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綺一看喬玉娘的反應,心中不由一喜,看來兩人這是有戲呐。
“清兒!”明策壓下心中的羞赫,若無其事地揚起了一抹笑容,朝她們走了過來。
當走到她們面前時,停下了腳步,眼神定定地看著喬玉娘,一臉自然地問道:“清兒,這位姑娘是你的好友嗎?你們這是在下棋?”
“嗯,大哥,這位是我的好友喬大姑娘……玉姐姐,這位是我大哥明策。””明清綺給他們相互介紹道。(本作者是個歷史文盲,不知道這樣的介紹有沒有問題,請勿較真哈!)
“喬姑娘!”明策對著喬玉娘微微一點頭,十分淡定地和她打了個招呼,仿佛之前那個害羞的人不是他。
明策:他怎麽說也是大男人,哪能像個姑娘家一般扭扭捏捏的,自然要表現得落落大方一些。
“喬公子!”喬玉娘盡量讓自己表現得自然一些,不過那微紅的臉蛋,還是透露了她的羞澀。
明策和她們隨意聊了幾句後,便起身告退了,他畢竟是個男子,不好久留,免得影響了人家姑娘的清譽了。
不過明清綺從兩人的反應看來,他們應該對彼此都比較好感的,估計這門親事能成,這讓她心裡不由暗暗高興。
“玉姐姐,你覺得我大哥這人怎麽樣?”等明策離開後,明清綺還是決定試探一下喬玉娘的想法,於是開口問道。
“啊?”喬玉娘似沒想到她會這麽問,腦中閃過明策的身影,臉色微色,有些不自然地說道:“令兄看起來挺好的,很優秀,為何這麽問?”
她心裡也是如此想的,明策如傳聞中一般優秀,看得出他的修養極好,長得比她幾位堂兄還要好看。
這時代的大家閨秀基本上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很少有機會見到外男,即便見到了男子也要注意避嫌。
所以突然間見到像明策這樣才貌雙全,談吐不凡的美男子,若說喬心娘心裡一點感覺都沒有是不可能的。
不過她雖然對明策挺有好感的,但讓她這麽大大咧咧的和好友議論人家的兄長,總歸有些不合適。
萬一讓好友誤以為她對她大哥有什麽想法,那豈不是羞死人了?
“嗯,我也覺得我大哥挺優秀的!”明清綺臉不紅心不跳的誇起了自家大哥,細數他的優點:“我大哥不僅文采出眾,還十分潔身自愛。”
“不像別的男子老早就有通房了,但我大哥卻至今都沒有與哪個丫鬟特別曖昧過,若是娶了妻,肯定也是會疼人的那種。”
“咳~你跟我說這些做什麽?”喬玉娘聞言,不禁感覺有些意外,隨即有些不自然的說道。
但不可否認的是,聽到明清綺這些話,她對明策這人更加有好感了,像這般潔身自愛的男子的確不多。
雖然稍微懂些規距的家族,都不會在婚前納妾,更不會弄出什麽庶長子之類的,但大部份的男子在婚前都會有幾個通房。
這一點,就連她那幾位堂兄也不例外。
對比之下,像明策這種潔身自愛的男子便猶為難得了,喬玉娘並不認為明清綺會說謊騙她。
明清綺見好就收,沒有再繼續和喬玉娘聊有關於她大哥的話題,而是轉移了話題,喬玉娘這才松了口氣。
“怎麽樣?可是見過喬大姑娘了?”明母見兒子回來了,連忙迫不及待地問道,眼神帶著期待。
“嗯,見過了,她看起來挺好的。”明策聽母親問起這事,不禁感覺臉有些熱,但還是十分肯定地點了點頭。
“如此說來,你對她挺滿意的對吧?”明母聽到他的回答,心中不由一喜,連忙追問了一句。
“嗯!”明策再次點點頭,想到喬姑娘的反應,心裡對這門親事不禁多了幾分期待,她應該對自己也挺有好感的吧?
“那就這麽定了,如果你沒有什麽意見的話,娘就盡快讓人去喬家提親了?”明母見他點頭同意了,臉上是喜色怎麽遮都遮不住。
“嗯,麻煩娘費心了。”
明母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為了避免自己相中的兒媳婦被人訂走了,沒過幾天,迫不及待地請了媒人去喬家提親了。
喬家知道明家是來為明策提親後,十分高興,這可是一樁好姻緣,喬夫人也同樣十分高興,表示需要先問過女兒的意見先。
喬玉娘知道了喬家的提親後,心裡又羞又喜,羞答答地應道:“一切但憑娘做主!”
喬夫人聞言,不由有些歡喜,心知女兒這是同意了這門親事,想了想問道:“玉娘,你是不是已經見過了明大公子了?”
“嗯!”喬玉娘聽母親這麽問,心頭不由一緊,隨即把她明母要見她到和明策見面的過程告訴了喬夫人。
“如此說來,喬家早就相中了你,然後由明二姑娘牽線,讓你們見了一面?”喬夫人聽完之後, 若有所思的樣子。
“嗯!女兒原先也不知情,也是後來見到了明大公子,又聽清綺那麽問,才有所猜測的。”喬玉娘如實說道。
說實話,她對於明家的做法並不反感,雖然設計了一場‘偶遇’的戲碼,但有好友在場,倒也不至於會影響到她的清譽。
“這樣說來,明家人應該對你挺滿意的,否則也不會這麽快來提親了,想必你日後嫁過去,也不至於會受什麽委屈。”
喬夫人這下更加滿意了,這時代的女子嫁人後,日子過得幸不幸福,主要取決於夫君與婆婆。
明策既然在見過了女兒後,便同意了這門親事,必定是對女兒有意或比較滿意的,而明夫人想必也是如此。
明清綺就更不用說了,她與女兒的關系好,日後想必也不用擔心姑嫂關系不好。
結合以上幾點,女兒嫁進明家後,日子定會過得不錯,這樣一想,喬夫人徹底放心了。
由於雙方都對這門親事十分滿意,婚期很快便定了下來。
孫應氏知道這事後,被氣得夠熗!
不過孫應氏氣歸氣,但想到冉谷雪的事,心裡終究有些心虛,沒敢上門質問明母。
孫應氏並不傻,從明母拒絕見她,到明喬兩家訂下親事,便隱約猜到明母應該查到了什麽,然後記恨於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