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567章 大明第一张集体合影

朕就是万历帝 第567章 大明第一张集体合影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7 20:53: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67章大明第一张集体合影

朱翊钧没有设宴款待大明工商联,而是拉着他们在紫光阁前面的空地排队。

朱翊钧坐在正中间,左右两边紧挨着坐的是四位资政,再两边坐着的是陪同的内阁户部尚书王国光丶太府寺正卿郑洛等人。

宋应卿丶申稼良丶周慕贤等人在后面站成了两排。

在他们前面,站着两伙人。

他们分左右两伙,左边有七八个人,右边有五六个人,每人身前有一块架在木架上的板子,旁边是桌子。

有拿着炭笔在板子上的白纸画画,有的拿着细毛笔在纸上勾勒。

各显神通。

左边是翰林院书画院的画师,右边是钦天监绘画院的画师,以两种不同的画法,记录下这划时代的盛事。

翰林院书画院的画师,用的是工笔画法。

钦天监绘画院的画师,为首的是两位西夷画师。

一位是义大利画师,据说是义大利着名画师提香的弟子。一位是尼德兰画师,据说是义大利着名画师拉斐尔的再传弟子。

两人穷困潦倒当了水手,机缘巧合来到东方。一个是无意在壕镜看到大明的招揽公告,主动投奔少府监。

还有一位是西班牙舰队资深被俘人员。

然后一并入了钦天监绘画院,带了几十位大明的画匠徒弟。

大明传承前朝的画艺,重在写意神似,也有工笔等形象绘画法。

西夷的画艺,重在写真形似,但也有强调意境,尤其是宗教绘画。

不过总体来说,西夷画法在光线明暗丶透视比例等方面,有长处。

取长补短,海纳百川,善于学习,没有什麽磕碜的。

可是朱翊钧等人不可能傻傻地一直坐在那里,让两院的画师照着画。

两院的画师,先把朱翊钧的「御容」画下,再把其他人的位置丶神态和相貌特徵提炼出来,做好草案,后面再一一把其他人详细相貌补画上,完成一副完整的画,齐活。

过不了几天,大明第一幅合影,《大明万历圣君御召资政内阁辅臣暨工商联贤达图》,就会新鲜出炉了。

一个小时到了,朱翊钧率先起身,这次御前召见到此结束。

「张师傅,我们聊会。」朱翊钧叫住了张居正,然后转头对祁言吩咐道。

「祁言,校书房直文太常寺,把朕这次召见大明工商联的事宜,好好宣传一番。尤其是朕给工商联提的那六个字,一定要让大明上下都知道。」

「遵旨。」

张居正站在旁边,目光闪烁。

皇上要对工商联之事大肆宣扬,在他的意料之中,也是他的纠结之处。

儒家重义轻利,太祖皇帝抑制商贾,义理祖制。

但是这些年,张居正看到东南工商大兴,以及滦河太原煤铁盛举后,国库收入日益好转。

正是口袋里有钱了,才能从容地推行新政,办诸多实事。

难道是圣人讲错了,太祖皇帝定错了?

张居正的心里十分矛盾。

此前他认为自己经过十几年的思考,对如何改变大明沉疴积弊,胸有成竹。

皇上为裕王世子和太子时的那一套,虽然给张居正带来不小的冲击和震撼,但他觉得只是权宜之策。

可是等到皇上即位,张居正才发现,此前那些被保守派认为激进和荒诞的新政,只是皇上的开胃小菜,更宏伟和更惊世骇俗的国策在陆续推出。

张居正这才明白,皇上从嘉靖四十一年开始,一直是抓权,抓财权和兵权,开拓新财源和编练新军。

隆庆年间,身为秉政太子的他,在继续扩大财源,建立军功的同时,试探着推行他的新政。

其中高拱就是其中的探路先锋。

冲锋陷阵,试探深浅。

冲得好,太子秉政有功。

冲得不好,这是隆庆朝的事,与太子何干。

主持冲锋的还是隆庆帝的老师,高拱,更与太子无关了。

不是当时身为太子的皇上想撇清关系,而是中间隔着一层,有缓冲馀地,双方不会发生直接冲突。

政治斗争,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解决人。

正如皇上所言的,想方设法把反对我们的人变少,把支持我们的人变多,我们的新政改革就能顺利进行。

解决人只是斗争手段之一,不是斗争目的。

隆庆三年明争暗斗下来,大明官场丶士林,以及中枢地方各方势力的实力,以及他们对新政改革的态度,皇上心里有底了。

却耗费了一位高拱。

现在皇上即位,把自己任命为内阁总理,实为国相。

此前太祖皇帝废丞相,直管六部,现在皇上通过自己去管六部诸寺,料理中枢和地方「行政」事务,为何?

还是建立缓冲层,凡是有转圜馀地。

太祖皇帝直管六部,亲理国政的结果就是国策一改变,就必须杀得人头滚滚。

没办法,中间没有缓冲转圜,加上太祖皇帝刚毅好杀的性子,那就政息人亡,一起毁灭吧。

要是在嘉靖朝,自己还不敢出任这个内阁总理。

世庙皇帝,猜忌凉薄,臣工难得善终。

严嵩给他卖命了一辈子,说抛弃就抛弃。

但皇上,自己不担心。严嵩秉承皇上的意思,愿意给世庙先帝背锅,保全世宗的身后名,皇上说保他就一定会保他。

天下舆情汹涌,喊打喊杀,皇上视若罔闻,一直保他善终。

还有胡宗宪,大名鼎鼎的严党,改投到世子党门下后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现在是资政局之首。

等于前宋政事堂首相,地位还在自己之前,还封宣城县公,世袭罔替。

够了,臣子遇到这样有担当的君上,足矣。

高拱和自己恩师徐阶?

