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261章 又让明国人小看我们了

朕就是万历帝 第261章 又让明国人小看我们了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7 20:53: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61章又让明国人小看我们了

张居正想了一会,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恩师,门生左右揣度,还是摸不准太子殿下到底会怎麽处置。

清丈田地,殿下肯定是要清丈的,高新郑勇于任事,愿意担起此事,殿下乐见其成,所以大力支持他。

但是因为清丈田地,在于权衡利弊。天下读书人,寒窗苦读二十年,又辗转苦熬数十年,才落得一官半职,都是为国为民,实现圣人教诲吗?

不尽然。十之**的士子,都是为了荣华富贵,为了田地,为了优免,为了遗荫子孙。这一点叔大知道,恩师知道,殿下也知道。

清丈田地,尽废旧例,动摇根基,惹得天下士子群情汹涌,酿成大变,殿下不会如此鲁莽。」

徐阶想了一会,同意张居正的说法,「太子走一步看十步。而今太子一党,进士出身过半,加上举人丶秀才出身,十占**。士子都是读圣贤书,有师门同窗,一荣皆荣,一损俱损。

太子殿下确实不会如此鲁莽,且我徐家也不是一介知府在府门前一跪,就能跪倒的!」

徐阶又找到了信心。

自己不是严嵩,我家大郎不是严世蕃!

徐家更不是严家!

张居正附和着徐阶点点头,心里突然一个激灵,想起一些事来。

一念堂,讲习所,还有从北京丶南京国子监以及地方秀才禀生中招收的吏员传习班。自从宣教局成立后,在李贽的主持下,这些举措在加快。

一念堂和讲习所暂且不说,传习班分财税丶营造丶农耕丶工商四科,每科每年招两个班,每班一百馀人,每班期期爆满。

现在科试之路无比艰辛,天下多的是等着步入仕途丶一展抱负的读书人。太子心腹置办的「学习班」,包教包会包分配,难得的终南捷径。

前一期还有人嫌弃是杂科,非正经科制。可是等到第一期毕业,县丞丶主簿,市舶局丶互市局丶盐务局丶关税条例局全是一水的「肥缺」。

俸禄按国朝定制来,各项津贴给得丰沃,一家老小的吃喝有保障,还略有小丰。不用像那些苦哈哈的京官,户部稍微一折色,就只能上吊或乞讨。

你们二十年苦读,中了进士就成就了这麽个玩意?

我呸!

还不如传习班实惠!

于是传习班报名的人骤然增多,考试激烈程度堪比乡试。

张居正算了一下,传习班一年可以「培养」八百名符合太子殿下理念的「胥吏」。

两年丶三年丶五年呢?

说是胥吏,可是等到这批胥吏历练出来,知县丶知府丶布政司也不是不可能。太子殿下做得出这样的事来。

进士能做官,翰林能拜阁,是因为皇命如此。

一旦太子殿下另辟蹊径,重新开拓一条择优录才的渠道,不再受士子儒生们钳制,恩师,你说太子殿下会不会如这次一样,轻易地放过徐家?

