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王朝 > 34 李存孝打虎

隋唐王朝 34 李存孝打虎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9 15:54:42 来源:源1

34李存孝打虎(第1/2页)

却说程敬思与晋王催兵正行,前面哨马回报,已到黑河。程敬思暗想:“晋王恋着直北富贵懒上中原,待我将黑河故事细说一番,看他如何?”敬思曰:“大王听说这黑河故事否?”晋王曰:“吾乃粗略武夫,没听说过。”敬思道:“昔汉元帝一妃,名曰昭君,大有姿色,被奸臣毛延寿改了真容,献与北番单于主。后来昭君和番到此,见直北是夷狄地界,不肯前去,遂投此河而死。大王不信,有诗为证:

黑河流水响潺潺,

不断阴云蔽玉关,

红粉无颜从北虏,

琵琶死后向谁弹?

又一首: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这些诗当然是后世文人的穿凿附会,昭君出塞的历史详见97章,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不过晋王听后说道:“世间有此烈女沉埋于此,良可惜也!”

又行不数里,只见一台巍然高耸,势若接天。晋王曰:“此是何处?”敬思曰:“此汉李陵台也。”晋王曰:“何为在此?”敬思曰:“昔汉昭帝遣使来直北赎苏武还朝,李陵在此处拔剑自刎。后人与他立下此台,以纪其事。”亦有诗为证:

旷野云低恨满怀,

长安西望李陵台,

关河万里秋风起,

黄叶一天鸿雁来。

持节还乡悲壮士,

屈身降虏叹庸才,

贤愚千载春秋笔,

懒上云搂酌酒杯。

敬思又曰:“此皆先朝遗迹,不足为羡,前面乃一苏武庙,苏武真忠臣耳!”晋王曰:“何以见之?”敬思曰:“苏武也是汉人,汉武帝遣来直北,催逼进贡,被单于拘留,令降不屈,使苏武北海牧羊,曰:‘羝羊生子,即放汝还’,苏武持汉节牧羊,啮雪餐毡,旌旄尽落,去十九年,始得归汉,后夷人为之立庙,以旌忠烈。”有诗为证:

漠漠平沙际北天,

忠臣困此实堪怜。

啮雪餐毡终归汉,

持节曾经十九年。

过了苏武庙,将次居延川,行不数里,忽听山坡后一声炮响,金鼓齐鸣,旌旗蔽日,闪出一支兵来,约有三百余人,当先一员大将拦住去路。只见他:

头戴银盔身披凯甲,

刀悬偃月剑挂青虹;

袋内弯弓壶中插箭,

叱咤一声山动地摇!

晋王闻报勒马向前观看,只见他眉清目秀气概雄奇,于是厉声问道:“来将是谁?速通姓名。”那将答道:“我姓周名德威,表字敬远,朔州马邑人也。来者可留下金宝,放你过去。”晋王听说周德威心中暗喜,随答道:“吾乃直北沙陀李克用是也,久闻红袍周德威,原来将军就是。你乃世之英雄,文武全才,何不弃邪归正,跟我同上中原,征灭黄巢,恢复大唐天下,著功勋于当世,留芳名于史册,胜过在此绿林中落草,千载只一污名耳!”周德威曰:“你也是反唐逆贼,摔死国舅,有什么资格教我!”晋王大怒,轮刀直取周德威,周德威挺枪来迎,正是:

龙腾蛟卧沧涌起,

云遮沙浸风削疾。

自古中原多猛将,

塞北豪杰也披靡。

两人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德威暗思:“这老汉刀法不乱,精神倍加,待我假做破绽诱他赶来,用箭射之。”又战数合,德威佯输诈败,虚晃一枪拨马便走。晋王高声大喝:“小贼哪里去!”飞马赶下阵来。德威取弓在手,搭箭当弦,尽力射去,喝声:“看箭!”李克用一只眼看得真切,听得弓弦声响,其箭已接在手。

德威见射不中晋王,勒回马来大叫道:“我料你会接箭,却不会射箭。”晋王曰:“若比弓射,我胜怎样,败又如何?”

