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143章 张师傅,不妨再大胆一点!

朕就是万历帝 第143章 张师傅,不妨再大胆一点!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7 20:53:08 来源:源1

第143章张师傅,不妨再大胆一点!

朱翊钧端起茶杯,喝了两温茶,润润喉咙,徐徐答道:「大洲先生,桩朋银是桩头银和朋银的合称。

桩头银指的是各地军队的战马如果非正常死亡或者走失被盗,当地官军就需要向太仆寺赔付一笔银两;朋银则指的是朋合买补之银,各地官军需要定期向太仆寺缴纳一笔钱财,嗯,跟我们搞得海运保险社差不多,保险费。」

朱翊钧当初翻阅这些文档时,也没有想到,大明还有这样的骚操作,叫官军给太仆寺缴纳钱财,给战马买保险。

「这笔钱财在太仆寺放着。如果官军中战马走失或非正常死亡,马匹主人就可以向太仆寺申请一笔补贴用于买马。

这两者一个是赔偿款一个是保险费,但都源自官军马队,都是用来为非正常死亡和走丢马匹的马主补贴战马,故此合称为桩朋银制度。」

众人有些惊讶,太孙殿下对这些军政事务,了解得真清楚。

外界有传闻,说太孙在西安门学堂里混日子,不学无术。

呵呵,太孙学那些酸儒学问干什麽?考进士?

太孙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研读大明军政上去了!

那才是圣明君主该做的事。

赵贞吉默然一会,抬头问道:「官军都是吃粮领饷的,哪里来的钱财去缴纳桩朋银?」

朱翊钧笑了,「这就是矛盾所在。官军是吃粮饷,除了桩朋银,还有马匹的草料钱,自己的兵甲钱,张师傅和潘师傅巡关时,还发现边军吃伙食,还得缴纳饭菜钱。

提着脑袋为国戍边,还得自带乾粮,兵甲坏了,还得自己掏钱修葺,这样的官兵,保境安民都十分勉强,还说什麽重现汉唐武功?」

李贽在一旁忍不住说道:「殿下,臣觉得,根源在于边军一归兵部总兵管,粮饷却归户部地方支出。各地不乏贪官污吏,钻营之徒,肯定会想方设法为自己谋私利。拿捏着粮饷,为难边军。

边军不堪其苦,就要想法子谋营生,赚钱财了。」

朱翊钧喝了两口茶,站起身来,双手笼在袖子里,慢慢踱到墙上的舆图前,缓缓说道:「卓吾先生的话,本殿也知道。只是军队不能自筹粮饷,这是铁律。否则的话,唐末藩镇就是前例。」

徐渭看了李贽一眼。

这小子确实有才华,就是太激进了。

太孙用他锐利,自己就得在慎稳上下工夫了。

「卓吾,当初太孙奉圣谕,接管东南剿倭事宜。水陆进剿,练兵丶军谋丶用兵,悉数托付给胡部堂,唯独粮饷这块,却是叫统筹处牢牢抓着,一干支应,都在东南办和杨公公手里。」

李贽知道徐渭在好心提醒自己,对他拱拱手,表示感谢,「文长先生提醒得极是。殿下,臣的意思,下面可分开,兵事一块,粮饷一块,但是上面必须汇总一处,比如督办处。

而今边事用兵,都掌握在督抚之手,天下督抚皆归督办处节制,可藉此机会定下规矩来。至少,要摸出一条路子来。」

朱翊钧转身看了李贽一眼,赞许道:「卓吾先生说得极是。国强民富,在与理财。理财之关键,在与建立完善的财税制度。国家怎麽收钱,怎麽花钱,都得清清楚楚,不能是一笔糊涂帐。

糊涂帐,只会亏了大明,苦了百姓,却肥了那些硕鼠。卓吾先生,你说得对,我们可以藉此机会,从九边入手,建立一套官军度支制度。

边务,嗯,本殿暂且叫它国防吧,是需要花钱的,但是花在哪里,怎麽花,总得清清楚楚。

卓吾先生,劳烦你。嗯,成立一个国防度支条例科,就挂在督办处名下,就九边入手,我们一镇一镇地试点,摸索出一个国防度支定例来。摸索好了,就可以往其它方面套用。」

国防?

