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165 章 实地考场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165 章 实地考场

簡繁轉換
作者:提笔圈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7 03:42:59 来源:源1

第165章实地考场(第1/2页)

考斯特稳稳停在县招待所略显气派的大门前。

这栋楼在周围低矮商铺和老旧居民楼的衬托下,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外墙几年前翻新过,米色的瓷砖在秋阳下泛着光,透着一种实用为主的朴素整洁。

李毅飞率先推开车门,一股带着尘土和淡淡煤烟涌入鼻腔。

他侧身,对紧随其后的王一方教授和几位略显疲惫的博士生道:“王教授,各位同学,一路辛苦。

条件有限,先在这里安顿下来,歇口气。”李毅飞刻意放慢了脚步,目光留意着博士生们手里那些贴着“精密仪器”标签的特制箱子。

大堂里灯光明亮,地面铺着光洁的浅色地砖。

前台穿着藏青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动作麻利的办好了入住手续。

房间不算奢华,但胜在干净清爽。

白床单、白被套浆洗得非常干净,独立卫生间装了还算新的热水器和淋浴。

空调、电视是标配,靠窗还摆了张简易的书桌和一把椅子,网线接口赫然在目。

在2013年的阳兴县,这样的条件,绝对算得上“上档次”,离三星级酒店的门槛不远了。

不知道是当初建造时就有点远见,还是近几年为了接待上面来人特意拾掇过。

“李县长,这…这太破费了!用不着这么好的地方!”王教授走进房间,环视一周,脸上满是意外和一丝不安,连连摆手。

他原本想着,一个贫困县,招待所能有张干净床和有热水就不错了。

“教授,您千万别见外。”李毅飞笑容温和,“您和团队是阳兴县请来的贵宾,是咱们未来的希望。

阳兴再穷,也不能怠慢了您的团队。这里清净,正好方便你们整理资料、讨论方案。

李毅飞说完,看向一直跟在后招待所负责人周主任:“老周,王教授一行是县里最重要的贵宾,生活上、工作上,有任何需要,必须第一时间解决!

解决不了的,立刻联系张秘书,不许耽搁!”

“李县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周主任挺直腰板,胸脯拍得砰砰响,嗓门洪亮,“王教授,您几位就把心放肚子里!

有啥事,随时招呼,24小时热水,值班室电话一拨就通!”他说着,眼疾手快地接过一个博士生手里抱着的小号仪器箱,动作轻拿轻放,像捧着个宝贝。

秘书张浦立刻上前,将印有自己名字和手机号码的名片恭敬地递给周主任和王教授:“周主任,王教授,这是我的联系方式,随时待命。”

王教授看着李毅飞事无巨细的安排,再看看周主任和张浦那副郑重其事的样子,心里那点初到陌生之地的忐忑被一股暖流冲散了。

这位年轻的县长,人到了他的地盘上,态度却没半点怠慢,这份实实在在的尊重和看重,让这位常年和仪器数据打交道的老教授心里格外舒服。

毅飞县长,太感谢了!我们正好需要点时间,把考察方案和路上记录的数据规整规整。

你先忙,下午咱们再去看现场。”

“好,那你们先休息。”李毅飞点点头,又低声跟周主任交代了几句细节,这才带着张浦转身离开。

考斯特再次启动,卷起几片落叶,朝着县委大院的方向驶去。

县委书记贾磊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李毅飞抬手,指节在门板上敲出两声清脆的“笃笃”。

“进来。”里面传来贾磊的声音。

推门进去,贾磊正埋头在一堆文件里,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闻声抬头,看到风尘仆仆的李毅飞,脸上立刻绽开笑容,放下笔:“哟,毅飞同志!回来了?

快坐!京城之行,怎么样?”他起身,走到墙角的饮水机旁,拿出个白瓷杯,给李毅飞接了杯热水,水杯中的热气在午后的阳光里升腾。

“书记,托您的福,还算顺利。”李毅飞接过水杯,暖意透过杯壁传到掌心。

他在贾磊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言简意赅地汇报:“王教授团队安顿在招待所了,状态不错,下午就去实地考察。

资金那块儿,”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综合司的张爱国司长那边,对我们的申请报告基本认可了,下一步就是上会走流程评审。”

“基本认可了?部委的项目资金?”贾磊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嘴边,眼神猛地亮了一下,脸上瞬间堆满了惊喜和难以置信,“毅飞同志,你这…你这是放了颗大卫星啊!

