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能赚好多钱
其实在陈凡看来,他们这点要求挺卑微的。
别说不要求分稿费,就算要求分一点过去,他也不会有意见。
毕竟人家是真花了心力去工作,给他省了不少事,最重要的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否则这麽多文字,单单去抄写就要花不少功夫,更别说还是相当于二次创作的翻译稿。
而他们能得到多少呢?
按照国内的标准,翻译稿的稿酬是最高千字6元,那麽320万字的翻译稿,他们也不过能分走19200块而已。
再换算成美元,11400块?
给他们凑个整,12000?
能干什麽?
买一辆价格为9495美元的保时捷924,剩下的交税?
更别说还几个单位一分,最后各自到手的丶估计也就能买点资料,别的什麽也干不了啊。
陈凡表示想不通。
不过通过今天这番折腾,从赵俊辉到朱公安丶从姜恒到许启珍这些人的反应,他总算是明白了,外汇对现在国内单位的意义有多大。
得到满意的答覆,文化厅的领导便告辞离开。
也不说留点纪念品。
好歹给两包烟也行啊。
何青生抽了口烟,眼里闪过几分犹豫丶还有几分希冀,「你说,那个小本子出版商,有没有可能看上咱们其他作家的作品?」
陈凡对着他两手一摊,耸耸肩说道,「这个我可不敢保证,刚才我也说了,那个小本子就是抱着报答的心思,才来找我签约,他甚至都没仔细看过我的文章,只是让他助理简单读了几篇,等于是白送钱,只不过用了合理合法的方式而已。」
许启珍轻轻咬牙,不知道是该羡慕还是嫉妒。
可是这种方式还真模仿不来,首先你得会医术,然后还能碰巧救个有资本家亲戚的小本子,最后还必须有可以让人家名正言顺送钱的方式。
真是活该他赚钱。
何青生脸上也没有多少失望,只是苦笑着摇摇头,「是我想多了。」
国内和陈凡文章同类的作品可不少,如果能够走出去,将「文学创汇」这条路走通,于国于己,都是一件大好事。
其实早在50年代,我国就成规模地往国外推介我国优秀文学作品,从古典文学到现代佳作,经过精心挑选后,成规模地译出。
可惜,能走出国门的作家寥寥无几,除了李先生的着作能横扫世界各国,其他能在国外取得成绩的作家并不多。
也就是茅盾丶巴金丶沈从文等数位而已。
而且那都是上级行为,赚取的外汇跟作家本人并没多少关系,不像今天陈凡直接跟国外的出版公司签约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不过这也只是个例而已。
如果没有他当时救了那个小孩子,也不会有今天的因缘。
就在他暗自叹息的时候,陈凡想了想,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机会。」
何青生和许启珍齐齐抬头看向他,「怎麽说?」
陈凡笑着说道,「资本家的本性是逐利,尽管高桥英夫是为了人情,才找我签约,可那些书他也是要印出来去卖的。
如果这些书好卖的话,他肯定会再来中国,寻找同类型的其他书,这样咱们所有同行就都有机会罗。」
听到这话,何青生和许启珍相视一眼。
很有可能哦!
对陈奇的文章,他们都很有信心,现在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小本子那边会不会爱看?
缺少调查数据,这种事也没办法去分析,只是听说他们也有反战文学,跟陈凡的作品很像。
两人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小本子就爱看打小本子,这样就有更多的打小本子的故事给他们看了!
