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828章 张居正也开窍了

朕就是万历帝 第828章 张居正也开窍了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6 11:10: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828章张居正也开窍了

张居正沉声答道:「皇上请吩咐。」

「铁路,朕今天要跟张师傅说的第三件事是铁路!」

朱翊钧的话让张居正笑了。

「老臣早就等皇上说铁路的事?」

朱翊钧也笑了,「看来张师傅看到修铁路的好处。」

「回皇上的话,修铁路,属于投资大但是回报也大,而且回报周期很长的优质项目。可以说是可以吃千代百世的绝好项目!」

朱翊钧笑得更开心,「看来张师傅没少从杨金水那里取到真经!」

站在角落的冯保微微抬起头,瞥了两眼过来,又继续垂手低头,静静地站在那里。

「那就挑明了说,张师傅,未来三年内阁要重点关注六条铁路的修建。

第一条是京秦线向北延伸线,出山海关,过绥中丶宁远丶广宁和辽河,直抵渖阳建成京渖线,成为京哈铁路的主干部分。

第二条是京津线向东北方向延伸,过顺义丶怀柔丶密云,出潮河所,直抵承德。

第三条是京津线向西北延伸,过居庸关丶宣府,直抵大同,成为京绥线的主干部分。

这三条铁路里程不长,耗费不大,但重在战略,张师傅你要心里有数。」

张居正点点头,心里有数。

这三条线全是围绕京师做文章,核心问题就是确保京畿安全。这三条铁路东至渖阳,北至承德,西至大同,一旦修通,军队调动极其便利。

北疆如同加了一道铁链,京畿固如金汤。

京畿稳固了,后续就可以以这三条铁路为基础,继续延伸,经营东北丶漠南和漠北。

所以说这三条铁路具有战略意义。

「后面三条铁路,则重在经济意义。

胶济郑西线,是中原和关中出海的重要通道。

河南丶陕西地处腹地,又无长江水系那样便利的河运,所以铁路是第一选择。

打通它们的出海口,把鲁豫陕用铁路串在一起,后续再完成引黄北归工程,双管齐下,复兴关中和中原,让它们也成为大明富庶之地。」

张居正说道:「皇上,臣总理国政数年,深刻明白皇上所言的农为国本丶工可强国丶商以富国的道理。

河南丶陕西发展农业,仅仅只能让百姓们解决温饱问题,如何让他们过上富庶生活?

必须大兴工商。

只是要想富,先修路,这路还必须是铁路。

一旦胶济郑西铁路修通,陕西丶河南有了出海口,自然就能开办工厂,流通贸易,沿着铁路线建立一个个区域经济中心。」

「张师傅和内阁有此认识,朕心甚慰。

胶济郑西铁路是连通东西的重要动脉,那麽津浦和京汉两条铁路,是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现在大明的医学发展得越来越快,动脉丶静脉血管也被太医院正式定义和公布。张居正听得懂是什麽意思。

「皇上,臣与内阁上下都认为,津浦和京汉两条铁路,规划宏伟,作用巨大。它们一东一西,连接了京畿丶中原丶江淮和江南两湖地区。

按照地理学会的定义,这叫连接了卫河流域丶黄河流域丶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届时老的鱼米之乡江南地区,新的鱼米之乡两湖地区,将会与中原和北方地区,互通有无。

南方的粮食丶丝绸丶棉布丶茶叶北运,北方的煤炭丶钢铁丶机器南运,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协同合作,共同发展!」

看来拉着朝议大夫和资政们坐火车,去滦州参观开会的效果是非常显着的。

朝野上下都看出铁路和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经济发展了,大家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皆大欢喜,谁不喜欢?

内阁上下一改往常对修建铁路排斥和质疑的态度,各个变成铁路拥护派,恨不得明天全国各省各郡都能通铁路。

「好,张师傅带着内阁上下,近期加强学习,觉悟和认识提高不少。」朱翊钧笑着说道,「京汉和津浦两条铁路与前面三条铁路不同,与修好的京秦和京沽铁路也有所不同。

一是里程长,京汉铁路长一千二百一十六公里;津浦铁路长一千零十五公里。

二是穿过的省丶郡丶县多。

京汉铁路需要穿过顺天府丶河北丶河南丶湖北三省十馀郡数十个县。津浦铁路需要穿过河北丶山东丶江苏丶安徽和应天府,十馀郡数十个县。

为了缩短工时,兵部决定南北两端同时开工,分段施工。这方面,我们的铁路建设队伍有经验。

京沽和京秦铁路都是两端同时开工,地基分段施工。在我们测绘详尽的地图帮助下,以及先进的测量技术指导下,顺利完成,误差极小。」

朱翊钧扳着手指头给张居正算了起来。

「三是耗费巨大,不仅工程量大,耗费钱粮多,还有好几道天堑。

卢沟河丶黄河丶淮河还有长江。

长江最难啃,目前大家谁都没有把握,只能暂时放一边。

卢沟河最好啃,桥梁设计院已经勘定好地方,设计出图纸。

淮河和黄河都是拦路虎,但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俩都啃下来!」

说完铁路修建困难,朱翊钧着重指出:「张师傅,修建铁路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一条可以往复的交通要道那麽简单。

为了配合铁路修建,我们需要在沿线开建水泥厂丶钢铁厂和机器厂,开挖煤矿和铁矿,就近提供材料和设备。

铁路修完,这些工业就是沿途各地区宝贵的财富,是他们的工业基地。

张师傅,根据铁路修建的需要,以及沿途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内阁要统筹兼顾,尽快制定出厂矿开设规划,同时推进,不能耽误六条铁路的进程。」

