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 第649章 A级人才认定!(求订阅)

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第649章 A级人才认定!(求订阅)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鱼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10:03:0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49章A级人才认定!~(求订阅)

「老师,这个方教授还是那麽油盐不进,他绝对是对我们移植科有些偏见。」出会场时,窦华的语气笃定,却又无可奈何。

方子业的油盐不进,让他格外懊恼,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想上去抽对方几耳光。

但如果他真的这麽做了的话,迎接他窦华的肯定是赵宇柱绑着他去给方子业登门道歉丶说好话,甚至还要忍受方子业十倍还回来的后果。

方子业是骨科的从业人员,而且已经在圈内声名鹊起,骨科的前辈,不管是看得惯方子业看不惯方子业的,都会站出来给方子业撑腰。

无端生是非?

骨科的那群木匠可不是好讲道理的,如果要讲硬道理的话,他们也不虚任何专科的人。

「对方没有明说,你也不要妄下定论!随意栽赃,除非你能找到实质性的证据。」

「他大庭广众地说了类似的话。」赵宇柱此刻的脸色也有些黑。

「程教授曾经亲自去中南医院拜访过方教授,都被方教授拒绝了,那时候的方子业还只是一个主治。」

赵宇柱说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一个小小的循环仪,怎麽就搞不出来呢?」

「怎麽他们几个就可以搞得出来呢?」

「真TM怪了事儿。」

赵宇柱的嘀咕窦华更加无解,略低头说:「老师,我听过一则趣闻,不知道到底对不对。」

「去年华山医院的谷元东院士,曾经也宣布过要研发四肢的微型循环仪,但最后却无疾而终,还是被中南医院先提了出来成品。」

「骨科的微型循环仪理念都已经成熟了,谷院士带队竟然都没办法复刻,难道说,这个技术,除了方子业团队之外,任何人进入都会被卡脖子?」

肝脏微型循环仪的改良研发,是肝胆外科的程晓平院士带队的,距离提出概念到现在,都已经足足过了将近一年,依旧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反倒是国外的一些小道消息说,德国的一个实验室,略有精进,而且已经发表了文章,只是陈列了数据区间,并没有将非常精准的数据呈现于文章之中。

「这个方子业有些不太懂事。」窦华道。

赵宇柱的浓眉一展,背了双手,收回怒气,语气刁钻;「窦华你就是这麽看方子业的?这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窦华闻言低下头,摇了摇头:「没有。」

