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 > 第121章

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 第121章

簡繁轉換
作者:秦了明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4:58 来源:源1

第121章(第1/2页)

晨霜把整个农舍裹得发脆,萝卜棚补好的补丁上凝着细白的霜粒,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砸在西侧篱笆的铁丝上,发出“叮叮”的轻响,像串走调的铃铛。

黄鼬叼着根沾着薄荷香的干草,小爪子踩在结霜的土路上,每一步都要顿一下——不是怕滑,是它鼻尖总被霜气呛得发痒,却还是执着地往西北方向的生石灰圈跑,昨天张梅说灰圈是“第一道警戒”,它记了一整晚,连梦里都在扒拉散落的灰粒。

到了灰圈旁,黄鼬先绕着圈跑了半周,小鼻子贴在灰粒上嗅。

西侧的缺口被它昨天铺的狗尾草挡住,灰没散多少,却有几根草茎被夜里的西风刮得缠在一起,它用前爪轻轻把草茎分开,又叼着带来的薄荷干草,把缺口处的草铺得更密,像在补一道看不见的屏障。

做完这些,它突然停住,鼻尖对着西南方向抽了抽,然后对着农舍“唧唧”叫了两声,尾巴绷得笔直——那方向飘来缕淡淡的铁锈味,不是农舍篱笆的锈,是废汽修厂钢管特有的味道。

林砚拎着裂柄小铲和半编好的竹编通风笼出来时,刚好撞见黄鼬对着西南方向炸毛的模样。

她把工具放在石桌上,通风笼用的是从废竹筐拆的细竹条,已经编了20厘米长,笼身的编目间距刚能透过指尖,“今早窖温肯定高了,”她没先管黄鼬的异常,快步走到萝卜窖旁,指尖刚碰着窖口的铁皮,就皱起眉,“比昨天烫了不少,张梅说的没错,再闷着萝卜要发芽了。”

张梅抱着育苗本和支破损的温度计跑过来,温度计的玻璃管上有道细裂,是上次量窖温时摔的,她用粗布缠了三圈,勉强能看清刻度。

“刚量的窖温5℃,湿度19%,”她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塞进窖口的干草里,“农书里说萝卜窖藏最忌温度骤升,超过4℃就会冒芽尖,超过5℃芽会把淀粉啃空,咱们上次挖的小萝卜就是这么糠的。”

她翻开育苗本,纸页边缘沾着点草木灰,她用炭笔飞快地写:“末日第80日萝卜窖紧急记录——异常:窖温5℃(超适温上限2℃),土温4.8℃,湿度19%;风险:块根已出现0.1cm芽尖(最外侧萝卜),淀粉流失速率加快;成因:昨夜西风仅2级,窖内冷空气无法对流,土温通过窖壁传导至窖内;应对方案:1.竹编通风笼(直径10cm,长30cm,笼身编目1cm防灰,内置粗布滤层);2.窖壁西侧斜挖通风洞(深度30cm,角度45°向下,避免直吹萝卜);3.北侧废冷库碎冰(500g)撒于窖口,通过土温传导降温;工具:细竹条(50根)、粗藤条(3根)、小铲(刃口磨圆)、粗布(2块)”,写完她突然“呀”了一声,指着最外侧萝卜的芽尖,“芽尖又长了0.05cm,得快点!”

陈溪拎着个冒着凉气的粗布包过来,布包里裹着半袋碎冰,是昨天下午她和苏野在北侧废冷库凿的,那地方塌了半边,里面的冰还冻得硬实,她们用军刀凿了半个时辰才凑够半袋。

“我奶奶窖萝卜时,温度高了就用‘侧墙穿笼法’,”她蹲下来,用小铲在窖壁西侧画了个圈,“洞得斜着往下挖,这样冷空气沉在窖底,不会直接吹萝卜,不然会冻出黑斑。”

她刚要下铲,黄鼬突然扑过来,用爪子扒了扒她的手背,又往西南方向跑了两步,回头低吼,像是在提醒什么。

“先不管它,”林砚按住陈溪的手,接过小铲,“咱们先把通风笼弄好,萝卜芽等不起。”

她把细竹条弯成圈,用粗藤条在接口处绕了三圈,绑得比平时紧,“笼口得做个活动盖,冷了就盖,热了就掀,不然夜里温度降下来会冻着萝卜。”

黄鼬见没人理它,只好叼着细藤条凑过来,却不小心叼错了,把编棚架的粗藤条叼了过来,林砚笑着拍了拍它的头,“拿错啦,要细的。”

苏野扛着军刀和根细竹杆过来时,刚好看见黄鼬叼着粗藤条转圈的模样,却没笑,她的脸色比平时沉,“我刚才用蓝光扫了圈西南,腐行者在动,”她把竹杆靠在篱笆上,指尖的淡蓝微光往西南方向飘,“它在钢管堆旁拼东西,不是瞭望台,像个能遮雨的棚子,但是——”她顿了顿,光带突然亮了些,“它在棚边画了个‘爪’字符号,和之前破庙墙上的一样,是在标记咱们农舍的方向。”

