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25章 内幕浮出水面

朕就是万历帝 第725章 内幕浮出水面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4 22:31:4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25章内幕浮出水面

徐乔松目露凶光,厉声问徐文烁。

「你哪里得来的消息?」

徐文烁老实答道:「我在警政厅有人。这次税政稽查局搞大案,从警政厅借调了不少人。我给了一笔钱,让他们去疏通关系,借调去了稽查局,谋到紧要位置。

他刚刚递出信来,说修齐广死了,然后稽查局看守警戒的人,全换成警卫军了。」

徐乔松脸色凝重,背抄着手,在书房里驴拉磨一般转个不停。

徐文烁站在在旁边,目光紧张地追随着父亲晃动的身影,不知所措,满肚子的聪明才干,平日的挥洒自如,一瞬间不知道跑去哪里。

「会是谁杀了修齐广呢?」

徐乔松脑仁子都要想炸了,突然间停住了脚步。

「老二,你说会不会是镇远侯府?」

徐文烁马上展开分析。

「修齐广名义上是投靠镇远侯养子顾承祖,暗地里被我们操控。现在修齐广被抓进去了,就算最后被迫招供,也是往镇远侯府身上泼脏水。

现在稽查局清查偷逃和漏税,闹得沸沸扬扬,镇远侯府肯定也收到风了,担心受到牵连,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除掉祸根再说。

可是父亲,刚刚儿子在杏花醉酒楼还看到顾承祖,不仅跟儿子称兄道弟,还跟其他人谈笑风生,看不出什麽异常。

顾承祖此人,全身上下最厉害就在那张嘴上,肚子里藏不住秘密,脸上挂不住事。要是他那边叫人去稽查局下黑手,这边还能跟我们说说笑笑,那就太不正常了,必定是换了一个人。」

徐乔松背着手,背后的左手不停地在右手掌心里捻动。

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镇远侯府没有那麽简单。老顾嫡子庶子都夭折,现在他年近古稀,膝下无子,便收了侄儿顾承祖为养子。

但是他更看重另一位侄儿顾承光,还把一位受器重的堂侄顾鸢,送到戚继光麾下的西征军历练。

顾承光此人,博学多才,老顾出镇两广时,带在身边为幕僚,多用其筹策,颇为器重。顾承光而今积功为浙江提督,为一代儒将。

镇远侯这个位子,最后落在谁的手里,还不得而知。顾承祖乃老顾三弟顾寀次子,按理说要从侄儿里面挑选传袭爵位的嗣子,顾承光首当其冲。

不论顾承光,前面还有顾承业丶承学丶承问,哪里轮到他顾承祖?」

徐文烁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父亲一语道破天机。去年之前,顾承祖是谁,无人知晓。自从去年镇远侯大病一场,不知为何突然从湖广湘潭守祖墓*的四弟一家,选出侄儿顾承祖以为养子。

当时大家都觉得老侯爷失心疯了。可是既成事实,大家也就慢慢习惯了。今日听父亲这麽一说,确实十分蹊跷。

只是此事,跟修齐广之死,有什麽关系?」

徐乔松摇了摇头,「镇远侯是只成了精的老狐狸。他历经嘉靖丶隆庆丶万历三朝,圣眷三朝不减,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为父心里琢磨,镇远侯肯定有什麽算计,还非同一般。只是为父跟他不亲近,不是同路人,无从得知。

