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808章 带南字的都是瓜娃子!

朕就是万历帝 第808章 带南字的都是瓜娃子!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6 11:10: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808章带南字的都是瓜娃子!

大多数朝议大夫们目光清澈,心神安定,并无波澜。

这几日白天参观,晚上分组学习讨论,各方势力大佬们早已经抽时间跟己方人马通过气,打过招呼,把今日朝议大会的议题内容,包括百官调整方案,都给大家交过底。

期间也做了些工作,达成了共识。

百官调整方案虽然不尽完美,但是大体上还能接受。

皇上愿意让大家提出意见,私下沟通,照顾各方利益达成妥协,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样的机制,反倒不失为一个君子之争的好办法。

少部分人眼睛里闪烁着不甘心的目光。

世上总有些人没有占足便宜就觉得吃亏了,尤其是此前朝堂上的所谓清流。

他们名也要,利也要。

财富是他的,税赋是百姓的,责任是朝廷的。

肆无惮忌侵占田地,隐匿人口,逃税欠赋。朝廷清欠和加税,意图缓解国库窘困就嚷嚷是与民争利。

皇帝修个宫宇就是奢靡无度,自己花上百万两银子修个「养老园子」是风雅之事;能臣清厘赋税,就弹劾横徵暴敛;清官严格执法,就弹劾鱼肉百姓

只是这样的人,经过几次大清洗,朝堂上所剩无几,仅存的几位也是小心做人,不敢把自己的尾巴露出来。

等了一两分钟,赵贞吉又开口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按照流程当众表决。老夫说举手赞同,诸位可举手或不举手,举手者表示赞同。

老夫说举手反对,诸位亦可举手或不举手,举手者此时表示反对。

两者都不举手,表示弃权。」

解释了一番后,赵贞吉开口道:「同意部分中枢和地方官署以及部分官员调整方案者,请举手。」

刷刷,一百二十六位朝议大夫,有一百零七位举手。

二十八位资政大学士丶学士,有十九位举手。

赵贞吉点过数,与同样负责点数的曾省吾核对一遍无误,叫记录在案。

「可以放下手。待会是反对意见表决,已经举手赞同的就不要再举手了。」

有人笑着答道:「赵公,知道了,两样都举手,这叫鼠首两端。」

众人都笑了。

等了一分钟赵贞吉说道:「不同意该方案者,请举手。」

无一人举手。

又记录在案。

赵贞吉拿着记录的数字宣布,「资政局和朝议局,合计成员一百五十四人,有一百二十八人同意该方案,二十八人弃权,无人反对。」

为什麽有人敢当着皇上的面弃权?

胆子有点肥啊!

还是沟通不到位?

其实是这些人都是当事人,或致仕改任,或迁升加衔,秉承君子之风,也为了避嫌,此方案涉及自己,乾脆弃权。

赵贞吉宣布表决结果后,径直坐下,该议题结束。

朱翊钧挥挥手,示意曾省吾暂停,他有话要说。

「朕为何把官制和官员调整放到第一个,因为朕此前说过,国计民生的方略规划定下来后,主持执行的官员就是重中之重。

不解决好人的问题,再好的方略规划,不会得到正确执行,都是水中月丶雾中花。

现在官员调整方案定下来,大家也都接受这个方案,那麽接下来就是讨论未来三年的国是方略和规划。讨论完,沟通好,一致认同了就要认真执行。」

朱翊钧看着众人的脸,想了想,决定再补充几句。

能把这麽多众臣叫到一起,实属不容易,有些话想到了就赶紧给大家说透。

不要学皇爷爷,没事当什麽谜语人。

权谋可以玩谜语人,但是你的治国理念丶方向和目标,要清晰无误地传达给你的执行团队,要不然他们搞不清方向,没法确定原则,怎麽去执行?怎麽治理政务?

「朕再补充几句,有些话不说不快,尤其是现在我们君臣聚得这麽齐,机会难得。你们说朕是大明这艘大船的船长和舵手,张相是大副,诸位是水手长和水手。

那朕必须把方向给大家指明,把要做的事情给大家讲清楚,否则的话大船很容易就迷失方向,撞上礁石。」

「刚才朕说了一大通,主要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说得很多臣工是头昏脑涨.」

许多人在心里点赞。

皇上你说得没错,我这脑子以前全是圣人经典,猛地给我说什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确实转不过弯来,很难理解。

不过我有一颗渴望进步的心,我可以学习,我可以改造思想。

「其实吧这些话,通俗易懂来说生产力是如何创造财富,生产关系是如何分配财富。

此前我们的生产力,也就是旧生产力是农业时代,靠人力丶畜力耕种田地,靠天吃饭,创造的财富主要是粮食等农作物,解决温饱问题。

这几年朕带着大明,发展的新生产力是工业时代。

两者创造财富的能力,犹如马车和火车之间的区别。

几年下来,新的生产力犹如开足马力的火车,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没错,这几年万历新政让太多人赚到了钱,尝到了甜头。

宗室丶勋贵丶外戚丶文武百官丶陆海军丶工商业主,连普通百姓也分润不少,还孕育出数百万产业工人和农牧场新型农民。

这些人都坐上了火车,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所以那些试图阻挡火车前进的保守势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被迅速扫进历史的角落里。

从农业时代进步到工业时代,一年创造的财富抵得上过去十年二十年,一切都在加快,所有人都觉得变化的速度太快。

其实不是新时代的速度太快,而是旧时代的速度太慢,才会让人产生错觉。

朱翊钧继续说道:「生产力,也就是如何创造财富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分配财富?