周德威道:“你若能胜我手中血木弓,我愿率众兄弟归顺;若德威胜,主公留下金宝,我放你过这居延川,如何?”

李克用道:“大丈夫一言九鼎,我就陪你比试箭法。”周德威命一喽啰高抛一枚铜钱于半空,“嗖”的一箭射中铜钱方孔。李克用也命士卒高抛铜钱,一支箭飞穿金钱眼。周德威见克用箭法了得,又命喽啰于树上悬挂铜钱两枚,前一铜钱孔大,后一铜钱孔小。周德威道:“此番比试,所射之箭当同时穿过大小孔铜钱。”克用迷眼不语。只见周德威一箭穿过大孔铜钱,又穿过小孔铜钱。众人无不惊呼。李克用搭箭开弓,这一只眼倒比两只眼瞄得更准,“嗖”的一箭也是射中大小铜钱,而箭头搭于小孔铜钱方孔之上,箭尾搭于大孔铜钱方孔之上。一箭双钱不进不退,用力正好让箭头箭尾搭于大小铜钱方孔之上。周德威一见,不禁暗暗佩服李克用箭法如神。这时天边飞来宾鸿大雁一字排开,周德威又抽雕翎箭一支,稍加瞄准“嗖”的一声,箭似银光,直入云霄,一箭中双雁,只不过第一只大雁被射穿,第二只大雁仅被箭头划伤,一只大雁落地。虽未一箭双雕,但也使大雁一死一伤,众人佩服之极。有诗赞道:

一箭神威贯碧空,

大雁落地草梢红;

三军未上中原去,

先建居延第一功。

这时程敬思近前对李克用道:“将军待雁过头顶之时,可强拉宝弓,自有大雁无箭而落。”李克用微微点头。待雁过头顶之时,李克用猛拉养由基弓,只听“嘭……”的一声,未见雕翎箭上天,而宾鸿雁却坠地而亡。正是:

麻雀曾欺井中蛙,

大鹏展翅绕天涯。

强中更有强中手,

莫在人前满自夸。

李克用响弓惊飞雁,这一招技惊四座,周德威自知箭法不及李克用,不由翻身下马屈身拜道:“主公神箭古今罕有,德威愿随主公充作兵卒。”李克用忙下马扶起周德威道:“吾素知敬远忠义之士,深慕高名,今幸得相从,他日位列封侯,吾当大用。”

随令差官取出空头宣一道,填写升德威为大唐议国左军师;金牌一面,填写军师字号。即日参谋帷幄,运赞军机。德威顿首拜谢,乃将众人领往珠帘寨内,犒赏三军。正是:

天意生贤佐,

残唐周德威。

胸中藏武略,

心上运玄机。

智勇张良并,

才能范蠡欺。

扫除巢贼乱,

青史誉皆知。

事后李克用问程敬思道:“今日试箭,贤弟怎知响弓可惊天上之雁?”

程敬思道:“此乃东汉曹操令大将更赢惊弓之鸟典故,操见伤雁哀鸣,令更赢响弓惊之,雁闻弓响惊落坠地。今周德威一箭双雕,射落一只,重伤一只,将军所惊之鸟正是周德威所伤之雁。”

李克用又问:“人言周德威足智多谋,怎能不知其故?”

