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63.夏夜浮世绘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63.夏夜浮世绘

簡繁轉換
作者:暗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02 15:52:21 来源:源1

63.夏夜浮世绘(第1/2页)

月光如水,静谧地流淌在迷宫般的弄堂里,将青石板路洗练得泛着幽微的光。

与韩鸣谦、张玉芹、李卫东在熟悉的路口道别后,阳光明独自踏上归途。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肩上那个半旧的军用挎包——此刻它瘪瘪地贴在身侧。

走到一处熟悉的、被高大废弃厂房阴影彻底吞没的死巷深处,确认前后无人。

他停下脚步,闭上眼,意念沉入脑海深处那片奇异的冰箱空间。柔和的冷白光晕下,那些每日刷新的“宝藏”如同静物画般陈列着。

他意念微动,几样东西悄然出现在挎包中。

四斤干米线:用厚实粗糙的黄草纸紧紧裹成两卷,沉甸甸地坠手,散发着南方米粮特有的、干净纯粹的干燥清香。这是他特意积攒了两天的份量。

一瓶一斤装的花生油:透明的玻璃瓶,澄澈金黄的油体在光晕下流转着诱人的光泽。崭新的软木塞严丝合缝,将那股霸道的浓香牢牢锁住,一丝未泄。

一斤大白兔奶糖:红蓝白相间的经典蜡纸,包裹着奶香四溢的硬糖,同样用厚实的牛皮纸仔细包好,棱角分明地沉在挎包底部。

挎包瞬间变得充实饱满,有了沉甸甸的质感。

阳光明掂量了一下,嘴角掠过一丝微笑的弧度。

他仔细整理好挎包盖,确保从外面看不出任何形状异常,这才迈开沉稳的步伐,走向自家石库门那扇厚重的黑漆大门。

尚未进门,那独属于石库门夏夜的喧嚣声浪便扑面而来。

闷热的空气仿佛凝固,唯有这天井方寸之地,借着穿堂风,成了居民们天然的避暑“沙龙”。

昏黄的路灯光晕,勉强撕开夜色一角,勾勒出纳凉的人群。

几张磨得发亮的竹榻、吱呀作响的小马扎、甚至几块卸下来的厚重门板,沿着天井的墙根和过道,见缝插针地铺开,构成了临时的休憩地。

男人们是这幅纳凉图卷的主体。

大多赤着古铜色的、汗津津的脊背,或穿着洗得透亮、破着洞的跨带背心,手里无一例外地摇动着大蒲扇,发出“噗哒、噗哒”有节奏的声响。

核心区域是一盏悬得略高的路灯,灯下围着一小圈人,脑袋凑在一起,借着那点可怜的光亮,在自制的小木棋盘上厮杀。

棋子落下,“啪嗒”脆响,伴随着“吃马!”、“将军!”的短促低喝和围观者压抑的哄笑或叹息。

稍远些的暗影里,则是三五成群的低语闲谈,烟头的红光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像夏夜的萤火。

话题无非是厂里新下的生产指标让人喘不过气,或是道听途说的某某车间又出了点小事故,间或夹杂着对时局最谨慎的揣测,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夜色。

女人们则自成天地,聚在相对通风的过道另一侧。

陈阿婆半躺在她那把油光锃亮、吱扭作响的旧藤躺椅里,眯着眼,手边的小板凳上放着一台巴掌大的半导体收音机,咿咿呀呀地播着《罗汉钱》的沪剧唱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63.夏夜浮世绘(第2/2页)

她枯瘦的手指随着调门在扶手上轻轻叩着节拍。

冯师母坐姿端正,借着门洞里透出的灯光,手指翻飞,细棉线和钩针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正娴熟地钩织着一块精致的镂空桌布花样。

她的动作优雅沉静,与周遭的喧嚣共同组成奇异的和谐构图。

李桂花无疑是这片区域的“高音喇叭”,她盘腿坐在一张小竹椅上,蒲扇拍得大腿啪啪作响,正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地跟另外几个妇女讨论着最近副食品商店新到的带鱼:

“……凭票?当然凭票!你当是啥辰光?不过讲句良心话,价钱倒是比上趟便宜了一分洋钿!就是排队排得脚骨发软!我明天天不亮就去排,总归要抢两条回来给小人开开荤腥……”

她的嗓门极具穿透力,盖过了收音机里的唱腔。

陈阿婆的大孙媳张春芳,抱着早已在她怀里熟睡的小女儿,背靠着冰凉的砖墙,轻轻摇晃着,偶尔在李桂花激昂的间隙插上一两句温和的点评。

陈卫红则安静地蜷缩在母亲脚边的小板凳上,借着微弱的光线,低头翻看着一本卷了边的《人民文学》。

她的目光却似乎并未聚焦在字句上,时不时抬起,悄悄飘向黑漆大门的方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空气里混杂着复杂而浓烈的气味:

刺鼻的花露水和蚊香味试图驱赶恼人的蚊虫,男人们身上的汗味、劣质烟草燃烧后的焦油味,还有各家晾晒在竹竿上、尚未完全收起的衣物散发出的廉价肥皂气息,共同蒸腾、发酵,构成了一幅鲜活真实、带着烟火气息的石库门夏夜浮世绘。

“哦哟!阿拉干部同志回来啦!”

眼尖的李桂花第一个捕捉到阳光明跨进天井门洞的身影,立刻像发现了重大新闻,嗓门瞬间拔高了八度,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夸张兴奋:

“周师傅家里这顿‘答谢宴’怎么样?吃得落胃伐?有没有帮我们带点油水回来啊?”

她半开玩笑地打趣,目光却已精准地扫向阳光明肩上那个鼓囊起来的军用挎包。

这一嗓子,如同在滚油里滴了水,瞬间引爆了天井的注意力。下棋的、聊天的、听戏的、做手工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

张秀英本来正低声跟冯师母说着壮壮最近学话的趣事,闻言立刻站起身,脸上瞬间绽放出自豪与关切交织的光芒:

“明明,回来啦,周师傅屋里厢还好伐?小宝呢?精神伐?”

她快步迎上前,仿佛要第一时间确认儿子的状态。

陈阿婆也暂停了指尖的节拍,睁开眯着的眼,慈祥地笑着问:“周家阿嫂,身体恢复点伐?腰骨还痛伐?”

关于阳光明做客的事,以及周家遇到的困难,张秀英早就已经宣传开,邻居们也都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