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小户女 > 第 22 章 · 第 22 章

大明小户女 第 22 章 · 第 22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春未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7:21 来源:源1

第22章·第22章

其实虞昼锦的家世,她听李瑶娥提过,虞家家主因嘉靖时大礼议事件被廷仗罢官,虞昼锦这一支原本也是依附主支而活,后来虞家败落,她爹娘早亡,跟随叔父一家过活。

她叔父弃文从医,又有虞家家传医法,有个虞一针的美名,听闻是一针就能救人性命,也是因为如此,她婶娘带她到西府去,西府老太太见她生的极好,针黹女红,双陆棋子什么都会,医术也极好。

也是从孙子的面上,想起死去的虞氏,又想虞昼锦的叔父过世,一个婶娘寡妇失业还要养儿子,就把她荐了来。

当然,李瑶娥能够知道她的身世,也是因为虞昼锦平日行事嚣张不饶人。她对李瑶娥和自己还会骂一句转圜一句,对别人更不客气。

把衣裳收好,再看门口,虞昼锦已经离开了,小喜忍不住嘀咕道:“这人是酸您呢,若真赏了她,她指不定还高兴。”

“管她呢,咱们做好咱们自己。”妙真笑道。

现在正是她在这个宅子里建立起自己医名的时候,这种酸话听听就算了,还真的挑七挑八的?不过,她也有分寸,一般遇到小孩子的病情,就让李瑶娥去,自己绝不会抢。

中午用完饭后,又有二姑娘的丫头过来请,二姑娘是长房朱姨娘所出,朱姨娘虽然是宠妾,但这位二姑娘是庶出,大太太那日不好,这位姑娘据说得了风寒,一直卧床休息。

这二姑娘和两个妹妹都住在三房后面的罩间,妙真进来时,见她屋子中间明两边暗,左边便是二姑娘的卧房。说起来,她这里倒是和别人不一样,几乎都摆着各种书稿、诗稿、古籍、书画等等,看样子应该是个爱读书的人。

“姑娘,徐郎中来了。”丫头道。

妙真瞥见那凭窗的姑娘约莫十四五岁的样子,头上梳着螺髻,插着白玉簪子,从后面看露出一喜白皙的脖子,从背后看,应该是个美女,但转过头来,这姑娘的确颇为秀雅,就是鼻头发红,似酒糟鼻。

果然,二姑娘见着她是同龄人,倒是忙吐起苦水:“自从过年之后,我就常常风寒,鼻水流个不停,后来鼻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总擤鼻涕,鼻子发红怎么也没法子了。”

妙真先帮她把完脉,才道:“这是荔枝鼻,也叫酒糟鼻,您鼻头上还有鼻赘。脉沉缓,舌头微微发红,腠理不协,才生了疮,这是气滞血瘀之症状。”

她当年跟着谈允贤的时候,除了女科尤其上心,别的症状也会记下。

“这怎么办呢?我都没法子出门了。”二姑娘是个心高之人,马上及笄,就要许婆家了,若是面色有损,自己何去何从?

她其实也买过不少药擦,但都没效果。

妙真安慰道:“要外服内用一起才行,我这就开方子,等会儿您让人拿去才好。”

她之前见到谈师父用的是闾茹散,她在现代看过《医宗金鉴》的颠倒散外擦,但是到时候可能还要配合针灸和内服,内里就开的何首乌丸,养血败毒。

小桃这次都要一道跟着去(),??饙??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妙真失笑:“你们也太过了些。”

大小姐住在一个叫水月楼的地方,这里参天大树,初秋燥热的时候,竟然还有些凉,妙真却很镇定的出去了,一个妈妈请了人下楼来。

这位大姑娘皮肤苍白,人也安静,说是经前竟然吐血了,还伴有腹疼,她的养娘就担心的很:“都说少年吐血,寿命不长,若得了痨病,这可如何是好?”