程敬思道:“周德威有谋,乃通兵法阵略;而下官科举出仕,十年寒窗所学都是经书诗赋,所学不同,故下官与镇远所知有所不同。”李克用闻言暗暗高兴。

当夜李克用醉酒入帐,只觉天悬地转眼目昏花。睡至正酣,忽然梦入一林,林中草木繁茂,鸟雀齐鸣。突闻一声虎吼,一只猛虎肋生双翼迎面扑来。李克用拔剑砍去,虎未有伤而剑断两节,猛虎一口咬下李克用左臂,李克用只觉左臂一阵疼痛,醒来才知是梦。再看左臂无恙,只是睡时压于身下,已经麻木。

次日,李克用召周德威、程敬思等人到珠帘寨解梦,周德威道:“末将之见,此梦主吉不主凶。商纣王时期,西方有个诸侯姓姬名昌,据说他的远祖后稷在尧的时候担任农师,以后世世代代承袭这个职务;到了夏朝末年,朝廷**,姬昌的祖先就西迁到渭水一带组成了自己的部落,并在那里建了城池宫殿、开垦荒地、设置官吏,到了古公儃父的儿子季历在位时,西方诸侯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当时的商王感到威胁,就杀害了季历。季历死后,儿子姬昌继位,就是后来有名的周文王。因为祖先做过农师,周文王也十分重视农业,他待人宽厚,百姓都很拥护他。周文王特别尊重有本领的人才,请他们帮助治理国家;因此他手下拥有许多文臣武将。商纣王看到周文王的势力越来越强,十分害怕,就找了个理由把周文王召来,囚禁在羗里,周文王的大臣们为了搭救文王,便搜罗美女、好马和珍宝献给商纣王,还买通商朝的大臣,请他们在纣王的面前求情;由于商纣王贪财又贪色,最后听了大臣的话,把周文王给放了回来。周文王回来后,决心推翻商朝报仇雪耻。他知道自己手下虽然有不少文臣武将,但是还缺一位运筹帷幄的帅才,因此经常留意寻访这样的贤人。一日周文王在灵台宴请众文武,君臣同乐。宴罢,周文王在台上设绣榻安歇,众文武在台下休歇,当晚三更时分,周文王梦见一飞熊向他扑来。文王急唤左右,只听台后一声响亮,顿时火光冲霄,周文王顿时惊醒,并且吓出了一身冷汗。次日早朝,周文王令众臣圆梦,大夫散宜生说:此梦吉兆,大王在渭水河边能得飞熊将军一员,此乃兴周之吉兆也!文王令布围场,寻至渭水河边,见一老者直钩垂钓,文王问道:‘弯钩钓鱼尚不可得,你直钩垂钓岂有鱼哉?’老者答曰:‘大丈夫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文王见其口出不凡,遂问姓名。老者曰:‘吾姓姜名尚,道号飞熊’。文王便尊为太公,请他归朝辅政。后武王拜其为军师,称他为尚父。兴兵伐纣,灭了商纣王,成就了周朝八百年天下。正是:

堤草青青渭水流,

子牙向此独垂钩;

当时未入飞熊梦,

已对斜阳叹白头!

周文王之梦,其应如是,而今王爷之梦,也必定会收得一员应梦上将,王爷只要即日收拾围场打猎就是了。”旁边的程敬思也说道:“王爷,下官也曾听过周文王梦验之事,军师所言极是,王爷应当尽早打围才是,不要错失良将啊!”正是:

晋王游猎网英雄,

天意残唐数未终,

当日若无飞虎梦,

破巢安得勇南公。

李克用即命准备猎犬箭弩,带李嗣源、李存勖、史敬思等五百人马前去;程敬思、周德威也跟随左右直奔山中。

却说居延川西行四十里有一飞虎岗。此岗高山耸立,四季常青,鸟兽丛生,草木繁茂,李克用令众人布开围猎场。忽有士卒来报深灌之中有白虎一只行走,克用大喜。李嗣源道:“孩儿愿射杀此虎献于父王麾下。”

周德威道:“大太保莫急,此虎乃祥瑞之物万不可杀。我等当随行其后。”众人闻言虽然不解,不过都远远地跟在白虎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34李存孝打虎(第2/2页)

