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97章 修铁路值得吗?

朕就是万历帝 第797章 修铁路值得吗?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6 11:10: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97章修铁路值得吗?

朱翊钧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眼,看到了镇定,看到了不明就里,看到了兴奋,看到了漠然.

张居正神情如常,只是眼皮子略微耷拉下来,显得有些失神。

坐在旁边角落的杨金水也大吃一惊。

这次行程安排,他最清楚不过,这一列车是皇上和所有资政。

明天早上,还有一列车会把一百二十六位御前朝议大夫拉到开平市,与皇上和资政会合,一路参观,然后在卢龙市的大会堂举行御前朝议局全体会议。

皇上费尽心思,难道就是为了在众人面前炮轰张居正?

不可能!

不过皇上做事总是颇有深意,他突然说此言,肯定是有深刻的用意。

什麽用意?

杨金水悄悄地观察着朱翊钧脸上的神情,只看到少许激动,没有愤怒。

这段时间,众重臣纷纷进京,召开资政局会议,然后是百官大调整,种种风声从各个角落里钻出来,引得朝堂上暗潮涌动。

杨金水想起来。

前段时间,通政司下发通知,奉诏传资政学士和朝议大夫们进京,准备开会,朝野就开始流传出某些小道消息。

这些传言,多半是针对张居正。刚才皇上所言的话,就是这些传言的一部分

杨金水心里笃定了,沉住了气。

朱翊钧继续说道:「自万历元年,张师傅始任内阁总理,这五年间,张师傅把主要精力放在清丈田地丶普查人口丶摊役入亩,以及人丁税与盐税合并的一条鞭法升级版的新政改革上。

这些事重不重要?」

面对朱翊钧的问题,众臣没人敢出声回答。

怎麽好好地又转到这个话题上来了?

太敏感了。

为了这个事情,死了多少人!

不过众臣心里也逐渐明白,皇上开始给大家吹风,定基调,为几天后的朝议大会做准备。

「非常重要!

此前我大明,九成赋税来自田地,全是粮食。煌煌大明,疆域万里,子民亿万,国库居然也缺钱。

户部前几年整理嘉靖年间的老帐簿,简要呈给朕过目,触目惊心啊。

嘉靖二十六年,盐税收了二百六十万两银子,矿税收了三万两银子,茶税收了四万二千两银子,福建广东关税收了三万二千两银子.*」

朱翊钧冷笑一声,「居然能收到这麽多税银,真是各地的缙绅豪强们开恩,赏了皇爷爷和朝廷一口饭吃。」

众人知道他在说反话,一个个都不敢出声。

「张师傅在做什麽?清丈田地丶普查人口丶改变赋税模式,他解决的是三个重要问题,对大明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那就是收谁的税,收多少,怎麽收上来!」

朱翊钧的声音变得高亢起来。

「说白了,这五年时间里,张师傅主要负责砸锅!

砸谁的锅?

砸那些仕宦乡绅丶世家豪强的锅。

怎麽砸?

这些拥有最多田地,赚最多钱的群体,却只缴纳最少的赋税。他们享受朝廷给予的种种优免,却不愿承担一点点责任。

大明穷吗?

扬州十大盐商一抄,国库不缺钱了。

江南众多世家一抄,十数万流民能分到田地了。

先不说公不公平,如此下去,大明终将亡于缺钱,亡于有钱收不上税。」

朱翊钧的话就像一支支利箭,飞向众人。

此时大家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根本没有指责张居正,反而是在变着法极力夸赞。

此次行程大家都知道,明天跟御前朝议局大夫会合后,一路参观过去,然后召开合席会议,进行万历朝第一次廷议。

皇上开始吹风了,比如现在这席话,他在提示大家什麽?