「老师,我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觉得他可恶。」

「但如果站在方教授自己的角度,我觉得他挺精明的。适可而止地扎稳自己的马步,扎稳自己的脚跟。」

「但就是…」

「老师,我们是移植科啊!~」窦华道。

目前,移植科的手术技术完全没毛病,如果要在这个专科占领先机,更重要的就是器官供应源。

如果可以扩宽器官供体和受体之间的时间差,那麽他们就可以挽救更多的患者,让更多的患者可以在自己的科室康复起来。

「还好你还是懂点眼界的,我没有白教你这麽多年。」

「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方子业对我们移植科多少有些偏见。但我也没有证据。」

「即便是有证据,也拿他无可奈何。」

「只能是他愿意。」赵宇柱道。

窦华闻言一愣:「为什麽呢?」

赵宇柱抿了抿嘴,欲言又止:「没有为什麽,反正你记住这一点就是了,死记住。」

如果赵宇柱没有记错的话,程晓平教授不再出面劝说方子业的原因肯定比较敏感,甚至是雷池的边缘。

赵宇柱就算是再想进步,也得为自己的安全考虑。

现在可以肉眼看到的是,方子业在骨科的骨肿瘤标准化治疗方案前,将有重大突破。

这个时间点你在方子业的身上走歪门邪道,让他移情别恋,不管是被方子业的老师查出来,还是被其他人发现,捅你一棍子,你屁眼破了都只能自认倒霉。

在绝对的大方向和大局观面前,华国业不会那麽糊涂!~

……

「刘老师,其实我很失望,也很失落。」吃完饭,方子业大大方方地面对刘煌龙而站,语气严肃,略冷清。

刘煌龙注意到方子业清秀夹杂着些许沉重的脸庞,双目清明却暗带失色,轻轻地低下了头。

方子业继续一边锻炼右手的抓握,说:「刘老师,以我的性格,我宁愿相信是吴轩奇背刺我,我也想不到刘老师您会给我挖坑。」

「而且您的手法与我师父又不一样,因为你们的目的驱动不同。」

方子业给了刘煌龙面子,却又没完全给面子。

「唉…」刘煌龙喟然叹了一口气。

「小方,今天的事情,我不想过多的解释,的确是我没扛住压力。」

「或者说,当我选择走了某一种便利的时候,这条便利小道上的一切相随,都会一直牵绊着我。」

「我这麽说,你能明白吗?我没办法。」刘煌龙的表情不变,只是声音略显萧瑟。

有些话他不能明说,即便是没有六耳,也不能说,就怕说成习惯。

终究说起来,还是自己的岳父,对方子业的认可和信任程度,相形之下,还是只会觉得方子业是一个小辈,看不清前路大道,走的依旧是他视野里的小路。

这种观念,刘煌龙都没办法改变,因他曾多次依托于人。

华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刘煌龙去往外走人情的时候,就必然要允许人情走进,否则就会断档形成反弹,把他崩得一塌糊涂。

刘煌龙有难言之隐,方子业也不继续纠结。

这是刘煌龙的路,他必须要作的抉择。

「刘老师,我们各论各的!」

「如果那位老师真的在什麽地方帮了我,您可以直言,我可以想办法去感谢,但不是听人摆弄。」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至少那位老师没有站在我的面前,为我铺路规划,所以,他摆出来的梯子也好,借来的梯子也罢,我也不可能顺手就上了。」

「我一直以来,都很敬佩刘老师您的能力,也一直将您当作老师看待。」

「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不想牵涉进其他专业是因为我的底蕴不够,我的视野不够,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还不够,所以我必须坚持我视野里的东西。」

「而不是从宏观的角度,听别人说哪里好,我就去往哪里钻,如果真的如此的话,我也走不到现在这一步,希望刘老师您可以理解。」方子业坦诚心扉。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的程晓平教授,是刘煌龙带到方子业的面前的,那一次刘煌龙的确不好拒绝。

这一次,刘煌龙可能依旧没办法拒绝,因为刘煌龙都不需要把赵教授带到方子业的面前,只要给方子业一个舞台,他自己出面询问。

「好!~」

「子业,我确定我记得非常清楚了。」

「我也肯定你的坚持才是对的。」刘煌龙面色归正,吞下了一切五味杂陈。

他不敢轻易转变,也不能轻易转变,但也要学着去尝试。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但如果这个老人的认知面没办法在任何情况下都给你兜底的时候,你就得学会自思,而不是继续秉持着捷径,无脑听话往前冲。

「谢谢刘老师能理解。」

「我先回去了,一会儿还要去康复训练,不然听竹的电话该到了。」

「哦,对了,刘教授,周彦教授说他还想在现场多听一会儿,但是他不想掺和问题,他最近有其他任务,希望刘老师在便利之下,不要牵扯他进来。」方子业又补充了一句。

周彦教授来了疗养院,做了手术,也跟着方子业的团队探讨了一些东西,但他毕竟是手外科的专科医生。

最近一年微型循环仪发展如此迅速,他若不及时更新自己的认知的话,很可能就会被甩到身后,所以周彦教授要留下来继续听讲。

「子业,我们手外科的这位周教授,一直神龙见头不见尾,我上一次见他,还是我去湘雅医院学习的时候了。」

「我可不敢拉他下什麽水,这个人有古怪。」

「迄今为止,这位周教授,至少送进去了十个教授?!~」

「谁招惹谁倒霉啊。」刘煌龙双手食指对合交叉。

「送进去了十个?」方子业愕然一愣。

「这是啥意思?」

刘煌龙摇头:「我要是知道的话,我估计大概率也得进去了。」

「你得小心点,千万要防备这位周教授是以其他的名义来踩你点的。他特别擅长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论文数据造假丶经费帐本造假等各方面医学相关。」

「有人说,他是卫生健康委员会系统里纪委在外行走。」刘煌龙提点道。

卧槽,这位周彦教授不会真是奔着我们来的吧?

