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566章 我们一起尝尝鲜

朕就是万历帝 第566章 我们一起尝尝鲜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7 20:53: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66章我们一起尝尝鲜

任博安没有做声。

苏峰还在兴奋地说道:「《百官行述》丶《千家事略》,想不到真被你弄到手了,你知道这是什麽东西吗?」

「知道。」

「知道你还这麽镇定?」

「知道是知道,这玩意对苏都事,对锦衣卫大有用处,对在下却一无是处,也没有什麽好惊讶的。」

「你是真知道还是假知道,该不会是在给本官装模作样吧。你说说,《百官行述》丶《千家事略》到底是怎麽回事?」

任博安轻叹了一口气:「邵健世代胥吏,家族亲戚也多胥吏书办,遍及东南各地,对南直隶官场,上至南京六部,下到县衙六房,左右世家豪右,无数的阴私都了如指掌。

他后来改做访行,靠着这些阴私吃饭,更加悉心收集和整理。最后整理成这两本《百官行述》丶《千家事略》。

《百官行述》记的是南直隶以及浙江官场数以百计官员的不法之事。或贪赃枉法,或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或行贿受贿一一不等

时间丶地点丶人物和事由,记载的清清楚楚。

南直隶分设应天府丶江苏和安徽一府两省后,这些官员或转迁他地,或留任一府两省。不管去了哪里,《百官行述》上的记录,都能断了他们的前途。」

任博安看了一眼苏峰,见他没有出声打断,就继续说道。

「《千家事略》,记录的是东南上千家世家豪右,缙绅名士家里的腌臢和不法事,淫秽**丶贪婪无度丶欺男霸女丶邀买功名.一一不等。也是时间丶地点丶人物和事由记得清清楚楚。

这要是落到朝廷或海青天手里,上千家东南世家怕是要被连根拔起。」

苏峰拍着手赞道:「任博安,你他娘的还真是个人才啊!」

任博安淡淡地说道:「苏都事过奖了。只是《百官行述》丶《千家事略》过于阴私,就算记录的种种劣迹都是真的,也难以拿到台面上,光明正大地摆出来。」

苏峰点头道:「没错。东厂番子窥记百官言行,都被百官腹诽攻讦,难以容忍。现在邵健以一白身,记录这些,定会掀起大风波。

那些官员和世家肯定也是抵死不承认,一口咬定是刁民编造诬告。

不过你刚才说得没错,《百官行述》丶《千家事略》对我们锦衣卫还是大有好处,它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线索,顺藤摸瓜的线索。

东南官绅士林总喜欢抱团,同窗丶同门丶同科丶同年丶同乡,再加上姻亲,勾连成一道密密麻麻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成也是网,败也是网。

有了《百官行述》和《千家事略》,我们锦衣卫是查一家可以蔓抄十家。」

任博安脸色一变。

「朝廷要在东南兴大狱?」

刚才还憨态可掬的苏峰脸色一冷,目光里的阴鸷,像利刃一般直刺任博安的心,让他浑身一紧,后背出了白毛汗。

说错话了!

苏峰目光的阴鸷随即收敛,又变回憨态可掬的神情。

「任先生,兴不兴大狱的,我们也管不到。我们只能恪守职责,帮着朝廷把那些作奸犯科丶违法乱纪的官员和缙绅们都查出来,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你说是不是?」

我能说不是吗?

任博安连忙赔笑说,对对对。

苏峰又说道:「你的外甥女婿,真是好福气,居然入了海公的法眼,收他为门生。海公眼界甚高,海内皆知。

出仕数十年,门下弟子寥寥可数,却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你外甥女婿能入海公门下,几世修来的福气啊,着实让人羡慕。

过两天皇甫老弟要跟着海公去扬州,你抽空去见见他。」

「谢苏都事。」

「不用谢我。」苏峰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我就想问一下。你是怎麽从邵健身边拿到这两本册子的?