火车还在继续前行,有节奏的咣当声就像战鼓声,敲打在许多人的心里。

「张师傅这五年做的事就是调整赋税方向,让此前负担最重的农民被逐渐解放出来,并制定了新的赋税规矩:谁田地多丶谁赚钱多,谁交的赋税就多。

大兴工商,推行新农业,发展新的生产力,这是在另起炉灶。

这些事主要由少府监以及沪州丶滦州丶江苏丶河北等几位巡抚带头担当。兵部丶太府寺丶太仆寺等部门跟进而已。

另起炉灶,政绩效果是显而易见。一栋栋厂房,一条条海船,一船船的棉布蔗糖,还有这两条铁路.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得到。

相比之下,砸锅不仅遇到的阻力要大得多,前进得更加艰难,政绩也不显眼。赋税突飞猛进,国库充裕,大家都说是工商大兴,是另起炉灶的功劳。

可是没有张师傅这五年,呕心沥血,顶住了巨大压力建立的新规矩,能收得上这麽多税银吗?」

朱翊钧的目光又一次在众人的脸上扫过。

触到他的目光,有人点头,有人凝重,有人坦然,有人微笑却嘴角微微抖动。

「发展经济,强国富民,这是朝廷的重要职责,但是还有一项职责更加重要,那就是公平!

海公曾经说过,这世上大多数的矛盾,都是来自不公。

我们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可是不把旧有的糟粕砸烂,建立相对公平的财富分配制度,再富再有钱又如何?

只会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诸位,穷人们要是没有了活路,就会让大家都没得活路。

历朝历代,这样的事还少吗?」

朱翊钧的话像铁锤一样打在众人的心里。

「朕很早时就跟张师傅说起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财富分配调解手段,能化解许多生死攸关的矛盾。

但关键是公平。

张师傅五年里清丈田地丶普查人口丶摊役入亩丶丁盐两税合一,得罪无数的人,惹得海内沸腾,为的什麽?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包含感情地说道。

「万历新政,诸多改革中,张师傅挑了最苦最累,对自己最不利的一项。五年过去,张师傅,你老了许多啊。」

张居正站起身,拱手道:「臣有幸能参与开创万历盛世,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朱翊钧站起身,扶住他的手,「张师傅,你的政绩终究名留青史,后人终会明白,万历盛世,是你甘为孺子牛,在前面开创出来的!」

看着这对师生又在大家面前惺惺相惜地飙戏,诸位资政算是看明白了,皇上这是在给大家传递一个消息。

你们都是大明各方势力的代表,在开会之前给你们提个醒,百官大调整,绝不会涉及到张居正。

他还是内阁总理,此前那些风言风语,谁传出来的,自个把它吞回去。

招呼打好了,等后面参观后开会时,你们把内部协调,把野心勃勃的人给朕按住了,要是敢在会上乱开炮,为了一己私欲敢搅乱大会议程,就不要怪朕不客气了。

收到!

众人的眼神迅速变得清澈无比。

朱翊钧扫了一眼,又开口了。

「五月初五的阅兵式,大家看到了工人民兵师和农民民兵师!相比诸位,相比各地的乡绅富翁,他们是穷人。

以前是,现在也是,将来也可能是。

可是朕把他们编练成民兵师,还发放了火枪火炮。

所以朕提醒一句,张师傅和朕建立的这个公平,一定要千秋万代下去。

否则的话」

朱翊钧收住了话,众人却全听明白了。

皇上,你可真是太狠了。

反正你是万民拥戴的明君圣天子,要是有什麽不公平的事出现,肯定是我们这些奸臣做的呗。

朱翊钧请张居正坐下,扫了一眼众人,朱翊钧转头对傅进友说道:「傅局座,你继续。」

刚才朱翊钧说话时,傅进友恨不得把自己贴进照壁里去。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是我能听的话吗?

战战兢兢等朱翊钧说完,突然听到点他的名,傅进友一时惶然。

皇上,我怎麽继续啊?

我刚才说了些什麽?

现在我脑子乱哄哄的,什麽都不记得了。

谭纶开口道:「傅局座,你刚才介绍了京滦和京津两家铁路公司,以及下设的各段职责。你继续介绍下,京滦和京津这两家铁路公司,又归谁管?」

傅进友长舒了一口气。

谭公,回去后我要给你立长生牌。

「谢谭公。皇上,诸公,京畿和京津铁路公司归京畿铁路局管。

京畿铁路局直管北京南站丶天津站和卢龙三个甲级站。分设总调度室,以及组织丶宣传丶计划丶设备丶运输丶安全丶工程丶公安八个处。」

「设处不设段?」

「是的赵公。京滦和京津铁路公司分设工务等段,因为它们要承担实际工作,奔走在第一线。

京畿铁路局不需要执行具体实务,更多的是承担统筹和监督职责,所以设八个处,指导两铁路公司以及下属各段的工作。」

「这八处,公安处老夫明白是干什麽的,那其它七个处呢?」

「回潘部堂的话,组织类似于朝廷的铨政,在企业叫人事,管理所有兴业官吏和职工的招录丶培训丶考成和任免。

宣传就是负责政工教化工作。

计划就是根据上级指令,制定每年的营收目标,拟定发展规划,以及为新铁路建设提供建议

设备处监督管理辖区里所有设备的维护和运行,包括机车丶客货车厢.