所以刚才朕问,当下大明最主要的矛盾是什麽?不再是如何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公平合理地分配财富。

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会出大问题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这个分配制度非常重要。

是平均分配,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分一样多?

又或者是按势分配,谁掌握强权,谁就分得多?

又或者按资分配,按劳分配?

朕也没法现在就下定义,只能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探索。

但总的原则还是有的,那就是反对平均主义,那样会严重打击大家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又要防止差距悬殊,要公平合理。」

朱翊钧说到这里,自己先笑了,「你们看,朕说着说着又说复杂了。好了,后面的议题很多,时间紧迫,朕把话题收回来。

刚才朕的话,大家也听出来了。分配财富十分复杂,少不了争论不休,吵着吵着就会撕破脸丶掀桌子,事关各自的利益,很难相让。

所以朕制定了资政局和朝议局,就是建立一个协商机制和平台,说白了就是提供一个给大家吵架的地方。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吵架不可怕,只要吵明白了就好。可怕的是掀桌子,大家都没得吃!

好了,后续的议题,一部分是如何继续创造更多的财富,相信大家对此意见不多。还有一部分是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财富,相信大家的意见会集中于此。

没关系,有什麽意见都说出来,不要藏着掖着,说开了,大家好好协商,互相妥协,达成对大家都有益,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在座的诸位宦海浮沉多年,不是愣头青,朕相信你们有足够的政治智慧。」

朱翊钧说完后,示意曾省吾,议题继续。

曾省吾连忙说道:「现在请资政大学士丶内阁总理张相为大家宣读《万历元年到四年国政总结报告》.」

会议议程继续。

果真如朱翊钧所言,在军事国政总结报告,以及未来三年经济发展规划等方面,大家异议不大,甚至有人还认为太保守,耽误挣钱。

十八日讨论未来三年重大项目时,争论开始,越发激烈。

尤其是修建津浦宁沪丶京汉粤丶胶济郑西丶沪浙赣湘四条主干铁路时,争论得最激烈。

在座的都是能臣干吏,熟谙地方政务。

这些日子又亲身体会了铁路火车的便利,目睹了滦州厂矿的兴盛,心里非常清楚,要是自己或者己方势力主政的地方,能够通铁路,政绩会一飞冲天。

有了政绩,就能踏上青云之路。

必须要争!

争到激烈处,河南内部吵了起来,为什麽铁路从郑州过,不从我开封南阳过!

然后四川大骂湖南湖北,你们两个龟儿子的,为什麽都可以修铁路?

尤其是湖南这个仙人板板的,居然有两条铁路。老子半条都没有,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负责铁路建设的兵部尚书郑洛出面解释。

开封不要急,胶济郑西铁路修好后,还会再修一条从海州到郑州,途经徐州丶归德丶开封等地。

耐心再等几年。

南阳也是,京汉铁路修好后,还要修一条并行线,从归化南下,经过太原丶洛阳丶南阳丶襄阳丶承天府丶枝江过江入湖南西部

话还没落音,四川又跳起来了,格老子的,老子半条都还没有,龟儿子的湖南居然有三条了?

它是亲爹亲娘生的,我们四川是后娘养的?

湖南:老哥你老盯着我干嘛,河南有四条铁路了。

四川:你们带南字的都是瓜娃子!

河南:我招谁惹谁了!

郑洛无可奈何地出面解释,四川四面环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且这是修铁路,不是修栈道,施工难度太大了。

我们需要积累足够的隧道桥梁等施工经验,发展出足够强大的科技,才有把握去修建入蜀的铁路。

四川还是不依不饶,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是不是我们赵公致仕了,我们四川乡党没有话语权了?

资政学士丶川藏总督殷正茂也不好再藏着掖着,开口为四川发声。

川边诸多土司是未来三年改土归流的重点,此外它还要承担支援乌斯藏和云南,配合它们改土归流的重任,不能只讲奉献,不讲回报吧。

这样也太不公平合理的,与皇上提倡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完全不符啊。

话都讲到这份上,张居正和王崇古丶王国光丶李三江以及杨金水紧急磋商,决定给四川加福利。

批给四川一张卷菸厂牌照,设在成都;把川盐销售范围扩大到安徽和江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每年增加三百万圆;在成都建立西南轻工业中心,在重庆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工业中心.

福利还不错,殷正茂和川籍官员,以及相关人士协商后觉得可以接受。

其实内阁对此早就有了预案,要不然一商量就这麽快地掏出方案来了?

只是这些预案一直被张居正放在口袋里,就等着看四川这边的反应。

反应不激烈,掏出的预案条款就少;反应激烈,预案条款就多。

看人下菜。

此后每天会议内容就是讨价还价。

资政局会议上,有些事情资政们不好出面争,现在可以叫己方的朝议大夫出来讲。

地方的意见,是民意啊,我们要好好听一听。

白天开完会,几位巨头继续找人开小会,统一思想。

该争的还是要争,但是该妥协的还是要妥协。

朱翊钧派人把潘应龙召到自己的行在住所。

「凤梧,你马上履任吏部尚书,知道自己未来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吗?」

「回皇上的话,继续推进考成法为核心的官吏管理和考核制度」

潘应龙巴拉巴拉说了一番话,朱翊钧微笑着摇了摇头。

「看来凤梧还是不明白啊!」

潘应龙一时愣住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