当初你就不应该叫修齐广投奔顾承祖的。

顾承祖去年才进京师镇远侯府,修齐广早几年就是南城一霸。有心人一查,里面的猫腻一定能查出来。」

徐文烁争辩道:「父亲,你叫儿子把这些腌臢货甩脱出去,儿子也是东挑西选,为难了好久。其他府上,都有自己的门路和爪牙,不肯收修齐广这种半路转换门庭的。

只有刚进京师,两眼一抹黑的顾承祖,才会美滋滋地咽下这块过了油的肥肉。」

徐乔松猛地站定,有些恼怒,「顾承祖是个憨憨,可是顾寰不傻,不是憨憨,是只老狐狸!」

徐文烁连忙低头拱手,「儿子做错了,请父亲息怒。」

他脸朝下,被手臂挡住,知道父亲看不清自己的神情,不由地撇了撇嘴。当初我想出此计时,你没口子夸我神机妙算,堪比诸葛在世。

现在全忘记了。

徐乔松看着徐文烁,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麽。

顾寰三朝都手握重权,跟成国公朱家一样,是世宗皇帝的爪牙。

当初文官集团能被世宗皇帝压制得服服帖帖,除了扶植严嵩,挑动文官内斗之外,分掌京营兵马的顾寰和朱希忠,以及后来接替陆炳掌管锦衣卫的朱希贤,出了不少大力。

顾寰和朱希忠丶朱希贤兄弟也知道树大招风,站在世宗皇帝那边得罪了不少文官和士林,于是放下身段,竭力结交文官和士林,缓和矛盾。

同时又折节交好胡宗宪丶戚继光丶卢镗等新近册封的勋贵。

朱希贤就跟张居正的关系非常好,顾寰与戚继光丶卢镗的关系非常亲近。

杨金水成立统筹处,鼓动外戚勋贵一起做生意,顾寰丶朱氏兄弟,以及西宁侯宋世恩丶阳武侯薛翰是第一波投钱进去的。

后来宋世恩拉着交好的恭顺侯吴继爵丶武安侯郑昆丶安远侯柳震,薛翰拉着交好的英国公张瑢以及南京迁回来的勋贵灵璧侯汤世隆,第二波投进去,进入到某个小圈子里。

自己和武定侯郭大成丶泰安侯陈良弼等其他勋贵后知后觉。开始时还嘲笑这些勋贵们,为了讨裕王世子的欢心,掏钱打水漂玩。

还扳着手指头,看这些勋贵府上到底有多少家底玩。

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勋贵投进去的钱,数倍数十倍的回报,关键是世子变太孙,变太子,还成了大明朝最有权势,最有手段的太孙和太子。

住在西苑的秉政太子。

谁能想到啊!

徐乔松等大多数勋贵这才纷纷醒悟过来,抢着想买票上船,可惜那艘大船早就扬帆远去,再也不会给他们机会了。

徐乔松等勋贵不甘心,于是就折节与文官士林们交好。

可是谁又能想到,没几年袁炜丶殷士儋丶高拱等文官领袖纷纷败走朝堂,然后地方又连兴大案,山东孔府案,江南三大案,湖南乡试案

叱咤朝堂丶指点江山丶不可一世的文官和士林,被皇上几板斧砍得七零八落,就连权倾天下的总揆徐阶都被毁家灭门。馀下的只敢躲在家里画圈圈,苟延残喘。

徐乔松等勋贵又一次站在风中,心中凌乱

这些当初不可一世的缙绅士林们,腆着脸,用他们高贵的笔,为徐乔松等勋贵撰文,追忆赞颂先祖们的丰功伟业,拼命地往这些勋贵们脸上贴金。

然后还怂恿徐乔松他们,争夺戎政府的权柄。

徐乔松不傻,他当然知道这些遗老遗少们没安好心,怂恿自己一夥去争戎政府和五军都督府的位置,就是想挑起朝堂大乱斗,让皇上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绳索能松一松。

徐乔松盘算来盘算去,觉得这桩买卖还是划算的。

这些遗老遗少看上去在朝堂上边缘化了,但是两百年的底蕴还是非同小可。

朝堂和地方上还有许多他们的门生故吏,不要全部都真心出力,只要关键位置有那麽几人出来说说话,帮帮手。

要是再迟疑,等这些遗老遗少彻底凉凉,自己这边就再无外援。

徐乔松跟密友们来回商量,决定去蹚这滩水。他们早早布局,等待机会。

胡宗宪病倒出缺就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按照计划,修齐广会把第一盆脏水泼向镇远侯顾寰,然后赵俊海破第二盆脏水。接着是第三丶第四丶五六七盆。

几盆脏水泼上去,再清白的身子也被玷污了,自己这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顾寰那边的势头下去了,彼消此长,自己这边不就起来了吗?

遗老遗少藏在暗处的势力再添把柴,把火烧得旺旺的,自己这边就能得偿所愿!