运输处监督管理客运和货运业务

安全处监督和管理辖区各路线和各站的安全运作,主要是指导工务段工作

工程处监督和管理辖区各路线丶各站建筑丶设施的营建和维护.

两大铁路公司各段,是业务横向细致管理,铁路局各处是监督纵向统筹管理,纵横交叉管理,尽可能不留漏洞,不留安全死角.」

原来是这样,跟钢铁厂丶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有相似之处。

许多资政听得有些迷糊。

根据内阁常务会议的决定,铁路公司是官办企业,也就是大明版国企。

铁路局是内阁兵部下设的官企管理单位,即承担官府的监督管理职责,也承担协助企业经济发展的职责。

不理解?

那你就慢慢理解吧。

万历新政,各种新名词丶新说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让人目不暇接。

潘晟转头问兵部尚书郑洛。

「禹秀,这京畿铁路局又归你兵部哪个衙门管?」

「暂归铁路司管。兵部准备把铁路司升格为铁路总局,编制如京畿铁路局,分设组织丶宣传丶计划丶条例丶安全监察丶运输监督等司。」

现在六部诸寺热衷于成立总局,或者司升总局。

按照万历新官制,总局等同于「副部级」,总局堂官由该部右侍郎或该寺右少卿出任,下面再分设各职能司。

档次一下子上去一级了。

新任内阁右丞,分管交通丶水利等建设的潘季驯问道:「听说兵部拟定了庞大的铁路修建计划,不知禹秀能为我等讲解一二吗?」

郑洛转头看向朱翊钧。

皇上,这计划能说吗?

朱翊钧想了想,开口道:「铁路计划,朕来给潘师傅和诸位臣工们说一说。」

「朕的铁路计划三横三纵。

横是连接东西,纵是连接南北。

三横的第一横是海东省釜山到汉阳丶平壤,过鸭绿江,再经辽阳丶锦州接入秦皇岛,直通京师,再出昌平丶居庸关丶宣府丶大同直抵归化丶绥远。

第二横是从山东青岛港开始,经胶州丶兖州穿河南到陕西,一直向西,过甘肃丶哈密,直到天山脚下。

第三横是从上海开始,过杭州丶金华,入湖南,穿贵州,直抵云南昆明。

三纵的第一纵从漠北的库伦一路向东南,在漠南苏尼特分路,左路直入滦河以东,在承德调头向南,过迁安汇入卢龙。

右路继续向南,过张家口汇入宣府,经居庸关入京师。

第二纵就是京津线继续南下,过沧州丶德州丶济南丶徐州丶宿州丶凤阳中都,再转向滁州,直抵南京江北的浦口。

江南部分从南京继续向东南,过常州丶苏州直抵上海。

第三纵是京师从涿州南下,过保定丶真定丶邯郸入河南,过黄河直下郑州丶信阳,从德安府入湖北,直抵武昌江北汉口。

江南部分从武昌继续南下,从岳阳入湖南,过长沙丶衡阳丶郴州,从韶关入广东,经广州直抵香江港。

此三横三纵完成,大明铁路的骨架也就有了,后面再连接成网.」

众人都听傻了。

这麽大的工程量,得动员多少人,耗费多少钱粮?

海瑞眼睛微微一眯,不由问道:「皇上,如此耗费巨大修建铁路,值得吗?」

朱翊钧正要说话,对面轨道上,一列货车疾驰相交而过。

轰隆隆的声音,让车厢陷入了寂静。

两列火车咣当声中交错而过,大家看着朱翊钧,静待他的回答。

对面飞驰而过的十几节货车,让车厢里的光线一明一暗,映在众人的脸上,阴晴闪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