要知道我们锦衣卫的人,为了这两本册子,绞尽了脑汁。」

任博安迟疑地答道:「苏都事,我能知道邵健有这两本小册子,是当年无意间知道了他的一个大秘密。

这一次我也是尝试着顺着这个秘密往上摸索,没有想到,还真让我找到了。可以说是天意。」

「天意?也罢,你不愿说也没关系。谁还没个秘密,只要不耽误办差就行了。老任,你赶紧去见你外甥女婿。」

「谢苏都事,在下告辞了。」

看着任博安的背影,苏峰忍不住又嘀咕了一句,「还真是个人才。」

苏峰拿起《百官行述》和《千家事略》,看了几页,忍不住骂道:「这些当官的,这些狗屁名士大儒,人模狗样,全他玛德一个德性。

来人。」

他叫来了心腹,叮嘱把《百官行述》和《千家事略》各抄了两份。

然后自己提起笔,写了一份密文报告。

苏峰在报告里把近期情况,以及拿到《百官行述》和《千家事略》的前因后果详述了一边,笔墨间对任博安的褒赞不吝字词。

锦衣卫上下那麽多双眼睛,任博安的事,肯定有其它渠道报上去了。

自己隐而不报,还会吃挂落。

不要忘记,人家外甥女婿入了海公门下,以后肯定大有出息。

就算有心侵吞任博安的功劳,也肯定遮不住的,不如大方一点。

反正是谁拿到《百官行述》和《千家事略》,主持此事的自己都是大功一件。

写好密文报告,苏峰叫来心腹,切切叮嘱:「你带着四三个精细可靠之人,带好这封报告,还有那两本册子的原件,日夜兼程,赶赴京师,直接交到锦衣卫机要局。

路上你们就算把命丢了,也不能把报告和册子丢了,更不能给人看了。

记住了吗?」

「卑职记住了。」

京师西苑南华门值房里,申稼良和周慕贤坐立不安。

他们穿着一身斗牛服,头戴乌纱帽,小心翼翼地坐在座椅上,左看看右瞄瞄,时不时抻一下衣襟衣角,生怕把皇上恩赐的这身服装给坐出皱纹来。????大明工商联合会成立,朱翊钧不仅亲笔题词,还恩旨赐下官服。

主席和副主席皆赐斗牛服,理事皆赐麒麟服。

虽然自弘治年后,蟒服丶飞鱼服丶斗牛服丶麒麟服四等赐服被恩赐得过滥。但朱翊钧即位后,简旨内阁和礼部,对逾制服饰穿着要严厉打击。

此前世庙和神庙皇帝恩赐的赐服,朱翊钧都认,在礼部登记核实完后随便你怎麽穿。

但是你还如从前那样,想着法不责众,一起逾制冒穿,那就不行。

抓到一起就严惩一起。

有官身的逾制穿着,就是穿超过自己官阶的服饰,抓到第一次降一阶,第二次抓到降两阶,第三次抓到直接免职,以后也是永不录用。

没有官身的,直系亲属,如父亲丶兄弟丶儿孙有做官的,可认为你这是仗着亲属官势逾制。

抓到第一次,本人坐牢一年,罚钱一百圆银圆,连同为官的直系亲属训诫一次。

抓到第二次,本人坐牢三年,罚钱一千圆银圆,为官直系亲属降官阶一级。

第三次被抓到,本人流放边疆,家产抄没,为官直系亲属降官阶三级。

你要是觉得自己有大把青春,口袋里有的是钱,可以没事穿着逾制的衣服瞎溜达。

没有官身,也没有直系亲属做官的,那你真是属于让虚荣心烧得慌那一类。依照第二种处罚。

对此,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不过内阁和都察院都一致赞同朱翊钧的话,说这是改变国朝上恬下嬉丶纲纪废弛的一个契机和抓手。

不过朱翊钧在严肃官服法度的同时,也放宽了许多规定。

比如商贾不能穿绫罗绸缎,然后生员穿什麽衣服戴什麽帽子,普通百姓穿什麽衣服戴什麽帽子.

