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76章 这个大明熟!

朕就是万历帝 第776章 这个大明熟!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6 11:10: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76章这个大明熟!

大明的太平盛世?

马塞洛和莱昂看着车窗外飞驰的景色,默然无语。

或许今日迎亲的周家丶嫁女的张家,是京师里早富的一部分人,但是今日的迎亲队伍,抬着的那些嫁妆和聘礼,围观的百姓们并不觉得有多稀罕。

大家话里话外的语气都是喜庆轻快,跟迎亲队伍一样。没有什麽羡慕和嫉妒,在他们眼里,这可能真的只是京师百姓间一场很平常的婚嫁。

这,足以说明问题。

一排排树木丶胡同丶院墙丶广开院门丶飞檐斗拱丶纹理斑驳的屋瓦,这些很有明国特色建筑在车窗一一闪过。

街边往来的人群,有挑着担子的脚夫丶和气的商贩丶年轻气盛的士子丶蹦蹦跳跳的孩童丶白发苍苍的老人丶边走边说着话的妇人

他们就像水里的鱼,天空的鸟,山林的鹿,草原的羊,给这些景致增添了生机,让这座巨大的城市,蓬勃生机丶欣欣向荣。

马车拐进宣武门北大街,从宣武门出了西城,扎进南城的宣武门南大街,再向左一拐,进了宣南街,来到了宣南坊和正西坊之间的琉璃厂。

售票员摇动了铜铃,大声喊道。

「琉璃厂到了!」

众人下了车,跟着舒友良,来到一座竖立在路边的大门前。

马塞洛和莱昂等人已经知道,这是明国特有的牌坊式大门。走近一看,发现它跟此前见过的牌坊式大门有些不同。

款式大同小异,就是成色要新的多,应该是近期修的。

再贴近一看,柱子居然是用水泥混凝土浇筑的,上方用的是石条,其馀部分也是水泥.从上到下,全是用的石条水泥,没用一根一块木头。

马塞洛和莱昂站在牌坊门下,非常无语。

这样的牌坊大门,还有灵魂吗?

听了两人的疑问,舒友良忍不住瞪了他们一眼:「为什麽一定要木头修?乾燥了容易起火,风吹雨淋又容易霉烂。

你们以为我们喜欢用木头修?

还不是以前石头这样的建筑材料太难获得,砖头这样的材料无法用来做承重,所以只能用木头将就。

现在有了钢筋混凝土,又有了机器作业,容易获得条石,为什麽不用这些坚固又能百年不坏的材料?

灵魂?」

说完,他大手一挥,那模样在索芙尼亚眼里,像一位伟大的诗人

「我觉得这样的大门,充满了工业革命的灵魂!」

在葡萄牙人的震撼中,舒友良率先从这座只有农业时代表象,骨子满是工业时代灵魂的大门中走了进去。

索芙尼亚不由自主地第一个跟着进去。

马塞洛和莱昂迟疑一下,跟在后面走了进去,其馀的人则跟在他们后面。

进去就是一条宽十米,一眼看不到头的街道。

街两边先是两排梧桐树,都不高,应该是这两年才种下的。

再两边都是明国风格的房屋,三到四层楼高,飞檐斗拱丶雕梁画栋。

可是走近一看,墙壁丶墙柱等建筑主体全是用钢筋混凝土以及条石青砖修筑,只有大门和窗棂用了些木料。

继续往里走二三十米,都是农业时代表象丶工业时代灵魂的建筑,只是这些建筑里或挂满了书画,大部分是明国书画,还有部分印度丶波斯丶奥斯曼以及欧洲的泊来画。

或在书架上堆满了书,大部分是明国的书,都是简化字竖排标点符号的新版书,印刷精美。还有部分翻译过来的古希腊丶波斯丶埃及丶印度的书籍。

莱昂看到了《天方夜谭》丶《神曲》,孔多塞看到一本他前些日子读过,在西班牙刚流行的骑士小说。

这些书都被翻译成汉字,出版单位分别为翰林院同文馆丶万历大学外文研学社丶南京大学外文馆和上海商务书社。

前者翻译刊行的都是学术相关的书籍,而《天方夜谭》丶《神曲》和孔多塞喜欢的骑士小说,都是上海商务书社翻译出版的。

中间也有看上去古朴发黄的线装书。

舒友良介绍,这是前唐宋朝刻版的孤本书。

索芙尼亚发现几十本波斯文丶阿拉伯文和拉丁文的手抄本,看上去都有数百年的历史,甚至还看到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孤本.