陈凡也只是随口宽慰一句,喝了口茶,轻声说道,「何叔,上次作协会议有结果了吗?」
何青生回过神来,转头看着他,第一句话就是,「你喊我叔,喊小许姐,她可就小我两岁而已,差别就这麽大?」
许启珍翻了个白眼,「你什麽形象丶我什麽形象?你自己心里头没点数?」
随即对着陈凡笑道,「结果第二天就出来了,作协从5月1日开始正式恢复办公,之所以拖这麽久,主要是文联那边还有不少事情,要先把大的架子搭起来,不过也没差几天。
还有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也会在作协恢复办公之后,正式组建评选委员会,到时候会挑选一批优秀作品出来参选,最终选择几部评奖。」
陈凡有些好奇,「具体的评奖机制定下来了吗?」
何青生靠在沙发背上,手里夹着烟,若无其事地说道,「这不是还没组建评选委员会吗,到时候他们会先拿出章程。
另外,作协理事会估计要等全国作家代表会议之后才能选出来,在此之前,先由临时党组代理各项工作,这个章程也要经过他们的审核之后,才会确定执行。
所以最快的话,估计也要等到5月底或6月份,才能评出第一批获奖作品名单。」
他抬起头乾咳一声,淡然地抽了口烟,「小陈呐,你脑子灵活,这个评选章程,有什麽想法没有哇?」
陈凡眉头微皱,想了一下,正准备开口,便听见许启珍说道,「小凡你别听他的,说可以,得拿点好处来!」
听到这话,陈凡抬起头看向她,轻轻眨了眨眼,随后迅速转头看向何青生。
只见何青生看着许启珍满脸无语,「不带你这样的啊。我是主席丶你是秘书长,咱们得精诚合作,你看看你,像什麽样子嘛。」
陈凡呵呵直笑,「何叔,你也是评委?」
何青生老脸微微红了一下,「感谢各位同志厚爱,非得选我一个,其实这个评选委员会还是有不少人的,总共有6个人呢。」
陈凡故作惊讶地睁大眼睛,「嚯,六分之一啊,厉害厉害!」
说着还鼓起了掌。
何青生故作羞赧地摆摆手,「没有没有,都是……」
「都是因为老领导没参与。」
许启珍哈哈笑道,「茅盾先生丶巴金先生丶还有张光年先生,都没有参与进来,只有陈荒煤挑了个头,当评选委员会主席,剩下的5个都是从各省分会主席里挑选的。」
何青生黑着脸,「你不跟我作对难受是吧。」
随即转头看着陈凡,「你看看你,马上就有这麽大一笔收入,一点小便宜有什麽意思,对吧。说说说说。」
陈凡眨眨眼,看了一眼旁边呵呵直笑的许启珍,转过脸来说道,「那这样,二选一。你不是说我有一大笔收入吗,不过我这只是一次性的,说不定以后就没有了。
我给你出个点子,合理合法合规,还特别受广大读者欢迎,最重要的是,能够持续不断为单位增加收入,一年能赚几十万的那种,你看要哪个。」
何青生呆呆地看着他,过了两三秒,突然转头看着许启珍,「我有没有听错?」
许启珍这时候也不笑了,满脸狐疑地看着陈凡,「一年赚几十万?还源源不断?还合理合法合规?」
何青生迅速回过头,眼里满是希冀,「你没说错?真有这种办法?」
顿了一下,他又眉头微皱,「你该不会是想另外开一本新杂志吧?这样倒也是个办法,只不过,我跟你说,一本杂志可没那麽好办……」
陈凡点燃一支烟,轻轻摇头,笑道,「不是办杂志,也没多少投入,就是需要一批有经验的老作家。」
「一批有经验的老作家?」
何青生眉头又皱紧了几分,「要多少?」
陈凡想了想,「大概十几个吧,不过也可以由《江南文艺》杂志社的编辑们兼职,或者说,编辑还更合适些。」
何青生一听,眉头顿时松开,什麽一批?他还以为要很多人呢,原来才十几个而已。
别说省城的作家,单单杂志社的编辑就有这麽多,小事儿!
当即豪气顿生,「说来听听。」
陈凡揶揄地看着他,「就选这个?」
何青生撸起袖子,点了点他,「就选这个。」
「好。」
陈凡乾咳一声,说道,「其实很简单,作协以前不是经常举办文学创作学习会吗,你找人把以前的一些资料翻出来,剔除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挑选出真正的乾货,哦,乾货就是有用的意思。
然后改编成写作教材,做成可以函授教学的那种,课程名称就可以叫做『文学创作函授班』。」
「文学创作函授?」
何青生满脸古怪地看着他,「这样就能一年赚几十万?」
怎麽没见其他哪个函授学校一年赚几十万?
