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时代1979! > 第八章 准考证

我的时代1979! 第八章 准考证

簡繁轉換
作者:老牛爱吃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4 15:55:16 来源:源1

第八章准考证(第1/2页)

晨光把知青点的茅草屋顶染成金红色,许成军正蹲在灶台前烙玉米饼。

铁锅“滋啦”响着,混着赵刚的呼噜声。

许成军无奈的笑了笑,早已经把这当成是知青点的起床号~

...

“成军,帮俺看看这介绍信漏了啥不?”

钱明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声音有点紧。

这没啥,再过六天就是高考,谁19岁高考不紧张?

“公社公章盖了?县文教局的骑缝章呢?”许成军翻了个饼。

“都盖了都盖了!”

钱明把介绍信递过来,指尖特别指了下“准予赴蚌埠参加高考”几个字。

“昨天跑了三趟公社,文书说知青高考得额外附‘户籍滞留证明’,俺找队长补了,你看——”

纸上贴着张巴掌大的纸条,盖着“**生产大队”的红章,墨迹还透着新鲜。

许成军扫了眼日期,6月29日,正好卡在最后期限。

重开高考前几年,考试条件虽然宽松,但是这年代,户籍证明、学籍证明是纸质,又相对后世管理混乱,漏过任何一个章都可能被卡在考场外。

“去蚌埠坐啥车?”他把烙好的玉米饼塞进布包,油纸被烫得“滋滋”响。

“赵刚说早班车五点半发车,到蚌埠得俩钟头。明天一早就走。”

钱明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铁皮饭盒,里面是切得细碎的萝卜干,“俺娘托人捎的,说让咱俩路上就着饼吃,咱一人一半。”

许成军摸出块玉米饼递给他:“尝尝,多放了把芝麻。”

“你真不试试?”

钱明嘴里塞着饼,含糊不清地问。

“虽说只剩六天,临时抱佛脚总比不抱强。”

许成军往布包里塞着推荐表,忽然笑了:“这还考啥,来不及了!”

“再说。”他瞥了眼钱明手里的《英语九百句》,封皮都磨掉了,“我之前也压根没打算考。”

不等着钱明说啥,一句话堵住了他的嘴。

“那也赶不上了。”

“工农兵推荐这路子,材料早就递上去了,走高考怕是两头空了。”

钱明没再劝。

“这是俺哥从部队寄的钢笔,铱金尖的,写推荐表好用。”

布包里的钢笔还带着体温,笔帽上刻着“为人民服务”,笔杆被摩挲得发亮。

-----------------

知青点的木门“吱呀”开了,赵刚扛着锄头进来,裤脚沾着露水,手里还攥着个刚从地里摘的黄瓜。

“钱明,你娘让你去拿鸡蛋!说煮了十个,路上吃!”

他瞥见许成军的布包,“成军也走?”

“他去县城办手续。”

钱明往帆布包里塞着《高中数学》,书页边缘卷得翘边,“俺去蚌埠。”

“正好,俺跟队长请假了,送你俩去公社车站。”

赵刚往嘴里塞着玉米饼,含糊不清地说,“昨天李二娃说,蚌埠车站有倒卖电子表的,你可别学他瞎搞。”

“那小子前天想用两斤粮票换一块,票花了,表也没见着。被队长发现罚去看仓库,此刻怕是还在账本上画‘正’字赎罪呢。”

许成军忍不住笑了。

李二娃那点小聪明总用不到正地方,却也透着股底层生存的机灵劲儿。

-----------------

往公社走的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章准考证(第2/2页)

钱明突然指着远处的土坡:“还记得那棵老槐树么?”

许成军的脚步一顿。

去年秋末,天已经凉透了。

王奎自留地的事发了。

那会,原主缩在人群里。

回来后在日记里写“这辈子再也不想沾‘出头’的事”。

原主不去参加高考,也是被那场面吓怕了。

“今年不一样了。”

钱明的声音很轻,“王奎的事,刘干事也和你说了。”

他从布包里掏出张皱巴巴的人日报纸,“你看这篇社论。”

许成军接过报纸,标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字印得格外鲜艳。

风掀起报纸边角,露出钱明在空白处写的批注:“1979.6.15,距高考22天”。

-----------------

公社邮电所的青砖墙被晒得发烫。

钱明正跟邮递员打听蚌埠的旅社,嗓门压得低低的,怕被旁人听见“高考”俩字。

这年头,读书考学还是件需要藏着掖着的事。

许成军趴在柜台上,填着去县城的介绍信。

钢笔在纸上划过,他写得很慢,却在“事由”一栏顿住了。

该写“办理入学推荐手续”,还是“处理个人事务”?

最终落笔时,选了个更模糊的说法:“赴县接洽工作”。

找张股长办事不算接洽工作?

别拿股长不当干粮!

啊呸!干部!

“成军,俺先走了!”

钱明背着帆布包往车站跑,又突然停住,回头喊,“等俺考完,去合肥找你!”

许成军挥挥手,“快走快走!”

-----------------

从邮电所出来,赵刚正蹲在石碾子上抽烟,烟锅在地上磕得邦邦响:“真不跟钱明一块考?听说今年大学扩招,知青考中了能转城市户口。”

“各有各的道。”

“你希望我,都不如你拎着锄头上。”

许成军往县城的方向走,脚步轻快,没个好气。

别说了,再说烦了!

赵刚也不恼,笑了:“你俩要是都成了,出俩大学生,咱知青点也算熬出头了。”

路边的玉米地里,李二娃正背着喷雾器打药,药桶晃得厉害,把裤腿都溅湿了。

见了许成军,老远就喊:“成军哥,要是去了上海,给俺捎块香皂!上海牌的!”

“先把你昨天偷藏的麦穗交出来再说。”

许成军笑着应道。

他昨晚帮许老栓盘库,发现仓底少了两斤新麦,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这小子干的。

李二娃的脸腾地红了,脖子梗着却不敢顶嘴,只是嘟囔着:“俺娘的肺病要红糖,队里分的不够用……”

许成军心里一动。

他想起杏花昨天偷偷告诉他的话:“二娃哥也不是坏,就是急着给娘治病。

去年批王大爷,他还偷偷往王大爷家送过红薯呢。”

原来这看似油滑的少年,心里也揣着块软地方。

这年代的人啊就像地里的庄稼,看着杂乱,根底下都连着泥土的温度。

他从布包里摸出块玉米饼递过去:“拿着吃。”

...

风穿过玉米叶,发出沙沙的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