话说习武之人,大都听说过“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传言,如果从王者论的话,武力值最高的当是西楚霸王项羽;从为将者论,高居榜首的则是飞虎将军李存孝。

小时看《隋唐演义》,最佩服的就是第一条好汉李元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失望地发现,我曾无比确信的李元霸竟然是个短命鬼,不到十六岁就挂了,那时才是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年),离李渊起兵还差三年,自然轮不到李元霸一锤定乾坤,震退十八路反王。所以即便李元霸真有绝世武功,也没机会展露了。

根据小说的描写,李元霸和李存孝两个人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猛人,都是能够把第二条好汉分分钟打服的人。李元霸时期的千年老二是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李存孝时的千年老二是铁枪将王彦章,这两对CP之间各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宇文成都碰上李元霸就拉稀,王彦章遇上李存孝只有逃跑的份;甚至李存孝死后,晋军用几个替身假扮李存孝,扯出飞虎旗,竟然将王彦章的弟弟,同样勇不可挡的王彦童吓死。

不过小说中的李元霸是盗版,李存孝才是真身,人们将李存孝的故事移植到李元霸身上去了。隋末各路反王打得不可开交,却让后来居上的李家摘了桃子,于情于理都有些吃味儿,干脆来个一力降十会,整出一个猛男来为李家撑撑门面,让人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为了不让李存孝的故事深埋在历史的故纸堆里,笔者便来扒一扒他的根底。

却说代州的一个小村庄里,树立着一座将军的石像,传说这尊石像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凡是得到石将军青睐的人,都会得到好运。

这天,一位姓何的姑娘与同班姊妹采花归来,行至石像边,何姑娘看见石人高大英俊,就产生了爱慕之心,她想,如果能嫁给石人这般伟岸的男人,就心满意足了。她一边想,一边与众姐妹开玩笑说:“咱们大家往石人身上扔筐子,谁的筐子能挂在石人的手上,谁就嫁给石人当媳妇。”姑娘们表示赞同。于是,姑娘们便轮流往石人身上抛筐子,可谁的也没挂住。最后该何姑娘扔了,说来真巧,这筐子从石人的头上滑到胸脯,从胸脯滑到手上不动了,几个姑娘蹦啊、跳啊、闹啊、围住了何姑娘,何姑娘羞得一溜烟跑回了家。

夜深了,何姑娘躺在床上总想白天的事,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月亮下山了,屋里漆黑漆黑的。突然,门“吱”的一声开了,走进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书生,这书生满身放射着微弱的蓝光。何姑娘被这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吓呆了。书生便将自己是天神的化身、白天接筐认妻一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何姑娘边听边偷偷地看着英俊的书生,爱慕之心油然而生。二人互相攀谈,越谈越亲切,最后,多情的何姑娘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英俊的书生。

不久何姑娘有了身孕。在那时代,未婚先孕是要被人鄙视的。尽管何姑娘再三解释都无济于事,只能将孩子生下来。亲朋好友渐渐远离,母子二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

说来也怪,小男孩刚过满月,人间的话他没有不会说的,三个月就满跑满颠,十个月就帮妈妈喂鸡、喂鸭、烧火做饭。三岁时就能滚动一百多斤重的大石头。时间久了,小男孩力大过人的事传遍了整个村子。

孩子七岁那年,何姑娘带他来到石将军面前,让他拜祭父亲。没想到孩子听说他的父亲是这尊石像时,竟然发起狠来,一拳将石像打得粉碎。何姑娘见状又气又急。她逼小孩跪下向父亲请罪,并且让他将地上的石头拣起来一块块地安了回去。她给孩子取名叫做“安景思”(安进石的谐音),以此为记。

安景思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这日安景思正在山坡上放羊,忽然出现一只白虎。群羊惊起,白虎顺势咬死一只。安景思正于石上酣睡,闻恶虎食羊,惊醒而起。只见他跳下漫汉石,脱了羊皮袄,伸拳便向白虎打来。那虎见人欲来打它,便弃了羊,血口怒吼,飞扑而上。安景思将身一侧,白虎扑空,他纵身跳到白虎背上,左手死揪虎耳,右手猛打虎额。哪消数拳,其虎已死于地下。