或摆着各种古玩,有玉器,有前宋的汝窑瓷器,有前元的青花瓷器,有宣德朝的铜炉丶景泰朝的景泰蓝

也有印度的金银铜像,神态各异;有波斯的石雕丶象牙雕;有奥斯曼极尽奢华的珠宝首饰;还有东非丶新大陆非常简单却充满原始和神秘美感的木雕丶石雕.

看到这麽多不同文明丶不同区域丶不同文字丶不同宗教丶不同思想的书籍丶图画和「古玩艺术品」,汇聚在一处,索芙尼亚忍不住发出感慨。

「明国我真的来对了,这里才是全世界最自有的地方,这里才是人类文明的灯塔!」她使劲吸了吸鼻子,陶醉在琉璃厂墨香和檀香混杂的特殊气味中。

「嗯,我闻到了满满的艺术细菌的味道。」

舒友良在旁边哈哈大笑,笑得十分开心痛快。

西苑紫光阁左殿的资政局全体会议还在继续进行,张居正在做最后的总结发言。

「皇上,诸位,通过以上的各项数据丶具体成绩,还有各地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可以看出,在皇上英明的领导下,在内阁和地方布政司丶郡县政事府各位同僚的共同努力下,大明中兴,一个历朝历代都未曾有过的太平盛世,正在中国大地上出现。

张某代表内阁六部诸寺,各省布政司,今日可以自豪地宣布,在过去的四年,我们无愧于皇上的关怀嘱托,以及朝野上下的殷切期盼

至此,万历元年到万历四年,内阁国政报告,全部结束。

臣叩谢皇上陛下,同时也谢谢诸位资政同僚!」

哗哗的热烈掌声响起,众人虽然都在鼓掌,但眼睛里的神情各不相同。

有的欣喜,有的激动,有的感同身受,有的虚心假意,有的皮笑肉不笑.

掌声在左殿会议室里回响了近一分钟,朱翊钧挥了挥手,掌声很快就停止了。

「张相代表内阁做的国政报告讲完了,现在进入到讨论阶段。大家有什麽意见,可以畅所欲言。

张相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再斟酌进行修改,在几天后的御前朝议局全体会议上正式宣读。」

朱翊钧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张师傅刚才陈述的是过去四年内阁施政成绩,还有过失错误以及没有做到的问题。

后面的国防丶国纪丶经济工作和财政等报告,也是如此。

有得也有失,全是大明目前真实又宏观的情况,大家都要好好听,记在心里。

只有把大明目前的整体情况,好的坏的都搞清楚了,在后面的未来三年计划讨论中,才能做到心中有底,才好根据你们各自领域,提出中肯的建议来。

好了,大家对张师傅的国政报告有什麽意见,都说说吧。」

等了十几秒钟,陆续有十一位资政,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张居正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做着笔记。

只是他握拿钢笔写字的动作略微有些笨拙,目光时不时从褐色镜框上翻越出来,看向发言的人。

等了半分钟,看到大家都没意见,主持会议的曾省吾请谭纶开始做国防报告。

「皇上,诸位同僚。」谭纶带有江西口音的官话在左殿会议室里响起,他声音嘹亮,中气十足。

他是海盐戏丶昆曲和徽戏的资深票友,唱得一口好老生。

「万历元年到万历四年,四年间,我们在南方收复了三宝半岛丶炎州四岛,以及吕宋和苏禄两岛。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在北方西方,我们彻底摧毁了前蒙元最后的残馀势力,金山地区的瓦剌诸部。

