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 第46章 全球沸腾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第46章 全球沸腾

簡繁轉換
作者:西门要吹雪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6 15:58:13 来源:源1

军装大佬恍然,自嘲式笑道:「是我想当然了,竟然拿居民电费来算成本。不过杨学斌你说得很好,这些厂都是耗电大户,放在太阳能发电站附近成本最低。」

其他老人也都议论了起来,眉飞色舞。

「一斤不到一毛钱,那所有人都可以吃得起啊。」

「幸好先搞了动力工程,否则这丰收工程先搞了出来,我们都没有那麽多电啊。」

「杨学斌肯定早就想到了这点。真好,真好啊,我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

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饿怕了。

随后,杨学斌又带着众人参观了糖厂丶酒精厂,最后来到了燃油厂,让视察团的人是大开眼界,惊叹科技的神奇。

杨学斌介绍道:「各位领导,因为这燃油是合成的,成分单一纯净,具有非常高的热效率,对内燃机的损害也更小。

目前我们这个厂,每年可产燃油30万吨。

至于成本,大约是每升5毛钱。」

目前京城,普通的66号汽油是7毛钱一升,优质的70号汽油是8毛钱一升。

因此5毛钱的成本,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随着全国电网的建成,东大能源将会以电力为主,燃油恐怕是用不完的,但可以大规模出口赚取外汇。

视察团很满意,看完四大工厂和四大实验室已经是中午了。

他们也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食堂吃饭,亲切的与员工们交谈,让许多员工激动得都快要晕厥过去。

……

下午。

最高日报的记者匆匆赶来,晕乎乎地拍了大量的照片,拿走了四大工厂的详细资料。

说实话,直到离开工业区他都恍然梦中。

粮食,竟然可以工业化生产!

如果换做以前,有人这麽跟他说,他肯定会骂对方是不是脑子有病。

但现在事实就摆在他眼前。

……

翌日。

生物发展工业区的四大工厂就被报导了出来,各地报纸纷纷转载。

轰!

消息一出,全国哗然。

「卧槽,这是假的吧,工厂里竟然可以生产出粮食!」

「假个毛线,这可是最高日报。而且上面不是说了嘛,将用三年的时间逐步取消农业税,如果不是真的,怎麽可能取消,城里人不用吃饭了?」

「虽然无法理解,但我相信是真的。哈哈哈,以后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我们东大的科学家真厉害,竟然在工厂里种出庄稼,这可是M丶S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嘿嘿,工厂里面种庄稼,那俺们农民岂不是也可以进厂?」

「东大万岁!人民万岁!」

…………………………

相比于以前一个个『高高在上』的成就,在工厂里生产出粮食,这可是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因此轰动性不仅全面,而且持久。

全国各地,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三四岁的小孩子,都知道了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种科技,可以在工厂里种出庄稼来,以后大家都不会挨饿了。

所有人欢天喜地,甚至是放鞭炮庆祝。

相比于国内,国外的轰动一点也不差。

当接到情报时,各国政府是不愿意相信的。

这简直是扯淡。

煤制油,这技术他们有。

但以二氧化碳合成燃油,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就更别说是合成淀粉了。

可消息出自东大啊。

先前就有不少消息,他们也都认为是东大夸大宣传,结果发现竟然真的。

于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加强了情报收集,甚至有与东大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更是直接上门询问,结果得到消息是肯定的。

一下子,欧美炸开了锅:

「该死的上帝,你家已经不再庇佑我们了麽,为什麽这样的科学奇迹会出现在东大?」

「天啊,这怎麽可能。以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和燃油,东大这是接管上帝的职权了麽?」

「先是计算机科学,后是光伏产业,现在又是人工合成淀粉丶糖丶酒精丶燃油,短短数年间,东大为什麽会有如此成就,莫非他们真得到了史前文明的传承?」

「东大已经搞出来了,说明路子是可行的。我们也要搞,以我们的技术底蕴,最多几年可能也能做到。」

「去东大买粮,他们肯定多得吃不完。」

……

相比于欧美,第三世界的国家纷纷上门求购粮食。

对他们而言,可不在乎口感问题,也不会在乎有没有隐患,只要能吃饱就行。

因为这餐吃不饱,下餐就会被饿死。

合成淀粉等的消息席卷全球,无数人议论纷纷,也掀起了跟风狂潮。

也就是东大处于特殊时期,再加上先前专门清理了几次,导致各国在东大的间谍人数几乎损失殆尽,难成气候。

否则无论如何,他们都要查明东大究竟是不是得到了史前文明的传承。

不过,M丶S也认识到了东大的潜在威胁。

于是他们心照不宣地加大了对东大的技术封锁,甚至以各种藉口宣布不再进口东大的各种产品,包括汽车丶家电等等。

高端晶片除外。

经过几年的追赶,他们的晶片也慢慢追了上来。

虽然还是三四百纳米,但也勉强够用。

对于此,东大也回应直接,将高端晶片提价了百倍,反正就是爱买不买,并且还中断了他们使用超级计算机的合同。

这将各国气得牙痒痒,不得不上门谈判。

他们忽然发现,东大已经不是那个任由他们揉捏的软角色。

他们离不开东大。

……

腊月二十五,奖励终于下来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对生物发展工业区的工作安排。

首先当然是技术扩散。

除了在全国各地都建造四大工厂外,还要在西北兴建二十大型的产业群,并且专门拨款兴建二十个配套的太阳能发电基地。

其次就是人员调动,这也属于奖励的一部分。

大部分被调到各地担任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无论是职称还是待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作为总工程师,杨学斌直接得到了五千块钱的奖励,以及一枚至高勋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