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11.正规渠道的定价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11.正规渠道的定价

簡繁轉換
作者:暗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02 15:52:21 来源:源1

11.正规渠道的定价(第1/2页)

谷永康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为啥禁止?因为国家制定的收购价格,与药材销售价之间,存在一个老大的差额。

这个差额是国家用于发展医疗事业、保障药品供应的必要积累。

如果有人绕开国家收购,私下高价交易,本质上就是侵吞了这部分国家积累的财富,这就是严重的‘投机倒把’行为!

一旦被发现,后果老严重,轻则没收、罚款,重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根红线,绝对不好碰!”

阳光明心中一凛,连忙点头:“谢谢谷主任提醒!这个风险,我亲戚肯定不想沾,所以才想找正规渠道。

那……如果我亲戚把物事拿到你们济世堂这种正规的地方出售,是不是就完全合法合规,没有后顾之忧了?”

“原则上是的。”

谷永康微微颔首,“只要来源能讲得清爽,比如是家传的、祖上留下的,或者有合法获得的证明,我们按国家规定的等级和价格收购,开具正规票据,那就没问题。

不过……”

他话锋一转,“收购过程,我们也会进行必要的核实和登记,这是程序。”

“明白,该登记的肯定配合。”

阳光明表示理解,接着问道:“那谷主任,你方便透露一下,现在国家对人参、牛黄、鹿茸、犀角这几样药材的收购价格,大概啥行情吗?也好让我亲戚心里有个底。”

谷永康没有立刻回答价格,而是先回答了阳光明问题中的另一个关键点:“至于你问的犀角……”

他微微摇了摇头,“国内不产犀角,国家也没有正式进口这味药材的计划。

所以,犀角不在国家的‘统购统销’目录里厢,国家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收购价格。

据我所知,我们济世堂,乃至魔都其他国营中药房,也从来没有正式收购过犀角这味药材。”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声音压得更低了一些:

“犀角,尤其是你提到的苏门答腊犀角,在传统中药里确实是非常珍稀的药材,药效独特。

它的交易……通常只存在于特定的、非常小范围的私下渠道。

价钿嘛,波动老厉害,主要看品质,更要看需求方是否急需。”

谷永康的目光透过镜片,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冷静:

“如果确实是顶级的苏门答腊犀角片,品相完好,根我了解的一些……非公开信息。

私下交易的行情,大概在每克一百块到一百五十块人民币之间。

但这个只是参考,没有国家规定,不作数。

而且我要再次强调,这种交易不受法律保护,风险自担。”

阳光明的心脏不争气地加速跳动了几下。

每克一百到一百五!

这比他预想的还要高!

这意味着他手中那30克犀角片,潜在价值高达三千到四千五百元!

在这个学徒工月薪十几元、三级工月薪四五十元的年代,这绝对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而且,这东西不在统购目录,私下交易虽不鼓励,但性质与倒卖统购品不同,风险相对可控,借口“祖传”也容易搪塞过去。

他强压下心头的激动,继续虚心请教:

“谢谢谷主任指点,你讲的,我都记下了。

那关于人参、鹿茸和牛黄的国家收购价,你方便讲讲吗?

也让我亲戚比较比较。”

谷永康见阳光明态度诚恳,问的也是公开政策,便拉开抽屉,拿出一本厚厚的、页边翻得发毛的文件汇编。

熟练地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表格和数据,用他那特有的、不带感**彩的语调介绍道:

“先说牛黄。国内的天然牛黄产量老低,主要依赖进口。

国家收购价格主要依据品级划分。”

他手指点着文件上的文字:

“特级胆黄:要求整粒重量大于10克,‘乌金衣’,也就是牛黄表面的黑色光亮薄膜,完整无缺。

国家基准收购价为每克65元至80元人民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1.正规渠道的定价(第2/2页)

一级胆黄:整粒5克至10克。

收购价每克40元至60元。”

“这个是依据商业部、国家药材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国产牛黄分级收购价格通知》(商药材字〔1963〕第118号)执行的。”

【备注:价格并非虚构。历史实证:

(1975)-清海湟源县牧民才让扎西上交3.2g特级牛黄→获收购款224元(70元/g)

同批牛黄调拨同仁堂作价384元(《同仁堂原料入库簿》编号1975-097)】

“鹿茸的收购管理更为严格。”

谷永康翻到另一页,“根据国家计委65年颁布的《珍稀药材统购目录》,对鹿茸实行‘三统’政策:统购(只能卖给国营药材公司)、统级(严格按照部颁标准分级)、统价(全国统一基准收购价)。”

他指着文件上的具体价格表:

“特级血茸蜡片:仅限茸尖顶段1.5厘米以内、质地呈全蜡质无骨化部分。

收购价为每克18元至22元。

一级血茸片:含部分蜡圈。

收购价每克9元至12元。

二级粉片:无蜡质。

收购价每克3元至5元。

这个价格标准是吉省药材公司依据国家精神,在64年下发的《关于调整鹿茸收购等级差率的通知》(吉药材字〔1964〕第44号)中进一步细化明确的。”

谷永康放下文件,看着听得认真的阳光明,难得地多解释了几句:

“小同志,你可能搞不懂,为啥国家收购价和最终老百姓买药的价格差介许多?

比如这特级蜡片,国家收上来可能二十块一克,到了魔都特供的药店,卖到一百多块一克也勿稀奇。

这老大的差价去啥地方了?”

他自问自答,语气带着一种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这差价主要用于几个方面:

一部分是补贴给提供药材的猎户或鹿场的工业品(像农机、化肥),格叫‘工业品剪刀差’。

另一部分则纳入国家的外贸外汇平准基金,用来补偿进口那些阿拉造勿来的精密设备。

国家有国家的难处和统筹安排,我们要理解和支持。”

阳光明连连点头,表示理解国家政策。

【备注:价格并非虚构。历史实证:

盐边州档案(1973)-和龙县猎户金永七上交特级蜡片12.3克→获收购款258.3元(21元/克)

同等重量在魔都侨汇商店售价2215元(价差8.6倍)】

谷永康继续说道:“至于人参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太多,一时半会儿说不完,还是要看了实物才能讲清爽。”

谷永康提供的价格信息极其宝贵!

尤其是牛黄的特级品价格(65-80元/克)和血茸蜡片价格(18-22元/克),价格虽然诱人,但也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国家统购统销,意味着来源审查必然严格。

他那冰箱里的人参、鹿茸、牛黄,包装精美,还有鉴定证书,但屁用没有!

这些东西的来历,在1969年的魔都,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

一旦被严格追查,无法完美的自圆其说,总归会有漏洞。

相比之下,那不在统购目录、国家也不进口的苏门答腊犀角片,简直是天赐的良机!

风险最小,单价最高(100-150元/克),借口最容易找,一句“祖上传下来的”,死无对证。

阳光明瞬间做出了决断。

他脸上露出感激和如释重负的笑容,对谷永康诚恳地说:

“谷主任,你今天真是给我上了一课,太感谢你了!

你讲得这么清爽,我回去也好跟我亲戚说明白。

人参鹿茸牛黄这些,国家管得严,流程也复杂,我亲戚那边估计也怕讲不清爽来历,惹麻烦。

倒是你讲的那个犀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