张居正把这些藏在心里,不敢说出来。

很多事情,他身为太子近臣才知道得这麽清楚。

他更清楚,太子信任自己,愿意让自己知道这些,一旦自己转头把这些讯息告知恩师,太子会很生气,后果会很严重。

没人知道,恩师徐阶身边,谁是东厂或翼卫司的密探。

张居正想了想,开口劝道:「恩师,门生还是觉得,既然出了此事,重要的不是追查暗中操持的幕后黑手是谁。

当然了,恩师,不仅你后续会追查此子,太子殿下也会追查此子,相信很快会有消息传出。

恩师,现在当务之急是弥消后果,求得殿下谅解。」

徐阶眯着眼睛看着张居正,脸上神情如常,心里却汹涌如潮。

自己这位门生,与自己渐行渐远,他已经完全站在太子那一边了。

很正常,以前还需要自己这棵大树,为他遮风挡雨。现在他已经成长为一棵大树,身边聚集着一群人,要为他们遮风挡雨。

或许以后,自己的子孙需要他遮风挡雨。

求得殿下谅解,听着刺耳,却一语中的。

徐家的事,不摆到桌面上来认真追究,也就罚酒三杯的事情;太子真要是一意孤行,支持海瑞一查到底,徐家不搭进去几条人命是完结不了。

「叔大,伱是太子近臣,清楚他的脾性,你说该如何求得他的谅解?」徐阶缓缓问道。

张居正愣了一下,迟疑地答道:「恩师,门生一时半会想不到妥善法子,请容门生回去后好好想一想。」

徐阶盯着张居正,意味深长地说道:「此事一过,老夫怕是无颜再待在内阁。高新郑定会气势大涨,顺势入阁。

叔大,高新郑的脾性,你我都知道,他能容你在他前面吗?」

张居正神情肃正,拱手答道:「还请恩师指点一二。」

「叔大,你已经不需要老夫指点,你的智谋才干,远在老夫之上,现在缺的是羽翼。只有羽翼丰满,才能与高新郑对峙抗衡。

高新郑为何如此张扬,无非三多,门生多,故吏多,羽翼多!你中进士比他晚,为人又低调,不似他那般张扬,羽翼没有他多。

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多了,朝堂上吵起架来,连嗓门都要大许多。」

说到最后,徐阶满脸笑意。张居正也是笑容满面。

两人对视相笑,师生其乐融融。

「恩师的教诲,门生铭记在心。等门生回去后,好好为恩师筹划一番,好从这漩涡中脱离出来。」

「好,好,为师就全拜托你了。」

「恩师言重了。」

徐阶把张居正送到后院口,看着逐渐消失的背影,他的双眼忍不住眯起来,目光聚集,炯炯有神。

等了一会,代他相送到府门的徐琨转回来。

「父亲!」

「老二,以后你们要争气。你们中了进士,一定要孙儿们中试。否则的话,徐家的荣华富贵,难传三代啊。」

徐琨脸色一变,张居正不仅是阁老丶太子近臣,更是你的衣钵传人,他都靠不住了?

「父亲,张叔大他?」

「人心不古啊!

这件事上,不要太指望张叔大,他现在有自己的心思。捞我们徐府,只是顺带着手的事情。」

徐阶冷彻地说了一句,又吩咐道:「去,把你二叔,还有赵锦丶董传策请来。」

「是!」

江华岛西北角,朝鲜国主李昖,连同四百多名朝鲜两班官员,被陆战营不客气地「驱赶」到附近的高台上观战。

李昖君臣们内心是崩溃的,这战事有什麽好看的?

我们都是读圣贤书的圣教弟子,这种打打杀杀,暴虐不仁的事情,我们很少沾,非要逼得我们来观战,真是有失大明天朝上国,敦雅儒朗之风。

可是奉命的陆战营可不管朝鲜君臣一肚子的怨言。

坐在步辇上的李昖还好些,陆战营军士们只是催促着朝鲜脚夫,叫他们快些。

那些朝鲜两班官员,敢顶嘴的,劈头盖脸就是几刀鞘;想偷偷逃走的,被堵住就是一顿皮鞭,打得这些官老爷们满地打滚,看得旁边的朝鲜挑夫和仆人们,心中大快。

还有几十位躲在各处,不愿来观战的两班官员,鼻青脸肿地被驱赶着来。有三位誓死不从的朝鲜大儒也跟在其中。

旁人好奇,不是誓死不从吗?怎麽还跟一起来了。

明国官兵说了,所有不来者,即刻停发口粮。

好歹毒啊!

现在江华岛朝鲜官民,上到李昖,下到走夫,全靠大明江华岛领事所发粮吊着命,即刻停发口粮,真会饿死人的!

不要想着别人会援助你,大家都缺粮吃不饱,谁会省下来救济你?

唉!

气节啊!风骨啊!

围观的不少朝鲜官员们忍不住恨恨地跺脚,你们这些大儒名士,应该是不食嗟来之食,饿死几个,让明国人好好知道,我们朝鲜士子中有宁折不弯之人。

可惜啊!

可恨啊!又让明国人小看我们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