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侯门庶子 > 第五十五章宫学名额

侯门庶子 第五十五章宫学名额

簡繁轉換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4 16:27:38 来源:源1

第五十五章宫学名额(第1/2页)

不过,牛爵爷本身就会敬酒。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科技在近现代落后。

会办事,不如会来事。懂发明创造。不如懂溜须拍马。

但,这并不能说贺重安的路线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社会资源的增长,贺重安从这种社会资源增长获取利益更容易,也是对的。

历史的浩浩荡荡,不会为某些人的门户私计让路。

贺重安如果没有煤球炉煤球发明所带来的利益,也不可能让贺家全力支持,没有贺家的全力支持,他也不可能拉上郑家。

更不可能有机会掀起一场政争,站在皇帝面前。

原理没有错。只是执行层面出了问题。

“在这个时代,任何利益必须有权力来保驾护航。而权力本身,也需要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物资力量作为支持。”

“也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

“这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但怎么抓?怎么硬?从什么地方下手?”

贺重安心中盘旋好一阵子,终于做出一个判断:“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当官。”

当官,进入大夏体制,是这个时代获得权力的唯一出路。

但怎么才能当官啊?

科举?恩荫?还是别的。

这就需要贺重安好好思量。

贺重安心中想着事情,好久才入睡。

第二天一早,郑家就派人来请了。

贺重安立即上门。

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将贺重安引入府中。自称是郑邦基。

贺重安知道,这是郑家老七。

这也是世家大族迎客之礼。贺重安之前来,仅仅是郑府管家来迎接。

郑邦承更是等候多时了。

见贺重安过来。迎出门来,说道:“重安,你可算来了。”随即引贺重安入书房谈话。

郑邦基一边作陪。

郑邦承说道:“我已经去过枢密院了,与西海所有的卷宗都已经封存。西海方面的事情,我说了算。重安,你想怎么办?”

贺重安说道:“能将家父调过来吗?”

“不可能。”郑邦承摇摇头,说道:“有一件事情,你还不知道。但很快就知道了。武宁侯在西海打了一个大胜仗。陛下与诸位大学士的意思都是,武宁侯还是不要动的好。”

虽然还没有仔细查,但大体上已经分明了。

西海是一个烂摊子,其实是很多人的共识。

无非是烂到什么程度而已。

这个烂摊子没有人愿意接。而且未必能接得住。

虽然武宁侯府很难,但在大夏朝廷很多人看来,只能苦一苦武宁侯了。

“不过,请你放心,从明年开始,西海军费重新议定。决计不会让你家吃亏。”

贺重安心中暗道:“这个结果能让我那个便宜爹爹在西海轻松一些。”

对于武宁侯,贺重安心思很复杂的。

他现在已经明白贺夫人是什么样的人了。也知道该如何与贺夫人相处了。对于这个便宜父亲,却还有几分忐忑。

郑邦承以为贺重安心中不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五章宫学名额(第2/2页)

这一次贺家全力以赴,几乎压上所有,才撬动宁国公府,让他进入了枢密院。给郑家带来不可计量的好处。贺家最想要的是从西海脱身。他却不能做到。

有点太不够意思了。

不好好补偿,今后谁给郑家办事。

他连忙说道:“你知道宫学吗?”

贺重安说道:“自然知道。”

宫学,又名咸安宫学。

在西华门内,本为明代妃子所居,后废弃,改建为宫学。

宫学体系,对应着就是侍卫体系。

御前侍卫在朝廷制度设计中如此重要,那这些侍卫该如何提拔?让这些侍卫外放之后,如何将事情办好?

于是就有了宫学。

宫学每年招生一百余人。教授以实学学问为主,水利,会计,查案,护卫,武艺等等。

宫学毕业之后,最优秀者才能补入御前侍卫。其余的人一般在军中,内务府,等地方当差。

“我为重安你弄了一个名额。”

贺重安大喜过望,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勋贵家族出仕道路不只有一条,最妥当的就是继承爵位。袭爵之人,朝廷有专门的培养通道。侯府的政治资源,也都向这方向倾斜。

而勋贵家族的其他子弟,自然也能在军中安排。但也仅仅是当个小官,今后能走到哪一步,就看自己了。

太祖太宗年间,不是没有家中庶子,自己在军中搏个爵位。奈何进入明宣之世,天下趋于稳定。就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

宫学名额,可以直接在皇帝身边当御前侍卫。这种一步登天的事情,自然被无数人看在眼里,都是顶级权贵才有的门路。

武宁侯府都能难染指。

而今贺重安正想当官,简直是瞌睡遇见枕头。

岂能不高兴?

“多谢郑叔。”贺重安起身行礼。

有这个名额在。也不枉贺重安为郑家厮杀一场。

郑邦承笑道:“我在御前多年,还是有很多旧部的。等将来你在宫学出来,我安排你直入御前。郑贺两家,今后互相扶持。”

“请郑叔放心,从今后,武宁侯府唯南海郡王马首是瞻。”贺重安说道。

“武宁侯也答应吗?”郑邦承看着贺重安。

将军最大的本钱就是胜仗。

武宁侯镇守西海不为人所知,但贺重安将这一件事情在御前翻出来,皇帝注意到了,各方势力自然也都会细细研究。

郑家立即发现武宁侯的能力。

无他,郑家也是与西夷交手最多的势力。

他们最了解西夷的底细。再怎么鄙视西夷,但也必须承认,西夷在战场上还是有几手,特别是在海战上,南海水师是一比一复刻西夷的风帆战列舰。麾下还有很多西夷军官。

武宁侯在与西夷小股部队反复交手,不落下风,还打了一个大胜仗。

武宁侯府的价值就不一样了。

之前,郑家拉拢贺家,无非是看在贺家在京城的影响力。是郑家在京城勋贵中的一根钉子。

而且武宁侯本身就有价值了。

但之前,郑家与贺家的合作,没有武宁侯的首肯。

他要确认这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