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654章 臣向皇上请罪!

朕就是万历帝 第654章 臣向皇上请罪!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10:03: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54章臣向皇上请罪!

过了十几秒钟,苏峰才回过神来,看着潘应龙一脸苦笑道:「兄弟,你这请托叫我好生为难。」

潘应龙诚恳地说道:「凤梧知道叫百成兄为难了。不过此事凤梧敢摆到桌面上来,肯定前思后想过。

百成兄,你知凤梧为何要办这个栾永芳吗?」

苏峰目光微微一闪,摇头答道:「略有耳闻,但知者不详。」

潘应龙心里一愣,锦衣卫的耳目真得好灵啊,尤其是京畿地面上。

有人戏称,京师畿辅,哪窝老鼠嫁女了,哪山的狐狸娶媳了,锦衣卫都一清二楚。

不过潘应龙从此话里听出苏峰的坦诚。

不藏着掖着,继续往下谈就没有什麽顾忌了。

潘应龙把栾永芳意图乱点鸳鸯谱的事情,简略地叙述一遍,苦笑道:「栾永芳此子走火入魔,而且凤梧猜测,他背后定有人在怂恿唆使。

此事一旦闹大,凤梧身败名裂不说,还会波及到冯公公和杨公公,关乎重大啊。」

潘应龙愿意在苏峰面前把事情原委说出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查办栾永芳,他可以找杨金水,借用商业调查科的力量。

但是现在还不明确幕后怂恿者是谁,一旦冒失拉杨金水下场,事情一闹开,就是商业调查科对东厂,杨金水对冯保,天雷勾地火,毫无转圜馀地,非得斗个你死我活才能罢休。

前思后想,潘应龙决定找锦衣卫势力。

赶巧的是前几日宴请了宋公亮和苏峰,得知他们有结交自己的意思,正好用上。

既然要叫人去查,锦衣卫的手段,什麽查不出来?你藏着掖着,反倒是对人家的不信任,坏了交情。

还不如提前告知,大家都坦诚些,反而有助于相互信任。

苏峰眼睛一转,沉吟几秒钟答道:「凤梧老弟,栾永芳的事,老哥我有听过风言风语。今日听老弟你这麽一说,这小子真不是东西,鬼迷心窍了。」

没错,你姐姐得到「幸福」了,冯公公的面子就不要了。

潘应龙对上冯公公,胜算不大。

可他是公认的东南系未来的领军人物,胡宗宪丶杨金水丶谭纶等东南系的政治人脉需要他来继承,子孙后代的荣华需要他来维护。

要是被冯公公搞死,那岂不是一切白瞎?

必须下场!

东南系一下场,冯公公肯定吃不住。

他吃不住,盟友内阁总理张相必须要下场。不下场,张相在内廷就孤立无援,这内阁总理当得还有什麽意思?

东南系和楚党,目前朝堂上势力最大的两个派系,在朝堂上打起来,那就是地动山摇,天崩地坼!

非同小可!

你栾永芳担得起吗?

苏峰品出味来。

如此说来,自己查办栾永芳,不仅不会得罪冯保,还会暗地里卖他一份好。

冯公公,我们锦衣卫把坏你脸面的隐患消除了,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你老不必放在心上。

锦衣卫和自己的这个人情,冯保他必须得认!

不仅能卖了潘应龙和东南系的好,还能在冯公公那边卖份好,这事做起来真得很有搞头!

潘应龙在旁边继续说道:「百成兄不必太在意。冯公公是深明大义的人,你我的良苦用心,他必定是知道的。

再说了,皇上不是曾经教诲过,锦衣卫和东厂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太厉害了!

不愧是东南系默认的领军人物,只是这麽一出手,就是天罗地网,把自己算得死死的,什麽都替自己想到了,不帮都不行。

潘应龙这句话,苏峰心领神会。

宋公亮在锦衣卫内部会议上曾经说过,锦衣卫下面的人,可以跟东厂协同做事,但是高层之间就不要走动得太频繁。

暗示得很明显了,锦衣卫要支棱起来,不要再做东厂的附从,尤其是高层,不要听东厂和司礼监的摆布。

你们是天子亲军,当然只听皇上的指使。

锦衣卫高层和东厂高层,最好少接触,否则的话皇上会不高兴的,后果很严重的。

自己出面去查办栾永芳,冯保的小舅子,此事传到皇上耳朵里,这不就是锦衣卫支棱起来,绝不会跟东厂合流的事例吗?

