上前去,微微躬身,态度恭敬而不失热情:“王教授,您好!我是阳兴县的李毅飞,和您约好今天见面。”

王教授闻声抬起头,厚厚镜片后的眼神有些茫然,似乎在记忆库中努力检索这个名字。

几秒钟后,他才恍然:“哦!李……李毅飞!对对对!你看我这记性……快,快请进!”他手忙脚乱地在口袋里摸索钥匙,显得有些窘迫。

李毅飞微笑着表示理解,这种心无旁骛、沉浸在学术世界中的状态,他太熟悉了。

办公室的门打开,一股混合着书籍、纸张和淡淡焊锡松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办公室不大,堆满了各种书籍、图纸、仪器模型和零件,显得有些杂乱,却充满了创造的气息。

王教授费劲地清理出一张椅子让李毅飞坐下,自己则坐在堆满资料的桌子后面。

李毅飞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诚恳而充满敬意:“王教授,几年前我在燕大求学时,有幸聆听了您关于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讲座。

您对垃圾‘变废为宝’的构想——通过高效清洁焚烧发电、智能精准分选回收资源、彻底消除二次污染——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您当时说,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解决未来城市‘垃圾围城’和能源短缺的关键路径!我一直记着!”

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王一方教授心中最珍视的部分。

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身体不自觉地前倾。自己的研究,被一个地方主政官员如此看重和理解,这让他感到意外又激动。

李毅飞继续道:“王教授,如今我任职的阳兴县,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才是未来!

您的技术,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破局之钥!县委县政府经过慎重研究,下定决心:要举全县之力,引进您的技术,建设一座代表国内领先水平的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再生中心!”

他拿出准备好的简易项目构想图(虽然粗糙,但诚意十足):“您看,我们计划划拨专项土地,严格按照您团队的技术要求,建设高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

焚烧发电机组、智能分选线、烟气净化系统……全部采用最先进的配置!

项目所需的一切资金投入,由阳兴县财政全力保障!

我们不需要您出一分钱,我们只恳请您和您的团队,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和全程指导!

把阳兴作为您这项伟大技术实现产业化、造福社会的第一个试验田和示范基地!”

“第一个试验田?示范基地?”王一方教授喃喃重复着,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他搞了一辈子科研,最大的梦想不就是看到自己的成果落地生根,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吗?

以往接触的不少地方官员,要么嫌投入大,要么嫌技术“不成熟”风险高,要么就是想低价买断技术。

像阳兴县这样,不仅愿意承担全部风险投入,还愿意把项目定位为“示范基地”、尊重科研团队主导权的,绝无仅有!

“毅飞同学……你……你们县是认真的?”王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神紧紧盯着李毅飞,仿佛要确认这不是一个梦。

“千真万确!”李毅飞斩钉截铁,目光坦荡而坚定,“王教授,我也是燕大学子出身,深知科学研究的严谨和不易。

我以阳兴县县长的名义向您保证,我们对此项目的决心和诚意,日月可鉴!

阳兴县委贾磊书记也明确表态,县委将给予该项目最高级别的支持!我们需要的,是您的信任和技术!”

看着李毅飞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真诚和决心,王一方教授心中最后一丝疑虑烟消云散。

他猛地站起身,绕过杂乱的桌子,一把握住李毅飞的手,激动地说:“好!好!李县长!我信你!我信阳兴!我愿意合作!非常愿意!”

“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学者的严谨,“我必须亲自去阳兴实地考察!看看场地、交通、环境条件,也要和你们的技术团队对接!我需要最真实的一手资料!”

“太好了!”李毅飞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欢迎之至!

王教授,您看小长假后,我们一起回阳兴?您需要准备哪些资料,我们县里全力配合!”

“没问题!就小长假后!”王教授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几天我和学生们抓紧把技术方案、设备清单、建设要求再梳理完善一下!

到时候,我们带着完整的方案去阳兴!”

离开王教授的办公室,秋日的阳光洒满燕大校园。

李毅飞站在未名湖畔,深深吸了一口带着书卷气息的空气,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振奋和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