进而继续西征,克复准噶尔地区丶伊犁河楚河地区丶叶尔羌七城以及土鲁番丶哈密在内的天山南北两路。

万历二年,克列城,灭俄力思军民元帅府,设立勃律千户所,乌斯藏宣政使司悉数归于大明版图。

万历三年,攻灭哈萨克汗国,钦察草原尽归蒙古前丶右翼。

万历四年,艮丶巽洲西海岸,再无西班牙一兵一卒丶一帆一船。

青龙水师第四舰队绕过秋分海峡(麦哲伦海峡),进军到巽洲以东,进入到西班牙在新大陆主要统治区,新西班牙总督区和新格拉纳达总督区的腹地。

新格拉纳达总督区是我们摧毁西班牙人在巽洲西海岸的秘鲁总督区后,他们迁至波哥大成立的新总督区。

万历四年,奉皇上旨意,镇卫军改编为大明陆军十二个野战军,合计六十一个车骑步兵团,十一个山地步兵团,二十五个炮兵团,十四个骑兵团,以及索伦丶肃慎五个突击步兵团,归左军都督府管辖。

翼卫军改编为骁骑丶骠骑丶云骑丶虎骑四个武骑军,合计六十一个骑兵团,归左军都督府管辖。

营卫军和内河水师改为地方守备部队,分由各省兵备司统领,直属戎政府节制。

东海丶南海丶北海三海水师,改编为东海丶南海丶北海和京畿巡海都指挥使司,各辖两到三支巡海舰队以及若干海防团,巡弋各自海域,承担近海警戒和海岸防御,直属戎政府节制。

青龙丶朱雀丶白虎丶玄武四水师,改编为四个都指挥使司,下辖三到五支舰队。

名称不改,负责海外远洋作战,保护大明分布各海的商丶渔丶客丶邮等船只安全,以及大明在海外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宣威扬武于世界.

以上皆归右军都督府管辖。

海军陆战队继续为海军陆战队都指挥使司,直属戎政府节制」

众人默不作声,但心里有数。

现在的大明确实恢复到文武分制的「祖制」。

总戎政使丶左右戎政使,以及兼任的五军大都督,少数是文官出身,大部分是武将出身,但都因军功封爵,属于勋贵集团。

还有一点,外人不知道,但在座的非常清楚,五军大都督府听着位高权重,左军管陆军,右军管海军,后军管后勤,中军管作训作战,前军管军籍军纪。

但是真正的实权,掌握在制置司和几个都司丶参谋总局丶政工总局手里。

五军都督府主要起着协调和日常管理的作用,调兵丶作战等实权,由制置司奉皇上旨意做出决定,直接下达给都司执行,参谋总局负责制定执行计划,政工总局负责监督

戎政府名为大明最高军事和国防机构,制置司挂在它名下。

制置司名义上只是为万历帝提供戎政参谋,备咨军机的机构,实际上它才是军事和国防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机构,由总戎政使和若干位左右戎政使组成.

谭纶顿了一下,看了看众人,继续说道:「国防与国政不同,事关军事机密。

未来三五年的国防军事计划,已经由皇上统领诸戎政使,在制置司全体会议上讨论过,最后呈请皇上乾纲独断,已经定下。

现在本使择要点在此向诸位同僚进行通报」

谭纶这番话的意思很直白,国防军事事宜是戎政事宜,具体计划由戎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皇上的旨意制定,再在制置司开会讨论初定,呈报皇上钦定。

只有开战丶停战丶议和等戎政大事,才会拿到资政局进行讨论,其馀的戎政,在这里向大家通报一声,让你们心里有个数。

「未来三年,大明的国防战略是西稳东进。

西线,从钦察草原到西伯利亚汗国,我们以稳住现有战线为上。内部继续推行修筑城堡要塞和要道计划,尽快消化现有疆域。

对外以谋略为主,军事情报局继续对西伯利亚汗国丶喀山汗国丶克里米亚汗国进行经略,提供情报丶军事等支持,支持他们继续对莫斯科公国进行袭扰和进攻

在河中地区丶印度地区也是类似处理,扶弱抑强,确保该地区各方势力保持均衡。

西线唯一需要继续用兵的是蒲甘地区。

继续对东吁国的莽应龙进行多方围攻。云南方面,继续清剿不服王化的孟养丶木邦等地区土司,剪除莽氏羽翼。

海军朱雀都司第二舰队,继续封锁蒲甘海岸线,不准一刀一枪丶一粒米一寸布丶一丝棉一两盐流入东吁国.」

海军出动舰队,严密封锁海岸线,封成铜墙铁壁,这个大明熟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