妙真把脉之后,又看她鼻腔正常,就安慰道:“无事,这是肝气上逆导致的,若无内伤,只要平肝阳,疏肝气就好,我开顺经汤,用水煎服,先吃十剂看看。”

说罢,又写了方子,那大姑娘拿来看了看,她也粗通药理,见上面写的当归五钱酒洗,那黑芥穗也是引血归经,舒肝顺气的,就拿给她养娘。

妙真准备告辞时,她家养娘亲自送了出来,还给了她两枚金戒指。她不肯要,毕竟人家都守寡了。

却听那养娘道:“我们大姑娘不好请外头的大夫来看,就多劳烦徐姑娘了。”

现代人爱说没丈夫有钱就好,可在古代守寡明显就算不得很好,尤其是妙真见到的女子。肝气不顺就是郁结于心,青年女子只能单独一个人住在一起,还不能穿鲜艳的衣裳,压抑性情,也着实不容易。

更有甚至,还有中途反悔的……

妙真笑道:“我原本主科就是女科,赶明儿大姑奶奶这里有什么,您只管差人找我就是。”

养娘见妙真没有半句虚言,也不打听事情,为人沉稳,诊疗完了就开方,还能安慰自己,让她心生好感。

两枚金戒指放进妆奁盒,隔壁虞昼锦听闻被老太太赏赐了一匹织锦的衣裳,她的这点肯定比不得人家,但她想慢慢的来,她得把基层女子的病一网打尽。

她不跟李瑶娥抢儿科,但也得在别的方面出彩一点。

隔日又有程君宪的通房还有老姨太太那里找她,这些人虞昼锦都是不愿意去治的,嫌弃她们身份低了,妙真却不嫌,虽然也没再得什么东西,但她很是勤勉。

李瑶娥的口碑就更好了,这对龙凤胎是家里的活宝贝,受人关注的很。

却说到了十月,大姑奶奶的病好了许多,二太太知晓是她医好的,连忙喊她过去。这也是她头一回见着二太太阮氏,听闻她和二老爷鹣鲽情深,性情颇有些率真,如今见着人,她还有些不敢认。

这阮氏按道理也四十岁的年纪了,却生的如二十许人,长挑身材,瓜子面皮,巧笑倩兮,相貌并非很出众,甚至还没有曾氏好看,但天生有一种甜美。

“二太太。”妙真福了一身。

那二太太上下打量了一下妙真,方道:“你小小年纪,医术竟然如此精妙,不愧是杨孺人的弟子。”

“太太谬赞了。”

只听二太太问起她家中情况,听说她父亲乃是生员,外公是举子,不禁赞道:“听起来还是书香门第所出。”

“小门小户,当不得书香门第。”妙真笑道。

()病,只管找你们。”

等妙真从那房里出来,小桃见四下无人都忍不住道:“大太太也真是的。”

“她常常这样,上回也是为了自己怕丑,白日不敢喊我来,晚上差人来的,让我熬了一晚上。”妙真撇嘴。

她们这些做活的人,才不管你正房小妾,嫡出庶出,你对下人好,下人就愿意帮你办事,你不把人家当人,人家肯定也没好话。

如今城门外卖烧饼的小贩一年都有二十两呢,她们这些做大夫的,学了好多年才有这样的成就,不需要尊敬就罢了,动不动还想打人板子,也太无语了。

却不曾想程媛见到妙真面相很熟,方才不好相问,等人走了,才问起身边的丫头:“方才那个女郎中是谁啊?”

“回姑娘的话,那是咱们家里请的女大夫,专门为女眷们诊治。说起来,这位徐女医的医术十分高明,太太的老病许多年了,多亏她治好的,太太还赏了两身衣裳给她呢。”

“她是哪里人啊?”

“苏州府的人,是名医谈氏之徒弟。”

程媛又想了想,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隔日,妙真往三房去了,原来是三太太的大丫头半夏得了病,妙真见她额头黑,全身发热,一直要小便,无法控制。

她又仔细把脉,缓缓道:“肾经虚热上浮,可是奇怪了。”

大丫头一般不需要做什么粗活,甚至半夏自己还有两个丫头帮她做活呢,不过瞬间妙真想到了,这必定是房事不加节制的缘故,故而肾虚血淤。

想到这里,她又小声询问半夏,半夏是个爽利的,只有些脸红,但也承认了,还道:“我也是没法子,三房没有子嗣,三太太自责。”

“可你也得节制些了,我这次帮你调理好,若再不加节制就不成。”妙真道。

说罢,又让人找出去买了枸杞根来,她亲自在这里捣药,用大酒送服。

半夏很过意不去,“怎么好要你亲自过来捣药?”

