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

朕就是万历帝 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6 11:10: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81章海瑞要自剪羽翼

海瑞斟酌了十几秒钟,缓缓开口。

「皇上信任老臣,不以老臣愚钝迂腐,愿将御史台重任委以老臣,臣感激零涕,备感惶恐。

但臣的性子,皇上是知道的。能为大明社稷,能为天下苍生谋一份福,出一份力,臣当仁不让。

正月间臣接到皇上的书信,知道让臣出掌御史台的圣意,便沉下心思考如何在御史中丞任上做好本职工作。

御史中丞掌御史台,御史台分设都察院和司理院,分掌监察和鞫谳。御史台分权到省,有按察司,也是分监察厅和司理院,按察左右使分管地方监察和鞫谳之权。

臣在抚苏这几年,觉得按察司这个衙门非常的别扭,明明是两个职责风牛不相及的衙门,偏偏给硬捏在了一起。

既然是一起,有时候缺人手了,监察厅和司理院会互相调动。司理院缺推官,就找监察厅调人过去,御史摇身一变成了推官。

司理院推官做的不如意,觉得没什麽前途,想方设法调去监察厅,做起威风八面的监察御史。

更有甚至,大家都认为检法官丶推官和御史是三者合而为一的关系,可以互相换职。检法厅名义上归布政司刑曹管辖,但刑曹参政少有管它,检法厅由于职责之事,更多的是跟司理院搅合在一起,进而跟监察厅关系不错,与按察司几乎合二为一。

可是这三者能互相换吗?根本不行的!会有大纰漏的!

杨开泰案,扬州郡检法局和司理院的司法官不称职,这种监察司理检法不分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主办此案的检法官和推官,还是以前御史作风。

我说你有罪,你就有罪。要想脱罪,自己找出证据来。你要是找不出证据来,就证明我们定的没错,你就是有罪!

这等捕风捉影丶指鹿为马的御史做派,遗毒不小啊!」

海瑞声音不大,但中气十足!

「检法官和司理推官能这样检法和鞫谳吗?肯定不行的!

谁主张谁举证。

检法方要公诉案犯,就必须找到十足确凿的证据,人证物证,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令人信服的证据链,公诉时在法庭上列举出来,交由司理推官审查核实。

同时辩护方负责找出检法官的证据漏洞,证明这些证据是有缺陷和无效的,从而验证被辩护的案犯是无罪的。而不是要辩护方和案犯去找证据证明他是无罪的!

自证清白!

我本来就是清白,为什麽要自证?

难不成我海瑞看谁不顺眼,指着他说他是贪官,贪赃枉法丶徇私舞弊,他就是贪官了?然后他必须自己找出证据来,证明他不是贪官。否则的话,我就出口成宪,他成了大贪官,要被绳之以法?」

海瑞说到激动愤怒时,山羊胡子一翘一翘的。

当年他可没少受某些御史的指摘。

这些御史站在道德制高点,自诩正义的化身,拿着海瑞纳妾之事,大肆抨击,说海瑞是伪君子,公平正直丶为国为民全是装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好色贪利的小人。

甚至还编造出海瑞一饼杀女的典故来。

御史说这些话,捕风捉影,嘴巴一张,轻飘飘的几句话却杀人于无形,恨不得把海瑞按在污泥臭坑里,再狠狠踩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

实际上这些御史无非是某些世家豪强们豢养的走狗,在海瑞主持公正,严惩了这些世家豪强们后,跳出来想方设法替恩主们报仇。

朱翊钧体会到海瑞的愤怒。

这些原本主持公道丶抑强抚弱的御史们,屁股坐得这麽偏,还怎麽为黎民百姓们主持公道?

朱翊钧知道海瑞确实有缺陷,他事母可谓到了愚孝的地步,对妻妾子女却严厉到了苛刻无情的地步。

海瑞自小丧父,全靠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成人。他如今刚直不阿的性格,正是其母培养出来的。

海瑞对妻妾子女苛刻,确实不近人情,让人侧目。可是这总比他纵容妻妾子女,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如严嵩丶徐阶一般要强吧!

