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二十九章 各有各的算计

天启大明 第二十九章 各有各的算计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15:46:10 来源:源1

王之寀惊喜地问:「嵩毓公,你为何说皇上是在虚张声势?」

「光宗先帝,从入东宫位,再即皇帝位,皆是我东林党人力挽狂澜,一路鉥心刿目,终成正道。

这些天下皆知!

我东林党人皆是正义之士,这样污蔑陷害之事,说出去也没人听!这一点,皇帝难道不知吗?

所以老夫说,皇帝是在虚张声势!」

王之寀死死地盯着这位都察院左都御史,天下总宪,听着他嘴里讲出来的话,心中失落至极!

东林党起源,是以顾宪成设东林书院讲学起源,汇集了江南一群名士大儒。凭藉江南文华鼎盛,科试场上所向无敌的优势,在朝堂上迅速创出一片局面。

而后在国本之争中,抢占道德制高点,汇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士大夫,比如崔景宗丶李宗延等人,以及王之寀自己,成为东林党盟友。

一时鼎盛,成为天下士大夫的代表,也埋下了祸根。

自视甚高,党同伐异,激得齐党丶楚党丶宣党丶浙党不得不联手,对抗东林党,打得东林党节节败退。

天启初年,于玉立临终前筹划一计,让入京的监生汪文言执行,挑拨齐丶楚丶浙党,使得这个结盟土崩瓦解,东林党顺利反攻。

齐楚浙党不甘失败,乾脆投靠魏忠贤,借阉党之手,打击东林党。

阉党可不讲什麽武德,粗暴简单,对东林党核心人物进行精准打击。实在是名气太大的,驱逐出朝堂;中坚骨干下狱,随意安排罪名,严刑拷打,**摧残。

一时间万马齐喑,东林党被风卷残云,诸多盟友也先「明哲保身」,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事态继续发展,魏忠贤阉党不仅对东林党穷追猛打,比东林党更加霸道,顺者昌逆者亡。

这逼得东林党的盟友又团结在一起,奋力一搏。就连此前跟东林党不对付的其他党人,也被迫站在他们这边,一起抗击阉党。

五月二十八日,皇帝从落水昏迷中清醒过来,「幡然醒悟」,先是秘密处死魏党最大的依仗之一客氏,内廷最大的帮手王体乾,以及最凶残的爪牙田尔耕丶许显纯四人。

以罪己诏的形式赦免熊廷弼丶王化贞...

局势为之一变!

机敏者如顾秉谦丶魏广微迅速改变立场,批红以秉承魏公之意,变成揣摩圣意...

其馀户部尚书李起元与左侍郎陈新学,拿起被阉党阻碍近半年的赋税改革方案,稍加讨论和修改,又递进司礼监,第二天上午就被递了出来,题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皇上的意见。

看着「粗鄙顽劣」的字迹,李起元和陈新学却沉默了,因为皇上标准的修改意见,字字珠玑,直指要害。

朝中公认的两位理财国才,都被皇上给出的意见折服,老老实实照着修改,又呈到司礼监,当天下午就被递了出来,照行。

然后还特意批注,司礼监下诏行人司,选行人许德士丶蔡懋德丶丘民仰为督查专员,协助李起元丶陈新学执行财赋改革方案,同时以为户部丶内廷联络人。

行人司掌传旨丶册封等事,以前定制均以进士充任行人。可是它没有翰林院丶詹事府清贵,又需要去地方以及海外藩属国传诏,辛苦的要死。

正途进士们都不愿意留任此司。于是被皇上下诏收入制置司,选举人出仕丶历任教谕县丞知县的多人充任行人。

现在皇上又当众揭穿梃击案的猫腻,还以红丸案为威胁,态度不明而喻,李宗延却还在叫嚣着,清者自清!

把你踹到粪坑里去,你怎麽清者自清!

王之寀对这位东林党重要盟友有些失望,转头看向崔景宗:「崔天官,你怎麽看?」

崔景宗捋着胡须说:「皇上的意思很明白。客氏暴毙,王体乾丶田尔耕丶许显纯伏法,魏阉也被派出京巡盐。

阉党这匹横冲直撞的野马,被皇上拉住了辔头。现在皇上借心一的口,转述要我等也收手的意思。

大家各退一步,停止党争,共襄国事!」

王之寀欣喜地猛点头。

这踏马的才是明白人!

