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血肉熔炉 > 第24章 金陵沦陷,大屠杀。

抗战之血肉熔炉 第24章 金陵沦陷,大屠杀。

簡繁轉換
作者:岭南小后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7 03:50:42 来源:源1

第24章金陵沦陷,大屠杀。(第1/2页)

1937年12月15日,金陵城的黎明来得格外迟缓。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也承受不住这座千年古都所遭受的苦难。潇山令从一堆瓦砾中爬出来,军装早已被鲜血和泥土染得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他吐出一口带着血丝的唾沫,右耳因为持续的炮轰而嗡嗡作响。

“司令!下关码头...已经被鬼子占领了!“

一个满脸烟灰的通讯员跌跌撞撞地跑来。

潇山令握紧了手中仅剩三发子弹的毛瑟手枪,指节发白。文件散落一地,被雨水浸透的作战地图上,代表日军进攻方向的箭头已经将整个金陵城团团围住。

他望向中央银行大楼的方向,那里曾是另一股守军的指挥中枢,现在只剩下一缕黑烟笔直地升向天空。

潇山令急忙问道:

“码头上的老百姓都撤了吗?“

通讯员抹了把脸上的硝烟,哑着嗓子答道:

“报告司令,最后一批老百姓,昨晚已经全部渡江撤出去了。原来守在那里的弟兄,应该在掩护完老百姓之后主动撤离的。我们观察哨的弟兄说......“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

“码头那边,已经听不见咱们的枪声了。“

潇山令沉默了一瞬,突然狠狠捶了下战壕边缘的沙袋:

“都是好样的......就是不知这支队伍的指挥官是谁。希望他们能突出去。“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了下来。

“传令下去,收拢还能打的弟兄,我们去中央银行地下室,那里有金库,墙厚。“

金陵街道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有穿灰布军装的,更多是普通百姓。一个老太太抱着孙子的尸体坐在路边,眼神空洞得像两口枯井。潇山令别过脸去,听见远处传来日语的口令声和皮靴踏在青石板上的脆响。

“狗日的小鬼子!“

机枪手王德胜啐了一口,他肩上缠着浸透血的绷带,却仍死死抱着那挺捷克式轻机枪,

“司令,给我个制高点,老子要让小鬼子尝尝花生米的味道!“

潇山令数了数身边的人:十七个宪兵队的,三个教导总队的,还有十几个不知哪个部队的溃兵。他们有的拿着汉阳造,有的拿着小鬼子的三八步枪,有个瘦小的兵甚至只拿着一把大刀。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烧着一团火。

中央银行的大理石台阶上躺着三具鬼子尸体,钢盔滚在一边。大楼正面的罗马柱上布满弹孔,二楼窗户里探出一面残破的青天白日旗。

“金库在地下二层,“

潇山令指挥士兵用沙袋和实木办公桌堵住楼梯口,

“王德胜,把你的机枪架在那个保险柜后面。其他人分散找掩体,节约子弹。“

突然,一阵尖锐的哨声刺破晨雾。潇山令从破碎的彩绘玻璃窗望出去,整条中山东路上密密麻麻的土黄色身影正在推进。膏药旗在刺刀丛中格外刺眼。

“准备战斗!“

潇山令的声音在地下室回荡。他看见一个年轻的小战士,不会超过二十岁,正在发抖,便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怕吗?“

小战士摇摇头,又点点头,最后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司、司令,我还没娶媳妇呢...“

“哈哈哈~等打完这仗,老子把隔壁二牛舅舅家的二小子的侄女介绍给你,啧~~那叫一个盘靓条顺哟!“

王德胜粗声粗气地插话,引得几个老兵嘿嘿直笑。笑声未落,一发迫击炮弹就砸在了大楼正面。

爆炸的气浪震碎了所有残存的玻璃。潇山令被掀翻在地,耳朵里灌满了嗡鸣。他看见王德胜的机枪喷出火舌,冲在最前面的五六个小鬼子像割麦子一样倒下。但后面的敌人立刻散开队形,掷弹筒的炮弹接二连三地在室内爆炸。

“手榴弹!“

有人尖叫。潇山令抓起一个德制M24甩出去,爆炸掀翻了两个正要冲进大门的鬼子。他瞥见那个小战士正用汉阳造点射,每开一枪就缩回掩体后拉枪栓,居然还撂倒了三个小鬼子。

日军开始使用火焰喷射器。一条火龙窜进大厅,点燃了散落的文件。浓烟中,潇山令听见有人惨叫。是那个总是默默抽烟,笑起来一脸褶皱的老兵,他像个火人一样冲出掩体,抱着两个鬼子滚下了台阶。

