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75章 形变能力设想,那不成变形金刚了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75章 形变能力设想,那不成变形金刚了

簡繁轉換
作者:昭灵驷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31 15:49:51 来源:源1

第77章形变能力设想,那不成变形金刚了?(5000字)

李风庭本以为远程控制武装机器人的延迟可能会到500ping值,结果没想到连400ping都没过就这个延迟数据,绝对超预期的。

因为正常情况下根本用不到1500公里那麽远的距离,战争状态下,操作武装机器人的人类战土并不需要部署在上千公里那麽远。

大后方在距离前线战场100公里以上200公里以内完全足够,寻常火炮射程根本就够不着。

若是求稳,也可以再延长100公里。

让操作员部署在距离前线300公里的大后方,这个距离,敌人想越过前线的武装机器人攻打后方的操作员部队,就只能用飞弹了。

但要实现300公里距离的飞弹突防,敌人打击成本是会蹭蹭增。

而且己方也不可能让控制武装机器人的操作员密集扎堆,一定是分散开来的,操作员在全向运动平台里移动,可以在一个固定位隐蔽起来。

对敌方而言,哪怕是飞弹最终艰难突破300公里内布下的重重防御网,最后都不知道打哪才好,会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力感。

按照现在的数据结果来看,如果距离缩短至200公里左右,延迟可能会下降到50ping值。

这个延迟数值,就算是玩家打游戏的体验都是很舒服的ping值区间了。

陆安瞄了眼李风庭说道:「若是有预警机的辅助,或者是用一个比较大型的无人机改装一下,

作为信道中转强化,延迟还能进一步得到优化。」

闻言,李风庭点了点头说道:「真要是在战争状态,肯定不会吝啬几架无人机的辅助。」

比如要是进入巷战,战场环境有很多建筑物阻挡,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无人机盘旋高空提供信号支持。

甚至招募一些技术很高的无人机飞手,控制穿越机在建筑内部快速穿插,进一步增强部队的整体态势感知能力,相当于已方是地图全开跟敌人打。

陆安沉声说道:「不过要想实现1000公里距离远程控制达到50ping值以下,至少需要5G通信技术的支持。当然,在当前的通信技术水平下,在距离上做些妥协,在机器人本身的硬体和软体算法上做些优化,也能达到使用标准。」

关于5G通信技术这个问题,陆安倒也没打算自己去搞。

交给仲兴丶桦为那些通信公司去点亮这个科技树就行了,虽然陆安也能轻松搞定,但他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的科技树都自己去点亮。

同时也得让别人有饭吃丶有生存空间,不然睁开眼全都是对手,一个朋友都没有。

李风庭大为满意道:「能取得目前的效果已经非常不错了,解决有无问题,剩下的就慢慢来吧。」

陆安瞅了眼屏幕上的数据,自顾自地说:「远程控制下的命中率稍微有点低了,不过问题不大,有优化方案可以搞定。」

闻言,李风庭好奇道:「哦?」

陆安微笑道:「这个不难,让智能辅助瞄准系统有一个延迟修正即可。」

现在的李风庭对于陆安说能搞定,他是一点都不怀疑了。

这年轻人的技术开发能力实在过于强悍,他说能搞定的技术痛点,目前就没有搞不定的,关键解决技术问题的效率还贼快。

随着本次测试结束,李风庭跟陆安在基地里的一个会议室沟通进一步的事宜。

「陆安同志,军部内最近也在探讨打造纯机械化混编部队的可能性,你开发的武装机器人的火力虽然相较于传统步兵有了成倍提升,但仍处于轻火力范畴。」

「军方的设想是,能不能开发一种具备重火力输出的机械作战单位,也能像武装机器人那样远程控制,让战士在大后方操作。」

「最好还是具备全地形能力,跟武装机器人混编构成纯机械化作战兵团。」

李上校这话,字里行间都在表达对火力不足的焦虑。

显然,看着陆安团队取得如此超预期的进展,军方也更加敢想了,最近就在不断研讨打造纯机械化混合作战兵团的构想和可能性。

李风庭补充道:「此外,还需要一种专长型机械单位,它的定位是后勤医疗,发挥战场医疗兵的作用,当然『医疗』对象是武装机器人,对战场上那些机体结构受损减员的战斗机器人进行快速检修丶快速更换受损部件。」

既然都要打造纯机械化混编作战兵团了,前线就不能有人类战土,全都实现机械化。

那麽医疗机器人也得有,这样前线「受伤」的战斗机器人失去战斗力时,在更换受损部件丶快速修好后,立马就能原地复活再次加入战斗序列。

这就是人类战士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了,人类战士受伤了,很难继续战斗。

轻伤都得十天半个月痊愈,重伤的话就只能送到大后方。

但是机器人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战斗过程中受损部件一换,直接就能原地爬起来再战,

有了专长型的医疗机器兵加入到前线,就意味着机械兵团具备实时战场回收能力,进而转化为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比如一个武装战斗机器人被重火力轰了个稀碎,彻底不能修复,确认这个武装机器人报废后,

