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30 章 使命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30 章 使命

簡繁轉換
作者:提笔圈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7 03:42:59 来源:源1

第30章使命(第1/2页)

时值寒冬腊月,凛冽的北风如同冰冷的刻刀,毫不留情地刮过李毅飞的脸颊。

他裹紧了身上的外套,在山省山县大大小小的学校间穿梭,眼神里交织着深深的疲惫与不容动摇的坚定。

1月2日这一天,从清晨第一缕微光初现,直到夜幕沉沉笼罩大地,他的脚步几乎没有停歇。

每到一所学校,他都会格外细致地观察建筑的外观、结构、新旧程度,回到酒店后还需查阅相关资料,核实其建造年代与可能使用的材料。

夜色已深,李毅飞才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回到那间设施简单的酒店房间。

他甚至顾不上吃口热饭,便一头扎进了摊满桌面的资料堆里。昏黄的灯光下,他伏案的身影在墙壁上投下专注而执拗的轮廓。

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他不停地在网上搜索文献、翻阅地质和建筑图册,将白天走访的每一所学校的信息分门别类,工整地录入表格,并不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观察笔记和隐忧。

窗外,县城的喧嚣早已沉寂,唯有房间内持续的键盘敲击声和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固执地响到凌晨。

1月3日清晨,天色尚未完全亮透,熹微的晨光勉强勾勒出远山的轮廓。李毅飞已背起那个略显沉重的背包出发了。

包里装着他精心准备的专业测量工具——这是他为了此行,花费了不少心思和积蓄购置或租借的。

他拦下一辆出租车,报出目的地:山县附近的山地。

车上,李毅飞主动与开车的老师傅攀谈起来。“师傅,您在山县生活很多年了吧?能给我讲讲这一带的历史吗?

特别是地质方面的情况,比如,以前有没有发生过山体松动、滑坡之类的事情?”他语气诚恳,眼神里充满期待。

师傅是个健谈的山里人,一边稳稳地握着方向盘,一边打开了话匣子:“小伙子,咱山县这地方,山多沟深,地势复杂得很呐。

要说灾害,老辈人传下来的话里,还有早些年的一些记录,确实提到过一些地方在雨水特别大的年份,发生过小规模的山体滑落、土石松动。

具体的地质门道咱不懂,但都说这片地底下,好像不那么安生哩……”这番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李毅飞的心湖,激起了更深的涟漪,也让他对即将进行的实地勘测更加迫切。

出租车很快抵达了山脚下。付过车费,李毅飞深吸了一口清冽而带着泥土气息的山风,紧了紧背包带,朝着预定的勘测区域徒步进发。

山路远比想象的更加崎岖难行,荆棘灌木丛生。他的外套被尖锐的枝条划开了几道口子,裸露的手背上也添了几条细小的血痕,但他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辨认着方向。

终于到达选定的几处关键点位,他小心翼翼地从背包里取出测量工具。首先是用专业的土壤取样器,在不同深度采集土壤样本,仔细观察其颜色、颗粒组成和湿度;

接着,使用硬度测试仪,对山体不同部位裸露的基岩和表层土壤进行硬度测量。

随着测量数据的不断积累,李毅飞的眉头越锁越紧。

结果显示,多处山体的表层土壤结构较为松散,基岩的风化程度也较高,整体稳定性堪忧,存在明显的滑坡隐患风险。

“情况不容乐观,必须详细记录。”他低声自语,迅速拿出防水笔记本,将每一个测量点的具体位置、观测到的地质现象、实测数据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他想起在首都大学图书馆埋头苦读地质学和测量学的日子,那些艰深的知识此刻终于转化为了实际的行动力。

完成硬度和土壤状况的基础测量后,李毅飞又取出了他通过特殊渠道租借来的便携式地质探测设备。

他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仔细选择合适的位置架设好仪器,然后屏息凝神,开始进行深部地质活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时间在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山间的寂静仿佛被无限放大,李毅飞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

大约五分钟后,探测设备的显示屏上开始出现异常的回波信号,其强度和密集度超出了正常地质背景活动的范围,并且有持续增强的趋势。

李毅飞的心猛地一沉,额头上瞬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地下活动的迹象如此活跃……”他感到一阵强烈的不安。