林砚手里的竹条顿了顿,“你去探探,别靠太近,看它有没有磨武器,”她把竹条递给陈溪,“咱们加快速度,通风笼编好就加固篱笆,不能等它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1章(第2/2页)

苏野没多话,军刀别在腰后,往西南方向走,走了两步又回头,“黄鼬跟我去,它鼻子灵。”

黄鼬立刻丢下嘴里的藤条,颠颠地跟上去,小爪子踩在霜地上,留下串浅印。

陈溪接过竹条继续编通风笼,手指被竹条的毛刺划了道细痕,她往伤口上抹了点碎冰化的水,“这样快,”她咬着牙加快速度,“笼身得编密点,不然灰会漏进窖里,沾在萝卜上影响淀粉。”

张梅则蹲在窖口,每隔一分钟就量次温度,看着温度计的刻度从5℃降到4.9℃,再到4.7℃,“碎冰开始起作用了,”她把融化的冰水往窖口的土上浇,“土温降得越快,窖温跟着降得也快。”

没等通风笼编完,苏野就带着黄鼬回来了,黄鼬嘴里叼着根沾着红土的狗尾草,草叶上还缠着点细铁丝,“腐行者在磨钢管,”苏野把军刀放在石桌上,刀身泛着冷光,“钢管被它磨得尖尖的,像根长矛,棚子旁边还堆了三块废铁皮,应该是想当盾牌用。”

她指了指黄鼬叼的草,“这草是在离农舍两百米的地方捡的,红土和腐行者棚边的土一样,它已经靠近过咱们的警戒范围了。”

林砚心里一沉,没再等通风笼编完,抓起两捆粗铁丝就往西侧篱笆跑,“先加固篱笆,”她把铁丝的一端绑在新换的木桩上,绕了三圈,用军刀背敲得紧紧的,“最下面一道离地面半尺,中间一道在腰际,形成双层防护,再设两个活套,用碎萝卜叶当诱饵。”

陈溪也跟着过来,把没编完的通风笼放在石桌上,“我去撒草木灰,灰圈能留脚印,它踩过咱们就知道。”

张梅没闲着,她把育苗本塞进帆布包,捡起地上的小铲,在篱笆旁挖了两个浅坑,“活套埋在坑里,上面盖点草,”她把碎萝卜叶撒在坑边,“这样腐行者不会起疑。”

黄鼬则在篱笆周围跑,把散落的铁丝归拢在一起,偶尔用爪子扒扒草,把盖活套的草铺得更自然。

通风笼最终是陈溪在加固完篱笆后补编完的,她把笼身绑紧,塞进窖壁的洞里,笼口露在外面,“里面塞了层粗布,”她擦了擦汗,“能滤灰,晚上温度低了就多塞一层。”

林砚摸了摸笼口,已经有冷空气往里钻,“窖温应该能降到3℃,”她往笼口盖了半块粗布,“先盖一半,等温度稳定了再调。”

张梅最后量了次窖温,刻度停在3.2℃,芽尖没再长,“总算稳住了,”她在育苗本上补写:“10:15窖温3.2℃,芽尖停止生长,通风笼正常运作,碎冰剩余150g;防御:西侧铁丝2道,活套2个,草木灰圈1圈;腐行者:距农舍200m,持有磨尖钢管,标记‘爪’字符号”,写完她突然发现,黄鼬叼的草叶上的铁丝,和农舍篱笆的铁丝不一样,是更粗的工业铁丝,“这铁丝是废汽修厂的,它已经开始用那边的材料做武器了。”

傍晚的霞光把农舍染成暖金色,却没驱散西南方向的紧张感。

林砚坐在田埂上,手里捏着那本旧农书,却没像往常一样记录,而是盯着西南方向的断墙,“它今晚可能会来探路,”她把军刀放在腿上,“咱们轮着守夜,苏野上半夜,我下半夜,陈溪和张梅守着窖温,黄鼬盯着篱笆。”

苏野靠在篱笆旁,指尖的蓝光时不时往西南方向飘,“它的棚子已经搭好了,”她的声音很轻,“刚才扫到棚里有微光,像是在烧什么东西,可能在煮东西,也可能在做更危险的准备。”

陈溪把剩下的碎冰撒在窖口,“窖温现在3℃,刚好,”她摸了摸通风笼的粗布,“晚上我会过来看看,要是温度低了就把布盖紧。”

张梅抱着育苗本,蹲在黄鼬旁边,“你今晚要盯紧点,”她摸了摸黄鼬的头,“要是看见腐行者,就叫得大声点,我给你留了两块红薯。”

夜里的月光比前几夜更冷,洒在西侧的铁丝上,泛着冷光。

林砚靠在柴堆旁,军刀握在手里,能听见西南方向传来隐约的“哐当”声,是钢管碰撞的响。

苏野的蓝光在夜色里泛着淡蓝,像道警惕的线,始终对着腐行者棚子的方向。

黄鼬蹲在篱笆旁,小耳朵竖得笔直,偶尔对着西南方向低吼两声,尾巴绷得像根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