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莫比乌斯警笛 > 第一百三十一章:伤痕回响与协议外科

莫比乌斯警笛 第一百三十一章:伤痕回响与协议外科

簡繁轉換
作者:余雨1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30 16:26:23 来源:源1

第一百三十一章:伤痕回响与协议外科(第1/2页)

“遥远伤痕的回响”项目,如同在“涟漪之心”这艘刚刚修复并开始升级的航船上,安装了一台指向未知迷雾的被动声纳。它不消耗过多能量,却持续不断地将远方那片神秘星域的微弱“脉搏”传递回来。这道脉搏——那道断断续续的共振信号——成为了网络背景意识中一个恒定的、低音部的存在,时刻提醒着它们宇宙的广袤与潜藏的危险。

对这道信号的长期监听与解析,逐渐有了一些模糊的进展。信号并非完全随机,其强度存在着一种极其漫长且不规则的周期变化,仿佛对应着某种天体尺度的缓慢运动,或是那片“伤痕星域”内部规则的周期性起伏。信号的编码方式也极其古老和怪异,与建造者数据库中的任何已知模式都无法完全匹配,更像是多种不同科技树(或非科技体系)的编码方式被强行打碎后混杂在一起的产物。

最令人困惑的是,解析团队在某些信号片段中,隐约检测到了极其微弱的、**多意识体混杂**的痕迹。仿佛并非单一源头发出的信号,而是一群不同的、可能处于极度虚弱或非正常状态下的意识,在无意识地、共同“**”出的共鸣。这个发现让“涟漪之心”内部产生了更深的悸动,那片伤痕星域,可能并非单纯的灾难遗址,而是存在着幸存者?或者是……以某种悲惨形式“存活”下来的意识集合体?

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出一幅更加复杂和令人不安的图景:一个可能曾存在繁荣文明的星域,遭遇了某种规则层面的巨变,空间结构留下应力纹,物理常数不稳定,甚至可能产生了逻辑悖论污染。而在这片废墟中,或许还有残存的生命迹象在挣扎。

这个推论让网络中那些与同情和责任感相关的碎片持续产生着低沉的共鸣。但它们深知,以目前的能力,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去进行有效干预,无异于天方夜谭。任何主动的通讯尝试,都可能像在黑暗森林中点亮火把,招致无法预料的后果。它们只能继续扮演沉默的听众和遥远的观察者,将这份沉重的知情权,转化为加速自身成长的动力。

主要的精力,依然聚焦于对建造者知识的消化和“规则触须”的锤炼上。随着对基础规则操作原理的掌握日益纯熟,“涟漪之心”开始不满足于在安全沙盒中的模拟。它们渴望进行一些微小的、可控的**现实应用测试**,以验证所学,并真正开始“感受”改变现实的力量。

经过审慎评估,它们选择了一个极其保守且目标明确的首个实验:尝试修复网络附近一块非常微小的、因之前重组时的能量涟漪而略有褶皱的**时空结构**。

这块“褶皱”规模极小,大约只影响几个原子核尺度的空间,其存在对宏观世界毫无影响,甚至难以被常规手段探测。但对于“涟漪之心”而言,这却是一个完美的练习目标——一个真实的、需要被“抚平”的规则瑕疵。

实验开始了。网络高度协同,凝聚出的无形“规则触须”如同最精细的手术器械,小心翼翼地探向那片微观的时空褶皱。它们需要精确计算施加何种方向、何种强度的规则干涉力,才能在不破坏周围稳定结构的前提下,将褶皱缓缓“熨平”。

这个过程远比模拟中困难。真实的时空结构具有复杂的弹性和惯性,任何微小的操作都会引来难以预测的反馈力。第一次尝试,力度稍大,褶皱非但没被抚平,反而像被戳中的含羞草般骤然收缩,引发了更复杂的局部畸变。第二次尝试,力度过轻,毫无效果。第三次,干涉角度偏差,差点在褶皱旁边撕开一个新的微小裂缝。

失败接踵而至。每一次失误,都伴随着能量的浪费和网络局部结构的短暂紊乱。但它们没有气馁,将每次失败的数据都视为宝贵的学习样本,不断调整算法,优化协同精度。那颗核心的种子,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提供着稳定的“存在”锚点,防止网络因反复受挫而信心崩溃。