**实验?!

方子业点了点头,内心闪过这些念头但并未慌张,与刘煌龙别过。

而后赶去了隔壁的临床康复区,开始了新一天的电磁疗法……

洛听竹小心给方子业掀开纱布后,仔细地清除了表层的「金疮药」,再看缝线,已经是刻进了方子业的皮肤表层。

缝线所过,之前的伤口所接处,仅有一条非常非常淡的白线,没有丝毫的疤痕。

「师兄,可以拆线了,这伤口恢复得未免也太好了。」

「这缝线都松弛了,组织对合度堪称完美,难道真的是陈医生给你调的金疮药?」

「其实前天就可以拆线了。」洛听竹抬头道。

方子业天天做功能锻炼,天天都要打开,可洛听竹和方子业都是现代医学的,因此非常坚信手部的伤口,术后9-11天拆线。

今天正好是方子业手术之后的第九天。

然而,如果按照方子业与洛听竹二人的评估,其实两三天前,就已经达到了临床愈合状态,只是还不如现在这般好。

「拆吧。早点拆了,我也轻松一些。」方子业道。

洛听竹转身去拿插线包了,这玩意儿康复科可没有常备。

洛听竹走后,康复科的康复师兰梅才道:「方医生,陈院长对您可是真好,亲自为你开方配药。」

「您可知,陈宋院长以前是干嘛的麽?」

兰梅是康复组最顶级的康复师之一,康复师与康复医学的医生专业略有不同,康复医师负责理论,调整方案,康复师负责具体操作。

「梅姐,我倒是听过一些,但不全面,不敢妄自猜测。」方子业回得相当谨慎。

兰梅四十来岁,身材并未走样,虽然眼角爬上了岁月的痕迹,但依旧风情:「陈院长以前可是随过军的,对于创伤的康养,那是全国第一流的,没有之一。」

「枪火伤在他配备的金疮药下,都会比其他人的康复与愈合要嫩几分。」

「就算是疤痕体质的人,都不留疤。」

「这是真事,我们疗养院内做过对比的,同一个人,两个创面,一处用金疮药,一处没有用,伤口愈合的速度丶愈合后的疤痕残留,有鲜明对比。」

方子业闻言一惊:「那怎麽我们外科不见有病人用呢?」

兰梅闻言眼角一咧:「方医生,您可别小看了你手上的这些金疮药,仅仅是采购的原材料,一次药两千多块钱。」

「现在这年代,够年份的野生药材比黄金都要贵。」她说完继续低头做事。

方子业闻言立刻右手一抖。

按照这种说法,自己这**天,岂不是上药的原材料就上了接近两万?

那要不要给钱?

好吧,那是一般用不起,而且一般人用了也只有美观效果,好的药也不是这麽浪费的。

拆完线后,方子业做完了理疗,紧接着就去了疗养院的外科练功房,隔着纱布戴上手套将外科的基本功都大致走过一圈后,发现自己现在的实力状态,只有受伤之前的六成。

虽然六成的功力在疗养院内依旧处于超然的位置,一些基本功接近5级25000/50000,但终究还不是完全体。

还是要慢慢康复一下才行。

「师兄,还行哦,康复得非常不错。」洛听竹不知道方子业的完全实力,只觉得现在方子业的操作已然『巅峰』。

方子业也不希望洛听竹担心,笑着点了点头:「这下你放心了吧。」

「现在表层伤口长好了,依旧不能过度负力。」

「临床组的手术,还是只能继续搁置一段时间了。」

洛听竹背着手,点头如拨,一般帮忙方子业收拾,一边道:「师兄你最厉害了。」

「我们也没有怎麽赶工,你就直接落定了我们团队的专利申请!~」

「要是国外的那些顶级专家和教授知道师兄你是以现在的状态和他们争速度,不知道他们会怎麽想。」

这一次,国外的「捷足先登」,并未如同电视剧和小说中那般,给团队带来非常多的阻力。

反而,方子业这边,先行提交了材料,而且还提供了一些否定的理论论证,因此华国的专利局很快就通过实用型专利的申请,占据了一定的先机。

不过,也并非是高枕无忧。

微型循环仪是一种仪器,以这种仪器为核心的治疗方法,想要攻克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毕竟,到时候团队必须要给一些参考的数据出去,这会省去其他人模仿丶仿制的很大精力。

