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652章 我要咸鱼大翻身

朕就是万历帝 第652章 我要咸鱼大翻身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10:03: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52章我要咸鱼大翻身

张四维闻声抬起头,目光从玳瑁镜框上方投射过来,看到半开窗户后面有一张俊秀的脸,堆着谄媚的笑容。

沈一贯。

「不疑,进来,快进来坐。屋里有火炉,暖和。」

张四维挥了挥手,取下眼镜,把手里的文卷合上。

沈一贯掀开门口的厚布帘子,沈一贯叉手做着揖,微弯着腰走进屋里。

屋内一角放着一个煤炉,铁皮烟管先是竖起,到屋梁再折向,沿着屋梁通到窗户外面去了。

里面的煤火烧得很旺,上面坐着的一把大铜水壶,壶嘴和壶盖呼呼的冒着白气。

「凤磐公,叨扰了。」

「不疑来的正好。贵三,贵三!」张四维大声喊着自己的仆人。

等了半分多钟都不见回应,张四维忍不住骂道:「这个狗才!不知道又钻去哪个角落里玩牌耍钱去了。

现在的翰林院,连中央考成法指导委员会的巡查小组,都懒得来喽。」

张四维苦笑着发着牢骚,起身去提铜水壶,给沈一贯倒茶。

沈一贯连忙接过铜水壶,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给张四维的茶杯里续上热水。

「凤磐公,各衙门里不是有杂役吗?怎麽还叫上你府上的仆人来伺候?」

「不疑,不是衙门了,是机关单位。」张四维纠正了一句,「翰林院清水衙门,杂役配置的少。偏偏里面坐的都是四肢不勤丶五谷不分的清翰大老爷们,几个杂役被使得跟陀螺一般,根本忙不过来。

老夫是掌院学士,总得以身作则,就叫贵三在屋外候着随时伺候着。不想老夫才看了一会文卷,这厮就不知跑哪里去了。

不疑,你们国史馆在皇史宬,皇上眼皮底下,总会好些吧。」

「略好一点,也好不到哪里去。凤磐公,我们国史馆从编制上数,还是隶属于翰林院。」

张四维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一堆了,「是啊,都是一个卤水坑里的,谁比谁好。」

一阵冷风吹了进来,在暖和的房间里格外醒目,就像黑夜的萤火虫,嗖地钻进沈一贯的脖子,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举目一看,寒风正是从那半开的窗户里钻进了的。沈一贯起身准备去关窗户,被张四维拦住了。

「不疑,不要关,老夫闻不惯这煤烟味。」张四维挥了挥手,「这煤炉子火力足,烧得屋里热乎,就是煤烟味有点重。比不得银丝炭。」

沈一贯罢手,没有去关窗户,找了一个话题,「其它衙门办公室的窗户都安上了玻璃,暖和又亮堂,凤磐公这里怎麽还没安上?」

张四维双手一摊,「你说呢!」

沈一贯苦笑着摇摇头,「学生失礼了。对了,刚才学生在窗外看着凤磐公在看书,难道先生新得了一本前宋孤本?」

张四维起身,从书案上拿起那卷文卷,回来递给沈一贯。

「《大明公文典范汇集》?」沈一贯有些诧异,他迟疑地说道,「凤磐公,要是按照这上面的规范,翰林学士就毫无用武之地了!」

张四维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不疑啊,你无非在说,此《典范汇集》一出,翰林院就更加穷途末路?」

是啊。

典范汇集一出,所有公文都用新格式和新笔法,这让擅长玩文字游戏,包揽朝堂公文诏书的翰林们毫无有武之地。

原本还在卤水池里,现在连屎都吃不到热乎的了。

沈一贯讪讪一笑,算是默认。

张四维捋着胡须,老神在在,「不疑,你想错了!此《典范汇集》一出,老夫反倒找到翰林院复起的机会。」

沈一贯眼睛一亮。

翰林院复起,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自己人在国史馆,挂的官职却是翰林院编修。

水涨船高。

翰林院复起,自己不也就跟着起来了。

「凤磐公,还请指教。」

沈一贯拱手虚心地说道。

「不疑,老夫且问你,翰林院职责是什麽?」

「凤磐公,翰林院专掌制诰丶史册丶文翰等事务,编修国史丶整理起居录丶起草诏书草稿,为皇上讲解经义,为皇子宗室讲课,详细校正各类文书存留为档,同时并备天子顾问之需。」

