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当兵:从被国科大特招入学开始! > 第95章 会议讨论论功过

当兵:从被国科大特招入学开始! 第95章 会议讨论论功过

簡繁轉換
作者:一个小小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03:52:44 来源:源1

第95章会议讨论论功过(第1/2页)

“上午,黄启明院士在给蓝军指挥系新学员讲课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黄启明院士的脸瞬间黑如锅底,鼻孔里喷出的气,仿佛能点燃一张A4纸。

“小插曲?”

他重重哼了一声。

“徐副院长,你说得太轻描淡写了。”

“一个刚入学的新兵蛋子,在我的课上,公然推翻我的结论,而且是两个。”

“简直是无法无天,目无尊长。”

黄院士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快飚到对面领导的茶杯里。

“这种学员,必须严惩。不严惩,不足以正校风,不足以平我心头之…咳,不足以维护学术的严肃性。”

他差点把“心头之恨”说出来,还好及时刹住了车。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校领导推了推眼镜,附和道:“黄院士言之有理。”

“军校学员,首重纪律。”

“课堂之上,质疑师长,扰乱秩序,确实不像话。”

另一位领导也点头:“嗯,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方式方法太欠妥当了。”

“这已经不是学术探讨的范畴,这是挑战权威,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

会议室里的温度,似乎又降了几度。

大部分领导的脸色,都写满了对那个“惹祸精”的不满。

黄启明院士见状,心中稍定,再次加码:“我建议,至少给他一个记大过处分,取消所有评优资格。”

“并且,全校通报批评,以儆效尤。”

“附议。”

“同意黄院士的意见。”

一时间,附和声此起彼伏。

徐正海副院长依旧是那副温和的表情,他等众人声音稍歇,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各位领导,先别急着下定论。”

“我们不妨先听听,那位小刘同学,究竟反驳了黄院士哪些观点,以及他的理由是什么。”

黄启明冷笑:“理由?歪理邪说罢了。”

徐正海没理他,继续说道:“黄院士课上提出的第一个观点是,蓝军的最高目标,就是给予红方致命一击,要像一把真正的尖刀。”

“小刘同学认为,蓝军的根本目的是检测红军、评估红军,充当红军的磨刀石与陪练员,而不是真的要‘弄死’红军。”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有几位领导的眉头,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徐正海继续:“他还举了个例子,说如果蓝军真的次次都把红军打得落花流水,那演习的评估意义何在?红军的信心何在?”

“第二个观点,黄院士强调蓝军要无限贴近、百分百模仿我们的潜在对手,尤其是外军。”

“小刘同学认为,模仿是必要的,但不能是唯一追求。”

“他说,如果只是模仿,那我们永远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

“蓝军更应该在战术战法上大胆创新,甚至搞出一些外军都没有的‘骚操作’,出奇制胜,才能更好地检验红军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安静。

之前还义愤填膺的几位领导,此刻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微妙。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都多了一丝惊讶与思索。

其中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院领导,此刻开口了,声音沉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5章会议讨论论功过(第2/2页)

“这个学员,叫什么名字?”

徐正海答道:“刘陪阳。”

“刘陪阳?”

突然,一位负责学员档案的领导猛地一拍大腿。

“我想起来了,刘陪阳,不就是今年那个以新学员身份,就荣立个人一等功的那个兵吗?”

“什么?一等功?”

“新学员拿一等功?”

这下,会议室里是真的炸了锅。

一等功是什么概念?

在和平年代,那是堪比战争时期扛着炸药包炸碉堡的荣誉。

一个刚入学的毛头小子,居然有这种荣誉傍身?

黄启明院士的脸色,瞬间变得五彩斑斓,比调色盘还精彩。

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样。

这小子,背景这么硬的吗?

不对,这不是背景硬,这是实力太硬了。

可他依旧梗着脖子:“就算他立过功,也不能功过相抵。”

“课堂纪律必须维护,我的学术权威不容挑衅。”

几位之前附和他的领导,此刻却有些犹豫了。

一个敢于质疑权威,并且能拿出新鲜观点的一等功臣,这分量可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会议桌的末端,几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专家,一直闭目养神,此刻却缓缓睁开了眼睛。

其中一位资格最老,据说是军校的“定海神针”级人物,轻轻咳嗽了一声。

“咳咳。”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老专家慢悠悠地说道:“黄院士啊,年轻人有点锐气,是好事嘛。”

“至于他说的那些观点,老头子我听着,倒觉得有几分道理。”

另一位老专家也接话:“是啊,蓝军蓝军,说到底,是红军的‘陪练’。”

“如果陪练比主家还想着怎么一招KO对方,那这个陪练,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了?”

第三位老专家扶了扶老花镜:“还有那个模仿外军的说法。”

“我们研究外军,学习外军,是为了超越外军,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外军的复制品。”

“如果蓝军只知道模仿,那红军演练的,不就是如何打昨天的战争吗?”

“我们自己的创新在哪里?我们自己的特色在哪里?”

老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声音不大,却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黄启明院士的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想反驳,却发现这些老专家说的话,他根本反驳不了。

因为,他们说的,才是真正站在战略高度思考问题的。

会议室里的其他领导,脸上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是啊,他们之前怎么就钻了牛角尖,光想着维护所谓的纪律与权威了呢?

老专家深深吸了一口气,眼神里闪过一丝精光。

他看向徐正海:“这个刘陪阳,他的具体功绩是什么?”

徐正海早有准备,立刻回答:刘陪阳同志在原部队服役期间,于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作为基层战士,大胆献策,其提出的创新战术,被指挥部采纳,并成功扭转了演习态势,为我方取得压倒性胜利立下头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