张居正点点头。

此事不用朱翊钧说,他和内阁也知道轻重。

「内阁一直注重此事。户部丶兵部丶太府寺丶工部,会同少府监计划局,一直在召开联席会议。

没有什麽争议的厂矿规划,早定早执行。最早一批规划是七月份出来的,合计十五家,此时已经开始动工了。

有争议的厂矿规划,以兵部的意见为主,兼顾地方意见,加快讨论和协商,达成一致的就马上批出来,下发执行.」

朱翊钧听得连连点头。

这种非常追求效率的工作作风一听就是少府监那边传过来的。

看样子两边官员互相交流的效果,出乎自己的意料。

「皇上,只是这铁路大修,厂矿广开,耗费的钱财无数,见不到底的无底洞。户部王汝观这些日子里,一天到晚脸都是惨白的。」

朱翊钧哈哈大笑。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不过修铁路可不是什麽亏本买卖。京秦和京沽两家铁路公司,第一季度财报已经出来了,盈利状况十分可观,买到就是赚到!

这还只是起步,随着新的蒸汽机车和车皮不断投入使用,客运车次不断增加,赚的钱会更多,财源滚滚。

买这两条铁路债券的人,都发财了。」

张居正笑着点头,「没错,《商报》丶《顺天政报》等几家报纸,大张旗鼓地宣扬这件事。很多人看了后,心热眼红啊!」

「心热眼红是对的!

最⊥新⊥小⊥说⊥在⊥⊥⊥首⊥发!

以前不知道其中玄机,没有去买,现在后悔也来得及。

津浦丶京汉两条铁路的债券,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现在去抢购,就是在抢发财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张居正哈哈大笑,笑得十分畅快。

皇上赚钱的本事,着实高明。

「皇上,现在市面上这两家铁路的债券都被抢疯了,老臣也厚着脸皮,叫家人先下手为强,买了两万圆的。」

「买,这麽好的发财机会为什麽要错过?朕也在买,后宫嫔妃们也把各自的私房钱拿出来买。

朕跟杨金水商议过,后续这些铁路债券会债改股。」

「债改股,债券改股票?」

「张师傅,这些金融知识你也弄懂了?」

「皇上,老臣也在努力学习,只是年纪大了,学得似懂非懂的。」

「张师傅,其实这很好理解

债券就是铁路公司欠你的钱,到期是需要连本带利还你。股票是你入股铁路公司,本钱没有还的,定期吃股息。

虽然股票本钱不会还给你,但你可以把股票转卖给别人。

比如这包赚不赔的铁路股票,行情大好,无数人抢着买,你十圆买进的股票,别人愿意十五圆丶二十圆买了去。」

张居正眼睛一亮:「皇上,这又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没错,但可能是赚钱的机会,也可能亏本。」

「亏本,怎麽会亏本?」

「张师傅,做生意怎麽可能稳赚不赔的?

如果你选买的那家厂矿,天灾**丶经营亏本,一年到头没有股息分,就成了垃圾股,你说这股票别人会要吗?」

「不会要。」

「对了,可是你要卖出股票拿回本钱,就只能降价卖,别人抱着侥幸搏一把的心思买下来。

十圆买进的股票,可能降价到五圆丶一圆都有可能!」

张居正听懂了,「市面上主要债券有朝廷用赋税担保,至少本钱有保障。股票有赚有亏,有风险。」

「是的。股票有风险,也会被有心人操控。

比如有人暗地里把某家不景气厂子的股票,低价收一大批入手。然后放出假消息,说该厂要被滦钢收购。

百姓们一听,这厂子有前途啊,纷纷去抢购它的股票,股价马上疯涨。幕后人趁机把手里拿着的该厂股票高价卖出。

等到真相大白,该厂股票不仅会跌回原形,还会跌上加跌。

至于幕后之人,赚得盆满钵满,拍拍屁股走人。」

张居正脸色郑重,「听皇上如此一说,确实有大问题。」

「是啊。这世上聪明人多的是,只要能赚钱,坑蒙拐骗丶杀人放火都敢做,还能做得计谋百出。

朕就是担心这个问题,所以少府监金融局请求全面开放股票,正式成立股票交易所,一直被朕按着。」

目前大明有部分「民企」在发行股票,属于民间私下行为。

上海丶天津两地的债券丶股票和期货交易所,也是「民间私下行为」,属于打擦边球,交易都是非常谨慎,极为不便。

说不好听的,要封它只需上海市府一纸公文就可以。

但是在东南地区,请求正式立法,允许企业发行股票,成立证券交易所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涨。

这个情况张居正也是知道的。

朱翊钧继续说道:「不过万事有利有弊。股票有大风险,却是企业融资极佳的渠道。

未来三年,大修铁路,大兴工商,数以百计的大项目要上马,处处都要钱。

如何填补这个大窟窿?只能向未来借钱。

朕权衡利弊后,决定正式放开股票,决定在上海和天津各开设一个证券交易所,还是老样子,商办官督。

少府监那边正在日夜加班,草拟规章制度,选定第一批发行股票的实业」

等到朱翊钧说完,张居正开口道。

「皇上,此事能不能让内阁也参与其中?」

这句话让朱翊钧不由一愣!

寂静一片,只有外面树上的知了,在拼命地嘶叫,如同一支唢呐,刺破空气,钻了进来,在室内飘荡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