可徐乔松没法把这些内幕跟徐文烁讲清楚。

一个执行者,冲锋陷阵就好了,知道那麽多内幕干什麽?万一露出马脚被人抓住,知道的越多对自己越危险。

徐乔松脑海来回地盘算过后,脸上又恢复慈眉善目。

「我的儿,为父一时心急,说话重了些,你不要介意。」

徐文烁连忙说道:「父亲神机妙算,殚精竭虑,一切都筹划得妥当,是儿子办事的时候没有办好,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儿子向父亲请罪!」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说完,徐文烁撩起前襟,跪倒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头。

徐乔松大受感动,扶着徐文烁的肩膀,深情地说道:「你比你那败家的大哥强多了。只有你的肩膀,才能撑起永康侯府,保住祖宗留下的这份基业。」

徐文烁心里大喜,这不是成祖皇帝的「勉之!世子多疾。」翻版吗?

好,永康侯世子之位,自己有机会了!

徐文烁使劲挤出几滴眼泪来,抬起头,双目赤红地说道:「能有父亲这句话,儿子就算粉身碎骨也值了。」

「起来了,我的痴儿啊!快起来!」徐乔松噙着泪光,扶起了徐文烁,「坐,我们父子同心,再好好合计合计。」

「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一番父慈子孝后,两人转入正题。

「老二,接下来怎麽办?你有什麽想法?」

徐文烁答道:「修齐广死了就算了,反正他也是一枚死士棋子。现在关键在赵俊海身上。」

「对,修齐广只是个药引子,赵俊海才是震天雷。可是修齐广一死,办案的就有了警觉,现在稽查局内外都换上警卫军的人,不好办啊。

这件案子不是警政厅办,也不是镇抚司办,偏偏是户部下属的什麽税政稽查局!新衙门,我们是一点门路都没有。

怎麽就落到他们手里!」

徐文烁连忙安慰道:「父亲,都怪修齐广丶赵俊海他们平日里太贪婪了,不仅包娼庇赌,欺行霸市,还肆无忌惮地抢占别家的生意,惹得少府监那边不高兴了,才下此毒手。」

徐乔松忍不住也骂了一句,「这些混帐子,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父子俩全然忘记了修齐广丶赵俊海等人作奸犯科丶为非作歹挣来的钱,大部分都落到他们的口袋里。

「父亲,儿子再想想办法,摸清楚里面的情况,再想法子给赵俊海递个信,告诉他的妻小都在我们手里捏着,叫他务必依计从事。」

「怎麽想办法?」

「父亲!」徐文烁自信满满地说道,「儿子不信这世上狗能改得了吃屎,猫能改得了吃鱼!什麽尽忠职守,只不过是银圆还没给够而已。」

「嗯,说得对!我儿有大才!只是行事务必要小心。而今局势微妙,最重要的是不要引火烧身。」

「好,父亲,儿子马上就去办。」

徐文烁起身作揖,刚走了几步被徐乔松叫住了。

「父亲,你还有什麽交代?」

「修齐广的发妻和两子一女,都在你手里?」

「是的父亲,被儿子藏在宛平县城一处小院子里。」

徐乔松目露凶光,「修齐广已死!他的妻小没有用处,反而是个祸根。」

徐文烁马上应道,「儿子马上就叫人去处理,保证收拾得乾乾净净。」

「动手之前,叫人问清楚仔细了,修齐广有没有藏东西在家里。」

徐文烁心领神会,「儿子知道了。」

于此同时,内阁会议室里,张居正主持开会。

他一身圆领朱罗官服,头戴乌纱帽,戴着一副黑玳瑁玻璃眼镜,目光从镜框上方透出来,扫了一眼会场,像极了大学老教授准备点名,下面马上一片寂静。

「嗯,人都到到齐了吗?户部。」

户部尚书王国光马上答道了,「回总理的话,户部尚书,左侍郎,五位右侍郎,都到齐了。」

「礼部。」

吏部尚书潘晟连忙答话:「回总理的话,礼部尚书,左侍郎,四位右侍郎都到齐了。

「太府寺。」

「司农寺。」

「都水寺。」

把参加会议的各部寺点了一遍名,张居正左手扶了扶眼镜,开口道:「人都到齐了。我们这个会,不是内阁全体会议,也不是内阁常务会议,而是经济工作会议。

嗯,按照皇上的说法,就是万历二年上半年内阁经济工作会议。我们这里开完,老夫还要和几位尚书,正卿去西苑参加万历二年上半年御前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的议题是什麽?

一是总结和分析上半年的经济工作,二是梳理和调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计划.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