海瑞对妻妾子女无情,对自己更是苛酷,但对母亲至孝丶对大明赤忠丶对百姓大爱。

这难道还不够吗?

朱翊钧开口道:「海公激愤,朕能体谅。这些狗屁御史以己之心度公之腹,他们心里只有自私自利的小爱,根本不懂海公的大忠大孝和大爱。」

海瑞双眼瞬间变得微红,站起身来,恭敬地叉手长揖,「臣能得皇上这一句话,就算粉身碎骨,也无憾了。」

朱翊钧挥挥手,祁言连忙上前去扶住海瑞。

「海公心里有慈母,有大明社稷,有天下苍生,唯独没有自己,没有自己的妻儿老小。海公,你为大明社稷和天下苍生呕心沥血,克己绝亲,但朕不能这麽无情。」

海瑞流着泪说道:「皇上这些年,待臣家母和妻儿如亲人,每月定时差人嘘寒问暖,询衣查米。

万历元年,家母突然染病,皇上当即请太医院太医上门医治家母临终前拉着老臣的手,切切叮嘱。

你受世宗丶神宗和当今皇上三朝之重恩,唯有肝脑涂地丶赤心奉国才能报之万一。」

朱翊钧起身,扶着哽咽的海瑞坐回到座位上,又接过祁言递过来的温水拧乾的毛巾,呈到海瑞跟前,双目微红地说道。

「海公,你是皇爷爷留给朕的纯臣。看到你,朕就会想起皇爷爷对朕的悬悬而望啊。」

海瑞一把接过毛巾,双手捧着,整张脸埋在毛巾,发出呜呜的痛哭声。

声音如怨如诉,在室内怆然回荡。

过了一分多钟,海瑞抬起了头,脸上的皱纹和老人斑里充满了坚毅,声音微微嘶哑着说道:「皇上,我们继续说御史台的事。」

「好!」朱翊钧坐回到座椅上,欣然答道,「面对这样的乱局,海公认为改变?」

海瑞斩钉截铁地说道:「分拆!」

「分拆?」

「对。御史台有名无实,可以废除,司理院从中枢御史台丶地方按察司分出来,可以单独为一院,也可以挂在大理寺名下。

它可以不位高权重,但必须单独运作,中立公正,不受影响和约束。

而且不仅不受其它衙门影响和约束,上下级也尽可能少影响和约束。

比如按例,一般民事案件由县司理院审理,从开始审理到结束,上级司理院不得干涉。只有等初级司理院审案完毕,上级司理院覆审再加以审查覆核。

大理寺是最高司理院,但它自上而下对地方各级司理院的管辖和影响,不是通过指令等行政手段,而是通过对案件的审核,重大案件的最终裁定以及死刑核准来施加,确保鞫谳司法过程的独立和公正。」

朱翊钧点点头,「海公的意思朕大致明白了。

司理院独立出来,中央司理院以大理寺兼理,地方司理院从按察司分出来,与它再无瓜葛,各省三司和抚台,严禁干涉,确保它独立公正运作。」

「是的皇上。」

朱翊钧点点头,「嗯,当初成立司理院时,朕就想着把它单独分列出来。只是那时律法官员不多,人手紧张,而且这是一个全新的官制,需要从无到有建立起来。

为了方便调集人手,尽快搭建它,朕思前想后,决定把司理院和都察院捏合在一起,想借着都察院和按察司的资源先把司理院的骨架搭建起来,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分列出去。

现在海公所言,确实到了该分家的时候了。」

既然皇上早就有这个心思,海瑞也就放心了。

「皇上圣明。依法治国,司理院是重要一环,正如皇上在其成立之时所言,它是大明律法最后的保障,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要想让它成为大家都能承认的解决问题丶化解矛盾的平台,必须足够权威。司理院的权威来自何处,就在于中立公正。

不偏不倚方为中,坚持原则当为立;惟木从绳则正,律法为准绳。无私公平方可公。公平正直,乃理国第一要道。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只有坚持中立公正,日积月累,才能让司理院的权威树立起来。」

朱翊钧欣然地点点头:「海公是大明第一正臣,朕相信你能把司理院打造成中立公正的典范。

那都察院如何分制?」

「皇上,都察院御史闻风弹劾那一套可以禁止了。

它既然身负纠劾百官丶维护官纪的衙门,就应该制定监察体系,如少府监那一套任职前背调,离职前审查,接受举报调查,完全可以吸收过来。

以前总是说君子是有德之士,举报是小人所为,不鼓励举报。可是百年下来,朝野上下一堆的伪君子,还不如那些真小人!