不要妄自菲薄,觉得华国人低人一等,也不能小瞧人,觉得华国人聪明才智天下第一。

国外的制度,会吸纳很多国家的精英人才定居,然而华国的高精尖产业,大多都是靠本土人。

一个是靠数量筛选,一个是优中争优,还是要非常谨慎才行的……

收拾完,方子业建议道:「出去搓一顿?」

「也忙了一个星期,心里最大的石头既然落下了,也要劳逸结合才行。」

这一次,团队可以取胜,是因为方子业他们掌握了绝对的先机与话语权。

毕竟,国外连微型循环仪的运作模式都还没彻底搞明白,如今只知道它怎麽用,可能还有很多团队在拆微型循环仪。

方子业团队作为带队研发的,而且骨肿瘤的化疗方案理论,也是方子业团队主动提出来的,别人想要弯道超车还是颇为不易的。

再加上,方子业的理论如今已经堪称世界第一流,若还是被人超了,那才真的遇到了鬼。

「行,上一次出去吃饭,还是袁老师来恩市的时候。」

「也过了有四五天。」

「师兄,你确定好了,从明天开始休假?」洛听竹陪在方子业身边。

「我好给聂明贤和廖镓大哥他们发信息,让他们也短休几天。」

「从聂明贤医生和廖镓副教授来恩市,基本上就没有休息过。」

「嗯,就从明天开始休吧,劳逸结合。」

「休假有助于工作状态的提升。」

方子业紧接着又侧站了几步,转头问道:「不过,听竹,麻醉组的那些教授,会同意你休假麽?」

洛听竹略抬了抬下巴,吐了吐舌头:「师兄,我现在是老师。」

方子业点头。

对!!

求人难。

现在是麻醉组的人有求于洛听竹,希望洛听竹可以详细地对他们进行运动感觉分离麻醉的教学。

那自然是老师有空了,他们才有课上。

「我还拿了接近两万块钱。」

「在疗养院里上课的补贴也太多了。」洛听竹眯上了眼睛,略显财迷态。

「……」

车窗外的风景倒回,洛听竹小心翼翼地开着车,行驶在从恩市回巴县的县道上,方子业的双目紧张,临危不乱。

洛听竹也昂首挺胸,不敢有丝毫大意。

终于,在过了三个小时后,洛听竹把车停到了方子业家门口。

「师兄,终于到了。」洛听竹有些窃喜。

「是啊,终于到了。」方子业也感慨。

其实洛听竹进步很快,五一前,他去京都时,洛听竹连去机场都开得跌跌撞撞,如今才过了两个月,竟然可以单独从恩市疗养院开到他的老家,这进步不可谓不快。

应该也是偷偷地下过功夫的。

「爸,妈,我们回来了。」方子业看到方南和梁霞二人从里走出后,赶紧喊道。

「来了好,来了好,快里面坐,外面热。」

「里面有风扇,楼上也开了空调。」梁霞说。

从恩市回来后,老两口就把家里的房间还有大厅都装了空调,主要就是为了方便方子业两人回来休息。

方子业长大了,能挣钱了,他们也就不吝啬了。

回老家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先下东西,然后就是乾饭,而后就围坐着聊天。

问完了方子业伤口愈合情况后,方南才说:「小叶,上次从恩市回来后啊,我和你妈又去了汉市一趟!」

「汉市的房子是真的贵,你给我们的卡,都不能全款,如果是在县里面,都够全款买五套房了。」

方子业给方南的卡里面,有五百万。

目前,中南医院附近比较好的小区售价,每平米的单价都是在三万以上,而且都是大户型。

「爸,妈,我还有公积金呢,我现在走的是汉市A类人才引进,每个月公积金都不少呢!~」

「付了首付之后,自己都不用怎麽贴贷款了。」方子业笑着说。

「师兄每个月的公积金缴存基数都是满的。」

「一个月有八千多。」洛听竹说。

「这麽多?」方南和梁霞听了都吓坏了。

八千多的公积金,比巴县很多人的工资都要高了。

「我也不知道学校还有其他人是怎麽操作的。」方子业道。

原则上,国家对于A类人才的认定标准为;诺贝尔奖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丶菲尔兹奖丶图灵奖丶普利兹克奖等国际知名奖项获得者。

华国科学院院士丶华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人选以及其他被认定为与上述层级相当的顶尖科学家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才……

B类人才就是杰青等。

当然,汉市的标准肯定不能与国家级的人才认定对标,可能会略低。

不过方子业好像也不是杰青,连优青也不是,应该是汉市大学或者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走了其他的渠道,给方子业申请了不低于京都的『诱惑』。

真要论起来,方子业的那个微型循环仪的研发成功,就已经属于是超高端的创新型人才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