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挂了99次之后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之骄子

挂了99次之后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之骄子

簡繁轉換
作者:似水年华流年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皇帝还要想着怎么让根本无法再赏赐的姜大将军满意,有功不赏,那可是大忌!但皇帝真的不愿意再赏赐什么。

就在第二天,新的奏折到了,让皇帝有些惊喜的是姜大将军昏迷过去,一时间皇帝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自己可以换人了。接到奏折的他不由仰天长笑,真的是太好了!果然他是天之骄子,想什么来什么!

他这几天就一直琢磨让谁能够取代姜大将军,还真的找到了人,只是没有足够的资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把人提上去。要知道姜大将军的威望太高,一般将领根本没有办法顶上去。

如今一看这不是机会来了,只要把姜大将军的位置拿下来,就可以慢慢解决姜家人,要知道姜大将军的孩子们都年纪偏小一些,就是成为武将,也不可能是大将,只会是小将,那么作为统帅想要算计这种级别的武将还是容易的。

想到这里的皇帝要不是还记得自己是皇帝,而不是一般人,只怕会跳起来庆祝,终于可以把姜大将军的位置腾出来。

姜涵自然看到了皇帝的表现,虽然作为修士对于情感淡漠了不少,但还是因此觉得皇帝做人不怎么样,让人感觉齿冷,要知道这些年来姜家对边城的事情十分尽职,但没有想到皇帝为了自己儿子一次次掩饰罪恶,甚至完全不在意边城的安危,也不在意边关将士的付出。

可以说皇帝从来就没有真正为姜大将军着想过,只想着怎么利用姜大将军,甚至要不是姜大将军真的有水平,只怕早就有可能死在皇帝手里。

姜涵也没有感觉多生气,只因为皇帝多是这样的人,当年的某个皇帝为了自己孙子能够顺利登基,因此大开杀戒,足足十多个功臣被他冤杀。

为什么这么干?那是因为他的太子死掉,而他想要太子的儿子登基为帝,可皇太孙本人不够厉害,因此皇帝趁着自己活着,就大肆冤杀功臣。

只是这个皇帝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举动最终也害了自己的孙子,他的孙子倒是登基为帝,但因为削藩的缘故导致叔叔们造反。

其中最厉害的是就是来自北方的燕王,手下一群和异族人作战过的武将,而另一边,曾经能打的武将都被一代皇帝为了巩固二代皇帝的皇权而杀掉,就没有几个真正能打的将领,有句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大将无能,累死三军。

兵与将是相辅相成,没有大将,兵们无法有效战斗,有可能被各个击败;没有勇猛的士兵,再厉害的将领也是无法打赢一场战役。

那么二代皇帝削藩做错了吗?当然没有,但他的手下太菜,没有抓住机会,也没有找到适合的时间段,导致燕王最终攻破京城,二代皇帝被拉下皇位。

如果那些真正能打的武将还活着,只怕会是另一个可能,说不定能够保住二代皇帝。

而诛杀功臣这种情况,在历史上绝对不是第一次,皇帝也知道这种行为很不好,会影响臣子的忠心,但皇帝一旦遇到什么事情时还是会干那种杀鸡取卵的事情,只因为觉得臣子的存在影响到了皇帝的尊严。

姜家人是忠是奸,对皇帝来说不重要,去翻翻历史书就可以知道皇帝用人从来不看忠奸,重要的是达到皇帝的要求,能够为皇帝所用。

用奸臣怎么了?皇帝之所以用奸臣,是觉得用的很顺手,而不是奸臣蒙蔽了皇帝,毕竟死在奸臣手里的人不是皇帝本人,也不是皇亲贵戚。

当然如果皇帝本人根本不在意什么皇亲贵戚的话,奸臣也会动一动那些牌面大,实则没有任何实力的皇亲贵戚,反正奸臣很清楚什么不能动,这样子奸臣才会为皇帝所用。

奸臣往往会看人眼色,会帮着皇帝做好皇帝想要做,而不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的事情,那就是皇帝最好的一把刀。

可以说皇帝眼里的大臣没有什么忠奸之分,只有好用不好用,有些臣子在怎么忠心,会喋喋不休劝谏,让皇帝心里扫兴,虽然不见得当时发作,但说不定来个秋后算账,这么干的皇帝不缺明君。

因此如果臣子以为自己只要忠心耿耿为君王,就不会被皇帝杀掉的话,只能说太蠢。

当然聪明的皇帝从来不过多使用奸臣,因为奸臣们往往做事无底线,有可能会继续膨胀,影响到皇帝是否能够坐稳宝座,除非皇帝想要自己王朝倒台,那么使用奸臣的数量不可能太多。皇帝自然也要忠臣,忠奸势不两立,作为最大权力的掌控者很有市场,两边都要想要让皇帝做裁判时偏着己方,确定对方去死。

这也导致不管是忠臣还是奸臣,都是皇帝所需要的,一旦奸臣做事做太过分,自然有忠臣出来谏言,而皇帝就可以趁机除掉太过罪大恶极的奸臣。

看看,不管是忠臣,还是奸臣,都是皇帝在朝廷中使用的制衡之术的棋子,完全就是缺一不可,因此皇帝身边从来不缺奸臣。

也正是因为好用这个原因,皇帝用臣子从来不在意忠奸,在意的是好用与否。如果奸臣们干了坏事被抓住,一般小小不然的根本没有惩罚,因此什么欺男霸女,什么巧夺豪夺,都不是大事,除非是遇到谋逆,才会引来皇帝的大怒,只因为牵扯到了皇帝的位置。

人呐!牵扯不到自己利益时往往会没有多感觉,皇帝也是如此,为了自己的利益装作自己看不清楚忠奸,其实皇帝不是看不出对方的本质,而是根本不在意臣子是忠是奸,只要能够为他所用就可以。

姜大将军自认为是忠臣,觉得皇帝不会对他出手,那么就想错了,皇帝只想着除掉他,要知道姜大将军占据边城统帅的时间太长了,当皇帝不放心。

这时候要是有个奸臣出来搞姜大将军,皇帝不会反对,只会做出一副姜大将军怎么可能辜负他的信任这个做派,就可以把姜大将军置于死地。

在很多时候皇帝不是不知道某大臣是好人,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会下手的,过后顶多承认自己做错,绝对会让大臣们感动:看看,皇帝陛下自己认错,人怎么不可能犯错呐?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因此皇帝真的是一个明君,会有更多臣子膜拜这个皇帝。

至于臣子一家人的下场没有多少人关注,只怕早就死得不知道在哪里,而且都是死状极惨,甚至完全就是绝了后代,过上一段时间就没有人记得曾经的一家人,这就是那种一心为皇帝着想的忠臣的下场。

姜涵才会直接制住姜大将军,以防止这个人一下子发癫,以为自己忠臣,事事要为皇帝着想。当年赵氏孤儿的某大臣,不就是把自己亲手孙子调换了一下,结果导致亲孙子被活活摔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