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百战成诗,从湘江血战到上甘岭 > 25章 招兵买马,队伍扩编

我百战成诗,从湘江血战到上甘岭 25章 招兵买马,队伍扩编

簡繁轉換
作者:老李的盒子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2 15:59:13 来源:源1

25章招兵买马,队伍扩编(第1/2页)

之所以没在晚上行动,一是视线不好,担心有漏网之鱼,二是害怕耽误当地老乡睡觉。

剑河县没有城墙,部队可以直接进入,但是进城之前龙文成特地强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准打扰当地老乡睡觉,打土豪也要等到天亮了再说。

龙文成倒是不担心这些地主土豪还有贪官污吏逃跑,因为在这些人的府邸外围,他会特地部署了人员,进入县城的只有三百多精锐。

这天深夜,红18团的士兵们便悄无声息地进入剑河县县城内。

一部分士兵,就围堵在那些地主土豪府邸的外围,这些都是彭洪森提前踩好点,已经确定好要收拾的目标。

还有一部分士兵,则是控制好县政府,以及维持好街道上的治安,防止打地主的时候引起当地百姓恐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冬日的雾气裹挟着水汽,在红18战士们的发丝之间凝结成清晨的晶莹露珠。

出门的百姓们,看到街道上,屋檐下,大批红军战士们都靠在墙壁上。

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些红军战士们,什么时候进入的剑河县城。

龙文成揉揉腰,这在野外露宿睡不舒坦,在城里露宿睡得更不舒坦。

这时代的百姓们起床很早,甚至天还没亮起来就出门劳作了。

可龙文成注意到,不管是那些清晨进入县城的百姓们,还是在剑河县城生活的百姓们,大多是瘦骨嶙峋,身上衣物更是打满补丁。

多数人都穿着草鞋,甚至还有赤着脚行走的。

这些勤劳的百姓们,本不该如此赤贫才是。

还有一些百姓,一大清早地就在街头,带着只有六七岁的小女孩儿,蹲坐在那里。

在女孩儿的脑袋上,还插着一根稻草,那是在卖孩子。

有的不止是小女孩儿,甚至是一些成年的女性也成为贩卖的对象。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当地的上位者,无止尽的剥削。

有一个老伯,佝偻着身躯,拄着一根竹杖走到龙文成面前。

“长官,你们是、、、、是红军吗?”

“没错,我们是红军,老伯见过红军?”

龙文成有些诧异,心想难道中央纵队也从剑河县经过了?

“没见过,听说过,他们说红军来了,天就亮了。”

老伯说着,开始老泪纵横起来,似乎有无尽的冤屈要诉说。

有冤屈要诉说的又何止是这个老伯,剑河县数万被剥削压迫的百姓们,哪一家没有血泪要诉说?

队伍很快集合,龙文成下达命令,按照昨晚计划开始行动。

一整个上午的时间,红军战士们便冲入到这剑河县城的地主,豪绅,官员的家中,没收家产,脖子上套上牌子,开始游街。

至于这些豪绅吞并的田产,地产等等,则物归原主,返还给那些穷苦的百姓们。

除此之外,龙文成还让人设置粥棚,发放粮食。

这些粮食是从豪绅的粮仓里面搜集到的,他们留下一部分自用,剩下的则都发给穷苦百姓们。

可怜这些骨瘦如柴的百姓们,一辈子辛勤劳作,将整个生命都耗在那一亩三分地里,最终却连饭都吃不饱。

在粥棚旁边,就是募兵处。

负责募兵的是田立心,他戴着黑框眼镜,看上去就像个文化人,此时正用钢笔写着一个个名字。

那些穷苦百姓家的子弟,报名参加红军的积极性前所未见,很快募兵处那排起长龙。

很多人甚至是刚领完粮食,还有返还给他们家里的田契,就迫不及待地到募兵处报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25章招兵买马,队伍扩编(第2/2页)

原本龙文成还有些担心,在这陌生的地方募兵,工作会不会不好开展。

毕竟打仗可是要送命的活儿,而且红军还不发军饷,而是每个月根据部队的财政情况发点儿零花钱。

当然,现在的红18团很有钱。

在龙文成带领士兵们勤恳努力地打土豪之下,现在他们简直富得流油。

于是龙文成心情一好,大手一挥,又给18团士兵们发了不少零花钱。

红军战士们,可以用这些零花钱去剑河县集市上,自行采购物资,这又反过来拉动了当地的经济。

至于那些打土豪弄来的物资,则是被文颂带着炮兵连的人,去往集市上贩卖。

这人不愧是商人世家出身,耳濡目染之下,对于经商之道倒是相当有一手。

这些物资他们带上也是累赘,都被兑换成金条,银元等可以在其它地区流通的硬通货。

至于彭洪森,龙文成让他去隔壁台江县城也去一趟,看看那里是什么情况。

这两个县城离得很近,也就是一天脚程就能抵达。

没多久,彭洪森也带人回来了,汇报那里的情况和剑河县大差不差。

龙文成二话不说,就让杨刚带着人,直接去往台江县城如法炮制。

打土豪,分田地,发给穷苦百姓粮食,再招募良家子弟入伍。

这次龙文成打算将队伍规模,扩充到两千人左右。

当然,他整个队伍的武器装备,足够让他将队伍规模再扩充到四千人上下。

可那样对于部队整体战斗力影响很大。

扩充到两千人左右,一个红军老兵可以带两个新兵,传授他们战斗技巧和作战经验。

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星期,长途行军而疲惫的队伍总算得到休整,士兵的招募也相当顺利,甚至已经有些超员了。

目前整个红18团,已经扩充到了两千一百多人,四个营的兵力。

每个营编制在四百多人。

新增的四营营长是彭洪森,他以原红34师的士兵为基底,整个四营规模扩充到四百余人。

除了四个营之外,还有警卫连,连长由小石头担任,炮兵连,连长由文颂担任,以及一个骑兵侦察连,连长是经验丰富的老骑兵林通担任,最后是辎重连,负责辎重运输,暂时由黄克诚带领。

士兵招募自然是要训练,留给龙文成他们训练新兵的时间有限,而且需要教授的东西也很多。

首先是军事学习,让士兵们能理解基本的口令,队列,强调纪律性,组织性,还有基本的枪械知识。

其次是政治学习,让士兵们能够明白,为什么要加入红军,加入红军要做什么,以及会遇到的困难等等。

最后是文化课学习,让这些士兵们能够看书识字,提高文化水平,对于提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相当重要。

长征时期的红军,也会在路上教授士兵文化课,开办识字班。

应该说当时的红军队伍,是整个中国文化素养最高的一支队伍,几乎所有的士兵都能认字。

像是《亮剑》李云龙这种老红军,连字都认不全,绝对是红军扫盲教育的漏网之鱼。

在龙文成招兵买马,整编部队的时候,另外一边,在距离两座县城百里的凯里市,驻扎在这里的黔军保安第五旅营地来了几个客人。

这几人都是剑河县,以及台江县城的土豪们派出的人,或是家仆,或是管家。

来到第五保安旅,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请求第五保安旅旅长白家生“主持公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