此时潘应龙又说了一句:「百成兄,此事凤梧这两日回去西苑,向皇上禀述。毕竟此事关乎重大,牵涉这麽多人,做臣子的岂敢隐瞒。」

苏峰差点跪下。

凤梧,要不我叫你哥哥吧,你还是快收了神通吧!

你去西苑禀述此事,我们镇抚司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就算冯保问起来也不怕。

自己的功劳还能上达于天听。

你这连环招使出来,哥哥我真是受不住啊。

苏峰反拉着潘应龙的手,诚恳地说道:「放心,你放心,栾永芳就交给哥哥去办。这事要是不帮你办好了,我得愧疚一辈子啊!」

「谢百成兄。事成之后,凤梧再来重谢。」

「不,事成之后,我和宋都使都来谢你。」

喝到晚上十点,两人饭饱酒足,拱手告辞。

苏峰钻进马车里,通过车窗看到潘应龙钻进他的马车。

人才啊,我替他办了事,到头来还要念他的好,记他的情。

妈呀,东南一脉不愧都是东南剿倭杀出来的,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全他娘的是一群怪物。

潘应龙,王一鹗!

光这两位就能把东南系的天撑得高高的。

还是宋都使醒目,找到机会,拉着自己跟潘应龙攀上了关系。

加上此前在淮东和南京,自己跟王一鹗也有旧交情,推荐过去的心腹任博安在他麾下做得也很出色,旧交情上又多了一份善缘。

稳了,自己未来二十年的前途都稳了。

这天上午,冬日暖暖地照在京师,也照在西苑里。

朱翊钧在紫光阁里跟张居正丶谭纶丶王国光讨论驿站改革的事情。

「内阁最新拟定的驿传制度改革方案,朕看了,比上一回的好多了。」

能不好吗?宗旨都是根据你的要求改的。

「不过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找三位先生过来,当面讨论。」

「臣恭请皇上垂训。」

朱翊钧开门见山,「国朝驿制分水马驿站丶急递铺和传递所。

现在传递所改成了客货运输公司,暂时以省为单位。客运涉及到人命,必须严管。马车客运线路必须由各省布政司兵曹审批,跨省的由两省协调,报备兵部运输总局。

原则上是跨省路线不穿省,只达大城转乘」

朱翊钧的意思是如河南和湖北的跨省马车线路,不能由洛阳直达武昌,只能是洛阳周南马驿到襄阳汉江水马驿。

你从洛阳要去武昌,先坐马车到襄阳城的汉江水马驿,然后有两个选择。

或坐客船沿汉江直达武昌夏口马驿;或坐马车到武昌蔡店马驿。

「客运要严管,货运也不能放任不管,但不能把它管死。工商大兴,关键就是一个流通。货运是流通关键,效率和安全,一定要牢记。」

朱翊钧继续说道。

「急递铺改成了邮传局,分急邮科和普邮科,有自己的邮车,同时与客运公司协作。要紧又着急的邮件,由自己的邮车传递。普通邮件就打包一并交给客运马车。

邮车和客车,还有部分货车,都是走驿路,中途歇息丶车辆修葺和换马,都是在驿站。驿站提供相关服务,收一定费用合情合理」

在朱翊钧眼里,驿站就是后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这样一理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张居正丶谭纶和王国光听得敬佩不已。

内阁丶兵部和户部困扰不已的大问题,到了皇上手里,一句市场化运作就轻松化解。

但三人心里知道,此招最关键一点就是剥夺了官吏出公差的特权。

以后出公差你们坐马车好了,马车公司有包吃包住的长途车票。各部门可以通过差旅费来约束官吏,户部通过各部门预决算帐目来控制支出费用。

一级级管下来,各管各的,不用胡子眉毛一把抓,什麽都去管,结果什麽都管不住。

官吏出公差都要预支差旅费,有时还要自己垫付。

官员家属和名士大儒们就不能再像以前打秋风了。

于是驿站从此脱离了苦海,它隶属于兵部直属的北方驿站服务集团公司丶南方驿站服务集团公司和西北驿站服务集团公司。

一听就知道它们的管辖范围,一千九百多个水马驿站被这三家服务集团公司瓜分,「独立核算」丶「自负盈亏」。

兵部直属,自己挣钱自己花。

驿站不再像以前,唯唯诺诺,遇到个官就担心伺候不好。

不给钱你想住店?