这时李克用与军士正在对面山涧上,见孩子年幼,竟能将老虎打死,端的是非常喜爱。他故意向这边说道:“你是哪家的小孩?把我家养的老虎给打死了!”小孩并不生气,他看向李克用说:“原来是你家养的老虎,怪不得不经打!不过你家老虎咬死我家的羊,你还我羊,我还你虎矣!”说完提起老虎撩过涧来,众皆惊骇。晋王令军士提之,无一能动。德威曰:“此人天生好汉,汝等众人安能及之?”

程敬思对李克用说道:“这牧童方才打虎之时出手不凡,今不畏强势语出惊人,莫非他便是飞虎上将?”李克用闻言问道:“娃娃,我有一言与你商量,可否近前说话。”只见牧童一跃过溪。李克用问道“你姓甚名谁,父母何在,家住何方?”

牧童答道:“姓安,名景思,俺自幼有母无父,住在这飞虎岗上。”

晋王曰:“我看你气力尽有,不知武艺如何?意欲用汝,未见虚实。”安景思道:“实不敢瞒,俺曾至铁笼山得遇异人,传授一十八般武艺,但无进用之处,暂屈于此耳!”李克用闻言大喜道:“真是天赐良将也,吾乃唐帝驾下沙陀王李克用,今举兵南下讨伐黄巢,汝愿勤王建功,共赴国难否?”

安景思道:“师祖临逝嘱景思当存报效之心,今蒙恩宠,愿随主公。”

李克用扶起安景思说:“吾有十二太保,皆吾恩养,虽亲疏不同,胜如一体,今升汝做个十三太保,改名李存孝,称飞虎大将军,就使薛铁山、贺黑虎二人为汝副将,听受约束。”存孝拜谢,遂以父王呼之。

晋王遣人唤来邓万户问道:“汝认得此人否?”邓万户曰:“是我家的牧羊子安景思也。”晋王曰:吾欲领他同去中原讨贼,留下金帛以为谢仪。”万户曰:“小民颇有家资,安敢受此?之前见此子骁勇无敌,量必成器,曾以小女瑞云许之。既然大王领兵讨贼,为朝廷出力,若有用处,即当奉命。吾之小女,少待送来。”邓万户言罢辞别而去,不多时便送瑞云及安景思之母来到帐外。晋王令人接入后帐,与刘妃同居。

沙陀人本来就是好战的民族,族中壮士如云,想要让他们服气谈何容易。就连李克用这位族长的儿子,为了展示自己的武勇,也是在战场上冲杀搏命多年,最后才赢得族人的归附。幸好同样勇武绝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李存孝在这方面拥有足够的资本。

晋王得了安景思不胜大喜,当日令人将死虎割头为盔,剥皮为袍,脚皮为靴;又令铁匠打造毕燕挝、猊铠甲、浑铁搠赐与李存孝。晋王曰:“存孝,你会骑马否?”李存孝曰:“我自来不会骑马,今愿试之。”晋王命将校选几匹好马到帐前来,李存孝用手一按,那马扑地而倒,一连按倒数匹好马。周德威曰:“勇将必须雄马,临阵才能成大事。”晋王曰:“我在直北四十年,只讨得一匹好马,名唤千里浑,快牵来与他骑。”李存孝仍将马一按,那马亦倒地,晋王曰:“如果用他为将拿什么与他骑坐?前些时西凉州进献给我的一匹好马现在哪里?”李嗣源应道:“在后营用两条铁索系住,四蹄也是铁索绊定,人不敢近。”晋王曰:“快将铁索解去,牵来与存孝自去降伏。”李存孝欣然提着毕燕挝浑铁搠,到后营一觑,那马望存孝扑将过来,李存孝侧身一躲,左手抓住鬃鬣,翻身跳上跑出营前。此马久不骑人,驮得李存孝漫坡越岭飞跑去了。晋王大惊,谓周德威曰:“你说勇将须要好马,今恐丧其命。”言未毕,只见李存孝跨马如毪从山坡后跑将出来。