正好后勤补给还没到或者用完了,专长型医疗机器兵可以现场拆解那些未被彻底损毁的部件进行回收,其它武装机器人对应受损部件就可以直接更换使用。

这也是武装机械独有的战场优势,当两个武装机器人,一个彻底报废,另一个只是部分组件损毁,正好报废的那个机器人身上有个部件没有损毁,拆下来换到另一个机器人身上,那麽这个机器人就能继续战斗。

如果是两个人类战土,一个阵亡,另一个重伤失去了一条胳膊一条腿,那可就没法用另一个阵亡的战土身上的骼膊腿给他接上。

也就是说,机器人遇到这种情况还能确保其中一个机器人继续战斗,能保留50%的战力,而两个人类战士出现这种情况就损失全部100%战力。

陆安听到李风庭的设想,想了想沉声说道:「要打造这样一支多兵种的混编机械化兵团,难度不小重,研发工作量也大,我需要好好构思一下,不过技术面的可行性应该是没问题的,就是没那麽快。」

听到陆安说具备可行性,李风庭精神大振。

陆安微笑道:「其实我很早就在考虑,让武装机器人具备机体结构的形变能力,就跟变形金刚一样。」

「比如在战场需要快速支援时,跑肯定是没轮子快。要是具备结构变形能力,人形机器人切换成全地形机车模式,时速到一两百公里,不论是战场突防还是支援,都能带来巨大的增益效果「而且变形成非人形态的武装机械,就可以成为重火力发射平台。」

经典的107火主打一个便宜皮实,有支架可以发射,木有支架也能发射,就算弄丢了发射架,

点根火柴也能发射。

现在部队里的战土,一个人都能背两枚107火,一枚炮弹的重量才18公斤。

而武装人形机器人设计的负重上限265公斤,整个10枚不是问题,还能馀85公斤的负重。

陆安这话让李风庭当场呆,他是真没料到陆安的想法比军方研讨的方案还要狂野。

变形金刚都来了!

正常情况下,李风庭肯定会觉得不靠谱,但一想到陆安团队已经搞出来的武装人形机器人,这玩意放在当代已经是属于划时代的产物,能对敌方陆军形成降维打击一般的优势存在。

没准他真能搞出堪比变形金刚一般的机械化作战单位。

李风庭心中压制着振奋情绪:「陆安同志,你没有在开玩笑吧?真的能够搞出这麽先进的机械化装备?」

闻言,陆安微笑着说道:「我对此颇感兴趣,想试一试,但成不成也不好说。」

他是刻意说的保守,要是告诉对方很快就能搞定,反而会人觉得满嘴跑火车。

陆安不紧不慢地说道:「不过要实现军方设想的纯机械化混编作战兵团,那就得成建制组建,

规模就不能小,就算技术上具备可行性,经济层面在短期内恐怕怕是有些吃不消。」

「我个人的建议是搞个阉割版的出口军贸,让别国替我们在经济上理单,这能有效缓解经济层面的压力。」

自家军方采购装备,军工企业是不能有议价权的,只给5%左右的利润率,不能随意漫天要价。

但出口外贸就是另一回事了,以赚钱为主,利润率十倍几十倍都没问题,只要有买家愿意买也付得起钱就行。

陆安看向李风庭微笑着打趣道:「别的不敢说,战五渣的纱特狗大户绝对会喜欢这装备,堪称为他们量身打造,土豪玩法,氪金就完了。」

「而且不用担心卖出去了会反过来对我军形成威胁。只要是卖出去的武装机器人,我在技术层面做出限制,一旦靠近我国的边境线,就会被强制自动返回,元界智控旗下的机械臂产品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很成熟。」

「这个也是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买家,你买我这装备去揍别人我肯定不管,那是你自己的事儿,但是你别想用从我这里买来的东西反过来找我的麻烦,你做不到,想来也不敢这麽做。」

「再一个,我们需要有实战数据,对后续叠代升级十分重要。」

对于陆安提出的出口外贸建议,李风庭想了沉声说道:「这麽先进的装备出口外贸,兹事体大,哪怕是技术阉割版也不是我能拍板决定的,不过我会把你的建议汇报给军部,让上级去研究权衡。」

陆安点了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李风庭也没法拍板。

两人依旧在交流着,陆安话题一转,说道:「武装机器人的上手难度不高,但上限高,是比较吃操作者的天赋。」

李风庭闻言也点头表示认可,过去的这段时间以来,他也安排了不少现役的战士亲自上手测试过。

确实不怎麽难上手,但有的人能打出很亮眼的操作,有的人明显差了些火候。

而且还有一部分战士在全景视角下有3D眩晕症,要麽是大脑易疲劳丶视觉易疲劳。

陆安说道:「我的建议是,能不能考虑推动游戏丶电子竞技等手段来间接培养预备兵源,让年轻人先在民间通过这种方式去接触并熟练操作。」

「如此一来,以后招募进来的新兵不至于零基础培养,既能节省军费,还能节省培训新兵的时间成本。」

「还能通过这一方式,提前发觉一些有天赋的苗子,届时也可特招入伍。」

李风庭旋即道:「这个问题军方内部早就研究讨论过,此前全面解禁游戏机禁售令,就是有这一层面的考量。」

陆安言简意:「力度还是小了些。」

李风庭:「哦?你有什麽建议?」

陆安沉声说道:「重要的是得让大众接触得到,这样才能更加向往丶更加喜欢,受众面才能更大。」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推出衍生版的民用消费级人形机器人,元界智控可以出资建立相关的赛事,比如机器人格斗赛事,甚至激进一点还可以搞大场景的非实弹枪斗术竞赛丶个人竞技丶团队竞技等多种竞技模式。」