贾磊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赞叹,还带着点探究的意味,“那地方,别说你一个县长,就是咱们龙市长亲自去跑,那也是难上加难!

你这路子…行啊!好,太好了!你这是给咱们阳兴立了大功了!”

贾磊兴奋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背着手在不算宽敞的办公室里踱了两步。

多年的基层经验让他瞬间嗅到了更大的机会。

贾磊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在李毅飞:“这么大的好消息,不能光捂在咱们县里!

这样,你准备准备,明天!明天一早就去市里,向龙沐市长做专题汇报!

把咱们的整体规划和王教授的技术优势,特别是部委的这个支持意向,原原本本地汇报上去!

让市领导也看看咱们阳兴的决心和潜力!这种时候,市里能没点表示?配套资金、政策倾斜,该张嘴要的时候,就得张这个嘴!”

贾磊这番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李毅飞眼前的迷雾!他心里“咯噔”一下,瞬间通透了!

对啊!市里!光顾着自己想办法去啃硬骨头了,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一丝懊恼闪过,随即被更大的兴奋取代。

贾磊不愧是老书记,这政治敏感度和借力打力的本事,确实老道。

部委的“东风”眼看要吹过来,这把火点起来,市里怎么可能干看着?

这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顺理成章争取更多资源的天赐良机!

思路一开,如同闸门泄洪。李毅飞的心跳快了两拍:市里能要,那省里呢?

冷明沐省长可是燕大以前的老书记!虽然自己算不上他的嫡系门生,但顶着“燕大博士”和“年轻县长”的牌子,又实实在在从部委啃下了一块硬骨头,这就是一份响当当的成绩单!

跑去省里汇报工作,寻求省级层面的指导和支持,名正言顺!

冷省长就算出于对母校人才的关照或者对这个“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的重视,多少也得给点支持吧?

哪怕只是口头上的肯定,那也是无形的力量!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李毅飞此刻深切体会到班子协作和集思广益的重要性。

自己再能跑,精力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贾磊这一句话,瞬间就把阳兴县的发展路径拓宽了不止一条车道!

这让他心头一凛:未来的路还长着呢,阳兴的发展绝不是靠一两个人能扛起来的,需要整个班子拧成一股绳,需要汇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更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拼尽全力,把眼前这关键几步走稳、走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5章实地考场(第2/2页)

“书记,您这话真是及时雨!”李毅飞由衷地说,眼神里闪烁着感激的光芒,“我这就回去准备材料,明天一早就去市里!

这份‘东风’,必须让市领导也感受到它的劲头!”

贾磊满意地笑了,拍了拍李毅飞的肩膀:“好!材料要准备扎实,重点突出咱们阳兴的规划蓝图、现实困难,特别是这个‘垃圾变能源’项目的重大意义和部委的支持意向!

要让龙市长看到,咱们不是空喊口号,是真有决心、有路子、有盼头!”

午后,秋日的阳光带着点慵懒的暖意。李毅飞在招待所食堂简单陪着王教授一行吃了顿工作餐——两荤两素的家常菜。

饭毕,考斯特便朝着规划中的产业园区选址地驶去。

车子驶出县城,窗外的景象渐渐变得开阔而萧索。

道路两旁是大片收割后的稻田,远处散落着灰瓦白墙的低矮村庄,偶尔能看到一两个冒着白烟的砖厂烟囱。

李毅飞指着窗外,对身边的王教授介绍:“阳兴底子薄,过去发展有点乱,一些小厂子污染不小。

现在县里下了决心,该关的关,该升级的升级,政府也在想办法帮扶。

以后,那些有规模有前景的企业,都要集中搬到咱们规划的园区里。”

王教授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后排的博士生们也好奇地打量着这片即将成为他们“战场”的土地。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李毅飞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力量,“就是要走一条新路,既要发展经济,也要守住绿水青山。

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这个园区,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发动机’。”他指着前方一片地势开阔、植被稀疏的区域,“到了,就是那里。”

车子在一片略显荒凉的土地边缘停下。众人下车。

脚下是砂质偏多的土地,稀稀拉拉长着些耐旱的茅草和荆棘丛,与远处连绵青翠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一阵秋风吹过,卷起细微的尘土,带着一种空旷和寂寥的味道。