臣历任多职,又抚苏数年,深刻认识到,道德只能用于日常教育,让百官们有羞耻之心,自觉之意。

但是要让百官们不敢贪,还得靠严法重刑。

皇上仁德,体恤百官,厚俸重禄,还有额外津贴,中枢地方官员衣食无忧,皆有富馀。那国法更有理由严治他们。」

海瑞一脸威凛,说话时胡须一翘一翘。

「都察院设中央监察厅,监察内阁六部诸寺丶戎政府五军都督府和总局,以及各省抚台三司;地方继续以按察司监察地方,以事查官。郡县分监察局。

省郡县各衙门官员任职前必须由按察司和监察局做背景调查,确保不能带病上任。

离职前,不管是升迁丶他调或致仕,必须做审查。该管部门的帐目要清丶项目要明丶政绩要实。

实行连带和倒查制。我们不怕出问题不怕做错事,怕的就是出了问题无动于衷,做错了事就是不改!」

说到这里,海瑞看了一眼朱翊钧,诚恳地说道:「皇上,臣觉得各省设巡抚行使监督之权,是一步妙棋。

地方治政之权,既要分,又要合。分是布政丶按察和兵备三司分掌民政丶监察和兵备之权。

合是必须有人监督三司,居中协调,提高行政效率。

巡抚就是承担这个职责的人。但是臣抚苏数年,觉得巡抚权柄还是过于轻了。司理检法巡抚不必去管,也不能去干涉。

但布政司和官纪监察,巡抚必须要管起来。

布政司多半站在地方的立场上,做出的许多决策和举措,都是为本地而想,不会去考虑国库有没有钱,也不会去想会不会对邻居各省造成影响。

皇上常常说,全国一盘棋,布政司埋头下棋,只看着自己眼皮底下的利益。巡抚就不能,他多是朝议大夫,甚至是资政学士,参与国政大略的决策讨论。

他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本省布政司的治政决策和举措,督促布政司坚决执行中枢决策,平衡好中枢和地方的利益。

这是巡抚应该做的,也是他必须要做的。」

朱翊钧哈哈大笑:「海公做江苏巡抚,果真是做出心得来了。你这些话说得很好,朕也明白你的意思。

巡抚只是有一个督查局,几个巡按,虾兵蟹将,根本管不住布政司。嗯,可以把各省按察司交给巡抚去代管。

按察司可以如警政部门一样,不仅受都察院直管,还受本省巡抚兼管。按察使取消左右使,改为按察使,和按察副使。

他们的任命都由都察院考察和决定,由吏部统一正式任命。

但是在酌定人选方面,充分听取该省巡抚的意见。

巡抚官阶定为从二品,布政使定为正三品,按察使定为从三品。巡抚官阶拔高,再兼管按察司。

他不能直接率领布政司,但是可以以监察权去督促布政司。

手里没权,布政司当巡抚在放屁!」

朱翊钧最后一句话,让海瑞仰首哈哈大笑起来。

王一鹗听得有些懵逼。

海公,皇上想让你做御史中丞,执掌御史台,你怎麽把司理院从御史台推出去,剩下的都察院,还把各省的按察司交给巡抚兼管。

你这不是在自剪羽翼吗?

别人都在拼命地往怀里揽权,你倒好,还要分权出去。

不过王一鹗很快就明白海瑞的心思,只要能确保司理院的中立公正,确保都察院能切实履行监管官纪的职责,权柄多少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海公啊海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