「通过推动体育竞技化,让每一个年轻人他只要想就一定有接触和参与的机会,也等于是把培养武装人形机器人操作员的沉没成本转嫁给社会。」

「当他被徵召入伍,还未接触真正的武装机器人就已经有了很扎实的基础。」

说到这里,陆安顿了顿转而笑道:「附带的经济效益就不用多说了,这肯定能为社会带来一个新兴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军民两用战略,可用庞大的民用市场的利润支撑来反哺军用。」

「个人消费不起,但肯定会催生类似网吧网咖这样的体验馆,大众能通过类似的体验馆,以较低的成本支出也能接触到,几十万的机器人消费不起,但花个两三百块钱限时体验还是出得起的,

「此外,元界智控还可以推出家政服务型机器人,以民用产品维持生产线不中断。毕竟军用武装机器人,即便大规模采购也不会超过10万个,等军方采购结束,生产线就得停工停产,技术工人也会流失。」

「以后再重新组建就困难了,成本也降不下来。我们绝对不能重蹈老镁F22战斗机生产线的覆辙。军民两用模式下,军品采购结束,但有民用端产品维系产能,生产线就能保住,尤其是技术团队能保住。」

听了陆安这番话,李风庭不由得点了点头,略作沉吟便说:「你的这一建议确实非常值得研究,我回头把你这个想法写报告递交给上级。」

如果上边批准人形机器人可以推出衍生版的消费级产品,那就可以进一步推动民用化的家政服务型机器人。

现在的情况是国家对于武装机器人是列为秘密军事装备,至今还没有公开露面过。

只要还处于保密状态,民用化的人形机器人就没法推动,因为要给军事机密让步。

不过陆安倒不担心,推动民用化肯定是必然趋势。

无非是早和晚的事情。

因为军方的长期自标显然是奔着武装人形机器人常备化去的,同时也需要技术叠代,发展更先进的下一代军品,那就离不开民用市场的反哺。

这一点在造船业已经得到充分验证,造船厂通过接大量的民船订单支撑船企的利润,有资金研发新技术。

新技术又用于军舰上来,支撑军舰下饺子。

造军舰的利润其实不高,军舰的总吨位量也是没法跟民船订单相比的。

重要的是,让船厂有活儿干丶有单接,技术和人员才不会断代,重型工业一旦出现技术断代想复产简直比登天还难。

阿镁立卡把F22战斗机生产线给拆掉后,再想重新恢复生产线已经是不可能了。

人员被裁撤,图纸都不知道弄哪里去了。

原来那些搞F22的工程师不是逝世就是转行,技术没有传承下去,导致想重启F22生产线的人甚至连图纸都看不明白,又怎麽可能恢复得了生产线?

包括老镁上个世纪搞出了牛笔的「土星5号」火箭,以及众多登月技术,老苏没了后都是大砍项目,技术断代,现在他们想搞也搞不出来了。

显然,道理也是一样的,这套逻辑放在元界智控旗下的武装人形机器人也适用。

以武装机器人目前的造价成本,军方顶多采购五六万个,而且还要分好几年进行分配采购。

这点产能,等元界智控旗下子公司的超级工厂建造完成投产后,一个月的产能就能干到3万个机器人不是问题,一年就可以造几十方个机器人出来。

产能拉爆,百万级规模都没问题。

但非战时状态,军方不可能动辄下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个的采购订单。

没活儿干,那就只能让员工调岗去做别的业务,或者直接裁撤掉,时间长了就有技术断代的风险。

元界智控特殊一点,有陆安这个堪称开挂的大BOSS在,他肯定有能力恢复生产线,但时间成本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成本,还有很多科技树等着陆安去亮呢。

走军民融合两用的路线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潜在问题,军用订单交付完,工厂照样不会停工停产,转而去做民用订单就行。

整个技术体系就能得到有序的传承,不会出现技术断档丶断代的风险。

在接下来的日子,陆安的这些建议被李风庭整理提交了上去,上级有关单位也在进行着重研究探讨。

陆安在军事基地里呆了半个月左右,把后续测试安排交给付晨来带队,他自己则准备返回嘉宁市,公司有些事情也需要他这个大BOSS来拍板决策,再者他还得搞定武装机器人的电池续航问题,

不能一直待在基地这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