陈凡笑了笑,「具体能赚多少,要看您这边准备安排多少人来干这个活儿。如果只有几个人,肯定只能赚得少,但是应该也能有个几万块。
要是安排的人多,十几万丶几十万,绝对没问题!」
他这个主意可不是空穴来风。
80年代初,温州的《文学青年》杂志社,搞了一个文学函授创作中心。
这东西如果只在本地区办,是招收不了多少人的,能凑几百个就顶天了。
虽然当时心怀文学梦的很多,可绝大部分都是叶公好龙,或者说在当时的人看来,文学创作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许多人因为自卑丶或者畏惧身边人的眼光,总不敢去追梦。
所以为了招生,当时这个函授中心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文汇报》上面打一个招生GG。
文汇报那可是全国发行的大报,每日发行量都有好几百万,而且受众又正好将那些文学青年囊括在内。
结果怎麽着?
爆了!
GG打出去,原本只计划招收2000名学员的函授中心,不到一个星期,便收到一万两千多封报名信。……信里还夹着10元的学费。
按照当时的寄信速度,估计这些全都是包邮区的文学爱好者。
随着时间延长,报名人数飞速涨到两万多人。
吓得函授中心紧急开会商量对策,一边再次打GG,宣布招生名额已满,求求不要再寄报名费啦。
另一边抓紧时间退钱,甚至将原定10元一年的学费退了一部分。
因为人太多,帐上的20多万真的吓到他们。
就一个地级市的文学杂志,曾几何时见过这麽多的钱?!
之后这个函授学校一连办了好多届,每年固定招生1万人,直到后来,文学梦退潮,经济大潮来临,才见好就收。
眼下虽然不是80年代初,少了恢复高考招生之后的几届大学新生,看上去似乎文学青年的数量比不得几年后。
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先是断了好几年的文学杂志纷纷复刊,引得渴望文学已久的知识分子争相购阅,促使销量月月走高。
接着恢复高考,极大激发了广大青年的学习热情。
最后一个,低到令人发指的高考录取率宛如一盆冰水,浇灭了许多人考学的激情。
如果这时候推出一个不需要考试丶只要交点报名费就能学习一整年的文学创作函授班,……猜猜有多少人会疯?!
事实就是,几年后丶温州的那个函授中心仅有一次面授班开课的时候,有一个内蒙的中学老师,不远千里去参加函授中心的面授之前,全村的老百姓都是敲锣打鼓丶杀牛宰羊地为他送行。
因为村民们认为他能到南方参加学习文学创作,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那几年前的现在又如何?!
如今到处都缺人,同样的文职岗位,一个说自己高中毕业,另一个多拿出一本文学创作函授毕业证,谁机会更大?!
另一个,反观江南作协丶《江南文学》杂志社,一个是省级作协分会,一个是省级文学刊物,能动用的资源远远不是《文学青年》所能比拟。
所以毫无疑问,陈凡口中的几十万,真不是瞎吹牛。
看着皱眉思索的何青生和许启珍,陈凡身体后仰,靠在沙发背上,笑道,「呐,何叔,要是你不做这个事的话,不如给我来做,作协成立一个文学函授学校,反正我的级别也够,就让我来当这个负责人。
然后这个函授学校的所有开支都由我来负责,亏了算我的,要是能赚钱,我也不多要,跟单位对半分,怎麽样?」
「不怎麽样!」
何青生白了他一眼,「怎麽着,你还想搞承包不成,想也别想。」
他说的可不是小刚那个村子,其实62年在山东丶70年代上半期在福建部分地方,就短暂实行过这样的政策,只不过时机不对,他们都熄火了而已。
所以承包这个词不是之后才有,而是很早之前就有了。
顿了两秒,他仰起头笑道,「不就是个函授培训学校吗,这点责任我还担不起?行了,这个事我同意了,明天你拿个章程出来。」
陈凡黑着脸,「我可不参加,我就是提个建议。」
何青生沉吟两秒,「只要策划书,两条白金龙。」
陈凡一拍大腿,「成交。」
何青生抬起头,满脸微笑地看着他,「再加两条白金龙,顺便给我写个评奖规则?」
陈凡伸出一个巴掌,「一起五条包干。」
何青生:怎麽还涨价了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