他深知,以当前的科技水平,精确预测地震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己观测到的这些异常信号,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才能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章使命(第2/2页)

他迅速而利落地收拾好所有仪器,快步向山脚下走去,心头被巨大的焦虑和紧迫感所笼罩。

在山路出口处,他焦急地等待着过往的车辆。刺骨的寒风中,他不停地踱步取暖,目光一次次投向道路的尽头。

等待显得格外漫长,终于,一辆路过的出租车被他拦了下来。

“师傅,去大石湖!请尽量快一点!”李毅飞一上车便急切地说道。司机师傅感受到他语气中的焦灼,点了点头,踩下油门,车子朝着大石湖方向疾驰而去。

抵达大石湖后,李毅飞没有丝毫耽搁,立刻登上湖坝。

眼前,宽阔的湖面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异常平静,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然而,这份平静之下,是否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危机?他立刻拿出专业的水文测量仪器,开始对湖水的实时水位、水流速度以及湖面微小的波动进行精密测量。

他沿着湖坝不断变换观测点,力求覆盖更广的区域,详细记录着每一组数据。

时间在紧张的工作中悄然流逝,夕阳西下,将天边的云霞和部分湖面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红色。

李毅飞却完全沉浸在工作中,对周遭景色的变化浑然不觉,依旧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仪器,记录着数据。

直到暮色四合,四周景物变得模糊,李毅飞才拖着仿佛被抽干了力气的身体返回酒店。

简单的洗漱后,他坐在床边,白天观测到的种种景象和数据如同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反复闪现——松散的土壤、异常的地质信号、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湖面……一种巨大的灾害阴影仿佛近在咫尺,压得他喘不过气。

最令他感到无力的,是如何将这份沉重的预警,有效地传递给该知道的人,并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不能放弃!必须找到办法!”李毅飞用力咬了咬下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打开电脑,将白天在山区和大石湖收集的所有资料、拍摄的照片、记录的原始数据,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整理和初步分析。

随后,他点开一个新的文档,开始着手撰写一份详实的《山省山县周边地质及水文活动观测简报》。

他的眼神变得异常锐利,眉头紧锁,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报告从实地勘测的背景和目的入手,客观陈述了他在不同学校观察到的建筑状况、在山区测量到的土壤及岩层结构数据、探测到的深部地质异常活动信号特征,以及大石湖的水位、水流等水文参数的实测结果。

他着重强调了观测区域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以及水文监测中需要注意的异常点,并基于现有数据和专业认知,审慎地提出了加强区域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重要设施隐患排查的建议。

整份报告力求严谨、客观,用数据和事实说话,避免任何夸大或臆断的结论。

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键盘清脆而密集的敲击声在回荡。李毅飞完全沉浸在报告的撰写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当他终于敲下最后一个句号,疲惫地抬起头时,窗外天际已经透出了灰白的曙光。瞥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凌晨三点多。极度的困倦如潮水般涌来,他几乎支撑不住,草草合上电脑,拉过被子,倒头便沉沉睡去。

这一天一夜的奔波与高强度工作,耗尽了他全部的体力与心力。不仅是身体的极度疲惫,更是精神上承受的巨大压力和责任重担。

他从未感到如此精疲力竭,但他内心深处清晰地知道,这是他的选择,是他对那片土地上可能遭遇风险的人们的一份责任,是他必须去尝试的守护。

刺耳的闹铃声粗暴地将李毅飞从短暂的深度睡眠中拽醒。

他挣扎着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脸,强打起精神,迅速收拾好所有的行李和最重要的资料——那台存着报告和原始数据的笔记本电脑。他办理了退房手续,踏上了返回首都大学的路途。

坐在长途汽车上,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李毅飞的心情依然沉重如山。

他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最终能产生多大的回响,能否为那场可能到来的巨大考验争取到宝贵的准备时间。但他心中有一个声音无比清晰:绝不能退缩。

他必须尽己所能,将这份凝结着心血与忧虑的报告,尽快提交给有能力采取行动的机构和导师,为守护生命、减少损失,做最后的、也是全力的争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