「不错,本质上我翰林院专职就是写文章。《典范汇集》看着改了公文格式,换了新写法,好像是刨了我翰林院的根。

可是文章就是文章!没有一定功力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典范汇集》里有定,公文虽分十二种类型,但宗旨都必须是『通俗易懂丶精简准确丶意思完整丶条理清晰。』

不疑,你是翰林编修,细毫小笔也写秃过好几支,一篇文章要想满足以上四条宗旨,难还是易?」

沈一贯沉吟十几秒钟答道:「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张四维一拍大腿,「没错!说难也难,对于一般官吏来说,一篇文章要做到以上四点,确实很难。

说易也易,对于我们翰林来说,却是非常容易的。

只不过是换一种写法,不再卖弄,直白简略,稍微练习一段时日,就能写出达到要求的文章。

你看,我们不是还有用武之地了吗?

此外,不疑,你有没有发现,这《典范汇集》里说的只是公文格式,有没有提及诏书制敕?」

沈一贯眼睛一亮,「凤磐公高见!《典范汇集》里没有提及诏书制敕,说明这些文策还是沿用旧格式。

我们翰林左手能写新规范的公文,右手能写旧制式诰诏,天下舍我其谁也?」

沈一贯越想越兴奋。

大家基本上摸清楚万历帝的脾性。

只要你有用,就能得到皇上的关注和重用。

这几年,逐渐被边缘化的衙门,都是在他看来没有什麽用的部门。现在张四维替翰林院找到自己的价值,定然能焕然一新。

沈一贯忍住激动问道:「凤磐公,当下要怎麽做,学生能帮上什麽忙?」

这锅热汤,自己必须要挤进去,必须要最先一批喝到头汤!

张四维看了跃跃欲试的沈一贯一眼,心里非常得意。

不过他知道,这锅热汤他一个人搞不定,必须拉上沈一贯和其它看中的翰林一起,才能把这锅汤烧沸。

沈一贯有才华,与自己脾性又相近,可以作为「接班人」培养。

张四维看中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沈一贯此前跟王遴等人走得太近,「有污点」,其它门路不通,只能依附自己才能重新青云直上。

否则的话,沈一贯心眼这麽活的人,怎麽会如此恭敬地对待自己?

「老夫正在学习《典范汇集》,还有《万历元年简体字表》和《大明军政官署机关规范条例》,用心揣摩其中的玄妙,正在尝试写一些范文出来。

按照惯例,《典范汇集》以及《规范条例》下发后,内阁丶戎政府和宣徽院,以及六部诸寺,地方两府二十省,都要召开动员会议,传达汇集和条例,再组织学习

老夫正在写一份题本,上疏皇上,请求让翰林院担纲这次动员和学习工作。」

沈一贯的眼睛亮得跟十六的月亮一样,几乎让人睁不开眼。

「凤磐公此举妙啊。

翰林院把这次汇集和条例的动员学习工作做好,让皇上重新看到我们的用处,翰林院就能在凤磐公手里,破茧成蝶,再次扶摇直上了!」

张四维语重深长地说道:「不疑,这是一次绝妙的机会,既是翰林院的机会,也是你我的机会,定要好生把握。」

「凤磐公放心,学生回去后再次好好研读《典范汇集》丶《万历元年简体字表》和《大规范条例》,用心揣测。

其实学生一直在拜读皇上的诸多文字,反覆推敲,以求明白圣意,目前略有所得。」

张四维欣慰地说道:「不疑的才华,老夫是知道的。

你在《皇明朝报》丶《中国政报》丶《顺天政报》丶《铨政报》发表了多篇文章,尤其是总结分析考成法施行得失那四篇,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张太岳看完后,都是赞不绝口,在老夫面前,还提起过你,还特别提到了那四篇文章。」

沈一贯脸色涨红,声音有些发颤,「张相,张相有提到学生?」

「没错。他提到你了,还说隆庆二年会试他任主考官,亲笔点的进士里有你的名字。虽然后来略有小错,但迷途知返却是大好事。」

沈一贯抹着眼泪,哽咽着说道:「能得张相这样一句话,学生就算是立即死了,也是值了。」

张四维目光闪烁,继续说道:「不疑,我们好好把这件事做好。做好了,就不止是张相提你的名字,皇上也会提你的名字。」

简在帝心!