“这个药先服下,我让人把四苓汤在我们房里煎,如此也便宜。只是这四苓汤要在饭后吃,吃几剂就差不多好了。”妙真安慰她,又把理由说了。

茶房容易把药弄混不说,还容易不按照规矩来,有的药要炒,有的药称准斤两,如此很容易不准。所以,她和顾妈妈说了,要了小锅子和小炉子来。

只要有功夫,就可以帮忙炖药,否则茶房煎的药,万一不按照规矩来,到时候吃出毛病来了,还得找她。

半夏十分感激,要起身给钱,妙真道:“真不用,你若真要送,也等好了再说。”

她们主仆三个就在房里煎药,妙真笑道:“日后咱们从程家回去时,又会煎药又能看病,指不定我能开一个女子医馆了,你们俩也是我的左膀右臂。”

晚饭后,她亲自送了药去,让小桃在房里熏香,不能总有药的味道。

半夏吃了半个月左右,整个人好了起来,她用一块绢包了两方销金汗巾子,一套藕丝对襟长袄,同

色披风,一条珠子璎珞,一朵翠面花。

妙真都吓了一跳:“你给的也太多了。”

“每回三老爷过来,我也饶些东西,况且三太太不让我外嫁,又不抬举我做姨娘,只当我做暖床丫头使,我可不得讨些好东西。等我一病,大家都嫌恶我,倒是只有你,亲自为我煎药,把我的病治好了,这些都不算什么。你是好人家的姑娘,将来做嫁妆也好,自己戴也罢,只盼日后你能想起我。”半夏觉得自己能够病愈,已然很好了,一点东西算不得什么。

妙真感觉半夏很讲义气,二人关系好了起来,时不时半夏无事时,还会来她这里坐会儿。

今儿过来时,正听隔壁虞昼锦和茶房的丫头吵架,埋怨她们是不是弄错了药方,怎么大太太吃了她的药出了事故?

“这是怎么了?”

“茶房煎药偶尔出错,我就想的笨办法,自个儿在屋子里煎,但虞姐姐估摸着一直是让茶房煎的。”妙真解释道。

半夏进来,到里屋才道:“那也不该这般,方才她骂的那个丫头来历不一般呢,是大太太陪房的女儿。”

“原来如此。”妙真想这大户人家真是弯弯绕绕多的很。

二人说了几句,妙真又道:“你说虞姑娘既然是府上表小姐,怎么和我们一样做女郎中呢?”

半夏道:“长房的大少爷从小养在老太太膝下,是老太太最心疼的,什么都好,就是和大奶奶感情太好,这大奶奶进门数年只有一女,也不纳妾。自然,这是我私心揣度的,那位虞姑娘家里已经是破落户了,做正妻不行,做个良妾还是可以的,更何况她也生的很漂亮。”

妙真听到这里,想起虞昼锦的行事,总觉得这些事儿未必能成真。

还不如想着多在这宅子里攒点钱,嫁个良人呢,妾可不是那么好做的,看半夏一病,三老爷还不是继续睡别人去了。

如此想着,外面有人过来说秦表姑娘咳症犯了,请她过去艾灸一二,妙真只好匆匆过去。

秦表姑娘自从入秋后,就犯了咳疾,原本是虞昼锦在治的,但是有时候晚上她突然发病,虞昼锦晚上不会过去,妙真那日就去了,如此帮她悬灸合谷穴、肺腧穴、檀中穴、中脘穴四处,每处约莫一刻左右,至少要半个时辰,很耗费功夫的事情。

谁知灸好了之后出来,碰到了程家二姑娘正来探望,那程家二姑娘却问她的名字,家中在哪里云云。

妙真答完却走了,程媛却没想到还真的碰到了卢世安口中嫌贫爱富的徐家人。据卢世安说当年开书坊的徐老板看上了他举人的身份,想许配女儿过来,没想到半路插进来一位当官的,徐家就嫌贫爱富的把女儿另嫁他人。

程媛没少跟着说徐家有眼无珠,甚至上京后,遇到徐妙真还讽刺她,使她遭到官场夫人们的排挤……

卢世安考了进士,入了翰林之后,还把此事作为程家慧眼识珠的美谈,徐家被奚落成小丑,还被写进戏折子里,劝告世人不要只贪图富贵云云。

后来,她死了之后,了解真相了,才知晓徐家才是真的慧眼识珠啊。

第23章·第23章x\hw\x6\.c\om(xh/wx/6.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