“就是这儿了,”李毅飞踏上一块半埋在土里的青石,环视着这片广袤却贫瘠的土地。

“地质勘探报告显示,这片地方深层地质结构稳定,承载力强,就是表层土不行,种庄稼收成差。

正好拿来建咱们的新能源处理厂,物尽其用,也省得占用好地。”

王教授没说话,他像是瞬间切换了频道,眼神变得极其专注,甚至带着点锐利。

王教授蹲下身,从旁边博士生递过来的一个半旧帆布工具箱里,熟练地掏出一把地质锤和一截亮闪闪的金属探杆。

他用锤子在不同位置敲击地面,侧耳听着回音,感受着手腕传来的震动,然后选定几个点,将探杆用力旋进土里,再慢慢拔出来,仔细捻着带出来的土样,观察颜色、颗粒大小和湿度,甚至凑近鼻子闻了闻。

“嗯…砂壤为主,含砾,透水性良好…下层估计是页岩…”王教授一边看,一边低声自语。

几位博士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有人拿出GPS定位仪记录坐标,有人摊开大幅的测绘图纸用铅笔标记,还有人手脚麻利地支起一个三脚架,架上了便携式风速仪。

李毅飞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点头:这才是搞技术的样子,严谨、务实,一丝不苟。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位置选得确实好!”王教授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王教授指着铺开的地图,“李县长你看,这里到铜山市边上,直线距离也就二十多公里,到邻县清河的地界,撑死四十公里。

咱们的厂子建在这里,以后不光管阳兴的‘垃圾’,铜山市外围几个镇,还有清河县的一部分,都能覆盖到!

运输距离合理,服务范围最大化,经济效益一下子就出来了!这个选址,有眼光!”

李毅飞点点头,目光扫过眼前这片贫瘠却承载着希望的土地:“教授,技术上的事,您是绝对的权威。

我只有一个要求:要建,就建一个能管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

规模、技术、处理能力,必须一步到位!不能因为现在钱紧或者怕担风险,就弄个‘小玩意儿’凑合。

我们要建的,是能扛起阳兴未来环保和能源供应大梁的标杆!

是基石,不是过几年就得拆了重建的累赘!”

王教授闻言,瞳孔猛地一缩,随即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他刚才心里确实有那么一丝顾虑,担心地方上魄力不足,只想搞个小的“样板”应付一下。

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县长,眼界和魄力远超他的想象!

“好!毅飞县长,有你这句话,我王一方这把老骨头,就拼了!

王教授的声音带着激动,他上前一步,用力握住李毅飞的手,那粗糙有力的手掌传递着沉甸甸的承诺,“只要县里能把土地、资金和配套政策落实到位,技术上,我打包票!

一定拿出看家本事,结合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设计一座国内领先且处理能力强大、能源转化效率高的现代化综合处理厂!

让它成为阳兴循环经济真正的‘心脏’!”

李毅飞感受到王教授手上传来的力量和那份沉甸甸的决心,胸中豪气顿生。

他看着脚下这片尚显荒芜的土地,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未来的景象:整洁高大的厂房矗立,先进的设备高效运转,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输送出去。

围绕着这颗“心脏”,绿色的产业园区生机勃勃。园区内的企业有序生产,产生的废料被高效回收,成为新能源厂的“燃料”;

而新能源厂产出的电、热、气,又反哺园区企业,形成一个完美的、自给自足的生态圈。

运输成本降了,资源利用率高了,污染近乎绝迹!

“教授,我们一起努力!”李毅飞的声音沉稳有力,在空旷的田野上清晰地传开,“阳兴的未来,就看咱们怎么在这片地上把它干出来!”

夕阳的金辉给荒原铺上了一层暖色。考察团队的身影在拉长的光影中忙碌着。

王教授和博士生们还在激烈地讨论着技术参数,测量着数据。李毅飞站在稍高的土坡上,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这片承载着无限可能的大地。

这时,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掏出来一看,是妻子苏舒发来的短信,只有短短一行字:

“一切都已弄好!”

李毅飞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扬了一下。京城的资本布局悄然落子,阳兴的科技蓝图正在实地展开,两条线在这一刻仿佛交织在了一起。

他收起手机,目光重新投向坡下忙碌的王教授团队。

秋风掠过田野,带来一丝凉意,也吹动了李毅飞额前的发丝。

李毅飞的目光看向市区方向,心里盘算着明天市里汇报的情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