沈一贯激动地浑身颤抖,一脸的坚毅,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张四维继续画饼,「等老夫坐上通政使,定会提携你为通政司长史。」

说到通政使,沈一贯猛地想起自己此来的目的。

连忙说道:「多谢凤磐公提携。

学生此来,就是告知先生一个好消息,栾永芳这个憨货,在顺天府衙门口,把他姐姐的那些文卷原稿,全部塞给了潘凤梧。

众目睽睽之下啊。」

张四维一喜,「真的吗?」

「千真万确!我的心腹一直跟着栾永芳,在旁边亲眼看到他等到潘应龙下了马车,然后把那迭文稿塞给潘应龙。

潘应龙不明就里,站在门口还傻了十几息。」

「好!」张四维兴奋地站起来,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就像一只发燥的猫。

「文稿进了潘凤梧的手里,就跟黄泥巴进了他的裤裆里,是不是屎已经不重要了。不管后面的戏文是唱成《西厢记》还是《红拂夜奔》,我们都要把它唱成《宝剑记》里的林冲夜奔!

不疑啊,这官场如战场,是华山一条道,没人下来,我们也就上不去了。」

沈一贯信心满满地答道:「凤磐公放心,学生一定会把这出戏唱精彩了。」

这天晚上不到七点,天刚黑透,苏峰步行到锦衣卫附近的西江米巷庆云楼前。

「客官,可有订房?」

「潘先生有订。」

夥计笑意更浓,「可是苏先生?」

「正是。」

「三楼雅间风熏阁,潘先生在候着苏先生。请!」

苏峰提起衣襟,拾步走到三楼,敲门进到雅间里。

「苏兄请坐。」

「潘兄客气了,让你久等了。」

「不算久等,我下午去南城办事,回来时已经六点,散衙了,径直来这里等苏兄。」潘应龙一边让座叫上茶,一边客气地说道。

「苏兄可有忌口?」

「兄弟是粗人出身,江湖上也滚爬过几年,什麽都吃,没有什麽忌口的。」

「那在下就随意点了。」

「随意点。」

苏峰呵呵一笑。

官场上的人赴宴,有几位是专门奔着吃饭来的?

「那好。庆云楼以鲁菜着名。那就先来个葱烧海参。据说是烟台威海军港那帮吃货,捣鼓出来的新菜。

苏兄,我们尝尝?」

「尝尝!海军部那帮货,在下是打过交道的,吃遍四海,什麽稀奇古怪的玩意都吃过,嘴巴最刁。他们都觉得不错的菜,还必定有它的绝妙之处。」

「好,一个葱烧海参。再来一个木须肉。据说这是孔府传出来的名菜。」

「孔老夫子吃过的?那我必须得尝尝。」苏峰笑着答道。

「好,再来一个焖大虾。庆云楼的虾,都是用蜈蚣船快运的大沽港捕捞的虾,很新鲜。」潘应龙点了四菜一汤,再叫了一壶酒。

「吃鲁菜,必须配上济南的秋露白。不过苏兄,兄弟酒量不好,明天还得上衙,只喝一壶可好?」

「好!」

「今晚不能让苏兄尽兴,等到哪天休沐日,在下再陪苏兄喝尽兴。」

「哈哈,我老苏就等着你。」

点好菜,两人闲聊了几句,等到夥计把酒菜都上好,关上房门离去,雅间只剩下潘应龙和苏峰两人。

潘应龙起身,给苏峰和自己倒上一杯酒。

「在下令史沈千鹤去相邀苏兄,说苏兄非常忙,翻了两遍记事簿,才定到今晚,苏兄近期在忙什麽?」

苏峰右手食指在桌面上叩响,呵呵一笑,「近期在兵部帮忙。」

「兵部有何事需要苏兄帮忙?」潘应龙随即解释,「苏兄不方便说就不要说,在下只是一时好奇而已。」

「有什麽不方便说的,都是政务,要登在报纸上的政务,有什麽不能说的。」

苏峰不在意地挥挥手。

潘应龙举起酒杯,敬了苏峰一杯。

两人喝完后,放下酒杯,苏峰抢先起身,拿起酒壶给潘应龙和自己倒上一杯,然后开始细聊起来。

「兵部谭部堂最近忙得很很多事情需要我们镇抚司配合,便把我叫了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