不打你一顿都对不起我兵部直属!

当然了,其后肯定会出现一些营私现象,比如熟人丶权贵家眷免费或少付钱的情况,这关系不大,以后慢慢整饬就是了。

重要的是驿站能自己养活自己,不会再像以前,费用摊派给地方百姓,成为极重的负担。

朱翊钧看了看张居正三人。

他们听得十分认真,便继续往下说道。

「各驿站以后会成为人来人往丶货物集中的要地,维持治安,保护旅客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货物安全,是重中之重。

由于驿站直属兵部,地方警政只能在外围协助,最好的协作单位是锦衣卫。

朕和宋公亮商议了一下,一是警卫军的营地尽量移驻在驿站附近。

警卫军承担着地方治安绥靖丶救灾救人等紧急应变事宜,要求反应快。

水马驿站一般都是地处要地,四通八达。警卫军跟它毗邻,出动起来也快,同时也能震慑宵小。

此外,锦衣卫镇抚司在各水马驿站成立治安室,由各省镇抚差遣局派员进驻。平日带着驿站保安班维持秩序丶巡逻放哨;有案犯就主持破案;紧急时联系警卫军。」

张居正和谭纶对视一眼,张居正开口道:「皇上深谋远虑,计出万全,臣等拜服。」

朱翊钧轻笑了一下,继续说道:「朕今日跟三位先生重点讨论的第二件事是西北驿站,也就是此前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所辖的驿站改革。」

他挥了挥手,祁言拿着一张不大的舆图,铺在朱翊钧跟前的御案上。

「三位先生,你们上前来看。」

张居正三人起身围在御案前。

「此前我大明一直面临北虏威胁,陕西直面土默特和鄂尔多斯部,一直都是朝廷边防重地。国朝初年,陕西有军户约十五万户,边军大约在二十万左右。

成化年后,边军从卫所军逐步转为募兵制。

所需的粮饷,都需要从关中和中原转运过去,还有军报往来,所以陕西驿站数量不少,有一百六十七座驿站,绝大部分都是马驿。

由于陕西临边的地方偏僻,每个驿站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八十到一百里。转运粮饷时,驿站民夫和驿丁们要辗转百里。故而陕西驿站,被成为我朝第一苦驿。」

朱翊钧感叹道:「苦驿苦驿,听着跟苦役一样,实际上也差不多了。

原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所辖驿站,包括现在陕西布政司丶甘肃布政司辖内的一百六十七座驿站,共有八万四千二百七十九名驿丁。

现在土默特和鄂尔多斯部成了蒙古右翼,北方的威胁不再。边军正在向前推进,此前靖边丶榆林丶宁夏等地变成了腹地。

不需要那麽多驿站,该裁的裁,该并的并,也有开通新路线,需要增设的。总之内阁和兵部要重视陕西驿站的改革,八万四千多名驿丁,要妥善安置好。

曹公丶文长先生和孺东先生(徐贞明)正在殚精竭力地经营西北,正缺人力,八万四千多驿丁很容易安置。

关键是兵部根据陕西丶甘肃两地实情,取消和开通驿路,裁并和增设驿站。必须配合好,确保流通,促进地方经济。」

听到朱翊钧再三叮嘱,张居正丶谭纶正色应道:「臣领旨!」

看了一眼预案上的西北驿路和驿站图,朱翊钧终于放心了。

李自成不会再出现了。

又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把驿路驿站改革的事情谈完,张居正三人起身行礼告辞。

祁言送完三人回来禀告道:「皇爷,顺天府少尹潘应龙在南华门递了觐见本,请求觐见皇上。」

朱翊钧随口问道:「有说何事吗?」

「皇爷,觐见本没说,只是一半私事,一半公事,恳请尽快觐见皇上。」

「一半私事,一半公事?」朱翊钧好奇了,「那就传他进来。」

「遵旨。」

潘应龙身穿朱罗公服,进得殿来,先行高叉手长揖,「臣顺天府少尹潘应龙拜见皇上!」

「凤梧,你要见朕,到底何事?」

潘应龙朗声应道:「臣是来向皇上请罪的。」

「请罪?请什麽罪?南城改造工程出大事了?」朱翊钧愣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