晋王看见人马无恙,大喜道:“这马中用否?”存孝道:“马便好,只是有些腰软,将就骑着罢。”后人有诗赞曰:

飞虎山前虎啸风,

灵求峪内遇英雄,

石人是父膺天眷,

窑内为家处世穷,

武艺异传人罕及,

安头取姓俗无同,

晋王恢复唐天下,

先识将军草莽中。

晋王次日升帐,文武恭贺礼毕,李存孝谢曰:“蒙父王视以至亲,儿乞为先锋。”晋王壮其志,即取印与之。周德威曰:“不可,大王部下原有五百家将十二太保,便将此印与存孝挂,诚恐他人议论大王有弃旧迎新之意。”晋王曰:“汝何主意?”德威曰:“可令众人与存孝同到营前比箭分其胜负,如射得三箭中红心者,与以先锋印,方可掩众人之口。”晋王曰:“汝言有理!”是日,晋王头戴冲天冠,身穿衮龙袍,正中而坐,诸将侍立左右。晋王令人将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之上,又设一箭垛,离百步为界,众将分为两队,十三太保穿红,五百家将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立马,听候指挥。晋王传令曰:“如有射得三箭中红心者,鸣金击鼓以应之,即将红袍赏赐,随令挂先锋印。”晋王教诸将先射,言未已,红袍队中一将骤马持弓而出,众视之,乃是十二太保康君立,把马飞纵来往三遭,搭上箭扣满弓,放射一箭,其箭未及射到箭垛,已自落地,金鼓寂然。晋王大怒曰:“一箭尤然不中,敢望挂先锋印乎?”喝令推出斩之。周德威慌忙跪下告曰:“未曾出军,先斩家将,恐于军不利。权记过,以后将功赎罪。”晋王曰:“既如此,难以全免。”随令拿下,重打四十皮鞭。晋王怒气略息,康君立羞惭满面而退。自此积恨于怀,日生嫉妒,有害存孝之意。

晋王叫众将来试,只见绿袍队中一将奋武而出,众视之,乃副将夏日新也,遂骤马持弓看垛一遭,第二番一箭正中红心,金鼓齐鸣。夏日新呼曰:“快取袍印过来!”晋王曰:“只此一箭,不足以当此职。”红袍队中一将飞马出曰:“看我射来,显我手段。”拽满雕弓连射三箭,只有一箭中红心。众皆喝彩,乃四太保李存信也。存信曰:“吾中一箭,不得此袍,合得先锋印。”晋王曰:“吾有言在先,汝何犯令耶?”存信默默无言。红袍队中一将出曰:“你二人射中红心,岂足为奇?看我连射三箭来。”乃大太保李嗣源也。飞马翻身背射三箭,二中红心。嗣源曰:“吾翻身背射,中却二箭,合得此印与袍。”

言未绝,红袍队中一将飞马出曰:“汝翻身背射有何稀奇,看我射红心。”但见那人:

虎皮磕脑豹皮裈,

衬甲衣笼细织金,

手内燕檛光闪闪,

腰间利剑冷森森。

其人乃李存孝也。骤马到界口,扭回身连射三箭,皆中红心,众人喝彩。存孝厉声大呼曰:“吾今三箭皆中红心,先锋定矣!看我单取锦袍以示英雄。”拈弓搭箭,径往柳梢射之,一箭射断柳梢,锦袍坠下,李存孝飞马取袍披于身上,往来驰骤一遭,下马到晋王面前拜谢。晋王遂令李存孝为先锋,设酒相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