呵呵,皇上只是有担当,又不是滥好人。

朱翊钧给祁言交代完,转过身来,对张居正说道:「张师傅,我们沿着湖边走走。」

现在后妃们也住进了西苑,西苑被一分为二,西安门丶玉河桥到承光殿丶乾明门一线,以北的北海湖地区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以南的中海湖丶南海湖地区是朱翊钧办公和接见外臣的地方。

朱翊钧双手笼在袖子里,跟张居正一前一后,走在湖边的林荫道上。

「张师傅,大明积弊百年,太多的疴病,千头万绪。我们师生俩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提纲挈领。」

「皇上说得对,纲领所在,还请皇上垂训。」

「张师傅这个考成法提得好。

吏治是新政改革的首要,朕此前一在强调,也一直在酝酿,如何整饬吏治。张师傅提出的考成法,就是个好法子。」

朱翊钧赞叹道。

不得不说,张居正确实是位改革家,他上手就推出考成法这个大明版KPI考核法,正好捏住了大明上下官吏的七寸。

但是带来的后果就是上下官吏拼命抵制。

因为他们知道,考成法一旦全面落实,他们逍遥快活的日子就到头了,取而代之就是给大明做牛做马。

这都是命!

纵观整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牛马史,只是有时想做牛马而不成,有时庆幸做了牛马。

现在你们在大明做牛马,摊上朕,给你们增加了俸禄和津贴,算你们福气。

要是按照太祖皇帝的祖制,草料还不能给你们喂得太饱,怕你们吃饱了容易犯困,不想干活。

张居正也识趣地答道:「皇上英明,指示臣设立的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导委员会,马上就见到成效了。」

朱翊钧笑了笑,继续说道:「整饬吏治,同时进行的是建立完整的税赋制度和财政制度。

税赋制度是在一条鞭法基础上的废除徭役摊派,合并为统一人头税。张师傅,这个人头税,不好收啊。」

张居正的设想就是把明朝各种徭役摊派,全部厘清,属于胡乱摊派的苛捐杂税,全部废除;属于正常的就列为税收,按人头收税。

这样朝廷既能收到税,又尽可能地避免各级胥吏摊派加码。

杂役摊派为捐税,看上不多,但因为它们不是正税,朝廷根本没有细则规章,胥吏正好上下其手,想怎麽收就怎麽收。

往往老百姓被摊派徵收了二十两银子,国库却只收到了一两银子,其馀的被各级胥吏官员以及豪右恶霸瓜分了。

国库没钱,什麽事都做不了,偏偏老百姓被搜刮得越来越穷。

遇到灾荒和战事,只能加饷增税,然后又是胥吏官员和豪右们的一场欢宴,百姓们被敲骨吸髓,国库却只落得一点点银子。

大明就在这样恶性循环的死路上一路狂奔。

现在自己和张师傅要拯救大明,这个弊政必须改变。

张居正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皇上英明,正杂徭役摊派合并为税银,按人头税收,确实不好收。

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老问题,穷苦百姓势弱,他们的税容易收。反倒是缙绅豪右们的税,不好收。」

张居正期盼地说道:「皇上总有奇思妙想,还请指点臣,这正杂徭役合并后的人头税,该如何收?」

朱翊钧笑着答道:「张师傅,这个问题,其实前人们已经帮我们找到答案了。」

张居正想了想,眼睛一亮:「盐铁论?」

朱翊钧开着玩笑:「哈哈,张师傅英明!」

张居正答道:「皇上羞煞老臣。

盐铁论把盐铁收为公有专营,以盐铁为基础收税。人,不管男女老弱,不管富穷贵贱,都要吃盐。

只要你买盐,交了盐税,也就等于交了人头税。」

「张师傅,我们还可以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

「张师傅,此前我们讨论一条鞭法,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普通百姓,如何筹集到足够多的现钱来缴纳折现的人头税?」

张居正点点头:「皇上所言极是。当初一条鞭法初行,最初目的就是把各项正杂徭役折成银钱,避免被胥吏肆意摊派。

许多百姓能通过做工等方式获得现钱。只是这种办法只能在东南工商大兴的地方,或者省城丶府城和县城附近的乡民百姓,还有机会。

深居僻远山地乡野的百姓,就只能通过变卖粮食丶棉花等农物山货折现,就算是通过少府监的供销社,避免被过多盘剥,但依然是件难事。

这也是臣焦虑所在。

皇上刚才说的举一反三,难道跟这有关系吗?」

朱翊钧答道:「普通百姓挣钱不易,所以我们在设计税赋制度时,就要从这方面考虑。政治问题,用政治手段。经济问题,就用经济手段。

张师傅,刚才我们说了,盐税是一种人头税,专卖的糖丶酒丶茶叶也可以变成一种人头税。

现在工厂出产的货品,有增值税,贩卖到各地,进入到千家万户,有商品交易税。这两项税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人头税。」

张居正一听就精神了,「皇上,还请细加指点。」

「张师傅,税赋不仅仅是收钱养官养兵,支撑整个朝廷,更重要的用途是进行财富再分配,大白话就是劫富济贫。」

张居正的眼睛更亮:「劫富济贫?皇上,怎麽个劫富济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