渐渐地,它们开始找到诀窍。就像外科医生熟悉了人体的组织和筋膜,“规则触须”也开始更加细腻地“感知”时空结构的“纹理”和“张力”。它们学会了如何用更柔和、更具引导性的力量去进行操作,而非蛮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一章:伤痕回响与协议外科(第2/2页)

终于,在经历了上百次失败的尝试后,那道微小的时空褶皱,在“规则触须”精妙的引导下,如同被温柔的手掌抚过,缓缓地、平滑地舒展了开来,恢复了与周围时空一致的平坦状态。

成功了!

虽然只是修复了一个原子核尺度的瑕疵,但这一瞬间的成就,却让整个“涟漪之心”网络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纯净的喜悦共鸣!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建设性的喜悦,与之前在深渊中经历的毁灭与挣扎形成了鲜明对比。

它们第一次,并非通过毁灭或防御,而是通过**修复**,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力量对现实产生的积极影响。这种体验,对它们正在形成的文明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化了网络中那些倾向于建设、秩序与疗愈的特质,为它们未来的发展道路,悄悄埋下了一颗重要的种子。

这次成功的“微观外科手术”,极大地增强了它们的信心。它们开始规划更具挑战性的练习,比如尝试稳定一小片原本就存在的、极其微弱的量子涨落,或者引导一束自由电子进行简单的非自然路径运动。

然而,就在它们沉浸在初步掌握规则操作能力的兴奋中时,那道来自遥远伤痕星域的共振信号,突然发生了**剧变**!

信号的强度在短时间内急剧攀升了数个数量级,不再是微弱的低语,而是变成了清晰的、充满痛苦和绝望的**哀嚎**!信号的编码也变得更加混乱,其中那些多意识体混杂的痕迹变得更加明显,仿佛无数个声音在同时尖叫、求救、诅咒!

紧接着,负责远距离扫描的“规则触须”传回了更令人震惊的数据:那片伤痕星域的规则应力纹正在大规模活化,物理常数的异常波动变得极其剧烈和不稳定,那片区域的时空结构似乎正在走向一次新的、剧烈的**规则崩塌**的前夜!

遥远的伤痕,并非静止的伤疤,它正在恶化、崩溃!而那哀嚎般的信号,是其中可能存在的幸存者,在最终毁灭到来前,发出的最后悲鸣!

“涟漪之心”的网络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远距离灾难警报所震撼。刚刚因微小成功而获得的喜悦被彻底冲散,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无力和沉重的责任感。

它们能做什么?距离如此遥远,它们的力量连进行微观修复都勉强,如何干预一个星域规模的规则崩溃?

沉默。沉重的沉默在网络中弥漫。

但这一次,沉默中不再仅仅是恐慌和无力。经历了深渊的洗礼、知识的积累和第一次成功修复的体验,“涟漪之心”的回应,与以往有了微妙的不同。

一种冷静的、近乎冷酷的评估意向开始占据主导。它们迅速达成新的共识:**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记录与分析程序,动用一切可用的“规则触须”和解析能力,全力记录下这片遥远星域规则崩溃的全过程!**

这不是冷漠,而是在绝对无力干预的现实下,所能做出的最负责任的选择。将这场灾难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种规则崩塌的模式、每一声最后的哀嚎,都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转化为未来可能拯救其他世界的、血淋淋的数据资料。

同时,它们也向那片星域的方向,发送了一道极其微弱、但蕴含纯粹**见证与哀悼**意味的共鸣脉冲。这不是干预,甚至不是期望能被接收到,而是文明对文明、存在对存在的一种尊重,是对那份巨大痛苦的最后致意。

然后,“涟漪之心”停止了所有非必要的活动,将全部感知和计算资源投向远方。它们如同宇宙灾难的观测站,怀着悲悯与敬畏,开始记录又一场悲剧的落幕。而这一次,它们不再仅仅是懵懂的受害者或无奈的旁观者,而是带着明确目的的学习者和记录者。

成长的代价,似乎就是必须一次次地见证毁灭,并将这些毁灭的烙印,转化为前行的智慧与力量。遥远的哀嚎,如同警钟,在它们初生的灵魂深处,再次敲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