朱翊钧只是划定了底线,赭黄丶杏黄这种皇家专用颜色不能用,任何人不能穿类似皇帝礼丶朝丶常丶燕居等服的服装,庶民也不能穿类似宗室勋贵和文武百官礼丶朝丶公丶常服的服装

连擦边球都不能打。

不能越级穿官服,你什麽官阶穿什麽级别的官服。

更重要的是不能冒穿官服和赐服,也就是没有官身穿官服,没有恩赐穿赐服,这是重罪,会被严惩。

轿子严厉限制,效率太低了。鼓励大家坐马车

住宅建筑规格也做了调整,放宽了许多限制。除了高度有限制,修多大多宽,没有限制了。

但是修建房屋必须去当地官府报备.

大明王朝最基本的威严和等级制度,还是需要的。

卢梭在欧罗巴不能喊人生来是平等的,在大明也不能这麽说。

要是敢瞎乱喊,立即让你尝尝大明王朝的铁拳。

除了那些底线之外,朱翊钧逐渐放开祖制里的对官庶军民吃住穿行的诸多限制。

日常生活限制得那麽多,根本没有意义。

现在大明大兴工商,振举经济,百姓们有钱了,要鼓励他们勇于消费,把赚到的钱都花出去,不能再像以前那般,没事就把银子铜钱藏在地窖里。

日常生活限制那麽多,怎麽刺激消费?

限制放开了,但是大家都知道,皇上对赐服抓得会更紧了。

以后这种皇恩浩荡丶象徵荣耀的赐服,会变得稀贵。

皇上即位以来,赐服十分慎重,蟒服只有四位资政有赐,飞鱼丶斗牛和麒麟服也只是赐给立有大功者。

这种情况下,给大明工商联主席丶副主席和理事赐服,就显得石破天惊了。

连当事人自己都不敢信。

现在赐服都穿在身上了,他们也只能感叹一句,皇上还真敢干,然后心里美滋滋的。

申稼良丶周慕贤等人心里清楚,这可能会是一个大转折,商贾在大明的地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金水和宋应卿两人联袂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位内侍。

「来,诸位快来见过司礼监秉笔太监陈公公。」

申稼良丶周慕贤等人身子一弹,连忙站起身,拱手作揖:「不才/侍生/在下见过陈公公。」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话,但没有一人自称草民。

都穿上麒麟赐服,谁还说草民啊,咱们也能跻身于大明百姓乡绅之中了。

朱翊钧现在把司礼监最重要的文字房分成左右文字房和校字房。

左文字房对接内阁,右文字房对接戎政府,校字房直接是资政局秘书处一部分。

陈矩以秉笔太监身份掌左文字房,李春以秉笔太监身份掌右文字房,祁言以随堂太监身份掌校字房。

等冯公公从承德回来,会发现自己也就落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虚衔,实权已经被分了出去。

陈矩客气地拱手道:「诸位,咱家奉皇上旨意,前来迎接,请!」

「陈公公客气,陈公公请!」宋应卿身为众人代表,出声客气道。

陈矩在前面带路,宋应卿和杨金水稍微纠葛了一会,被杨金水推到了第二位,他落后半个身子。

宋应卿不仅是工商联主席,还是宋贵妃的父亲,杨金水知道轻重。

接下来是申稼良丶周慕贤五位副主席,再接下来是二十一位理事,按照资历丶年纪自然而然地排好了先后秩序。

大家一行人来到紫光阁,朱翊钧和胡宗宪四人在大厅里等着他们。

「臣等拜见皇上!」

行完礼,朱翊钧客气地让宋应卿丶申稼良丶周慕贤等人依次坐下,胡宗宪四人在左右陪坐着。

朱翊钧和蔼可亲地问了一些工商联的情况,又问了一些滦州丶太原和上海的工商发展情况,还勉励了几句。

半小时后,正常接见流程快要结束,朱翊钧说道:「诸位贤达,接下来朕和你们一起尝试一个新鲜玩意。」

宋应卿丶申稼良丶周慕贤等人面面相觑,什麽新鲜玩意?

吃的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