好吧,太孙爱取新词,大家都习惯。

李贽当然不让地拱手应道:「臣遵命!」

朱翊钧看到南宫冶那边整理得差不多了,转头问道:「我们讨论的条目,要发给张师傅,大洲先生,文长先生,卓吾先生,你们还有什麽要说的吗?

不妨一起说透,让张师傅那边心里也有个数。」

徐渭和李贽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赵贞吉捋着胡须,不急不缓地说道:「殿下,叔大在山东搞得马政,根本一点,在于折银。千头万绪,他张叔大一刀下去,全部变成一条,折银子。现在京师不少人,都叫他折银巡抚。」

折银巡抚,京师这些人,正事做不了,给人取绰号的本事却不小。

不过张居正搞新政改革,经济方面还真是这麽核心一条。抓住一条鞭法,什麽徭役马政,统统给伱折银子算钱,归到税收里去。

类似于后世的一刀切,很容易遭人非议。

朱翊钧笑了,问了一句:「大洲先生,你觉得张师傅此举,可好?」

赵贞吉微仰着头,答道:「殿下,叔大此举,是深思熟虑的无奈之举。」

徐渭和李贽对视一眼,「无奈之举?大洲先生,此言是何意?」

「文长丶卓吾,你们没有转历地方,不知道下面的人,手有多长,心有多黑,胆有多大!上面要征十两银子,层层迭加,最后摊到百姓头上的少说也有一百两。

你留的口子越多,下面腾挪作弊的手段就越多」

朱翊钧赞许地点点头,官场的弊政,自古到今都有,而且本质都没变过。上面敢留一条缝隙,下面能给你腾挪出一道东非大裂谷来。

赵贞吉继续说道:「叔大应该有亲身体察过地方的弊政,知道下面是蔓藤缠绕,难以纠清。

于是他思前想后,乾脆一刀切,全部折成银子。千头万绪,全部化成银子,然后所有的心思全盯着这银子上,谁做得好,谁舞弊,肯定好查清楚。」

徐渭和李贽明白了,有些佩服张居正的智谋。

下面政事复杂,人事更是错综复杂。

慢慢厘清,一两年你都厘不清,不如抓住一点,化繁为简,不管你做什麽,都是收银子。

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看你银子收得齐不齐,收得及不及时?

有没有弊端?

肯定有弊端了,关键是看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朱翊钧点了点头,他理解张居正的苦衷。

老张,放心去做吧,有时候可以再大胆一点!

我从嘉靖四十一年开始,成立少府版的统筹局,又处心积虑地成立督办处,抓军权,为的就是支持你行新政。

好好历练,以后大明两都十三省的重担,要交到你的肩上!

议完事,大家各忙各的。

南宫冶凑到徐渭跟前,轻声问道:「文长先生,你担心马政改制,朝内不再养马,万一事变,无马可用。殿下没有回答怎麽办?」

徐渭笑了,「是我一时疏忽了。殿下早就定计。」

「什麽定计?」

「东攻西和!」

南宫冶目光一闪,「对啊,灭了建州女真,收了东北和黑山(大兴安岭)两麓,大明就不缺上好的牧场和良马了。」

他猛地一愣:「殿下要对建州女真和察哈尔动手了?」

徐渭笑了笑,却没有回答。

李贽出来督办处,准备上轿,被朱翊钧叫住了。

「卓吾先生,你要去一念堂?」

「是的殿下,臣今日要去一念堂,给大家讲课。」

「一起去。」

李贽有些吃惊。

朱翊钧笑着说道:「本殿去看看。我挂了个一念堂山长之名,总该去看看。今日带了些衣物,看看就回来了。」

李贽拱手道:「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