“快退到金库去!“

潇山令咳嗽着下令。他们且战且退,狭窄的走廊成了死亡陷阱。每退一步都有人倒下。王德胜的机枪终于哑火了,是子弹打光了。这个山东大汉干脆抡起机枪砸碎了一个鬼子的脑袋,然后被三把刺刀同时捅穿胸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金陵沦陷,大屠杀。(第2/2页)

金库的钢门厚达二十厘米,但小鬼子很快调来了炸药。第一次爆破就震落了大片墙皮。潇山令数了数,身边只剩五个人,每人不到十发子弹。

“司令...“

小战士递过来一个脏兮兮的笔记本,“我叫王小狗,湖北孝感人...要是我爹妈...“

潇山令郑重地接过笔记本塞进内兜。第二次爆破的冲击波将厚重的钢门炸得扭曲变形,刺眼的阳光从锯齿状的裂缝中倾泻而入。金色的光束在弥漫的硝烟中勾勒出一道道光柱,照亮了一张张刚毅的面庞。

潇山令站在最前方,阳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轮廓上镀了一层金边,他身后的战士们一个个从阴影中走出,阳光抚过他们沾满煤灰的脸庞,照见那些坚毅的下颌线条和紧抿的嘴唇。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战斗的痕迹:干涸的血迹、擦伤的皮肤、被汗水浸透的绷带。但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伤痕反而成了最耀眼的勋章。年轻的小战士抬手挡了挡刺目的光线,眯起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就连重伤员也挣扎着挺直腰背,让阳光照在自己倔强的面容上。

这一刻,阳光不仅穿透了钢门,更照亮了这群铁血男儿永不屈服的精神。

“上刺刀。“

潇山令平静地说。当钢门第三次被炸开时,六个华夏军人端着刺刀冲向涌入的日军。刺刀折断就用牙咬,手臂断了就用头撞。

当所有人全部殉国只剩下潇山令一人之时。

一名日军大佐上前,操着生硬的中国话喊道:

“潇司令!天皇陛下敬重勇士,只要你肯投降,皇军必以礼相待!”

潇山令冷笑,缓缓抽出腰间的中正剑。

“礼?”

他嗤笑一声:

“尔等倭寇,侵我山河,屠我百姓,也配谈礼?”

日军大佐脸色骤变,挥手示意,数十名鬼子兵挺枪逼近,刺刀寒光闪烁。

潇山令环顾四周,他仰天大笑,声震四野:

“我潇山令,生为华夏人,死为华夏鬼!今日纵使粉身碎骨,也要叫尔等倭奴知道:华夏男儿,宁死不降!”

“杀奴~~~!

潇山令身中七弹,最终力竭倚靠断壁,怒目圆睁,气绝而亡。

日军大佐沉默良久,终于低头,缓缓摘下军帽。

——此乃华夏之魂,不可轻侮!

1937年12月15日上午11时,日本侵略者终于完全占领了整个金陵城。由此金陵沦陷。

1937年12月17日,日军举行了所谓的入城仪式。也就在此刻,日军南京最高军事统帅,朝香宫鸠亲王签发了处决一切战俘的军令。

————————————————

“1937年,金陵的雪,是腥的。”

“十五万人。十五万声没喊完的‘救命’,十五万双没能闭上的眼睛。”

“日本鬼子用机枪扫,用汽油烧,用刺刀捅进孕妇的肚子……说这是‘清扫’。”

“长江漂着尸骸,秦淮河的水稠得流不动。活下来的人说……那年的乌鸦,肥得飞不起来。”

“有人嫌这些血痂揭起来太疼。可要是连疼都忘了……伤口,就白烂了。”

“金陵……不会忘记。华夏……不能忘记。”

—————————————————

当侵略者的铁蹄踏碎故土,当屠刀染红长江黄河,当刺刀抵住华夏的咽喉。华夏的脊梁,却从未弯折!

屠不尽的是骨气,杀不绝的是气节!

从金陵城血战至死的潇山令,到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华夏的抵抗,从未停止!

侵略者以为,屠刀可以斩断我们的意志,炮火可以摧毁我们的信念。可他们错了!

华夏的血脉里,流淌着五千年的不屈!

今日的牺牲,明日的抗争,后日的复兴!

总有一天:

这血染的山河,必将重归华夏之手!

这破碎的故土,必将再展雄风!

这屈辱的历史,必将化作复仇的烈火!

总有一天:

侵略者的血,会偿还我们的血!

侵略者的罪,会化作他们的坟!

侵略者的狂,会变成他们的丧钟!

因为:

华夏的魂,永不屈服!

华夏的恨,世代铭记!

华夏的复兴,无人可挡!

血债,终须血偿!

(第三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