皇上的意思很明白,要麽你们选梃击案,你们的活虽然做得粗糙,但你好我好大家好,都得到利益了。

要麽你们选红丸案,皇上的活绝对比你们做得精细,包你们惊喜。

届时弑君大案兴起,可参考太祖洪武年间的胡惟庸丶蓝玉案。

李宗延的意思,居然要「秉承浩然正气」,硬刚到底!

玛德,我们只是东林党的盟友,又不是他儿子。

说好听是志同道合,说不好听是各取所需。

要我舍弃性命身家为东林党奋力一搏,怎麽可能!

王之寀看着崔景宗,急切地说:「事情是这麽一件事,在下也说得清清楚楚。自强公,你贵为天官,百官领袖,如何应对,还要请你为众人指出一条明路。」

「阉党已经土崩瓦解,我们也不好咄咄逼人,不如见好就收,如皇上所言,大家偃旗息鼓,把精力放在国事民政上。」

「好!自强公说得对!」

「不过杨涟丶左光斗丶周朝瑞丶袁化中丶顾大章六君子还在狱中。既然双方罢兵,杨左六人也该开释...」

李宗延迫不及待地附和道:「杨左等收受熊廷弼贿赂的罪名,已经查明是田尔耕丶许显纯诬陷。

当事人熊廷弼不仅没有承认,还被恩旨赦免,白身效军。

杨左等人本该无罪释放,现在又无中生有冒出内奸失职案和有伤风化案,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王之寀看了一眼李宗延,心里更加不满。

他身为刑部右侍郎,很清楚刘保父子和韩宗功内奸案有多严重,各种文书白纸黑字说明杨涟确实有失职的罪过。

还有左光斗,违例狎妓漂昌,还白嫖不给钱,被店家出告。虽然不是什麽大罪,但确实违反律法了。

结果在李宗延的嘴里,成了无中生有,欲加之罪。

在这些正人君子心里,只要我秉承天理丶一身浩然正气,做的任何事丶说的任何话都是对,些许瑕疵都是小节,不足为患!

王之寀懒得跟李宗延争辩,继续问崔景荣:「崔公的意思是我们其它都放下,只盯着杨左六君子之事,争取让他们早日结案出狱?」

「对,景逸先生(高攀龙)丶鹤亭公(**星)被阉党所逼,退避江湖,临走前把杨左等人托付给我等照顾。

而今拯救杨左出狱,对于我们来说,是道义!」

王之寀沉默了几十息,赞同地点头附和:「自强公所言极是。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齐心协力,上疏请查明杨左六人案件,尽快结案,救六人出狱。」

出了王府,崔景宗和李宗延不约而同地看了一眼王府,默契地钻进崔景宗的八人官轿里。

「王心一被吓破胆了。」李宗延捋着胡须嘲讽着,「色厉内荏之徒,以为有几分小聪明就可以与我等并列于世。

现在原形毕露,被我们不识文字丶粗鲁蛮横的皇上一吓,居然吓成这个样子。」

崔景宗看了李宗延一眼,嘴角闪过一丝讥笑,不动声色地说:「杨左六人没有什麽用处了,在狱中还是在外面,都没有什麽区别。

把他们六人救出来,我们也好给景逸先生和鹤亭公一个交代。两人的徒子徒孙,遍及朝堂地方,势力不容小视。」

「老夫晓得,自会安排几位御史轮流上疏,为杨左二人鸣冤。不过我们不能就此停下,去了一个阉党,又来了一个制置司。

皇上这是明摆着把帝党的招牌挂了出来。要是让其得势,以后还有吾等容身之地?」

李宗延神情复杂地看了一眼崔景宗,又问:「你有写书信给象云公(韩爌)吗?」

「写了,回信应该还在路上。」

李宗延点点头:「老夫也给季晦公(刘一燝)写了信,回信也应该在路上。

不管如何,我俩要同心协力,稳住朝局,静待其变。」

崔景宗点点头:「知道。现在朝局的关窍全落在银子上。老夫派人潜行出京,跟着魏忠贤,密切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嵩毓公,你那边准备的如何?」

「妥当,只待时机。」

...

崔景宗和李宗延离开后,王之寀回到书房里,心神不宁。

突然有仆人来报。

「老爷,有两人投帖来拜。」

「谁啊?」

王之寀接过名帖,打开一眼,吓得差点把两份名帖丢了出去。

「他们怎麽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